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23章 细胞工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23章 细胞工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02 10: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第23章 细胞工程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五年高考
1.★★(2024甘肃,15,3分)兰州百合栽培过程中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品质退化。某研究小组尝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操作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脱分化过程,1号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是排列规则的薄壁组织团块
B.②为再分化过程,愈伤组织细胞分化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3号培养基用于诱导生根,其细胞分裂素浓度与生长素浓度的比值大于1
D.百合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可以作为该研究中的外植体
2.★★(2024黑、吉、辽,6,2分)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
B.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脱落酸
C.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
D.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速率
3.★★(2021江苏,5,2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无菌培养物建立→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消毒处理后才可接种培养
B.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可无明显愈伤组织形成,直接形成胚状体等结构
C.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
D.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
4.★★★(2024湖北,11,2分)植物甲抗旱、抗病性强,植物乙分蘖能力强、结实性好。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兼有甲、乙优良性状的植物丙,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中酶处理的时间差异,原因可能是两种亲本的细胞壁结构有差异
B.过程②中常采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过程④和⑤的培养基中均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可通过分析植物丙的染色体,来鉴定其是否为杂种植株
5.★★★新教材·植物细胞培养(2024安徽,15,3分)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在生产中已得到应用。某兴趣小组尝试利用该技术培养胡萝卜细胞并获取番茄红素,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和培养装置(如图),请同学们进行评议。下列评议不合理的是(  )
A.实验流程中应该用果胶酶等处理愈伤组织,制备悬浮细胞
B.装置中的充气管应置于液面上方,该管可同时作为排气管
C.装置充气口需要增设无菌滤器,用于防止杂菌污染培养液
D.细胞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装置需增设温度监测和控制设备
6.★★★新情境·原生质体制备、分离和检测(2024江苏,13,2分)图示植物原生质体制备、分离和检测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添加盐酸以去除细胞壁
B.步骤②吸取原生质体放入无菌水中清洗
C.原生质体密度介于图中甘露醇和蔗糖溶液密度之间
D.台盼蓝检测后应选择蓝色的原生质体继续培养
三年模拟
7.★(2025届陕西学业考,25)五小叶槭是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是保护其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培养中使用的培养基需进行湿热灭菌
B.可选用茎段、叶片等作为外植体的来源
C.茎尖分生组织可不经过脱分化而转变为胚状体
D.移栽前需打开封口膜或瓶盖对试管苗进行适应性培养
8.★★(2025届江西多所高中联考,12)科学家以矮牵牛(可育)和粉蓝烟草(可育)为实验材料,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矮牵牛—粉蓝烟草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原生质层间的融合
C.矮牵牛—粉蓝烟草植株的培育依据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等原理
D.理论上分析,获得的矮牵牛—粉蓝烟草植株能产生子代
9.★★(2025届安徽六校入学考,15)以玄参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和多种激素的作用下,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丛芽和不定根,将幼苗转移至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经炼苗和壮苗后再移栽入土。如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MS培养基含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和蔗糖等营养
B.过程①可以用次氯酸钠和70%的酒精混合后进行消毒
C.过程②为外植体的脱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过程③诱导形成丛芽和不定根,效果与激素比例有关
10.★★(2025届湖北名校联盟联考,16)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类具有特殊作用的活性成分,例如丹参中的活性成分丹参酮以及酚酸类成分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以丹参为材料,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获得丹参酮用于临床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次生代谢物是植物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B.次生代谢物一般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生成
C.应对丹参的外植体作消毒处理以获得脱毒组织
D.该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
11.★★★(2025届陕西教育联盟联考,16)某研究人员将甲(基因型为eeGg)、乙(基因型为EEgg)两个品种的玉米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两个品种的花粉原生质体融合,再将融合细胞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获得玉米新品种植株。E/e、G/g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甲、乙玉米花粉的原生质体融合
