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同步训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同步训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5-21 11: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同步训练试卷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丰富多彩的颜色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Na2O2固体投入滴加了少许酚酞的蒸馏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向胆矾晶体(CuSO4·5H2O)滴加浓硫酸,晶体由蓝色变为黑色
C.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成白色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颜色褪去,加热后又变成红色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与溶液
C.化合物氯化钾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为紫色
D.检验氨气是否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3.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分离苯酚和乙醇,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A.④⑤③ B.⑥①⑤③ C.⑧①⑦ D.⑧②⑤③
4.能证明下列物质具有漂白性的是
A.向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立即褪色
B.向加有酚酞的水中投入少量过量的氧化钠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红色褪去
D.向溶有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溶液紫红色褪去
5.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 ,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 ②浓NaOH溶液 ③KI溶液 ④饱和NaCl溶液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6.现有下列五个转化,其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SiO2→Na2SiO3;②CuSO4→CuCl2;③SiO2→H2SiO3?;④CuO→Cu(OH)2;⑤Na2O2→NaOH.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7.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碘、并回收四氯化碳,所采用的方法是
A.分液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8.右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X
收集气体
Y
A
碱石灰
氯化氢

B
碱石灰
氨气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D
氯化钙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
9.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没有变为红色,说明还原性:Fe2+<I﹣
B.检验NH4Al(SO4)2溶液中的NH4+:取样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C.检验Na2S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的SO42﹣: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氯化钡溶液
D.验证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是CO32﹣导致的:先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硫酸溶液,红色褪去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S与SO2、NO与O2、NH3与HCl在常温下均不能大量共存
B.(NH4)2SO3、Ca(HCO3)2、NaAlO2均既能和稀硫酸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Fe(OH)3、FeCl2、FeCl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D.制备Fe(OH)2时加苯液封,同时将滴管插入苯层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Fe(OH)2被空气氧化
11.下列关于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见光易分解,故需保存在棕色瓶中
B.Na2CO3、NaAlO2溶液显碱性,故只能用橡胶塞保存
C.FeCl2溶液保存时需加入少量铁粉和盐酸
D.少量白磷可保存在煤油中
1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用渗析法除去淀粉中混有的NaCl
D.已知I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13.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14.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麻实验预期目的是( )
15.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有SO42-
B.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有CO32-
C.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有NH4+
D.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l-
17.在生活、生产及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盐酸不能将它们区别开
B.(NH4)2SO4、K2SO4、NH4C1三种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开
C.可以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SO3 是否变质
D.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可以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
1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来测量溶液的pH
B.实验室需要480 mL 2.0 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时先称量氢氧化钠固体38.4 g,然后再按照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的步骤进行操作
C.用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 2与I 2的氧化性强弱,所需玻璃仪器主要有:试管、胶头滴管
D.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 3)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42-
19.(2015秋?曲沃县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物质的俗称错误的是( )
A.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 B.四氧化三铁的俗称是磁性氧化铁
C.氧化铁的俗称是铁红 D.碳酸氢钠的俗称是苏打
20.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21.有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装置如图所示。可是在实验室 中发现酸液不足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为达到实验目的,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试剂是( )
①NaNO3溶液;②酒精;③CCl4;④苯;⑤Na2CO3溶液;⑥KCl溶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⑥
22.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根据方案Ⅰ与方案Ⅱ指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可以选用方案Ⅰ分离NaCl中的I2
B.方案Ⅰ中X物质不可能是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C.方案Ⅱ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含SiO2的Fe2O3
D.方案Ⅱ中加入的也可以是能够溶解除X外的其余物质的试剂
23.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24.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未变蓝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元素
B.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具有漂白性
C.实验后,可把注射器中的物质缓缓推入NaOH溶液中,以减少环境污染
D.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25.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C.D.
A.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B.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长时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室制取NH3
二、填空题
26.某实验小组欲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准备的实验用品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碘水、CCl4、蒸馏水。
(1)要做“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萃取时CCl4层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层(填“上”或“下”)
(3)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的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3)家庭生活中漂白粉漂白原理为 .
