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属于图形概念课,青岛版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会作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经历“具体实物→一般图形→描述概念”的概括过程,学会概括的思维方法,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在理解和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知识点中,教材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拉一拉后不容易变形并不是三角形稳定性的实质,而且光靠拉一拉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有的学生会纠缠于所用材料、力气大小等非数学本质的东西。因此,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增加三角形稳定性的实质的教学。通过动手操作,尝试用三根同样的吸管和三根不同的吸管能否摆出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在讨论、对比、演示中体会三角形稳定性的实质:只要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确定了,摆出的三角形就是唯一的。在三角形内画高的教学需要学生经历独立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由于生活中的高都是垂直方向的,如人的身高、房子的高度等等,在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比较容易画垂直方向的高而不容易画非垂直方向的高。借助动态的演示打破多数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真正理解“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对边所画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下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通过之前学行四边形内作高,对图形高的定义有自己的认识和初步感知。另外,通过二年级学习角的认识,了解并掌握了顶点、边、角的概念,在探究三角形特征的过程中,在小组协作中不难总结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探索三角形特性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和画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炼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生:三角形
师:三角形是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图形!那生活中为什么三角形应用这么广泛呢?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师:我们做个实验吧,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和一个四边形的框架,请同学们分别拉一拉,观察这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问:谁想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三角形的框架没有变形,而四边形框架变形了。
师总结:用力拉三角形的框架时形状不容易改变,我们就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塔吊的设计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一起来欣赏一下。
(新课伊始,通过动手拉一拉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的活动激起了学习兴趣,引发了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三角形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三角形,那三角形的有什么魅力呢,那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三角形
活动三:认识三角形。
师:画一个三角形,找出三角形的特征,并出示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
师:欣赏了这么多形状各不相同的三角形,你能动手画一个三角形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用彩笔在点子图上画一大三角形。
师:瞧,黑板上展示了许多同学的作品,你觉得他们画的怎么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问:谁能起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生 1:有三个角的图形。
师点问:是这样吗?
生 2:不是,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师点问:是这样吗?
生 3:不是,是三条线段接起来的图形。
问:怎样说才能更准确哪?(生交流总结三角形的定义)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大胆发言,积极思考,我们知道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活动四: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现在请你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三角形,看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有三个角、三条边。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围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边,两条边相交于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还有三个角。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中标出这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问:通过观察对比,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和()个角。(先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并让学生反复交流,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逐步澄清对“围成”含义的理解。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的投入,也有互动的过程。)
活动五:认识高
1.让同学们比较长颈鹿和小羊谁的三角形的房子高,比较的高度是比较的哪里
师:同学们您们的身高是怎么测量的,是不是从你的头顶到你的脚底,那么三角形的高度应该是从哪里到哪里呢?
生:从三角形的最高出到高处对应的那个边
师:你们太厉害了,一下就找到了三角形的高度的测量方法了,那我们看一下图,从三角形的顶点到顶点对应的边,我们称为底,做一条垂线,我们叫这条线段为三角形的高,现在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了,那三角形的高应该怎么画呢?
活动六:画高
回顾复习以前的知识点:从直线外一点做这条直线的垂线
1. 第一步;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底边靠近重合
2. 第二步:移动三角板使其和点重合
3. 第三步:来接点和直线画上垂直符号
师:现在我们回顾复习了从直线外一点做这条直线的垂线,那我们可以把这个知识点运用到三角形里吗,观察三角形,顶点可以看成直线外的一个点,底看做直线,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一下学生动手,老师巡视,并讲解。让学生多动手画,自己动手加深理解。
师:出示课件,在课件上演示如何画三角形的高。
活动七: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
师:那三角形可以画几个高呢?
小组合作,讨论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师:请画高好的小组上台展示一下。
(通过位置的变换刺激学生的认知,再次使用定义判断现象,牢固掌握画高的方法和高的定义。)
活动八:课堂巩固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了解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上,班内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后,和同桌分享自己的想法。根据题意在在练习纸上完成。
【作业设计】
(一)我能行
由三条线段()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个角和()个顶点。()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
(二)判断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2、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
3、有一个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三)巧手实践
1、李老师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最近有点摇摇晃晃的,你有办法帮她修稳当些吗?
2、路边的小树刚栽上,怕风吹倒,有什么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