B.甲、乙花粉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两个细胞核融合成一个核
C.融合细胞经脱分化后,细胞分化程度增大、细胞全能性也随之降低
D.若只考虑甲与乙两种花粉的融合,则基因型为EeGg的融合细胞占1/2
12.★★★★新思维·真菌细胞的杂交(2025届湖北武汉调研,14)青霉素发酵是高耗氧过程,透明颤菌能在低氧条件下很好地生存,科学家设计将其与低耗氧相关的基因引入青霉菌来改善其高耗氧情况,方案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该菌株不能在缺少该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
A.青霉素是青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B.处理①可用电融合法、PEG融合法等促进原生质体的融合
C.处理②将融合细胞接种到含甲硫氨酸和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筛选
D.将杂种菌株在低氧条件下培养可检测该菌株是否达到设计预期
13.★★★★新情境·利用蛋白质电泳技术鉴别杂种植株(2025届云南昆明一中等联考,20)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等步骤
B.图1过程①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
C.若只考虑原生质体两两融合,图2中4、5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到64条
D.病菌接种到杂种植株叶片一段时间后,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比例最小的植株抗病性最强
第2节 动物细胞工程
五年高考
1.★★新情境·细胞增殖曲线(2024黑、吉、辽,14,2分)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
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
C.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
2.★★(2023辽宁,7,2分)大量悬浮培养产流感病毒的单克隆细胞,可用于流感疫苗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悬浮培养单克隆细胞可有效避免接触抑制
B.用于培养单克隆细胞的培养基通常需加血清
C.当病毒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影响细胞的增殖
D.培养基pH不会影响单克隆细胞的病毒产量
3.★★(2023北京,12,2分)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是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研究者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快速检测PTH,有关制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需要制备用PTH免疫的小鼠
C.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杂交瘤细胞
D.筛选能分泌多种抗体的单个杂交瘤细胞
4.★★★(2021辽宁,13,2分)如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优质奶牛的简易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
B.过程①需要提供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
C.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
D.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组细胞培养至原肠胚后移植
5.★★★★(2021山东,15,2分)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p72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大
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p72的单抗
D.p72部分结构改变后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
6.★★★(2023湖北,22,16分)某病毒对动物养殖业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学者拟以该病毒外壳蛋白A为抗原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期快速检测该病毒,其主要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前,已免疫的脾细胞(含浆细胞)    (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原代培养扩大细胞数量;添加脂溶性物质PEG可促进细胞融合,该过程中PEG对细胞膜的作用是                              
                              。
(2)在杂交瘤细胞筛选过程中,常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如HAT培养基),该培养基对        和          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单克隆抗体筛选中,将抗体与该病毒外壳蛋白进行杂交,其目的是                         。
(4)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DNA连接酶。下列属于DNA连接酶底物的是    。
7.★★★★(2022辽宁,24,10分)某抗膜蛋白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表达N蛋白胞外段,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增加其对N蛋白胞外段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Ⅰ.N蛋白胞外段抗原制备,流程如图1
(1)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时,选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目的是           。用脂质体将重组慢病毒质粒与辅助质粒导入病毒包装细胞,质粒被包在脂质体         (填“双分子层中”或“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2)质粒在包装细胞内组装出由         组成的慢病毒,用慢病毒感染海拉细胞进而表达并分离、纯化N蛋白胞外段。
Ⅱ.N蛋白胞外段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如图2
(3)用N蛋白胞外段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取小鼠脾组织用         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置于含有混合气体的      中培养,离心收集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4)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接种到96孔板,进行    培养。用       技术检测每孔中的抗体,筛选既能产生N蛋白胞外段抗体,又能大量增殖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经体外扩大培养,收集     ,提取单克隆抗体。