28.实验室欲配制90mL浓度为1.00mol?L﹣1的Na2CO3溶液:
(1)本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___(注明所需仪器的规格).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___________;
②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
29.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下图所示A~G七种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名称:E ,F
(2)下列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G的是 (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分离水和CC14的混合物
b.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c.分离水和泥砂的混合物
(3)实验室配制100mL 0.5mol/L的盐酸溶液。
①下列关于仪器E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液 b.使用前必须烘干
c.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的容器 d.热溶液可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需要10mol/L的浓盐酸 mL。取用该体积盐酸时,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A和 (选填仪器的编号字母)。
30.按要求填空
Ⅰ.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1)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分离CCl4(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
Ⅱ.化学计量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①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个;(用含有NA的式子表示)
②该气体溶于水(不考虑与水反应)后形成V 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某盐混合溶液中含有Na+、Mg2+、Cl-、SO42-,测得Na+、Mg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0.2 mol·L-1、0.25 mol·L-1、0.4 mol·L-1,则c(SO42-)=_________。
三、计算题
31.将0.23 g金属钠投入到100 ml水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试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多少毫升?
32.(11分)
(1)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250mL溶液,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mol/L。
①若从中取出10mL,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mol/L。
②若将这1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若将稀释后的100mL溶液中的SO42-全部沉淀下来,至少需要加入0.1 mol/L的BaCl2溶液 mL。
(2)400mL0.8mol/LH2SO4溶液(ρ=1.08g/cm3)和200mL98%浓硫酸(ρ=1.84g/cm3)混合,所得H2SO4稀溶液的密度为1.2g/cm3,则混合后稀H2S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mol/L。
四、简答题
33.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下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铁主要以Fe2O3存在)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去)。
活化硫铁矿还原Fe3+的主要反应为:FeS2+7Fe2(S0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它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Ⅰ步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第Ⅱ步中Fe3+是否完全还原,应选择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KMnO4溶液 B.K3[Fe(CN)6]溶液 C.KSCN溶液
(3)第Ⅲ步加FeCO3调溶液PH到5.8左右,然后在第Ⅳ步通入空气使溶液pH到5.2,此时Fe2+不沉淀,滤液中铝、硅杂质被除尽,通入空气引起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FeSO4可转化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101kPa时:
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
C(s)+O2(g)═CO2(g)△H=-393kJ/mol
2Fe(s)+2C(s)+3O2(g)═2FeCO3(s)△H=-1480kJ/mol
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FeS2(二硫化亚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烧渣中的铁全部视为Fe2O3,其含量为50%.将akg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加入到ckg烧渣中浸取,铁的浸取率为96%,其它杂质浸出消耗的硫酸以及调pH后溶液呈微酸性,所残留的硫酸忽略不计,按上述流程,第Ⅲ步应加入FeCO3____________Kg。
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另外过氧化钠还具有强氧化性,一次将Na2O2固体投入滴加了少许酚酞的蒸馏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正确;B.向胆矾晶体(CuSO4·5H2O)滴加浓硫酸,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B错误;C.浓硝酸显酸性,同时还具有强氧化性,一次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滴加到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成白色,C正确;D.二氧化硫的漂白是不稳定的,因此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颜色褪去,加热后又变成红色,D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性质判断
【名师点晴】选项B是难点和易错点,明确浓硫酸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浓H2SO4的性质可归纳为“五性”:即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酸性、强氧化性。浓H2SO4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H2SO4夺取的水在原物质中以H2O分子形式存在时浓H2SO4表现吸水性,不以H2O分子形式而以H和O原子形式存在时,而浓H2SO4表现脱水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A错误;B.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与溶液,B正确;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C正确;D.氨气是碱性气体,检验氨气是否集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B
【解析】
试题分析: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分离苯酚和乙醇,需要的步骤为: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乙醇与NaOH溶液不反应,加热苯酚钠不挥发,乙醇的沸点较低,能挥发;①蒸馏,冷凝蒸汽,得到乙醇;⑤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苯酚、碳酸氢钠,苯难溶于水;③静置分液,得到苯酚,故选B。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向加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立即褪色,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消耗氢氧化钠,A错误;B、向加有酚酞的水中投入少量Na2O2粉末,溶液先变红,因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后褪色,是因为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漂白,B正确;C、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通入SO2后,红色褪去,是二氧化硫消耗了溶液中的碱,C错误;D、向溶有KMnO4的酸性溶液中通入SO2后,溶液紫红色褪去,因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漂白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干燥的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所以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浓H2SO4,起干燥剂作用;也可能是NaOH或碘化钾溶液,吸收氯气;而饱和NaCl溶液不能与氯气反应;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选C。
