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下物理期中测试02【2025春八下物理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39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版八下物理期中测试02【2025春八下物理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39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03 08:59:27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八下物理期中测试02
范围:第7-9章 总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A. 中考体育实心球的质量为2 kg
B.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50 N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D. 教室里凳子的高度约为80 dm
2.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错误的是( B )
A. 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单摆往复运动,说明单摆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C. 手推墙时人会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以行驶的单车为参照物,路边树木是运动的
3.如图所示,在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 确的是( D )
A. B. C. D.
4.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的情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 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骑车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D. 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
5.重力为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r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现突然使拉力r变为原来力的一半,物体在静止前水平方向 受到合力的大小为( C )
A. G + B. G — C. D. 0
6.【古代文化】(2023 ·襄阳襄州区期末)如图,《天工开物》中描 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境,下列做法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
A. 甲图:用锋利的镰刀割稻
B. 乙图:用底面积较大的木桶装稻谷
C. 丙图:用较粗的缰绳套着牛耕地
D. 丁图:用较宽的扁担把稻谷挑回家
7.平衡车是一种代步工具,主要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控 制平衡车向任何方向前进。平衡车水平前进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 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遇到紧急情况时,平衡车因受到惯性作用不能立即停下来
C. 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和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当人随平衡车一起前进时,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8.如图所示是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某演员的演出瞬间,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B )
A. 在伞离开演员的手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越远
B. 抛出伞后,演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C. 在伞离开演员的手后,手与伞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伞被倾斜向上抛到最高点时,若一切外力同时消失,伞 将保持静止状态
9.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 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 两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 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下,
从t = 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个过程中力和运动 描述正确的是( D )
A. 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 = 1 S时,若r = 3 N,则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也为3 N
C. 0 ~ 6 S的过程中,力r在逐渐增大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 m/S
10. 以下关于力学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C )
A. 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
B. 轮船通过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C. 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 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11. 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现 将乙平放在水平面上,甲竖放在乙的上表面中央,若长方 体的长、宽、高三者中,长度为a 、高度为c ,a与c之比为
3: 1 ,如图所示。则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为( D )
第11题图
A. 1: 1 B. 1: 3 C. 2: 3 D. 3: 2
12.如图所示,容器里面装有水,其中h1 = 1 m,
h2 = 0. 2 m ,h3 = 0. 2 m 。则容器内部A 、B两处液 体的压强PA: PB 为( B )
A. 1: 1 B. 1: 4 C. 4: 1 D. 8: 1
第12题图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13.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手部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相互的_,同 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 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动状态_。
14.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在F = 12 N的水平推力作
用下,在水平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A为参照物,B是_静止_的, 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0_N;当物体A撞到障碍物停止运动时, 我们发现物体B由于_惯性_继续向前运动,从A上滑落。
第14题图
15.如图,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_连通器_, 当壶中水深12 cm 时,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 1 200 _pa;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 的小孔堵住,则壶中的水_不能_(填“能”或“不能”)倒出来。
(J取10 N/kg)
第15题图
16.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通过_增大_(填“增大”或“减小”) 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若水平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8 × 106 pa,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 4 m2 ,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 重不能超过 3. 2 × 106_N。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17.(2分)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 请画出足球在空中的受力示意图。
第17题图
[答案]
第17题图
18.(2分)如图所示,物体被传送带从A点匀速送到B点,请在图中用 力的示意图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第18题图
[答案]
第18题图
19.(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 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图 乙两种实验方案。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匀速直线运动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 互平衡的。
(2)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 乙_方案更好,理由是 乙方案_ 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3)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 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同_一直线上_才能平衡。
(4)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同_一物体上_才能平衡。
