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5)中考一模试卷
物理·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2分) 。
10.(2分) 。
11.(4分) 。 。
12.(2分)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
14.(2分)
15.(2分)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3分)
(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温馨提示:以下试题文字较多,请耐心、仔细读题,相信你能答好题!
18.(1) 。(2) 。
(3) 。(4)① 。
② 。③ 。
④ 。
19.(1) ;(2) 。 ;
(3) 。 ;(4) 。
20.(1) 。 ;
(2) ;(3) ;(4) 。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1) 。 。
(2)① ; 。
② 。 。
③ 。
(3) 。
22.(8分)(1) 。
(2) 。
(3)
(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一模试卷(2)
(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背面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2B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3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习俗。刚出锅的粽子很烫,“烫”是形容粽子的
A.质量大 B.温度高 C.体积大 D.密度大
2.(3分)核电站是由反应堆、汽轮机、发电机三部分组成的。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内能核能机械能电能 D.电能机械能内能核能
3.(3分)夏季山林间,蛙声、鸟叫、蝉鸣混合成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我们能分辨出这些声音,是因为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
4.(3分)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入气缸
C.汽油机在压缩冲程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其他冲程活塞都是靠惯性运动的
D.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都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3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山西运动员苏翊鸣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他在比赛中的情景。下列对他加速下滑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B.相对于地面他是运动的
C.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受到惯性作用持续下滑
6.(3分)下列“影”的形成,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柳树“倒影” B.地上“人影”
C.海市蜃楼“幻影” D.墙上“手影”
(多选)7.(3分)学校科技展示活动中,小强同学展示了一辆自己组装的玩具车,它具有“原地灯光秀”“调速前进”和“定速后退”三种工作模式。通过控制开关、和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的亮度,实现“原地灯光秀”;通过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及转速,实现“调速前进”或“定速后退”,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不变,标有“”灯的电阻不变且,定值电阻。当玩具车工作在“原地灯光秀”模式时,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
B.闭合,接2,接2时,玩具车处于“定速后退”模式
C.三种工作模式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不超过
D.该电路只能实现三种工作模式
(多选)8.(3分)如图甲所示的条凳,人若坐在凳的一端,极易使其另一端上翘而摔倒。现将其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点分别与凳脚的、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当人对水平凳面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压力作用于点,可将条凳视为绕点转动的杠杆
B.只要压力作用于凳面的中间,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C.只要在、点同时施加压力,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D.在或点施加一个压力,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2分)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尖做得很细,是利用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10.(2分)如图是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为智能手机充电,当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磁场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进行充电。则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电铃”、“动圈式话筒”或“扬声器” 。
11.(4分)在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上用细线缚着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玻璃缸内的水面上。这时泡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处。现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中,当它平衡时,玻璃缸中的水面位置将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此时将细线用剪刀剪开,石块沉入水底,则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12.(2分)一只标有“”小灯泡,现将该小灯泡接在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 的电阻。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请设计一个电路,要求两个灯泡并联,闭合开关可以同时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电路的总电压与总电流。
14.(2分)一把带电塑料梳子靠近桌上的一些小纸片,如图所示是纸片离开桌面上升时的情景。请画出纸片所受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
15.(2分)如图甲所示,将两实心正方体金属块和,,分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浸没于装有水的相同烧杯中,静止时下表面距杯底的高度均为两杯中水面相平。现将两金属块缓慢从水中竖直向上提起,直到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悬挂的测力计示数,随金属块下表面距杯底高度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同一坐标图中画出:悬挂的测力计示数随(从开始)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忽略金属块离开水面时带出的水,不计阻力)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3分)我们能用铝锅作容器来熔化锡,但不能用铝锅来熔化铁,为什么?
17.(3分)电流热效应引发的用电事故屡屡发生,其中很多是由于电路老化或电线选择不规范所致。如家庭电线使用时间过长,出现绝缘皮老化脱落;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器选用电线过细。请回答:
(1)破损电线的金属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你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2)用焦耳定律说明大功率用电器连接细电线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温馨提示:以下试题文字较多,请耐心、仔细读题,相信你能答好题!
