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1.1《走进化学科学》同步训练试卷
一、选择题
1.2015年是全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一年,因为“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颁发给了一名中国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 )
A.莫言 B.屠呦呦 C.侯德榜 D. 徐光宪
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含氟牙膏”。这里的“碘”、“铁”、“钙”、“氟”指的是
A. 元素 B. 单质 C.分子 D. 氧化物
3.区别NaCl、FeCl3和NH4Cl三种溶液,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AgNO3溶液 D.溶液BaCl2
4.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BaCl2溶液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固体
B.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蔗糖溶液和硫酸溶液
C.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丝绸和棉布
5.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lenn Theodore Seabory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学习和研究化学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下列涉及的内容一般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研究一种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B.研究一种新微粒的组成和结构
C.研究一种新药品的合成
D.研究一种新物质的运动规律
6.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其他的反应物有( )
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2 D.CH3OH和H2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纯净水 C.盐酸 D.液氨
8. 将0.2molMnO2和含0.6molHCl的浓盐酸混合后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A.一定等于0.3mol B.一定小于0.3mol
C.一定大于0.3mol D.可能等于0.3mol
9.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1=V2=V3
10.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紫黑色固体析出 B.形成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C.液体分层,下层紫红色 D.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先后得到了应用
B.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在1888年总结出平衡移动原理
C.用于比色分析的分光光度计可用来测定反应速率
D.pH试纸有广范和精密两种,广范pH试纸测量范围较广,测量精度较高
12.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得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位素的应用已遍及各个领域,在医疗上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治疗肿瘤
B.大雾天气常造成机场封闭、飞机航班延误,气象中的雾属于胶体
C.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
D.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
14.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C.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B.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它分散系却没有
C.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
D.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按时间先后依次是:道尔顿、卢瑟福、汤姆生、玻尔
16.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7.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是化合物可以是
A.MgBr2 B.Na2S C.CCl4 D.KCl
18.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
19.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下列气体中最不应该充入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氦气
20.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2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22.化学科学的特征是
A.研究物质的变化 B.制造新物质
C.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D.做实验
23.科技是把双刃剑。2011年日本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核电站险情不断,危害极大。下列图标中警示放射性物品的是
24.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发生的爆炸事故,再次警示人们在注重提高科技化工发展水平的同时,不可忽视化学试剂存放的基本问题。下列在实验室中关于试剂存放叙述正确的是
A.白磷不易挥发,不需要密闭存放;
B.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
C.氰化物的包装标签上应贴上如图所示的标志
D.用容量瓶配制好溶液进行贮存时,需在容量瓶上贴上浓度标签
25.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二、填空题
26.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________。
27.用化学符号填空
氮元素 两个氢离子 氧分子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28.(4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
(2)水银不是银,是一种金属的俗称,这种金属是 ;
(3)既可用来消毒杀菌,又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的氧化物是 。
三、实验题
29.(16)实验室要配制0.1mol/L的稀硫酸980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 ______ mL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______ (填代号) 还缺少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 。
①烧杯 ②10 mL量筒 ③20 mL量筒 ④托盘天平(带砝码) ⑤玻璃棒
(3)配制时,该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 ______ 。
(4)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 )
②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
③容量瓶没有干燥。( )
30.(10分)(1)下图所示是中学化学常用的玻璃仪器,请在下列操作中填入相应的仪器
①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______。
②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___。
(2)实验室需用230ml 1.0mol/L的NaOH溶液
①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上述仪器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玻璃捧等。
②计算需称量的NaOH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③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低的是
A.溶解后未冷却直接转移至容量瓶,立即定容
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定容
(3)若1.0mol/LNaOH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是中国的屠呦呦,选B。
考点: 化学的发展
2.A
【解析】
试题分析:添加的都是指元素,不是单质,不一定是分子或氧化物,所以选A。
考点:食品添加剂
3.B
【解析】A.NH4Cl和NaCl与KSCN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区别,故A错误;
B.NaCl、FeCl3和NH4Cl三种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无现象、红褐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不同,能区分,故B正确;
C.AgNO3溶液与三者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故C错误;
D.三种溶液均不与BaCl2溶液反应,不能区别,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及鉴别,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注意现象不同即可鉴别,若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题目难度不大.
4.B
【解析】
试题分析:A.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氯化铵不能;
B.化学试剂不能品尝;
C.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硝酸钾不能;
D.丝绸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解:A.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氯化铵不能,则用BaCl2溶液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固体,故A正确;
B.化学试剂不能品尝,则不能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蔗糖溶液和硫酸溶液,故B错误;
C.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硝酸钾不能,则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故C正确;
D.丝绸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丝绸和棉布,故D正确;
故选B.