考点:探究干燥有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涉及氯气与水的反应、浓硫酸的吸水性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②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铜;③二氧化硅不能直接转化为硅酸;④氧化铜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铜;⑤过氧化钠溶于水转化为氢氧化钠,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转化判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但碘的四氯化碳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从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碘、并回收四氯化碳,所采用的方法是蒸馏,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8.C
【解析】
试题分析:该装置中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该气体和空气中成分不反应,用固体干燥剂干燥,则该气体和干燥剂不反应。A.碱石灰呈碱性,能和HCl反应,所以HCl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错误;B.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气且常温下和空气中成分不反应,氯化钙和二氧化硫不反应,所以能用氯化钙干燥,故C正确;D.常温下NO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所以得不到NO,NO采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干燥、收集和尾气处理,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干燥剂、尾气处理试剂,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及密度确定收集方法,注意氨气不能用氯化钙干燥,为易错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具有还原性的离子为I-、Fe2+,向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没有变为红色,说明无铁离子,可能是加入的氯气只氧化了I-,证明还原性:Fe2+<I-,A正确;B.硫酸铝铵盐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先沉淀铝离子,全部沉淀后再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取样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不能生成氨气,只有氢氧化铝沉淀,B错误;C.稀硝酸能氧化亚硫酸钠为硫酸钠,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是原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存在,C错误;D.碳酸氢钠溶液中先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硫酸溶液,红色褪去,不能证明一定是碳酸根离子导致溶液碱性,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离子检验实验设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H2S与SO2反应生成S和水,NO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H3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在常温下均不能大量共存,A正确;B.NaAlO2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B错误;C.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Fe(OH)3,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FeCl2,铁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C正确;D.制备Fe(OH)2时加苯液封,同时将滴管插入苯层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Fe(OH)2被空气氧化,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硝酸见光易分解,故需保存在棕色瓶中,A正确;B.Na2CO3、NaAlO2溶液显碱性,能与二氧化硅反应,故只能用橡胶塞保存,B正确;C.氯化亚铁易被氧化且水解,因此FeCl2溶液保存时需加入少量铁粉和盐酸,C正确;D.少量白磷可保存在水中,D错误,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试剂保存
【名师点晴】明确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关于化学试剂的保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按酸碱性及氧化性选择瓶塞:①玻璃塞:一般试剂可用玻璃塞,但碱及碱性物质的存放需用软木塞或橡皮塞。②橡皮塞:强氧化性物质(如KMnO4、Br2、H2O2、浓H2SO4、浓HNO3等)及有机物(如苯、四氯化碳、汽油等)存放不可用橡皮塞。(2)按稳定性选择瓶子的颜色:①无色瓶子:存放一般试剂。②棕色瓶子:存放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药品,并置于阴凉处,如HNO3、AgNO3、卤化银、氯水、溴水、碘水等。
12.C
【解析】
试题分析:A.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向沸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出现红褐色,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会出现红褐色沉淀,A项错误;B.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可以和KSCN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显红色,如果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溶液中就是只含有三价铁离子时也具有该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亚铁离子,B项错误;C.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胶体提纯的方法是渗析,所以用渗析法除去淀粉中混有的NaCl,C项正确;D.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是由于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胶体的制备与提纯,离子的检验,萃取等知识。
13.C
【解析】
试题分析:A.氯化铁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水解吸热,且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直接加热得到氢氧化铁,得不到氯化铁,因此不能用图A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A项错误;B.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用饱和食盐水,B项错误;C.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被吸收,该装置能有效的防止倒吸,C项正确;D.利用该装置制备Fe(OH)2时,铁需失电子生成Fe2+,则Fe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14.A
【解析】
试题分析:A.对天然水加热,使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成冷水的烧杯中,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即为蒸馏水,正确;B.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错误;C.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不反应,所以装置不能获得氯气,验证试验无法发生,错误;D.对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防水倒流,炸裂试管,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的知识。
