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造成当前海峡两岸现状的历史渊源是( )
A.《马关条约》中规定割让台湾
B. 抗日战争的遗留问题
C.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D. 新中国成立后,主张武力解放台湾
2.当我们重新吟诵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澳门》的诗句:“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你记得澳门回归祖国是在哪一年吗( )
A.1984年 B.1987年
C.1997年 D.1999年
3.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A. 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B. 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C. 表明两岸尚未实现通航、通邮
D. 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
4.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最符合海峡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原则
5.“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普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指( )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中国成立
C.民族区域自治 D.香港、澳门回归
6.请根据下面卡片同学们的发言信息判断,同学们探讨的是
A.社会主义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下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祖国的和平统一
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8.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65年的风雨春秋,下列对此段历史中所发生的几个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一五计划的实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施,使港澳台顺利回归祖国
9.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
A.由中英联合管理 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
C.由中葡联合管理 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10.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11.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周恩来
12.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4年由于荷兰入侵,台湾第一次离开祖国怀抱
B.当今台湾问题是殖民遗留问题
C.我国为了解决香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
D.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国完全统一
13.2015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4.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5.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 )
A.经济特区 B.少数民族自治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开发区
16.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17.“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拦路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白莲开”是指( )
A.开国大典 B.北京申奥成功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18.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19.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的创新精神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实行家庭了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一国两制”构想第二次实践所取得的成果是
A、1997年香港回归 B、1997年澳门回归
C、1999年香港回归 D、1999年澳门回归
21.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4月30日透露,自4月13日深圳特区居民赴港“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以来,内地访港旅客较去年每日减少1000人次。香港和深圳两个特区最大的区别是
A、生活方式不同 B、语言文字不同
C、国家给予的政策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22.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23.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活力。”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价值
B.“求同存异”倡议的合理
C.民族区别自治政策的成功
D.“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
24.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25.据央视报道: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核心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二、填空题
26.“ ”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7. 使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
28.“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制度,港澳台实行______制度。
29. 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0.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 ,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 原则”达成了共识。
三、问答题
3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1)我国收回香港、澳门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它们的回归说明了什么?(3分)
(2)香港、澳门分别从哪两个国家回归祖国?(2分)
(3)你认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时说:“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即使武力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材料二: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说:“中国总有统一的一天,因为凡是爱国、爱自由的人都往这条路上前进。”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什么指导思想(2分)?你能说出该思想成功实现的两个典型例子吗?(4分)
②材料二中陈香梅的话说明了什么。(4分)
四、综合题
33.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放,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
材料中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举例说明。
34.民族融合,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永远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材料三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材料四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希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日报》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实施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我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什么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取得了哪些成果?现阶段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解放南京。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了当前海峡两岸现状。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2.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澳门回归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知识。根据课本所学,“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改革开放后,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贸易额迅速增长,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故答案是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海峡两岸的交往
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针对海峡两岸关系,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其中规定: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紫荆、白莲、一国两制”,紫荆代表香港,白莲代指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6.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的内容“邓小平”“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联系所学,可知这是为实现祖国统一实行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故选C。
7.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一国两制”。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开始起步,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还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香港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这一系列都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可喜成就。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重大历史事件。
A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故A项表述正确。
B项,1953-1957年,我国实行“一五”计划。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B项表述正确。
C项,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C项表述正确。
D项,基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但至今台湾未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故D项表述不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
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特别行政区“特别”的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澳门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这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即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生活方式、经济制度不变,实行高度自治。故选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故选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个构想的提出,为港澳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故选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1624年由于荷兰入侵,台湾第一次离开祖国怀抱,这个是不正确的,填完离开祖国的怀抱是日本,不是葡萄牙。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台湾问题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AC是海峡两岸的交往的方式和原则,B明显错误,因为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所以此题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14.A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达成共识,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英国侵占的香港、葡萄牙侵占的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分别于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7.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对“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拦路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白莲开”是指”的表述,根据所学知识,诗中的“白莲开”是指澳门回归,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回归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澳门回归相关知识,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后期,葡萄牙人把澳门作为他们远东的据点。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趁机霸占了澳门。1887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同意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日益增强,经过努力,1987年中葡两国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回归。故本题应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借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行家庭了产承包责任制都体现了我党的创新精神,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20.D
【解析】
试题解析: 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是最早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得到运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第一次实践所取得的成果;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第二次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回归;
21.D
【解析】
试题解析: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以香港和深圳两个特区最大的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2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题文,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明显错误。海峡两岸统一的阻力依然存在,完全消除表述错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表述错误,因为台湾还未回归。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表述正确,故答案为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23.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澳门、香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香港、澳门回归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香港、澳门回归祖后,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这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2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今台湾问题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材料知识可知,1997年和1999年成功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血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岸同根同源,同属于一个中国,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5.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海峡两岸交往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1992年,台湾的海基会和大陆成立的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达成共识。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26.一国两制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目前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一国两制政策宣称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中国的香港、澳门和统一以后的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
27.西藏和平解放;浦东开发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在团结。上海浦东开发区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8.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
29.邓小平理论 一国两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的理解。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会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的伟大创举,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0.和平统一 一个中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的知识,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对台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了共识,故答案是和平统一和一个中国。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31.(1)一国两制的方式;香港的回归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从英国手中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从澳门手中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台独势力的存在、外来势力的干扰等。
【解析】
试题分析:(1)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方针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制定的,后来首先适用于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问题;香港澳门回归得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言之有理即可,
(2)香港是在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的 《南京条约》中割让给英国得;澳门是在1553年由于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抢占了澳门。
(3)对于香港和澳门问题主要的障碍是恢复对香港澳门的行使主权,台湾问题则是外来势力的干涉和台独势力的存在。
考点:香港澳门回归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关于当今维护国家统一得识记和理解,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和意义,知道当前台湾问题存在的障碍,坚信祖国能够实现完全统一的信念。
32.①反映邓小平根据台湾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的“一国两制”思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②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解析】
试题分析:①本题考查关于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邓小平根据台湾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一国两制”思想。“一国两制”首先被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由构想进入实践(1分)。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如期回到祖国的怀抱。
②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中国总有统一的一天,因为凡是爱国、爱自由的人都往这条路上前进。”能深切的感受到实现祖国统一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民心所向,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
33.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一国两制”含义:A、“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一国两制”是将台湾、香港、澳门统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人民政府,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B、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互惠互利。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国的主体,体现了国家的性质并代表统一后国家发展的方向,台湾、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非主体部分,台湾、香港、澳门人口少,面积小,它们的经济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C、 “一国两制”下所设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将享有更多的自治权),此外,在国务院授权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处理某些涉外事务。在此指导下,中英、中葡政府分别签署了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也为实现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考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34.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 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从材料二中GDP数值的变化,数值呈上升趋势,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此问我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构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依据和平解放台湾的指导思想,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已经成为目前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3)此问是综合性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文字,民族区域自治制定的制定和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取得了重大成就,得出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