20.(5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夏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必须_(填“必须”或“不必” )沿水平 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2)在这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丁_(填“甲”“乙”“丙”或 “丁”)实验。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压力_的关系;比 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接触面粗糙程度_的关系。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小夏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
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错误_(填“正确”或“错误”)的。
21.(7分)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进行 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探头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 灵活,说明该装置_不漏气_(填“漏气”或“不漏气”)。实验时,小王 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 cm ,此时U形管内外的 气压差为_800 _pa 。(p水 = 1. 0 × 103 kg/m3 ,J取10 N/kg)
(2)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 、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 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增大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图③ 、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 的_密度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除了控制变量法外,还有_转换法_。
(4)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 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 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P水 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P = h2 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 母和P水 表示)(2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5分)
22.(8分)如图,总质量为1 500 kg的小汽车在水平路面 上匀速行驶,其4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 15 m2。
已知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
(J取10 N/kg)
(1)当小车分别以3 m/s 、5 m/s 的速度运动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_不变_。
(2)汽车受到的重力;
解:汽车受到的重力:
G = mJ = 1 500 kg × 10 N/kg = 1. 5 × 104 N
(3)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F = G = 1. 5 × 104 N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4)汽车的牵引力。
解: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汽车的牵引力:
F牵 = f阻 = 0. 1 G = 0. 1 × 1. 5 × 104 N = 1 500 N
23.(7分)端午前后是闽南的雨季,暴雨过后在一些 低洼的道路上很容易形成积水,如图是一辆不慎驶入 水中的汽车的车门,求:(J取10 N/kg)
(1)当车门上A处被水淹过30 cm时,A处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A处受到水的压强:
p = PJh = 1. 0 × 103 kg/m3 × 10 N/kg × 0. 3 m = 3 × 103 pa
(2)若车内还未进水,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
0. 64 m2 ,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4 × 103 pa ,此时车 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相当于多少千克的水压在车门 上?
解:由p = 可得车门所受水的压力:
r = p/s = 4 × 103 pa × 0. 64 m2 = 2. 56 × 103 N, 水的质量
故相当于256千克水压在车门上。
(3)请你给困在车内的人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解:困在车内的人,可以打开天窗逃生,没有天窗的可以敲碎玻璃窗逃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人教八下物理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八下物理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八下物理期中测试02
范围:第7-9章 总分70分
(时间:40分钟 总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A. 中考体育实心球的质量为
B.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D. 教室里凳子的高度约为
2.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错误的是( )
B
A. 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单摆往复运动,说明单摆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C. 手推墙时人会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以行驶的单车为参照物,路边树木是运动的
3.如图所示,在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
确的是( )
D
A. B. C. D.
4.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的情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 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骑车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D. 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
5.重力为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现突然使拉力 变为原来力的一半,物体在静止前水平方向
受到合力的大小为( )
C
A. B. C. D. 0
6.【古代文化】(2023·襄阳襄州区期末)如图,《天工开物》中描
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境,下列做法属于增大压强
的是( )




A. 甲图:用锋利的镰刀割稻
B. 乙图:用底面积较大的木桶装稻谷
C. 丙图:用较粗的缰绳套着牛耕地
D. 丁图:用较宽的扁担把稻谷挑回家

7.平衡车是一种代步工具,主要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控
制平衡车向任何方向前进。平衡车水平前进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C
A. 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遇到紧急情况时,平衡车因受到惯性作用不能立即停下来
C. 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和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当人随平衡车一起前进时,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8.如图所示是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某演员的演出瞬间,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B
A. 在伞离开演员的手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越远
B. 抛出伞后,演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C. 在伞离开演员的手后,手与伞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伞被倾斜向上抛到最高点时,若一切外力同时消失,伞
将保持静止状态
9.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
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
两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
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下,
D
A. 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时,若,则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也为
C. 的过程中,力 在逐渐增大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
从 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个过程中力和运动
描述正确的是( )
10.以下关于力学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C
A. 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
B. 轮船通过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C. 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 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第11题图
11.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现
将乙平放在水平面上,甲竖放在乙的上表面中央,若长方
体的长、宽、高三者中,长度为、高度为,与 之比为
,如图所示。则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为( )