(5)利用N蛋白胞外段抗体与药物结合,形成         ,实现特异性治疗。
三年模拟
8.★★(2025届江西南昌摸底,5)在适宜条件下,杂交瘤细胞对单克隆抗体进行糖基化修饰,从而维持其特定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B.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要通入无菌空气以保证无菌环境
C.可通过检测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糖基化修饰程度监测药物质量
D.单克隆抗体除了治疗疾病外,还可以运载药物、作为诊断试剂等
9.★★(2025届河南部分学校联考,17)2024年6月26日用多人干细胞培育的三维大脑模型面世。科学家将来自5个捐赠者的干细胞,浸泡在一种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培育出首个包含多人细胞的3D大脑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干细胞可被定向诱导分化成脑部细胞
B.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的糖类是干细胞分化的主要能源物质
C.干细胞分化后,细胞内蛋白质数量会改变,但核酸数量不变
D.该研究可探索大脑发育机制及人脑对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反应等
10.★★(2025届四川成都摸底,12)“细胞培养肉”是利用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方式来获得构成肌肉组织的细胞,再经收集、塑形、食品化加工等过程制备可供食用的肉类制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可获得分散肌肉母细胞
B.往生物反应器中充入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生物反应器中的支架可为细胞贴壁生长提供更多贴附空间
D.肌肉母细胞的原代培养是指肌肉母细胞的第一次细胞增殖
11.★★(2025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调研,15)人肌红蛋白(Myo)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化标志物之一,如图所示为制备抗Myo的单克隆抗体的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获得的B淋巴细胞取自注射过Myo的小鼠的脾脏
B.③过程为选择培养,能把产生抗Myo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
C.②过程可采用灭活病毒诱导法,该方法不适用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
D.抗Myo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人的急性心肌梗塞
12.★★★(2025届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3)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利用其乳腺生产人生长激素,为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培养前,可采用酶解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B.重构胚移植到代孕母牛体内之前不需要进行性别鉴定
C.可采用电融合法使供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
D.将重构胚移植到雌性水牛体内之前,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13.★★★(2025届广东八校联考,6)通过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在体外诱导发育成特定的组织器官,然后再移植回患者体内。图1和图2表示利用自身细胞进行器官移植的两种方法,其中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类似于人类的胚胎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4种基因可通过Ti质粒整合到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上,使成纤维细胞脱分化为iPS细胞
B.图2中的卵母细胞从卵巢中采集后培养到MⅡ期再显微操作去核,获得重构胚后随即进行诱导分化
C.上述两种方法均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及核移植技术,但得到的组织器官不完全相同
D.图1的成纤维细胞和图2的体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一般相同,诱导分化均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4.★★★★新思维·双特异性抗体杀伤癌细胞的机理分析(2024届云南三校联考,20)癌症的免疫疗法是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进而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有高表达的膜蛋白PSMA,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图甲为科研人员尝试构建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生产流程图;图乙为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结构及作用机理图,请据图分析:
(1)图甲分析可知,制备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有                    (至少回答两点)。
(2)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制备时,应先将      (物质X)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可用        的方法。将第一次筛选获得的细胞进行多倍稀释,借助多孔细胞培养板,利用            原理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
(3)抗体都是由两条H链和两条L链组成的4条肽链对称结构。由于融合细胞会表达出两种L链和两种H链且L链和H链又能随机组合,因此杂交瘤细胞A×B会产生    (填“一种”或“多种”)抗体。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协助杀伤癌细胞的机理是                                                。
第3节 胚胎工程
五年高考
1.★★(2024湖北,5,2分)波尔山羊享有“世界山羊之王”的美誉,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等优点。生产中常采用胚胎工程技术快速繁殖波尔山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健康波尔母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B.胚胎移植前可采集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学检测
C.普通品质的健康杜泊母绵羊不适合作为受体
D.生产中对提供精子的波尔公山羊无需筛选