15.C
【解析】
试题分析:A.蒸馏中,冷凝水应该从下口进,上口出,A错误;B.氯化氢可以溶于饱和食盐水,所以收集氯化氢不能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错误;C.蒸发结晶操作正确,C正确;D.防止倒吸,所以右边试管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应在液面上,刚接触到液面,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评估
16.C
【解析】
试题分析:A、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有SO32-,A错误;B、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可能有HCO3-或CO32-,B错误;C、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一定有NH4+,C正确;D、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加入了氯离子,所以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D错误。答案选C。
考点:离子的检验
17.D
【解析】
试题分析:A、MnO2、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不反应,和氧化铜反应得到蓝色溶液氯化铜,和金属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并放氢气,用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A错误;B、(NH4)2SO4、K2SO4、NH4C1三种物质可以用Ba(OH)2区别开,B错误;C、亚硫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可以被硝酸氧化为硫酸钡,所以Na2SO3是否变质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不出来,C错误;D、氯气和KI反应生成碘,淀粉变蓝,可以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D正确。答案选D。
考点:物质的检验
18.C
【解析】
试题分析: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来测量,溶液被稀释,pH可能会出现误差,A错误;B、应用500ml容量瓶,则m(NaOH)=0.5×2.0×40 =40g,B错误;C、把溴水滴入淀粉-KI溶液中,出现蓝色就可验证Br 2比I 2的氧化性强,C正确;D、若原溶液中有SO32-,会被HNO3氧化为SO42-,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19.D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A正确;B.四氧化三铁的俗称是磁性氧化铁,B正确;C.氧化铁的俗称是铁红,C正确;D.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碳酸钠还俗称苏大,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俗名判断
20.B
【解析】
试题分析: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c装置中应该短管进,长管出,A错误;B、浓硫酸可以与亚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c装置中应该长管进,短管出,SO2气体会污染空气,所以要吸收尾气,B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NO,NO2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水不能完全吸收,C错误;D、浓盐酸与MnO2制氯气需要加热,且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所以c中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应该在bc之间应添加除去氯化氢的装置,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名师点睛】根据装置图可知所制备的气体应为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气体的制备,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以及采用防倒吸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根据各选项中反应物的状态判断发生装置、气体的性质以及气体要采用防倒吸解答本题即可。
21.D
【解析】
试题分析: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与锌反应会生成NO,①不符合;加入酒精,与稀硫酸互溶,加入后可使硫酸液面上升,与锌接触,达到实验目的,②符合;加入C Cl4,与硫酸不互溶,位于下层,可使硫酸液面上升,与锌接触,达到实验目的,③符合;加入苯,与硫酸不互溶,位于上层,阻止了锌与硫酸接触,不能制取氢气,④不符合;加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使制取的氢气中混有二氧化碳杂质,⑤不符合;加入KCl溶液,与稀硫酸互溶,使液面升高,与锌接触,达到实验目的,⑥符合,故答案为②③⑥,答案为D。
考点: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22.B
【解析】
试题分析:A、碘易升华,所以NaCl固体中的I2可用加热的方法分离,A正确;B、方案Ⅰ中得到X物质利用了加热的方法,则易分解的物质(或易升华)能与不易分解的物质分离,则X物质可能是受热易分解的物质,B错误;C、SiO 2 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Fe2O3 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案Ⅱ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含SiO 2 的Fe2O3,C正确;D、方案Ⅱ中过滤操作可知,X以沉淀形式存在,则加入的物质能溶解除X外的其余物质,D正确。答案选B。
考点:物质的分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应该在烧杯中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A错误;B、浓氨水与氧化钙混合,促进一水合氨的分解,生成氨气,B正确;C、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错误;D、过氧化钠不是块状固体,不能用于简易启普发生器制备氧气,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
24.D
【解析】
试题分析:A.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末变蓝,说明SO2不能将I-氧化为I2,错误;B.二氧化锰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漂白性无关,错误;C.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正确;D.SO2只能使蓝色石蕊试变红,但不能漂白指示剂,错误。
考点: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的知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A错误;B、滴管应该插入溶液下面,B错误;C、检验气密性,可先关闭止水夹,经长颈漏斗向烧瓶中加水,如形成液面差且液面在一定时间内不变化,可说明气密性良好,C正确;D、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氯化氢和氨气遇冷又重新转化为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名师点晴】该题的难点是装置气密性检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一般都是通过改变装置内气体压强实现的,若检查气密性的装置本身是一个非气密性装置,则第一步要处理成一个密闭体系。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难在以下两点:一是方法,二是文字表述。其叙述形式是: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①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②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26.(1)分液漏斗;(2)紫色;下;(3)不能;酒精和水可以互溶
【解析】
试题分析:(1)萃取实验中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答案为:分液漏斗;(2)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CCl4层在下层,碘的CCl4溶液为紫红色,答案为:紫色;下 ;(3)萃取剂的选择,不但要求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原溶剂的溶解度,还要求萃取剂和原溶剂不发生反应、不互溶,酒精和水互溶,所以不可用酒精来萃取碘,答案为:不能;酒精和水可以互溶。
考点:考查萃取实验
27.(1)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Ca(ClO)2;(3)Ca(ClO)2+CO2+H2O=CaCO3↓+2HClO.
