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9:卖油翁(北宋·欧阳修)(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精编】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9:卖油翁(北宋·欧阳修)(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1 16:54:53

文档简介

文言文知识训练答案
第 9课时,《卖油翁》
1.(1)自夸 (2)园子 (3)放下 (4)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5)气愤的样子 (6)盖 (7)打发
2.(1)同“勺” (2)同“耳”,相当于“罢了”
3.(1)射箭 射箭的本领 (2)代词,自己 从 (3)介词,因为 介词,用
4.(1)形容词 动词 轻视 (2)动词 名词 射箭的本领 (3)名词 动词点头
5.(1)省略 (2)倒装
6.(1)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2)曾经(有一次),(他)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
很久不离开。
(3)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4)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5)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6)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7)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取油滴
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8)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7.善射 反复练习的结果
8.(1)“睨”表示斜眼看,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同时也表现了卖油翁对自
己技艺的胸有成竹。
(2)①直接(正面) ②衬托(反衬、对比)
相似之处:从《卖油翁》介绍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和《卖蒜叟》介绍杨二相公“精于拳
勇”等句子,可见两人都是武艺高强、技艺过人的。
从《卖油翁》陈尧咨对自己技艺的“自矜”和《卖蒜叟》杨二相公听不得卖蒜叟“揶揄”而“大
怒”,可见这两人都有狂妄自大、自命不凡的性格。
从《卖油翁》陈尧咨的“忿然”和《卖蒜叟》杨二相公听到卖蒜叟“揶揄”而又“怒”又“骂”,
可见这两人都有性情暴躁、傲慢无礼的性格。
10/42文言文知识训练
第 9课时 卖油翁(北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词语解释
(1)公亦以此自.矜.: (2)尝射于家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4)睨.之久而不去:
(5)康肃忿.然曰: (6)以钱覆.其口: (7)康肃笑而遣.之:
2.通假字
(1)徐以杓.酌油沥之: (2)但手熟尔.:
3.一词多义
(1)射:陈康肃公善射. 尔安敢轻吾射.
(2)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
(3)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4.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 用作 ,意为
(2)吾射.不亦精乎: 用作 ,意为
(3)但微颔.之: 用作 ,意为
5.特殊句式
(1)自钱孔入。 句 (2)尝射于家圃。 句
6.重点句子翻译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译文:
(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4)无他,但手熟尔。 译文:
(5)尔安敢轻吾射!
17/93
文言文知识训练
译文:
(6)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
(7)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译文:
(8)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译文:
7.中心概括
本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卖油翁以倒油绝活讽喻因 而自负的陈尧
咨,认为精湛的技艺无非是 ,没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
8.问题探究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句中“睨”字有何表达效果?
(2)[同主题·人物故事]比较阅读《卖油翁》与下文《卖蒜叟》,回答问题。
卖蒜叟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忽一日,有卖蒜叟
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
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
及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
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③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袁枚《子不语》,有删改)
[注] 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纵:放开。
两文在刻画卖油翁与卖蒜叟的形象时,既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
① 刻画,又运用② 手法来间接刻画。请结合文章说说陈康肃公和杨二相公
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相似之处是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