2.★★(2024甘肃,16,3分)甘加藏羊是甘肃高寒牧区的优良品种,是季节性发情动物,每年产羔一次,每胎一羔,繁殖率较低。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胚胎工程技术提高藏羊的繁殖率,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藏羊甲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卵巢卵泡发育和超数排卵
B.藏羊乙的获能精子能与刚采集到的藏羊甲的卵母细胞受精
C.受体藏羊丙需和藏羊甲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后代丁的遗传物质来源于藏羊甲和藏羊乙
3.★★★(2024湖北,10,2分)研究者探究不同浓度的雌激素甲对牛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在体外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的浓 度(μg/ mL) 卵母 细胞 (个) 第一极 体排出 (个) 成熟率 (%) 卵裂数 (个) 卵裂率 (%)
0 106 70 66.0 28 40.0
1 120 79 65.8 46 58.2
10 113 53 46.9 15 28.3
100 112 48 42.8 5 10.4
A.实验结果说明甲抑制卵裂过程
B.甲浓度过高抑制第一极体的排出
C.添加1 μg/mL的甲可提高受精后胚胎发育能力
D.本实验中,以第一极体的排出作为卵母细胞成熟的判断标准
三年模拟
4.★★(2025届辽宁七校协作体联考,1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胚胎工程技术在医学和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下列对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精的标志是精子的头部穿过卵子的细胞膜
B.为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胚胎移植前应对受体动物注射免疫抑制剂
C.进行DNA分析鉴定动物性别时,需在内细胞团处进行取样
D.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5.★★★新情境·创造孤雌生殖的小鼠(2025届广东六校二联,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某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卵母细胞的7个甲基化印记控制区域进行DNA甲基化重写,并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成功创造了孤雌生殖的小鼠,操作过程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上述甲基化重写没有改变小鼠体内的遗传信息
B.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C.孤雌小鼠一定为雌性
D.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不一定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第23章 细胞工程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五年高考
1.★★(2024甘肃,15,3分)兰州百合栽培过程中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品质退化。某研究小组尝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操作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脱分化过程,1号培养基中的愈伤组织是排列规则的薄壁组织团块
B.②为再分化过程,愈伤组织细胞分化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3号培养基用于诱导生根,其细胞分裂素浓度与生长素浓度的比值大于1
D.百合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可以作为该研究中的外植体
答案 D 
2.★★(2024黑、吉、辽,6,2分)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
B.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脱落酸
C.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
D.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速率
答案 B 
3.★★(2021江苏,5,2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无菌培养物建立→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要消毒处理后才可接种培养
B.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可无明显愈伤组织形成,直接形成胚状体等结构
C.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
D.用同一植株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
答案 D 
4.★★★(2024湖北,11,2分)植物甲抗旱、抗病性强,植物乙分蘖能力强、结实性好。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兼有甲、乙优良性状的植物丙,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中酶处理的时间差异,原因可能是两种亲本的细胞壁结构有差异
B.过程②中常采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过程④和⑤的培养基中均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可通过分析植物丙的染色体,来鉴定其是否为杂种植株
答案 B 
5.★★★新教材·植物细胞培养(2024安徽,15,3分)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在生产中已得到应用。某兴趣小组尝试利用该技术培养胡萝卜细胞并获取番茄红素,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和培养装置(如图),请同学们进行评议。下列评议不合理的是(  )
A.实验流程中应该用果胶酶等处理愈伤组织,制备悬浮细胞
B.装置中的充气管应置于液面上方,该管可同时作为排气管
C.装置充气口需要增设无菌滤器,用于防止杂菌污染培养液
D.细胞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装置需增设温度监测和控制设备
答案 B 
6.★★★新情境·原生质体制备、分离和检测(2024江苏,13,2分)图示植物原生质体制备、分离和检测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添加盐酸以去除细胞壁
B.步骤②吸取原生质体放入无菌水中清洗
C.原生质体密度介于图中甘露醇和蔗糖溶液密度之间
D.台盼蓝检测后应选择蓝色的原生质体继续培养
答案 C 
三年模拟
7.★(2025届陕西学业考,25)五小叶槭是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是保护其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培养中使用的培养基需进行湿热灭菌
B.可选用茎段、叶片等作为外植体的来源
C.茎尖分生组织可不经过脱分化而转变为胚状体
D.移栽前需打开封口膜或瓶盖对试管苗进行适应性培养
答案 C 