18.小龙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 。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 (选填“断路”或“短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阻的阻值为 。
(4)为了更加便捷测量电阻的阻值,小龙利用一节新干电池、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及导线若干,制作了一个可直接测量导体电阻的装置,简化电路如图丙所示,其中、为两个接线柱。
①小龙直接将、接触,为保证电路安全,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并在电流表对应的示数位置标记0。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在间接入的电阻,在电流表表盘对应的 示数位置标注。同理,在间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在表盘上标出一系列的阻值后,完成了装置的制作。
③小龙观察到标在表盘上的数值分布不均匀,勤于思考的小龙于是推导出“待测电阻值” 与“电流值” 的函数关系式为 ,发现函数关系并非一次函数所导致。
④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这个装置测量不够准确了,原因可能是 。
19.物理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方法,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像。这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的工作原理;
(3)若保持图乙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把光屏向右适当移动,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变得模糊,这模拟了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的成像原理。若想让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换用焦距 (选填“大”或“小” 一些的凸透镜;
(4)如图丙所示,将蜡烛移至刻度线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应在凸透镜 (选填“”或“” 侧观察像的特点。
20.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在内径约为、长为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1)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依据你的经验可尝试将玻璃管 放置在某一位置;
(2)若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则 (选填“能”或“不能” 判断气泡运动为匀速运动;
(3)为较精确测量气泡在、、、各段所用的时间,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
(4)如果将测量间距由改为,请对这种设计方案作出评价 。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除湿机
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或含有的水蒸气的多少,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含量与同温度下的最大可容纳水蒸气含量的百分比值,符号为。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一般为。相对湿度为时,称为饱和状态,在饱和状态下,水分不再蒸发。夏季遇到这种天气,人体分泌的汗水难以蒸发,感到闷热难以忍受。冬天的南方,潮湿的空气会使衣物非常难干。温度低、相对湿度高,蒸发慢,所以南方的冬季经常会出现衣物久晾不干甚至发出异味的情况。如图1所示为某实验室的自动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蒸发器、冷凝器)、风机、水箱、机壳等组成。除湿机一般可以实现恒湿功能,当湿度达到设定值时,会自动断开压缩机与风机。水箱中还设有水位控制开关,当水箱水满时,也会自动断开电源
(1)依据文中所说,“时,的空气最大可容纳水蒸气”,如果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为,则相对湿度是 。佛山梅雨季节时阴雨绵绵,经常出现衣物久晾不干,这是因为 。
(2)除湿机中的压缩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除湿机的动力全部由压缩机来提供。除湿机内部的电路结构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简化后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调控电阻的阻值范围为,为装在除湿机内的湿敏电阻,其阻值随相对湿度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为磁控开关。当湿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控制电路中线圈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当电流大于或等于时,的两个磁性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的压缩机开始带动系统进行除湿,工作电路两端电压,为保护电阻,磁控开关的线圈电阻不计。
①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内部的电动机主要把电能转化成 能;当接通时,可判断出图2中线圈上端的磁极是 极。
②因实验室内有较敏感的器件,要求相对湿度控制在以内,则调控电阻的阻值不能超过 。如果要适当提高相对湿度,可采取的办法是 (答出一种即可)。
③若除湿过程中工作电路的总功率为,已知保护电阻,如果除湿机工作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有的时间是闭合的,则内消耗的电能 。
(3)某除湿机有(干衣模式)、、、等4个恒湿功能挡位,如图4是它分别工作于不同挡位时测得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其中属于干衣模式的是 。
22.(8分)神舟系列飞船完成载人飞行任务后,航天员如何安全返回地球?且看科技含量十足的返回舱如何带航天员安全“回家”,如图1所示。
返回舱从进入大气层开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速度从7.9千米每秒逐渐降至几百米每秒,实现“超级减速”。
第二阶段:当返回舱距离左右时,降落伞打开,使返回舱速度从降至约。
第三阶段:返回舱降至距地面时,底部的反推发动机接收指令点火,产生向上的推力,使返回舱速度降至实现“温柔”着地。
请根据上述介绍,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航天员安全“回家”,返回舱降低高度的三个阶段共同的核心任务是 。
(2)返回舱在某阶段需通过舱内测距装置向地面发射信号,当返回舱接收到地面反射信号,即可测出此时其所在高度。若信号采用电磁波,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信号采用超声波,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返回舱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大致位置。由此判断,返回舱实时测距装置发射的是 波。
(3)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通过烧蚀带走因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但仍有部分热量传至舱内使其温度升高。你认为在返回舱的设计上如何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写出两条设计办法即可)
(4)第一阶段的“超级减速”过程中,请比较内能增加量和返回舱重力势能减少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忽略返回舱质量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贵州省中考物理一模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3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习俗。刚出锅的粽子很烫,“烫”是形容粽子的
