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训练答案
第 4课时,《诫子书》
1.(1)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放纵懈怠;振奋精神 (3)轻薄浮躁;修养性情 (4)
疾行,指迅速逝去 (5)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轻薄 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3.(1)成就 变成 (2)连词,表目的 用来……的办法 (3)学习 学业
4.(1)形容词 动词 明确,坚定 (2)形容词 名词 远大目标 (3)形容词 动词 节
俭 (4)形容词 名词 多数人
5.(1)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3)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4)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
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6.勤学立志 淡泊宁静
7.(1)①须有“志”。明确志向,选定目标。②须能“静”。屏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宁静专一
的状态,专心致志学习。③须惜“时”。善于利用时间,能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
(2)诸葛亮既是为国尽忠、敢于直谏的国相,又是善于从修养、志向、学识上教育子女的父
亲。
5/42文言文知识训练
第 4课时:诫子书(三国蜀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
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词语解释
(1)夫.君子之行:
(2)淫.慢.则不能励.精.:
(3)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
(5)悲守穷.庐.:
2.古今异义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1)成:非志无以成.学 遂成枯.落
(2)以:静以.修身 非学无以.广才
(3)学: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4.词类活用
(1)非淡泊无以明.志: 用作 ,意为
(2)非宁静无以致远.: 用作 ,意为
(3)俭.以养德: 用作 ,意为
(4)多.不接世: 用作 ,意为
5.重点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7/93
文言文知识训练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6.中心概括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主旨是劝勉儿子 。同时告诫儿子修身养性要从
上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谆谆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7.问题探究
(1)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诫子书》一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
(2)结合诸葛亮《出师表》与《诫子书》两篇文章,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