8.★★(2025届江西多所高中联考,12)科学家以矮牵牛(可育)和粉蓝烟草(可育)为实验材料,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矮牵牛—粉蓝烟草植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能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原生质层间的融合
C.矮牵牛—粉蓝烟草植株的培育依据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等原理
D.理论上分析,获得的矮牵牛—粉蓝烟草植株能产生子代
答案 B 
9.★★(2025届安徽六校入学考,15)以玄参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和多种激素的作用下,外植体经诱导产生丛芽和不定根,将幼苗转移至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经炼苗和壮苗后再移栽入土。如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MS培养基含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和蔗糖等营养
B.过程①可以用次氯酸钠和70%的酒精混合后进行消毒
C.过程②为外植体的脱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过程③诱导形成丛芽和不定根,效果与激素比例有关
答案 B 
10.★★(2025届湖北名校联盟联考,16)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类具有特殊作用的活性成分,例如丹参中的活性成分丹参酮以及酚酸类成分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以丹参为材料,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获得丹参酮用于临床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次生代谢物是植物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B.次生代谢物一般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生成
C.应对丹参的外植体作消毒处理以获得脱毒组织
D.该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
答案 B 
11.★★★(2025届陕西教育联盟联考,16)某研究人员将甲(基因型为eeGg)、乙(基因型为EEgg)两个品种的玉米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两个品种的花粉原生质体融合,再将融合细胞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获得玉米新品种植株。E/e、G/g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甲、乙玉米花粉的原生质体融合
B.甲、乙花粉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两个细胞核融合成一个核
C.融合细胞经脱分化后,细胞分化程度增大、细胞全能性也随之降低
D.若只考虑甲与乙两种花粉的融合,则基因型为EeGg的融合细胞占1/2
答案 D 
12.★★★★新思维·真菌细胞的杂交(2025届湖北武汉调研,14)青霉素发酵是高耗氧过程,透明颤菌能在低氧条件下很好地生存,科学家设计将其与低耗氧相关的基因引入青霉菌来改善其高耗氧情况,方案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该菌株不能在缺少该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
A.青霉素是青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B.处理①可用电融合法、PEG融合法等促进原生质体的融合
C.处理②将融合细胞接种到含甲硫氨酸和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筛选
D.将杂种菌株在低氧条件下培养可检测该菌株是否达到设计预期
答案 C 
13.★★★★新情境·利用蛋白质电泳技术鉴别杂种植株(2025届云南昆明一中等联考,20)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等步骤
B.图1过程①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
C.若只考虑原生质体两两融合,图2中4、5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到64条
D.病菌接种到杂种植株叶片一段时间后,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比例最小的植株抗病性最强
答案 B 
第2节 动物细胞工程
五年高考
1.★★新情境·细胞增殖曲线(2024黑、吉、辽,14,2分)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
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
C.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
答案 D 
2.★★(2023辽宁,7,2分)大量悬浮培养产流感病毒的单克隆细胞,可用于流感疫苗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悬浮培养单克隆细胞可有效避免接触抑制
B.用于培养单克隆细胞的培养基通常需加血清
C.当病毒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影响细胞的增殖
D.培养基pH不会影响单克隆细胞的病毒产量
答案 D 
3.★★(2023北京,12,2分)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是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研究者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快速检测PTH,有关制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使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需要制备用PTH免疫的小鼠
C.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杂交瘤细胞
D.筛选能分泌多种抗体的单个杂交瘤细胞
答案 D 
4.★★★(2021辽宁,13,2分)如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优质奶牛的简易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和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
B.过程①需要提供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
C.过程②常使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对受精卵进行处理
D.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组细胞培养至原肠胚后移植
答案 B 
5.★★★★(2021山东,15,2分)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p72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大
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p72的单抗
D.p72部分结构改变后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
答案 D 