A.质量大 B.温度高 C.体积大 D.密度大
【答案】
【解析】粽子烫手是因为温度高,故选。
故选:。
2.(3分)核电站是由反应堆、汽轮机、发电机三部分组成的。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内能核能机械能电能 D.电能机械能内能核能
【答案】
【解析】核能发电时,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内能,在汽轮机中,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
3.(3分)夏季山林间,蛙声、鸟叫、蝉鸣混合成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我们能分辨出这些声音,是因为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
【答案】
【解析】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因此我们能分辨出这些声音,是因为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故错误,正确。
故选:。
4.(3分)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入气缸
C.汽油机在压缩冲程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其他冲程活塞都是靠惯性运动的
D.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都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解析】、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故错误;
、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空气吸入气缸,故错误;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其他冲程活塞都是靠惯性运动的,故错误;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故正确。
故选:。
5.(3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山西运动员苏翊鸣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他在比赛中的情景。下列对他加速下滑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B.相对于地面他是运动的
C.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受到惯性作用持续下滑
【答案】
【解析】、苏翊鸣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会发生变化,故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苏翊鸣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正确;
、苏翊鸣下降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他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错误;
、因为他具有惯性,会持续下滑,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错误。
故选:。
6.(3分)下列“影”的形成,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柳树“倒影” B.地上“人影”
C.海市蜃楼“幻影” D.墙上“手影”
【答案】
【解析】、柳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正确;
、地上的“人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错误;
、海市蜃楼幻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错误;
、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错误。
故选:。
(多选)7.(3分)学校科技展示活动中,小强同学展示了一辆自己组装的玩具车,它具有“原地灯光秀”“调速前进”和“定速后退”三种工作模式。通过控制开关、和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的亮度,实现“原地灯光秀”;通过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及转速,实现“调速前进”或“定速后退”,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不变,标有“”灯的电阻不变且,定值电阻。当玩具车工作在“原地灯光秀”模式时,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
B.闭合,接2,接2时,玩具车处于“定速后退”模式
C.三种工作模式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不超过
D.该电路只能实现三种工作模式
【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通过控制开关、和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的亮度,实现“原地灯光秀”,此时直流电动机不连入电路,因此闭合,接1,接1时,玩具车处于“原地灯光秀”模式;
当玩具车工作在“原地灯光秀”模式时,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电路中总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因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电路为灯与的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为:;故错误;
、闭合,接2,接2时,只有灯泡连入电路,玩具车处于“原地灯光”模式,但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故错误;
、根据题意,通过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及转速,实现“调速前进”或“定速后退”,说明玩具车前进时需要用滑动变阻器来实现“调速”,但后退时电路中没有滑动变阻器,以实现“定速”,因此闭合,接1,接2时,电动机与滑动变阻器、灯串联,玩具车处于“调速前进”模式;闭合,接2,接1时,与电动机、灯串联,玩具车处于“定速后退”模式;
根据可知当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电功率最大,根据电阻的串并联特点可知处于“调速前进”模式时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时电功率最大;通过灯泡的最大电流为,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则“调速前进”模式时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同理可知“定速后退”时电路中的电流不会超过,否则会损坏小灯泡,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也小于;
当在“原地灯光秀”模式时,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则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仍然小于,故正确;
、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可实现电动机与滑动变阻器、灯串联,与电动机、灯串联、灯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三种工作模式,
闭合,接2,接2时,只有灯泡连入电路,由于灯泡的额定电流为,会烧坏灯泡,则此工作模式不可取,故该电路只能实现三种工作模式,故正确。
故选:。
(多选)8.(3分)如图甲所示的条凳,人若坐在凳的一端,极易使其另一端上翘而摔倒。现将其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点分别与凳脚的、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当人对水平凳面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压力作用于点,可将条凳视为绕点转动的杠杆