【解析】(1)氯气与碱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和次氯酸盐,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氯气和石灰乳[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以及水,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次氯酸盐是漂白杀毒剂的有效成分,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Ca(ClO)2;
(3)家庭生活中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和CO2作用生成的次氯酸是一种很好的杀菌消毒剂,反应方程式如下:Ca(ClO)2+CO2+H2O=CaCO3↓+2HCl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记忆情况,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8.(1)100mL容量瓶(2)检查是否漏液(3)①偏高 ②无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要配制90mL的溶液,应选用100mL的容量瓶,配成100mL;必须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还有100mL容量瓶;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液;
(3)①定容时俯视,会导致加水体积偏小,浓度偏高;②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
考点:溶液的配制
29.(1)容量瓶,冷凝管(2)a(3)① ac② 5(或5.0), C
【解析】
试题分析:(1)仪器E为100mL容量瓶,F为冷凝管;(2)G为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不能互溶的两种液体,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分离水和CCl4的混合物能够用到仪器G,答案a;(3)①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要检查是否漏液,并且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或溶解的容器,热溶液要冷却到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而使用此烘干与否对溶液的配制并无影响,故答案ac;②根据稀释溶液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可知, , 则V = 0.0005L = 5mL。取用5mL的盐酸溶液,需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
考点:考查溶液的配制。
30.Ⅰ.(1)F(2)C(3)D(4)E
Ⅱ(1)① ②mol∕L(2)XY3或Y3X(3)0.15mol/L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为过滤,故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的操作为过滤,选F。
(2)利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来分离物质的方法为结晶,故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的方法为结晶,选C。
(3)分离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为分液,则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的方法为分液,选A。
(4)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为蒸馏,故分离CCl4(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的方法为蒸馏,选E。
Ⅱ.(1)①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Mmol,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N=2×NA×m/M=。②根据公式c=n/V计算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知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X2+3Y2==2XY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Y3。
(3)根据电荷守恒知c(Na+)+2 c(Mg2+)= c(Cl-)+2 c(SO42-),某盐混合溶液中含有Na+、Mg2+、Cl-、SO42-,测得Na+、Mg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0.2 mol·L-1+2×0.25 mol·L-1=0.4 mol·L-1+2 c(SO42-),则c(SO42-)= 0.15mol/L 。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31.(1)0.1mol/L;(2)112 ml。
【解析】
试题分析:钠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 +2H2O =2NaOH+H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23g钠发生反应会产生1molNaOH和0.5molH2,则0.23gNa反应产生NaOH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1)由于水的体积是100mL,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所以c(NaOH)=0.01mol÷0.1L=0.1mol/L;(2)根据v=nVm可知,反应产生的0.005mol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V(H2)= 0.005mol×22.4L/mol=0.112L=112mL。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应用的知识。
32.(1)0.4;①0.4;②0.08;40;(2)6。
【解析】