5.D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科学,故A、B正确,研究新药物的合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正确,而研物质的运动规律属于物理范畴,故D选项错误。
考点:化学的研究范围
6.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在“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用CH3C≡CH(丙炔)合成CH2=C(CH3)COOCH3(2-甲基丙烯酸甲酯),要把一个C3H4分子变成一个C5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A. CO和CH3OH,两种物质如果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A项正确;B.CO2和H2O,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B项错误;C. H2和CO2,,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C项错误;D.CH3OH和H2,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D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定位】考查绿色化学工艺,有机物的合成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绿色化学工艺,有机物的合成等知识。由于在“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生成的产品与原料之间要遵守原子守恒,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2-甲基丙烯酸甲酯),要把一个C3H4分子变成一个C5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据此解答。
7.D
【解析】
试题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A、石油是由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错误;B、纯净水中含有多种杂质离子,属于混合物,错误;C、盐酸为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D、液氨是由氨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8.C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程式是MnO2+4HCl(浓)MnCl2+Cl2↑+H2O。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浓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少,而稀盐酸不能被二氧化锰氧化,所以将0.2molMnO2和含0.6molHCl的浓盐酸混合后加热,实际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3mol,则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3mol,因此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应该是大于0.3mol,小于0.6mol,选C。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9.D
【解析】
试题分析: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无论是直接与盐酸反应,还是部分分解或完全分解后与盐酸反应,最终得到的溶液都是NaCl溶液,其中Cl-来自于盐酸,Na+来自于NaHCO3,故3份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选D。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碳酸氢钠的性质。
10.C
【解析】
试题分析: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l2 + 2KI ====2KCl + I2,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溶于CCl4,CCl4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液体分层,下层紫红色,选C。
考点:考查氯气和碘的性质,化学实验。
11.C
【解析】
试题分析:A、人类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使用的先后顺序为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错误;B、平衡移动原理是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在1888年总结出的,错误;C、对于反应物或生成物有颜色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的颜色不断变化可用用于比色分析的分光光度计可用来测定反应速率,正确;D、精密pH试纸测量精度较高,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常识、化学史。
12.C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也需要理论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故A错误;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不再需要试验是错误的,故B错误;C、化学离不开实验,也需要理论的指导,故C正确;D、化学无论何时,都需要实验来验证,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的相关知识。
13.C
【解析】
试题分析:A、同位素的应用已遍及各个领域,在医疗上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治疗肿瘤,正确;B、雾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正确;C、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错误;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常识。
14.A
【解析】
试题分析:A.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不是道尔顿,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故B正确。C.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D.现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医药与健康息息相关,故D正确。故选A。
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化学的发展趋势;化学史。
15.A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正确;B、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错误;C、原子吸收光谱只能确定某物质中有什么金属元素,不能测岀非金属,错误;D、1803年道尔顿模型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1904年汤姆生(J.J.Thompson)模型 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1913年玻尔模型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所以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按时间先后依次是: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等
16.A
【解析】
试题分析:A、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垃圾等污染物通过化学方法回收处理等,错误,选A;B、可以利用化学来解决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合理使用,能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等解决环境问题,正确,不选B;C、因为化学是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健康服务的,则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科学,正确,不选C;D、化学是以实验为手段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和性质等变化规律,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确,不选D。
考点: 化学的发展趋势
17.B
【解析】
试题分析:A、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的不相同,A错误;B、钠离子与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正确;C、四氯化碳不是由离子构成的,C错误;D、钾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Ne的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