B.只要压力作用于凳面的中间,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C.只要在、点同时施加压力,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D.在或点施加一个压力,则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答案】
【解析】
、若压力作用于点,则会使得条凳有逆时针旋转的力,此时支点为,故选项正确;
、压力若作用在凳面的中间,则此时条凳无论以还是以为支点,均不会有翻转的可能,故选项正确;
、若、同时施加压力但大小不相等,还是有可能会上翘,故选项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人对水平凳面施加的压力竖直向下;
在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时,此时为支点,且、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即此时压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其力臂为0,对条凳的平衡无影响,所以此时条凳一定不会上翘;
在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时,此时为支点,且、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即此时压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其力臂为0,对条凳的平衡无影响,所以此时条凳一定不会上翘,故选项正确。
故选:。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2分)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尖做得很细,是利用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答案】减小受力面积。
【解析】注射器针头做得很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针头对肌肉的压强。
故答案为:减小受力面积。
10.(2分)如图是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为智能手机充电,当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磁场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进行充电。则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电铃”、“动圈式话筒”或“扬声器” 。
【答案】动圈式话筒。
【解析】从题意中知道,手机中的线圈,能将底座产生的变化的磁场转化为电流给手机电池充电,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动圈式话筒与其工作原理相同,也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故答案为:动圈式话筒。
11.(4分)在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上用细线缚着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玻璃缸内的水面上。这时泡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处。现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中,当它平衡时,玻璃缸中的水面位置将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此时将细线用剪刀剪开,石块沉入水底,则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不变;减小。
【解析】泡沫塑料和卵石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泡沫塑料和卵石的总重力;
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泡沫塑料和卵石仍漂浮,受到的浮力仍等于泡沫塑料和卵石的总重;
由于泡沫塑料和卵石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泡沫塑料和卵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玻璃缸中的水面位置将不变;
将细线用剪刀剪开,石块沉入水底,泡沫塑料会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小于石块的重力,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等于泡沫塑料自身的重力,
则后来石块和泡沫塑料受到的总浮力会小于石块和泡沫塑料的总重力,即石块和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会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泡沫塑料和卵石排开水的总体积会减小,则玻璃缸中水的深度会减小,由可知,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减小。
故答案为:不变;减小。
12.(2分)一只标有“”小灯泡,现将该小灯泡接在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 的电阻。
【答案】8。
【解析】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功率,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灯泡正常发光时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由可得,串联电阻的阻值:。
故答案为:8。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请设计一个电路,要求两个灯泡并联,闭合开关可以同时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电路的总电压与总电流。
【答案】
【解析】经分析可知,两个灯泡并联,一只电流表位于干路,另一只电流表位于灯泡支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
电源是由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其电压为,则电压表的量程为,
先串联干电池,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右下方电流表、灯回到电源的负极,然后把左上方电流表和灯串联后并联在灯两端,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灯两端,如下图所示:
14.(2分)一把带电塑料梳子靠近桌上的一些小纸片,如图所示是纸片离开桌面上升时的情景。请画出纸片所受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带电塑料梳子靠近桌上的一些小纸片,如图所示是纸片离开桌面上升时运动状态改变,吸引力大于重力,都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15.(2分)如图甲所示,将两实心正方体金属块和,,分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浸没于装有水的相同烧杯中,静止时下表面距杯底的高度均为两杯中水面相平。现将两金属块缓慢从水中竖直向上提起,直到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悬挂的测力计示数,随金属块下表面距杯底高度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同一坐标图中画出:悬挂的测力计示数随(从开始)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忽略金属块离开水面时带出的水,不计阻力)
【答案】
【解析】将两实心正方体金属块和,,则两个正方体的重力相等,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的浮力较大,因而需要的拉力较小,由于的边长较大,故比先露出水面,且上升相同高度时,露出水面的体积较大,减小的浮力较大,拉力增大比快,图像在的下方,由于重力相等,最终拉力相等,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3分)我们能用铝锅作容器来熔化锡,但不能用铝锅来熔化铁,为什么?
