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气的运动 第1节 第1课时 锋与天气--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大气的运动 第1节 第1课时 锋与天气--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3 11:5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1课时 锋与天气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湖南衡阳高二检测]下图为某月18—23日某天气系统过境西昌及当时该天气系统气温、气压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图中的天气系统过境时,西昌(  )
A.雨区主要集中在锋前的冷气团
B.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C.雨区主要集中在锋前的暖气团
D.盛行下沉气流,多阴雨天气
2.最有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时段是(  )
                
A.18—19日 B.19—20日
C.20—21日 D.21—22日
[2024·河北沧州高二检测]2023年3月16日,郑州出现了罕见的雷鸣电闪、大雪纷飞现象,又称“雷打雪”。通常当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快速上升,才易形成雷电天气。据此完成3~4题。
3.郑州在出现“雷打雪”现象之前,当地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寒风呼啸 B.天气晴朗
C.阴云密布 D.春雨绵绵
4.推测形成郑州“雷打雪”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下图为某月5日的海平面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最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区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下列能正确反映图中丁处剖面结构的是(  )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人工增雨潜力是指云系通过人工影响增加地面降水的能力。当云的中低层存在上升运动时,降水才能发展和持续,才有可能存在人工增雨潜力,因此以上升气流作为影响人工增雨潜力的前提条件。下图为某时刻该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和气温垂直分布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锋面的性质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A.暖锋 向东北方向移动
B.暖锋 向东南方向移动
C.冷锋 向西北方向移动
D.冷锋 向西南方向移动
8.图示P区人工增雨潜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气团水汽含量丰富,且被迫抬升
B.位于暖锋锋前,降水区域范围较大
C.位于冷锋锋后,锋面系统带来降水
D.冷气团移动速度较快,降水强度大
冷暖气团相遇会形成一个过渡带,这个过渡带就是锋面。锋面有一定的厚度,从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不等。研究发现,锋面内存在逆温现象。我国甲、乙、丙、丁四个气象站联动,分别设立监测点,共同研究一次冷锋活动过程中锋面逆温层的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下图表示四个监测点数据汇总情况。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锋面逆温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上下气团间的 (  )
A.气压差 B.风力差
C.气温差 D.湿度差
10.当前四个监测点阴雨天气最突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云贵准静止锋是云贵高原重要的天气系统之一,预报难度较大,其活跃时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常对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下图示意云贵准静止锋三种类型锋向的空间位置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
11.云贵准静止锋活跃时易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有 (  )
①冻雨 ②大风 ③大雾 ④极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与其他两种锋向相比,南北型准静止锋的冷气团 (  )
A.势力更强 B.势力更弱
C.偏向东运动 D.偏向北运动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某年冬季,青海湖附近经历了一场锢囚锋带来的暴雪天气。该锢囚锋的根源是来自北疆的冷空气,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股,一股是经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气”;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此时青海湖部分地区未完全封冻。下图示意青海湖锢囚锋的位置及范围。
(1)本次锢囚锋是由“东路冷空气”主动锢囚“西路冷空气”形成的,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分析青海湖对促成本次暴雪的作用。
(3)简述青海湖锢囚锋影响范围较小的原因。
参考答案
第三章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1课时 锋与天气
1.A 2.C 解析 第1题,据图1冷气团移动方向判断,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气团后退,暖气团主动向上爬升,出现阴雨天气,图中的天气系统是暖锋,暖锋过境时,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的冷气团,A正确。第2题,最有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时段是气温、气压波动最明显的时段,此时是冷暖气团相遇、暖锋过境时,图中20—21日气温、气压波动最明显,应该是出现降水的时段,C正确。18—19日是暖锋过境前、21—22日是暖锋过境后,19—20日气温、气压变化不明显,应该是暖锋过境前、降水前。
3.B 4.A 解析 第3题,读材料可知,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快速上升,多为冷锋天气,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影响,天气晴朗。第4题,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应当为锋面,再结合当地的天气状况为大雪纷飞,降雪量较大,可以推知,天气系统应当为冷锋。
5.D 6.A 解析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连续性降水的天气出现在准静止锋附近和暖锋锋前。由图中的等压线分布状况以及锋的符号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乙和丙位于冷锋附近,不会出现连续性降水;丁地位于准静止锋附近且位于冷气团一侧,易出现连续性降水。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丁处为昆明准静止锋,从地势状况看,昆明海拔高于贵阳;从锋的结构来看,昆明处于暖气团一侧,贵阳处于冷气团一侧。
7.D 8.A 解析 第7题,根据图示气团运动方向并结合图示纬度,冷气团自北向南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可知该锋面的性质为冷锋。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向右偏,故锋面向西南方向移动。第8题,由材料可知,当云的中低层存在上升运动时,降水才能发展和持续,才有可能存在人工增雨潜力。P区位于暖气团一侧,且暖气团来自西南方向,水汽含量大,当暖气团被迫抬升降温时,水汽凝结产生降水。
9.C 10.A 解析 第9题,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在锋面结构中,冷气团位于锋面以下,暖气团位于锋面以上,锋面以下气团比锋面以上气团温度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从而形成逆温,故主要是由于气团间的气温差。第10题,甲监测点逆温层气温最高,说明其锋面处暖气团势力最强,形成降水多,因此阴雨天气最突出。
11.A 12.A 解析 第11题,准静止锋强度很小,往往形成长时间降水或者大雾天气,但不会形成冷锋常常出现的大风天气,②错,③对;云贵高原纬度低,不可能出现极寒天气,④错;云贵准静止锋常活跃在冬半年,长时间低强度降水可能导致冻雨灾害,①对。第12题,南北型准静止锋东西方向移动,纬度较低且两侧温差小,本不易形成锋面,冷气团势力较强才能推进至更低纬度并向西运动;根据图中锋面符号可知,冷气团向西运动。
13.答案 (1)“西路冷空气”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势力较弱;“东路冷空气”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地区,阻挡作用弱,且有峡谷效应,势力较强;“东路冷空气”移动速度快,主动向“西路冷空气”方向移动。
(2)冬季,青海湖温度与陆地相比较高,能为“东路冷空气”提供热量,增大“西路冷空气”和东路气流的温差,加快相对较暖的东路气流爬升;青海湖能为“东路冷空气”提供丰富的水汽,为暴雪的形成提供水汽条件。
(3)地形复杂,受山脉阻挡作用显著;锢囚锋移动缓慢,影响范围较小。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分析,“西路冷空气”经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进入青海西北部,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势力被削弱,势力较弱;“东路冷空气”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地区,阻挡作用弱,且有峡谷效应,风力加大,势力较强;“东路冷空气”风力大,移动速度快,主动向“西路冷空气”方向移动,主动锢囚“西路冷空气”,形成锢囚锋。第(2)题,青海湖对促成本次暴雪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了热量和水汽。冬季,由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青海湖降温较慢,温度与陆地相比较高,能为“东路冷空气”提供热量,增大“西路冷空气”和东路气流的温差,从而加快相对较暖的东路气流爬升;同时青海湖湖面广阔,水量大,能为“东路冷空气”提供丰富的水汽,为暴雪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第(3)题,青海湖锢囚锋影响范围较小的原因与所在区域地形、锋的移动速度有关。由图可知,青海湖周边山脉多,地形复杂,受山脉阻挡作用显著,锢囚锋势力减弱;锢囚锋移动缓慢,势力减弱,影响范围较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