18.C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也需要理论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故错误;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不再需要实验是错误的,故错误;C、化学离不开实验,也需要理论指导,故正确;D、化学无论何时,都需要实验来验证,故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科学中实验好理论的关系等知识。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由于氧气易使食品氧化变质,乙醇不能冲入氧气,冲入氮气、二氧化碳、氦气可以防止食品被挤压,又不会与食品发生反应,因此有保护作用,故选项C发货题意。
考点:考查食品包装袋内应该充填的气体的确定的知识。
20.B
【解析】
试题分析:A、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A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因此不能做燃料,故B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氦气密度比较小,因此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相关知识。
21.C
【解析】
试题分析:A.火药使用涉及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发生化学反应,故A不选;B.粮食酿酒为淀粉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故B不选;C.转轮排字为印刷操作,没有涉及化学反应,故C选;D.铁的冶炼涉及3CO+Fe2O32Fe+3CO2,发生化学反应,故D不选;故选C。
考点:涉及化学反应与生活、生产的考查。
22.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化学科学的特征
23.D
【解析】
试题分析:A为易燃固体标志,A错误; B为剧毒品标志,B错误;C为腐蚀品标志,C错误;
D为放射性标志,D正确。
考点:化学药品的分类与存放
24.C
【解析】
试题分析:A.白磷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引起自燃现象,实验室中为防止白磷的自燃,一般存放于冷水中,以隔绝空气,错误;B.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和玻璃瓶粘结在一起,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应该保持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错误;C. 氰化物有剧毒,因此在盛有氰化物的包装标签上应该贴上剧毒品,正确;D.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保存溶液,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药品的保存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进行化学实验就要使用各种不同的药品,只有了解药品的性质,才可以正确对药品进行保存,使用方法才得当,才可能安全的进行实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1)白磷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而发生自燃现象,为了防止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要保存在水中;(2)钠、钾由于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反应,因此要密封保存。钠、钾的密度比煤油大,与煤油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保存在煤油中;(3)锂也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及氧气发生反应,由于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因此要保存在液体石蜡中;(4)见光容易分解的物质若AgNO3、HNO3等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碱溶液或碱性溶液由于会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产生具有粘性的Na2SiO3,将试剂瓶与玻璃塞粘一起,因此要保存在玻璃瓶、橡胶塞中;(5)氢氟酸容易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因此要保存在塑料瓶或铅制容器中。因此物质保存要与物质的性质相对应。
25.D
【解析】
试题分析:乙醇是可燃性液体,答案选D。
考点:考查危险化学品标识判断
26.屠呦呦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屠呦呦,故答案为:屠呦呦
考点:考查了时事政治中的化学的相关知识。
27.N 2H+ O2
【解析】
试题分析: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氮元素为N;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所带的电荷和电性,两个氢离子表示为2H+;分子用化学式表示,一个氧气分子有2个氧原子构成,氧分子的化学符号为O2;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标在该物质中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的使用
28.(1)CH4 (2)Hg (3)Ca(OH)2 (4)H2 O2
【解析】
试题分析:(1)“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碳显+4,氢-1,所以化学式是CH4;
(2)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由于汞是金属,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所以化学式是Hg;
(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必须考虑价格便宜,制取方便,所以用氢氧化钙,钙显+2价,氢氧根显-1价,所以化学式是Ca(OH)2;
(4)要知道配制波尔多农药的胆矾称蓝矾是指硫酸铜的结晶水合物,含有五个结晶水,由于铜显+2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胆矾的化学式:CuSO4 5H2O.
考点: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29..(1)5.4 (2) ①②⑤ 10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3)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引流,使液体顺利流入容量瓶中(4)偏低 偏低 不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没有980 mL 规格的容量瓶,故选用1000 mL 容量瓶,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000×1.84g/cm3×98%÷98g/mol=18.4mol/L,溶液稀释公式C浓V浓=C稀V稀有:18.4mol/L ×V浓=0.1mol/L ×1000 mL ,得C浓=5.4 mL。(2)用液体配制溶液时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等,量筒选用10mL规格,故选①②⑤;还需要10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3)配制溶液时稀释和移液两步操作用到玻璃棒,稀释是作用是搅拌,防止液滴飞溅,移液是作用是引流,使液体顺利流入容量瓶中。(4)①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会造成硫酸的体积偏小,浓度就偏低。②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造成溶液的体积增大,浓度偏低。③配制溶液是需要加水,故容量瓶中有水对浓度没有影响。
考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30.(10分)(1)①D (1分) ②A (1分)
(2)①烧杯、胶头滴管 (2分) ②10.0(2分) ③BD(2分)
(3)3.6(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①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在蒸发皿中蒸发。②CCl4和甲苯沸点不同且互溶应使用蒸馏烧瓶通过蒸馏分离。(2)①在配制溶液过程中,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容量瓶、玻璃捧、胶头滴管等。②应按配制250ml溶液计算,需称量的NaOH固体质量为0.25L×1.0mol/L×40g/mol=10.0g ;③A、溶解后未冷却直接转移至容量瓶,立即定容,溶液冷却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溶质损失,浓度偏低;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体积偏小,浓度偏高;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定容,体积增加,浓度偏低;答案选BD。(3)由c=1000ρω/M 得ω=cM/1000ρ=(1.0mol/L×40g/mol)/(1000×1.1 g/cm3)=3.6% ,则质量分数为3.6%
考点:化学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