【答案】铝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用铝锅作容器来熔化锡,锡先熔化;铝的熔点低于铁的熔点,用铝锅作容器熔化铁时,铝先熔化。
【解析】铝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用铝锅作容器来熔化锡,锡先熔化;铝的熔点低于铁的熔点,用铝锅作容器熔化铁时,铝先熔化,所以,能用铝锅作容器来熔化锡,但不能用铝锅来熔化铁。
17.(3分)电流热效应引发的用电事故屡屡发生,其中很多是由于电路老化或电线选择不规范所致。如家庭电线使用时间过长,出现绝缘皮老化脱落;空调等大功率用电器选用电线过细。请回答:
(1)破损电线的金属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你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2)用焦耳定律说明大功率用电器连接细电线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答案】(1)破损电线的金属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你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2)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这种细电线的横截面积小,电阻大,根据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容易引发火灾。
【解答】答:(1)破损电线的金属部分裸露在外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你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2)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时,这种细电线的横截面积小,电阻大,根据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容易引发火灾。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温馨提示:以下试题文字较多,请耐心、仔细读题,相信你能答好题!
18.小龙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 。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 (选填“断路”或“短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阻的阻值为 。
(4)为了更加便捷测量电阻的阻值,小龙利用一节新干电池、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及导线若干,制作了一个可直接测量导体电阻的装置,简化电路如图丙所示,其中、为两个接线柱。
①小龙直接将、接触,为保证电路安全,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并在电流表对应的示数位置标记0。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在间接入的电阻,在电流表表盘对应的 示数位置标注。同理,在间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在表盘上标出一系列的阻值后,完成了装置的制作。
③小龙观察到标在表盘上的数值分布不均匀,勤于思考的小龙于是推导出“待测电阻值” 与“电流值” 的函数关系式为 ,发现函数关系并非一次函数所导致。
④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这个装置测量不够准确了,原因可能是 。
【答案】(1)断开;(2)断路;(3)5;(4)①3;②0.3③;随着使用时间变长,电池的电阻会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即可能是待测电阻断路;
(3)如图乙,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其示数为,待测电阻阻值为:;
(4)①因电流表量程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电流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路中允许的最大电流为,直接把、相碰,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值:;直接把、相碰,间电阻为0,故此时应在电流表对应的示数位置标上;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在间接入的电阻,现电阻串联,,
根据欧姆定律得,电路的电流,在电流表表盘对应示数位置标注;
③通过电路的电流为,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可得间电阻值:,即;
④新电池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但随着使用时间变长,电池的电阻会变大,电池的电阻与变阻器串联,总电阻变大,测量不够准确了。
⑤随着使用时间变长,电池的电阻会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
故答案为:(1)断开;(2)断路;(3)5;(4)①3;②0.3③;随着使用时间变长,电池的电阻会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
19.物理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方法,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像。这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的工作原理;