6.★★★(2023湖北,22,16分)某病毒对动物养殖业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学者拟以该病毒外壳蛋白A为抗原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期快速检测该病毒,其主要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前,已免疫的脾细胞(含浆细胞)    (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原代培养扩大细胞数量;添加脂溶性物质PEG可促进细胞融合,该过程中PEG对细胞膜的作用是                              
                              。
(2)在杂交瘤细胞筛选过程中,常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如HAT培养基),该培养基对        和          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单克隆抗体筛选中,将抗体与该病毒外壳蛋白进行杂交,其目的是                         。
(4)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DNA连接酶。下列属于DNA连接酶底物的是    。
答案 (1)不需要 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 (2)未融合的亲本细胞 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3)检测抗体特异性 (4)④
7.★★★★(2022辽宁,24,10分)某抗膜蛋白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表达N蛋白胞外段,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增加其对N蛋白胞外段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Ⅰ.N蛋白胞外段抗原制备,流程如图1
(1)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时,选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目的是           。用脂质体将重组慢病毒质粒与辅助质粒导入病毒包装细胞,质粒被包在脂质体         (填“双分子层中”或“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2)质粒在包装细胞内组装出由         组成的慢病毒,用慢病毒感染海拉细胞进而表达并分离、纯化N蛋白胞外段。
Ⅱ.N蛋白胞外段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如图2
(3)用N蛋白胞外段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取小鼠脾组织用         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置于含有混合气体的      中培养,离心收集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4)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接种到96孔板,进行    培养。用       技术检测每孔中的抗体,筛选既能产生N蛋白胞外段抗体,又能大量增殖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经体外扩大培养,收集     ,提取单克隆抗体。
(5)利用N蛋白胞外段抗体与药物结合,形成         ,实现特异性治疗。
答案 (1)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 双分子层中 (2)蛋白质和核酸 (3)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 CO2培养箱 (4)克隆化 抗原—抗体杂交 细胞培养液 (5)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三年模拟
8.★★(2025届江西南昌摸底,5)在适宜条件下,杂交瘤细胞对单克隆抗体进行糖基化修饰,从而维持其特定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B.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要通入无菌空气以保证无菌环境
C.可通过检测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糖基化修饰程度监测药物质量
D.单克隆抗体除了治疗疾病外,还可以运载药物、作为诊断试剂等
答案 B 
9.★★(2025届河南部分学校联考,17)2024年6月26日用多人干细胞培育的三维大脑模型面世。科学家将来自5个捐赠者的干细胞,浸泡在一种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培育出首个包含多人细胞的3D大脑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干细胞可被定向诱导分化成脑部细胞
B.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的糖类是干细胞分化的主要能源物质
C.干细胞分化后,细胞内蛋白质数量会改变,但核酸数量不变
D.该研究可探索大脑发育机制及人脑对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反应等
答案 C 
10.★★(2025届四川成都摸底,12)“细胞培养肉”是利用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方式来获得构成肌肉组织的细胞,再经收集、塑形、食品化加工等过程制备可供食用的肉类制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组织可获得分散肌肉母细胞
B.往生物反应器中充入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生物反应器中的支架可为细胞贴壁生长提供更多贴附空间
D.肌肉母细胞的原代培养是指肌肉母细胞的第一次细胞增殖
答案 D 
11.★★(2025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调研,15)人肌红蛋白(Myo)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化标志物之一,如图所示为制备抗Myo的单克隆抗体的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获得的B淋巴细胞取自注射过Myo的小鼠的脾脏
B.③过程为选择培养,能把产生抗Myo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
C.②过程可采用灭活病毒诱导法,该方法不适用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
D.抗Myo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人的急性心肌梗塞
答案 B 
12.★★★(2025届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3)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利用其乳腺生产人生长激素,为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培养前,可采用酶解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B.重构胚移植到代孕母牛体内之前不需要进行性别鉴定
C.可采用电融合法使供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
D.将重构胚移植到雌性水牛体内之前,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答案 D 