试题分析:(1)14.2g硫酸钠的物质的量n(Na2SO4)=14.2g ÷142g/mol=0.1mol,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n÷V=0.1mol÷0.25L= 0.4mol/L;①由于溶液有均一性,溶液的浓度与取出的溶液的体积无关,因此若从中取出10mL,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c(Na2SO4)=0.4mol/L;②在原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是c(Na+)=2c(Na2SO4)= 0.4mol/L ×2=0.8mol/L,在稀释前后微粒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后Na+的物质的量浓度c(Na+)=0.8mol/L×10mL÷100mL =0.08mol/L;稀释后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10mL溶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n(Na2SO4)=0.4mol/L×0.01L=0.004mol,将稀释后溶液中的SO42-全部沉淀下来,则n(BaCl2)=n(Na2SO4)=0.004mol,需要氯化钡溶液的体积V=0.004mol÷0.1 mol/L =0.04L=40mL;(2)400 mL 0.8 mol·L-1 H2SO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H2SO4)=0.8 mol·L-1×0.4 L=0.32 mol,200 mL 98%浓H2SO4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H2SO4)==3.68 mol。混合后溶液总体积为:。则根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的浓度、离子的浓度溶液的稀释及混合溶液的浓度的计算的知识。
【名师点睛】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越大,二者的关系是;物质的量浓度是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而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用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溶液的体积越大,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也越多。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计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或质量分数水,先计算每一组分含有的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混合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体积,最后根据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式进行计算,体积不能直接相加,不能把溶剂的体积当作是溶液的体积。
33.(1)Fe2O3+6H+=2Fe3++3H2O(2)C
(3)氧气可以将Fe2+离子氧化为Fe3+离子,Fe3+离子水解生成H+
(4)4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kJ/mol
(5)FeS2+4e-=Fe+2S2-(6)(0.0118ab-0.646c)
【解析】
试题分析:硫铁矿烧渣用硫酸浸取,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未反应的硫酸,用活化硫铁矿还原Fe3+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FeCO3调节溶液pH,过滤后在通入空气、调节溶液pH,除去溶液中杂质离子,过滤浓缩结晶得到FeSO4晶体;(1)H2SO4与Fe2O3反应生成硫酸铁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2)KMnO4溶液、K3[Fe(CN)6]溶液可以检验有Fe2+生成,取第Ⅱ步反应中溶液少许与试管中,滴加KSCN 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3+完全被还原,故答案为C;(3)氧气可以将Fe2+离子氧化为Fe3+离子,Fe3+离子水解生成H+,使溶液pH降低;
(4)发生反应:4FeCO3+O22Fe2O3+4CO2,
已知:①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
②C(s)+O2(g)═CO2(g)△H=-393kJ/mol
③2Fe(s)+2C(s)+3O2(g)═2FeCO3(s)△H=-1480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③×2+②×④
可得4FeCO3(s)+O2(g)=2Fe2O3(s)+4CO2(g),故
△H=-1648kJ/mol-2×(-1480kJ/mol)+4×(-393kJ/mol)=-260kJ/mol,
故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4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kJ/mol;(5)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S2获得电子生成Fe、S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FeS2+4e-=Fe+2S2-;(6)Fe2O3含量为50%,ckg烧渣中,Fe2O3质量为50%×ckg,铁的浸取率为96%,侧参加反应的Fe2O3质量为50%×ckg×96%,其物质的量为(50%×c×103×96%)g÷160g/mol=3c mol,
akg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中m(H2SO4)=b%×akg,其物质的量为(b%×a×103)g÷98g/mol=mol,第Ⅲ步应加入FeCO3后,浸取时加入的硫酸、活化硫铁矿还原Fe3+时生成的硫酸完全转化为FeSO4,根据FeS2~7Fe2(S04)3~7Fe2O3,可知参加反应的FeS2的物质的量×3c mol,根据硫元素守恒计算n总(FeSO4)=×3c mol×2+mol,由Fe元素守恒n(FeCO3)=n总(FeSO4)-n(FeS2)-2n(Fe2O3)=×3c mol×2+mol-×3c mol-2×3c mol=mol-mol,故m(FeCO3)=(-) mol×116g/mol≈(11.8ab-646c)g,即为(0.0118ab-0.646c)Kg。
【考点定位】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检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电极反应式、化学计算等
【名师点晴】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6)中计算为易错点、难点,注意利用守恒法计算,避免计算繁琐;流程分析:硫铁矿烧渣用硫酸浸取,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未反应的硫酸,用活化硫铁矿还原Fe3+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FeCO3调节溶液pH,过滤后在通入空气、调节溶液pH,除去溶液中杂质离子,过滤浓缩结晶得到FeSO4晶体,据此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