(3)若保持图乙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把光屏向右适当移动,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变得模糊,这模拟了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的成像原理。若想让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换用焦距 (选填“大”或“小” 一些的凸透镜;
(4)如图丙所示,将蜡烛移至刻度线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应在凸透镜 (选填“”或“” 侧观察像的特点。
【答案】(1)10.0;(2)缩小;照相机;(3)近视眼;大;(4)。
【解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2)如图乙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若保持图乙中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把光屏向右适当移动,物距不变,像距不变,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变得模糊,是因为像成在光屏前面,这模拟了近视眼的成像原理;
若想让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换用焦距大一些的凸透镜,凸透镜焦距越大,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弱,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
(4)如图丙所示,将蜡烛移至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成的像是虚像,因此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应在凸透镜侧观察像的特点。
故答案为:(1)10.0;(2)缩小;照相机;(3)近视眼;大;(4)。
20.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在内径约为、长为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1)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依据你的经验可尝试将玻璃管 放置在某一位置;
(2)若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则 (选填“能”或“不能” 判断气泡运动为匀速运动;
(3)为较精确测量气泡在、、、各段所用的时间,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
(4)如果将测量间距由改为,请对这种设计方案作出评价 。
【答案】(1)慢;倾斜;(2)不能;(3)选取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的0点作为计时起点,在玻璃管上以0点为起点每隔做一标记,再用秒表分别测处气泡到、、、、处的时间;(4)距离很近,使得时间很短,时间测量的误差会很大。
【解析】(1)为便于时间测量,应使气泡运动的时间长一些,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依据你的经验可尝试将玻璃管倾斜放置在某一位置;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同,因此仅测得气泡在管内运动的全部路程和时间,求出的是平均速度,不能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运动,
(3)为了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准确测量气泡从0点运动到、、和处所用的时间,设计的方案如下:
选取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的0点作为计时起点,在玻璃管上以0点为起点每隔做一标记,再用秒表分别测处气泡到、、、、处的时间;
故从0 开始计时,分别记下气泡到20 ,40 ,60 ,80 ,100 处的时间。
(4)如果将测量间距由改为,由于相隔距离很近,使得时间很短,时间测量的误差会很大。
故答案为:(1)慢;倾斜;(2)不能;(3)选取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的0点作为计时起点,在玻璃管上以0点为起点每隔做一标记,再用秒表分别测处气泡到、、、、处的时间;(4)距离很近,使得时间很短,时间测量的误差会很大。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除湿机
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或含有的水蒸气的多少,天气预报中最常用的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蒸气含量与同温度下的最大可容纳水蒸气含量的百分比值,符号为。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一般为。相对湿度为时,称为饱和状态,在饱和状态下,水分不再蒸发。夏季遇到这种天气,人体分泌的汗水难以蒸发,感到闷热难以忍受。冬天的南方,潮湿的空气会使衣物非常难干。温度低、相对湿度高,蒸发慢,所以南方的冬季经常会出现衣物久晾不干甚至发出异味的情况。如图1所示为某实验室的自动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蒸发器、冷凝器)、风机、水箱、机壳等组成。除湿机一般可以实现恒湿功能,当湿度达到设定值时,会自动断开压缩机与风机。水箱中还设有水位控制开关,当水箱水满时,也会自动断开电源
(1)依据文中所说,“时,的空气最大可容纳水蒸气”,如果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为,则相对湿度是 。佛山梅雨季节时阴雨绵绵,经常出现衣物久晾不干,这是因为 。
