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训练
第 10课时 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学文化常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
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2.重点字词
(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4)往来无白.丁.:
3.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5.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用作 ,意为
(2)苔痕上.阶绿: 用作 ,意为
(3)苔痕上阶绿.: 用法,意为
(4)无案牍之劳.形: 用法,意为
6.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 句
7.重点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19/93
文言文知识训练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8.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 和
。
9.问题探究
(1)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本文内容阐明
理由。
(2)[同作者·刘禹锡]刘禹锡虽屡遭贬谪,但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请结合具体内
容,简要分析《陋室铭》和下面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0/93文言文知识训练答案
第 10课时,《陋室铭》
1.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2.(1)这 (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3)博学的人 (4)平民,指没有功
名的人
3.形体、躯体 形状
4.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5.(1)名词 动词 出名,有名 (2)名词 动词 长到……上 (3)使动 使……变绿(4)
使动 使……劳累
6.倒装
7.(1)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
(2)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4)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5)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8.高洁傲岸的情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
9.(1)不矛盾。周边苔藓和小草是室外仅有的风景,室内也没有任何奢华的装饰物品,所以
作者说是“陋室”。结尾的“何陋之有”引用圣人之言,意在说明只要有君子居住,陋室也会
不陋。而因陋室主人“我”品德高尚,故“我”的陋室也就不陋了。
(2)《陋室铭》写刘禹锡在陋室与“鸿儒”纵情畅谈,自己读书弹琴,怡然自得;《浪淘沙》
一诗写刘禹锡想象自己随黄河直上银河,到牛郞织女家做客,过宁静浪漫的田园生活。所以,
两篇作品都体现了刘禹锡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