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孙权劝学》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孙权劝学》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2 08:1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孙权劝
《资治通鉴》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小蒙啊,平时要加强学习啊
老师,我觉得我也不赖啊
孙权
吕蒙不学习,老师很着急!
吕 蒙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劝 学
《资治通鉴》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孙 权 劝 学 》 选 自 《 资治通鉴》 , 是 司马光主持编
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 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計 惟 蹇 然 不 祭 大 軍 意 鑫 祭 攀 菜 稱 安 审 校 河 中 苗 訓 者 號 知 天 丈 见 日 下 复 有 一 日 里 之 人
磨藻指謂,太祖親吏宋城楚昭輔曰此天命也是夕次吨
橋驿特士相真聚謀曰主上纫弱味能親政全我輩出死力
背般前都虞猴用拾掌氧政儿六年士卒服其恩
… … … 1 … … … … … 正…
原 容延制 鸿创五句年以三致月胜不都 色里见特前軍先發時都 下
繞 貸 治 通 篮 長 编 卷 第 一
太 祖 咨 通 立 栖 英 武 康 文 神 德 聖 功 畜 大 老 皇 帝
建隆元年来正月华丑朔镇定二州言契丹入寇止潢宾自 土 旧 束 下 且 契 开 合 周 帝 命 , 太 祖 領 宿 衛 諸 料 德 上 太
物言案义出軍之日策悲檢為天子士民恐怖争书逃臣
编年体
· 中国传统史书的 一种体裁,它是以年 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 例 。
· 编年体史书以时 间为中心, 按年、月、 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 以 史 事 为 纬 ,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 时 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司 马 光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
政治 家、 史学家。谥号
“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 司 马 温 公 。
司马光为什么编撰《资治通鉴》
√ 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
司马光希望通过这部史书总结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参 考。他强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通过研究历史来辅助治理国家。
√ 填补历史著作的空白
在司马光生活的北宋时期,虽然已有大量历史著作,但缺乏一部简明完整的通史。司马光在 《进通鉴表》中提到,从《春秋》之后到五代的史书繁杂,难以系统学习,因此他希望编撰 一部编年体通史,方便学者和统治者学习。
√ 强化政治和道德教育功能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政治和道德教育意义的书籍。司马光希望 通过书中对明君贤臣的记载,展示治国理政的正确方法,同时强调礼制、民生和用人之道。 √ 回应时代背景与政治需求
北宋中期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司马光希望通过历史经验来警示统治者,巩固政权。此外, 他在编撰过程中也受到宋英宗和宋神宗的支持,这使得《资治通鉴》的编撰具有了更强的现 实意义。
《资治通鉴》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初读正音
初,权/谓吕蒙(méng) 曰 : “卿/(qīng) 今/
当(dāng) 涂 (tú)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 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 但当/涉(shè)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 即(jí) 更(gèng)/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suì) 拜蒙母,结友/而别。
初读正音
整体感知
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围绕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




孙权
鲁 肃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推辞 事务
辞以军 中 多务。 当 道 ,
当权
蒙【以军中多务】辞
【以刀】劈狼首
【以骨】投之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 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再读疏义
对…说
古代君对 臣的爱称
掌管
劝学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高中,
读不到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 ”
孙权
我的老师
第一回合
劝学
第一回合
孙 权 VS 小 蒙 蒙
学习的必要性 辞以军中多务
考察大家的文言文应变能力:
能否把这变成吕蒙的一句话
军中多务,无暇,如何得学
再读疏义
难道 研究 经典 成为反问语气词,译为“吗” 权曰:“孤岂 欲卿治7经/为/博士/邪!
只是 粗略地阅读 历史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但当涉 猎 , 见 /往事/ 耳 。 卿 言 多 务 ,孰 若 孤 孤 常 读 书 , 自
了解 罢了 疑问代词,谁
以 为 大 有所 益。 ” 蒙乃始 就 学 。
益处 于是 从事
儒家
译 文 :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 博 吗 ! 只 不
过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多, 谁 像 我 我
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 是开始读书二 。
再 读 疏 义
小蒙蒙:我事情多。
孙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请你为这段话分层
小蒙蒙:我事情多。
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 【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②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现身说法,学习的 作 用】
第二回合
劝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 权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吕蒙
劝学
老爸老妈
“我们又不是要你考第一,你只要一直在进步就可以 了 ,你 看你老爸平时工作那么忙,还坚持练字 ( 背英语 单词 ) ……“”
· 孙权劝学, 先 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 的必
要 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 不学”;
· 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
可推辞。
孙权的论辩艺术
第二回合
孙权 VS 小蒙蒙
吕蒙无可推辞,接受劝说,乃 始 就学
●通过课文内容,我们如何深
刻感受到吕蒙学识的显著进 步 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 识进步的呢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知晓 主谓消独 于是 连词,表顺承
兄何见事之 晚 乎 !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及鲁 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
到了…的时候
不再是
经过
再 读 疏 义
译 文 :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与吕蒙谈论天下大 夷 十 分 惊 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 的 吴 下阿 蒙 了 呀 ! ”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另外以新的眼光 待, 老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 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再 读 疏 义
> 课文主要通过鲁肃与品蒙对话和“结友 ”,
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论议, 惊叹赞赏吕蒙今昔的变 化——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吕 蒙 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 明 自 己 确 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鲁肃为之折服,惺惺相惜,与其“结友”
善劝、平易近人、关心下属、勤奋好学
坦诚豪爽、虚心听劝
敬才、爱才,真诚有礼,欣赏朋友的进步
孙权

吕 蒙

鲁肃
· 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1.以对话展现人物,言简意丰
2.记事简练,详略得当。 着重以孙权的劝说 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答语和
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
唱一和,互相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 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 句作结。
写 法 总 结
· 学完本课,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请结合生活实
际 谈 一 谈 。
① 开卷有益,唯有持续学习,方能积累知识、 提升能力,不断充实自我。
② 善于倾听他人意见,虚心接纳不同观点,
才能拓宽视野、完善自我。
③ 切勿以旧眼光看待人和事,要与时俱进,
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变化,把握新的机遇。
④ 面对困难,不可轻易找借口推脱,而应坚
定信念,勇往直前,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总结拓展
吴下阿蒙
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 是说人没有学问,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 人。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 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 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这学期小李通过认真学习,已经 成为”英语通”,可不再是当年的吴下 阿蒙了 。
成语积累
刮目相看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 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 步。
例句:小刘经过刻苦努力,语文成绩进 步迅速排到第 一名,真令人刮目相待。
成 语 积 累
谢 观看
《资治通鉴》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