(2)除湿机中的压缩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除湿机的动力全部由压缩机来提供。除湿机内部的电路结构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简化后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调控电阻的阻值范围为,为装在除湿机内的湿敏电阻,其阻值随相对湿度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为磁控开关。当湿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时,控制电路中线圈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当电流大于或等于时,的两个磁性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的压缩机开始带动系统进行除湿,工作电路两端电压,为保护电阻,磁控开关的线圈电阻不计。
①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内部的电动机主要把电能转化成 能;当接通时,可判断出图2中线圈上端的磁极是 极。
②因实验室内有较敏感的器件,要求相对湿度控制在以内,则调控电阻的阻值不能超过 。如果要适当提高相对湿度,可采取的办法是 (答出一种即可)。
③若除湿过程中工作电路的总功率为,已知保护电阻,如果除湿机工作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有的时间是闭合的,则内消耗的电能 。
(3)某除湿机有(干衣模式)、、、等4个恒湿功能挡位,如图4是它分别工作于不同挡位时测得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其中属于干衣模式的是 。
【答案】(1)30;温度低、相对湿度高,蒸发慢;(2)①机械;;②450;洒水;③; (3)。
【解析】(1)依据题意,时的相对湿度;
佛山梅雨季节时阴雨绵绵,经常出现衣物久晾不干,这是因为温度低、相对湿度高,蒸发慢;
(2)①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带动活塞移动,利用做功方式改变了工作空间的内能,所以主要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当接通时,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图2中线圈的上端的磁极是极;
②根据图3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变小,当相对湿度控制在时,湿敏电阻的阻值;
当时压缩机开始工作,此时控制电路为两个电阻串联,
由可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所以;
利用洒水的办法可以提高空间的相对湿度;
③除湿器的工作电压,则工作电流;
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
因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有的时间是闭合的,则内的工作时间,则;
(3)湿度设置的越低,除湿器将空气湿度降至设定值所用的时间越多,除湿器工作的时间越长,由于室外的空气湿度很大,室内空气湿度极易变化,所以除湿器工作的间隔时间会变短,故正确,错误;
故选:。
故答案为:(1)30;温度低、相对湿度高,蒸发慢;(2)①机械;;②450;洒水;③; (3)。
22.(8分)神舟系列飞船完成载人飞行任务后,航天员如何安全返回地球?且看科技含量十足的返回舱如何带航天员安全“回家”,如图1所示。
返回舱从进入大气层开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速度从7.9千米每秒逐渐降至几百米每秒,实现“超级减速”。
第二阶段:当返回舱距离左右时,降落伞打开,使返回舱速度从降至约。
第三阶段:返回舱降至距地面时,底部的反推发动机接收指令点火,产生向上的推力,使返回舱速度降至实现“温柔”着地。
请根据上述介绍,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航天员安全“回家”,返回舱降低高度的三个阶段共同的核心任务是 。
(2)返回舱在某阶段需通过舱内测距装置向地面发射信号,当返回舱接收到地面反射信号,即可测出此时其所在高度。若信号采用电磁波,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信号采用超声波,请在虚线框内画出返回舱接收到反射信号时的大致位置。由此判断,返回舱实时测距装置发射的是 波。
(3)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通过烧蚀带走因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但仍有部分热量传至舱内使其温度升高。你认为在返回舱的设计上如何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写出两条设计办法即可)
(4)第一阶段的“超级减速”过程中,请比较内能增加量和返回舱重力势能减少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忽略返回舱质量的变化)
【答案】(1)减速;(2)如下图;电磁;(3)方法一:返回舱用隔热性好的材料制造;方法二:返回舱内部放置一层熔点低的物质;(4)应该大于。
【解析】
(1)根据材料,为了保障安全,使得飞船着陆时速度为安全值,三个阶段都需要让返回舱减速,故核心任务是减速。
(2)超声波速度比电磁波慢很多,故传播时间长,收到信号时候下降高度大,如下图。因为超声波速度慢,信息传递延迟性较大,另外高空空气稀薄,声波损失较大,综合考虑,应该使用电磁波测距。
(3)为了舱内温度不至于升的太高,可以利用热传递的特点,即返回舱整体用隔热性好的材料即可。也可以利用物态变化,在返回舱的内侧放置一层熔点低的物质能够在热量传进来时,让该物质熔化吸热,使得舱内温度不至于升的太高。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返回舱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内能升高,故内能增加量应该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减少量之和,故应该大于。
故答案为:(1)减速;(2)如下图;电磁;(3)方法一:返回舱用隔热性好的材料制造;方法二:返回舱内部放置一层熔点低的物质;(4)应该大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