13.★★★(2025届广东八校联考,6)通过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在体外诱导发育成特定的组织器官,然后再移植回患者体内。图1和图2表示利用自身细胞进行器官移植的两种方法,其中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类似于人类的胚胎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4种基因可通过Ti质粒整合到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上,使成纤维细胞脱分化为iPS细胞
B.图2中的卵母细胞从卵巢中采集后培养到MⅡ期再显微操作去核,获得重构胚后随即进行诱导分化
C.上述两种方法均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及核移植技术,但得到的组织器官不完全相同
D.图1的成纤维细胞和图2的体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一般相同,诱导分化均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 D 
14.★★★★新思维·双特异性抗体杀伤癌细胞的机理分析(2024届云南三校联考,20)癌症的免疫疗法是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进而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有高表达的膜蛋白PSMA,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图甲为科研人员尝试构建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生产流程图;图乙为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结构及作用机理图,请据图分析:
(1)图甲分析可知,制备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的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有                    (至少回答两点)。
(2)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制备时,应先将      (物质X)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的是可用        的方法。将第一次筛选获得的细胞进行多倍稀释,借助多孔细胞培养板,利用            原理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
(3)抗体都是由两条H链和两条L链组成的4条肽链对称结构。由于融合细胞会表达出两种L链和两种H链且L链和H链又能随机组合,因此杂交瘤细胞A×B会产生    (填“一种”或“多种”)抗体。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协助杀伤癌细胞的机理是                                                。
答案 (1)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2)PSMA、CD28 灭活病毒诱导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 (3)多种 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既能结合PSMA,又能结合CD28,使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聚集,从而有效激活T细胞以杀伤癌细胞
第3节 胚胎工程
五年高考
1.★★(2024湖北,5,2分)波尔山羊享有“世界山羊之王”的美誉,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等优点。生产中常采用胚胎工程技术快速繁殖波尔山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遗传性状优良的健康波尔母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
B.胚胎移植前可采集滋养层细胞进行遗传学检测
C.普通品质的健康杜泊母绵羊不适合作为受体
D.生产中对提供精子的波尔公山羊无需筛选
答案 D 
2.★★(2024甘肃,16,3分)甘加藏羊是甘肃高寒牧区的优良品种,是季节性发情动物,每年产羔一次,每胎一羔,繁殖率较低。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胚胎工程技术提高藏羊的繁殖率,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藏羊甲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卵巢卵泡发育和超数排卵
B.藏羊乙的获能精子能与刚采集到的藏羊甲的卵母细胞受精
C.受体藏羊丙需和藏羊甲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后代丁的遗传物质来源于藏羊甲和藏羊乙
答案 B 
3.★★★(2024湖北,10,2分)研究者探究不同浓度的雌激素甲对牛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在体外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的浓 度(μg/ mL) 卵母 细胞 (个) 第一极 体排出 (个) 成熟率 (%) 卵裂数 (个) 卵裂率 (%)
0 106 70 66.0 28 40.0
1 120 79 65.8 46 58.2
10 113 53 46.9 15 28.3
100 112 48 42.8 5 10.4
A.实验结果说明甲抑制卵裂过程
B.甲浓度过高抑制第一极体的排出
C.添加1 μg/mL的甲可提高受精后胚胎发育能力
D.本实验中,以第一极体的排出作为卵母细胞成熟的判断标准
答案 A 
三年模拟
4.★★(2025届辽宁七校协作体联考,1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胚胎工程技术在医学和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下列对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精的标志是精子的头部穿过卵子的细胞膜
B.为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胚胎移植前应对受体动物注射免疫抑制剂
C.进行DNA分析鉴定动物性别时,需在内细胞团处进行取样
D.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答案 D 
5.★★★新情境·创造孤雌生殖的小鼠(2025届广东六校二联,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某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卵母细胞的7个甲基化印记控制区域进行DNA甲基化重写,并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成功创造了孤雌生殖的小鼠,操作过程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上述甲基化重写没有改变小鼠体内的遗传信息
B.移植后的囊胚进一步扩大,会导致滋养层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
C.孤雌小鼠一定为雌性
D.孤雌小鼠的诞生过程没有精子参与,其基因型不一定与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相同
答案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