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14.《蜜蜂》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14.《蜜蜂》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2 16: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蜜蜂》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养成认真观察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圈画、比较、对比朗读的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语言运用)能梳理并归纳实验过程,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思维能力)品味课文语言的准确性,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1.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下列词语蜜蜂 辨认 阻力 跨进 检查 沿途 陌生 准确 无误2.给下面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概( ) 陌( ) 阻( ) 超( ) 括( ) 逆( ) 误( ) 途( ) 3.认真读课文,我能借助课文插图和注解,为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含义。超常( ) 几乎( ) 推测( ) 辨认( )A.根据特点辨认,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B.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C.超过寻常,超出一般。D.根据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任务二:
文章内容梳理:活动一:认识法布尔法布尔(1823-1915)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课文节选自他的《昆虫记》。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法布尔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围绕“蜜蜂”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认字大概 阻力 推测 包括 准确无误 陌生 超常 逆风 沿途4.学写字蜜 蜂 辨 阻 跨 括 检 查 确 误 途 陌5.借助提示,梳理课文内容国著名昆虫学家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蜜蜂有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从实验结果中,他得出了蜜蜂的这种能力靠的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活动二:再读课文,梳理文章1.梳理文章脉络第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借助图表,梳理实验过程
任务三(课后练习)
1.课后词语练写 2.形近字组词。 蜜( ) 阻( ) 检( ) 括( ) 密( ) 组( ) 捡( ) 适( ) 3.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记忆力 ( )的本能 ( )的景物 ( )地飞回来 ( )地迷失 ( )地摆动 参考答案2.蜜蜂 秘密 阻止 小组 检查 捡起 包括 适合 3.惊人 独特 美丽 准确 逆风 陌生
拓展资源推荐
推荐阅读《萤火虫(节选)》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学习作者法布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文化自信) 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应用)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思维能力)培养观察习惯,学习探索精神。(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补全思维导图。
任务二
活动一:认读词语 蜜蜂 包括 尽管 辨认 检查 沿途 能力 迷失 陌生阻力 准确 确实 将近 无误 记忆 本能 活动二: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用“——”画出法布尔做的事情。2.借助概括小妙招概括实验过程。蜜蜂辨认方向的实验方案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实验过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实验结论蜜蜂靠本能辨认方向。3.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说说法布尔的观察过程。学习提示:用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小组练习把实验过程说清楚。活动二:揭秘实验过程记者提问单汇总问题1:法布尔为什么说二十只左右的蜜蜂 二十只不行吗 问题2:蜜蜂被放出来后,法布尔为什么说好像在寻找家的方向 问题3:刮狂风的时候,法布尔为什么说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问题4:为什么说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不加左右呢 学习要求:1.组内讨论提问单中感兴趣的问题(至少选两个),借助文中相关语句解答。2.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其他组可以补充或提问。活动三;结合词句段运用,练习记录观察和思考。用横线划出描写作者观察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作者思考的句子。例1: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例2: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上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上面两个例子找出规律:先写观察,再写思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好习惯。仿照上面两个例子写一写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评价标准1.能够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2.能够写清楚观察内容,根据观察内容进行合理的思考
任务三:当堂练习
句子理解与训练一、按要求完成句子。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蜜蜂( )飞到哪里,它们( )可以自己飞回到原处。(用关联词语连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发现了十几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这时候( )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 )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 )的家呢?2、这样,二十只左右( ),至少有十五只没有( )方向,( )地回到了家。参考答案:句子理解与训练一、按要求完成句子。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2、蜜蜂无论飞到哪里,它们总是可以回到原处。3、我发现蜜蜂。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刮起 几乎 阻力 遥远2、蜜蜂 迷失 准确无误
活动四:课后练习
课内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已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1) “我”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试着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捉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我”这样做实验时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连一连。捉自家草棚的蜜蜂 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给蜜蜂做上记号 便于观察四公里外放飞 与其他蜜蜂区别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路远更能说明问题(3) 对画“________”的句子中“大概”一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应该去掉,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楚。B.不可以去掉,“大概”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4) 从中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2) 捉自家草棚的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与其他蜜蜂区别;四公里外放飞—路远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3) B(4) 示例: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要严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推荐资源
推荐阅读《昆虫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