D
A. B. C. D.
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容器里面装有水,其中 ,
,。则容器内部、 两处液
体的压强 为( )
B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13.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手部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同
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
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相互的
运动状态
14.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在 的水平推力作
用下,在水平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A为参照物,B是______的,
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 ;当物体A撞到障碍物停止运动时,
我们发现物体B由于______继续向前运动,从A上滑落。
静止
0
惯性
第14题图
15.如图,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________,当壶中水深
时,点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 ;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
的小孔堵住,则壶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倒出来。

连通器
不能
第15题图
16.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通过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若水平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
重不能超过__________ 。
增大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17.(2分)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
请画出足球在空中的受力示意图。
第17题图
[答案]
第17题图
18.(2分)如图所示,物体被传送带从点匀速送到 点,请在图中用
力的示意图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第18题图
[答案]
第18题图
19.(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
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图
乙两种实验方案。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
互平衡的。
(2)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____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
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_才能平衡。
匀速直线运动

乙方案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同一直线上
(4)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
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___才能平衡。
同一物体上
20.(5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夏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填“必须”或“不必” )沿水平
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必须
(2)在这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填“甲”“乙”“丙”或
“丁”)实验。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比
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小夏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
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错误
21.(7分)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
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探头上的橡皮膜,发现 形管中的液面升降
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实验时,小王
将探头放入水下,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此时 形管内外的
气压差为_____。,取
不漏气
800
(2)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
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分析图③、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
的____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增大
密度
(3)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除了控制变量法外,还有________。
转换法
(4)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
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
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
B.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C.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
D.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_ 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
母和 表示)(2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5分)
22.(8分)如图,总质量为 的小汽车在水平路面
上匀速行驶,其4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
(1)当小车分别以、 的速度运动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______。
不变
已知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

(2)汽车受到的重力;
解:汽车受到的重力:
(3)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4)汽车的牵引力。
解: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汽车的牵引力:
23.(7分)端午前后是闽南的雨季,暴雨过后在一些
低洼的道路上很容易形成积水,如图是一辆不慎驶入
水中的汽车的车门,求:取
(1)当车门上处被水淹过时, 处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 处受到水的压强:
(2)若车内还未进水,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
,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 ,此时车
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相当于多少千克的水压在车门
上?
解:由 可得车门所受水的压力:

水的质量:
故相当于256千克水压在车门上。
(3)请你给困在车内的人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解:困在车内的人,可以打开天窗逃生,没有天窗的可以敲碎玻璃窗
逃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八下物理期中测试02
范围:第7-9章 总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A. 中考体育实心球的质量为2 kg
B.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50 N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D. 教室里凳子的高度约为80 dm
2.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错误的是( B )
A. 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单摆往复运动,说明单摆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C. 手推墙时人会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以行驶的单车为参照物,路边树木是运动的
3.如图所示,在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 确的是( D )
A. B. C. D.
4.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的情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 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骑车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D. 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
5.重力为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r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现突然使拉力r变为原来力的一半,物体在静止前水平方向 受到合力的大小为( C )
A. G + B. G — C. D. 0
6.【古代文化】(2023 ·襄阳襄州区期末)如图,《天工开物》中描 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等情境,下列做法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
A. 甲图:用锋利的镰刀割稻
B. 乙图:用底面积较大的木桶装稻谷
C. 丙图:用较粗的缰绳套着牛耕地
D. 丁图:用较宽的扁担把稻谷挑回家
7.平衡车是一种代步工具,主要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控 制平衡车向任何方向前进。平衡车水平前进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 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遇到紧急情况时,平衡车因受到惯性作用不能立即停下来
C. 人和车受到的总重力和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当人随平衡车一起前进时,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8.如图所示是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某演员的演出瞬间,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B )
A. 在伞离开演员的手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越远
