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2《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国民经济的恢复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创作背景取自(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3.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西藏 D.南京
4.“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5.2016年3月31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士兵遗骸交接仪式。最危险的地方只有龙的传人,没有太阳的后裔。这些中国士兵属于哪支军队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6.有一首歌词写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跨过鸭绿江的这支军队是( )
A.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7.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完成后,你作为一名记者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房屋
C.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D.农民各自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9.“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A.董存瑞 B.黄继光
C.邱少云 D.雷锋
10.历史课上有四位同学,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意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正确的见解是
小华: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小红:消灭地主阶级
小兰:解放了生产力
小刚: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A、小华 B、小红
C、小兰 D、小刚
11.“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这里的“年轻的人们”指的是
A.红军战士 B.八路军战士
C.新四军战士 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1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3.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的开展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反革命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
14.建国后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
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解放农村生产力
④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201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6.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雷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8.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19.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
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西柏坡提出“面向未来的赶考”;六十五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能够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成绩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 ④港澳回归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24.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2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下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二、填空题
26. 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7.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严守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
28.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则是土地改革的文献依据。
29.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而牺牲的英雄是 ;为了顾全整个战局,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生命,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像大庆石油工人______ __、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________ 。
30.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 开赴朝鲜,同朝鲜军一起抗击美军。用身躯堵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而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英雄是 。
三、问答题
3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7分)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她90岁的生日。在这近90年里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且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请回答:
(1) 新中国是何时成立的?(1分)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国际意义?(2分)
(2)建国初期,党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行动?(举两例)(2分)
(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2分)
四、综合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一届政协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是什么?
(2)请你给材料二中的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
(4)简单分析一下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人口及其占用土地的比重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导致材料一中“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变化的是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从表中可以认识,这次历史事件要建立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
材料二:见下图《农民积极报名入社》--------摘自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
图一
(2)根据材料二 ,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
材料三:图二(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3)图二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在哪一方面的表现?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国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努力。抗美援朝,通过运用军事手段抵抗外敌,消除动摇新生政权的威胁。土地改革是运用政治手段扩大巩固新生政权的统治基础。恢复国民经济是从经济上改善人民生活,并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三者都是为了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故选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史实。1950年6月,爆发朝鲜南北战争,美国乘机发动侵朝战争,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期间的重要战役之一。在这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4.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材料“它雄辩地证明:西方……”出自彭德怀同志《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这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彭德怀同志就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发表的感慨。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参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部队称为“志愿军”是为了避免扩大战争范围缩小战争规模。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兼总政委是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为副总司令,解方任总参谋长。至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标志。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7.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西藏和平解放时,香港还被英国占领,澳门还被葡萄牙占领。从中国地域而言,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但还不能称为是全部统一,因为在东南沿海还有部分岛屿(如台湾),还未解放,只能称作是祖国大陆的统一。 大陆指的是指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国的领土,所以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西藏和平解放。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所有制改成农民的所有制,不是让地主一无所有。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史实,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是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土地公有制,故答案是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朝鲜战争的准确识记,题干中“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拿起枪奔赴战场”是解题的关键,得出引文指的是朝鲜战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D符合题意,而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均与鸭绿江无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最可爱的人朝鲜战争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20世纪20年代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发起了北伐战争,目的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BC项是抗战歌曲,与史实不符。D项为抗美援朝时期的歌曲,与史实不符。故本题应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北伐胜利进军
1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为了遏制新生的中国政权,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并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为了保家卫国,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最可爱的人
1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同时也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所以1950年进行了土地改革,这四个选项所述均是土地改革的目的,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1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学习雷锋好榜样”创作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歌曲,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1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代表有黄继光和邱少云,焦裕禄和雷锋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模范人物,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1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我们可判断出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抗日战争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属于新中国的建设问题,与战争无关,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知识,B.中的“土地、农民翻身”,我们可判断出B.描述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A.描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描述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描述的是三大改造,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19.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的土地改革的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2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内容。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21.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错误,因为美国战败了,排除④。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2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说的“进京赶考”其背景是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3.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选择题,通过图片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能力。从图片中观察,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都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所实行的重要措施,因此可概括为巩固新生政权。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抗美援朝
2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适中,命题不错,考查的知识点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用排除法,通过课本知识点的学习可知,A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B也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C是辛亥革命的意义。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2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了土地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改以后,土地由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并没有建立土地公有制,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政府对地主所占有的土地采取没收的方法,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27.邱少云; 焦裕禄
【解析】
试题分析: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有:黄继光和邱少云,其中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邱少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普通一兵”雷锋.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8.三民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识记和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29.黄继光 邱少云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解析】
试题分析:抗美援朝的两位英雄: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黄继光和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全面探索时期的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考点:新中国在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掌握英雄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为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做好榜样。
30.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彭德怀开赴朝鲜,同朝鲜军一起抗击美军。用身躯堵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而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英雄是黄继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
31.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一点1分。意思相同即可)
措施:抗美援朝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可爱的人·土地改革
32.
(1)1949年10月1日(1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1分)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分)
(2)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任两例每例1分)
(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分)
【解析】
试题解析: (1)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军事上: 全国基本解放: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 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政治上: 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
(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农业的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合作社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新中国的成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33.
(1)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做主 (2分)
(2)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1分)
(3)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2分)
(4)一届政协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新中国的成立为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基础;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政权。(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做主。
(2)本题考查的是开国大典的知识,该图片反映的内容是: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该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3)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因此这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分别是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
(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材料一第一届政协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为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基础;材料三:为了遏制新生的中国政权,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并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为了保家卫国,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因此本题的答案是:第一届政协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新中国的成立为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基础;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政权。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土地改革·最可爱的人
34.
(1)土地改革运动;农民土地所有制
(2)农业合作社
(3)浮夸风
(4)人民公社
(5)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土改前实行的是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土改后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实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获得土地,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1956年,国家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等方式(其中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农业合作社。
第(3)问,此题考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次严重失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反映的是大跃进的“浮夸风”。
第(4)问,此题考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知识点。197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思想的泛滥,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下滑。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有关。
第(5)问,本题主要考查凤阳县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图片反映了凤阳县1979年农业增长迅速,这主要得益于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