B. 抛出伞后,演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C. 在伞离开演员的手后,手与伞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伞被倾斜向上抛到最高点时,若一切外力同时消失,伞 将保持静止状态
9.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 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 两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 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下,
从t = 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个过程中力和运动 描述正确的是( D )
A. 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 = 1 S时,若r = 3 N,则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也为3 N
C. 0 ~ 6 S的过程中,力r在逐渐增大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 m/S
10. 以下关于力学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C )
A. 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
B. 轮船通过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C. 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 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11. 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现 将乙平放在水平面上,甲竖放在乙的上表面中央,若长方 体的长、宽、高三者中,长度为a 、高度为c ,a与c之比为
3: 1 ,如图所示。则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为( D )
第11题图
A. 1: 1 B. 1: 3 C. 2: 3 D. 3: 2
12.如图所示,容器里面装有水,其中h1 = 1 m,
h2 = 0. 2 m ,h3 = 0. 2 m 。则容器内部A 、B两处液 体的压强PA: PB 为( B )
A. 1: 1 B. 1: 4 C. 4: 1 D. 8: 1
第12题图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
13.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手部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相互的_,同 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 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动状态_。
14.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在F = 12 N的水平推力作
用下,在水平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A为参照物,B是_静止_的, 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0_N;当物体A撞到障碍物停止运动时, 我们发现物体B由于_惯性_继续向前运动,从A上滑落。
第14题图
15.如图,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_连通器_, 当壶中水深12 cm 时,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 1 200 _pa;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 的小孔堵住,则壶中的水_不能_(填“能”或“不能”)倒出来。
(J取10 N/kg)
第15题图
16.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通过_增大_(填“增大”或“减小”) 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若水平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8 × 106 pa,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 4 m2 ,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 重不能超过 3. 2 × 106_N。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17.(2分)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 请画出足球在空中的受力示意图。
第17题图
[答案]
第17题图
18.(2分)如图所示,物体被传送带从A点匀速送到B点,请在图中用 力的示意图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第18题图
[答案]
第18题图
19.(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 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图 乙两种实验方案。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匀速直线运动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 互平衡的。
(2)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 乙_方案更好,理由是 乙方案_ 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小。
(3)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 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同_一直线上_才能平衡。
(4)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同_一物体上_才能平衡。
20.(5分)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夏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必须_(填“必须”或“不必” )沿水平 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
(2)在这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丁_(填“甲”“乙”“丙”或 “丁”)实验。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压力_的关系;比 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接触面粗糙程度_的关系。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小夏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
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错误_(填“正确”或“错误”)的。
21.(7分)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进行 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探头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 灵活,说明该装置_不漏气_(填“漏气”或“不漏气”)。实验时,小王 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 cm ,此时U形管内外的 气压差为_800 _pa 。(p水 = 1. 0 × 103 kg/m3 ,J取10 N/kg)
(2)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② 、图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 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增大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图③ 、图④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 的_密度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本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除了控制变量法外,还有_转换法_。
(4)小王用图⑤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 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 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P水 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P = h2 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 母和P水 表示)(2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5分)
22.(8分)如图,总质量为1 500 kg的小汽车在水平路面 上匀速行驶,其4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 15 m2。
已知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
(J取10 N/kg)
(1)当小车分别以3 m/s 、5 m/s 的速度运动时,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_不变_。
(2)汽车受到的重力;
解:汽车受到的重力:
G = mJ = 1 500 kg × 10 N/kg = 1. 5 × 104 N
(3)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F = G = 1. 5 × 104 N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4)汽车的牵引力。
解: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汽车的牵引力:
F牵 = f阻 = 0. 1 G = 0. 1 × 1. 5 × 104 N = 1 500 N
23.(7分)端午前后是闽南的雨季,暴雨过后在一些 低洼的道路上很容易形成积水,如图是一辆不慎驶入 水中的汽车的车门,求:(J取10 N/kg)
(1)当车门上A处被水淹过30 cm时,A处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A处受到水的压强:
p = PJh = 1. 0 × 103 kg/m3 × 10 N/kg × 0. 3 m = 3 × 103 pa
(2)若车内还未进水,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
0. 64 m2 ,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4 × 103 pa ,此时车 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相当于多少千克的水压在车门 上?
解:由p = 可得车门所受水的压力:
r = p/s = 4 × 103 pa × 0. 64 m2 = 2. 56 × 103 N, 水的质量
故相当于256千克水压在车门上。
(3)请你给困在车内的人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解:困在车内的人,可以打开天窗逃生,没有天窗的可以敲碎玻璃窗逃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