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气的运动 第3节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与自然景观--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大气的运动 第3节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与自然景观--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03 12: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与自然景观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图1示意非洲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2示意马达加斯加岛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2.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景观不同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东南信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据此完成3~4题。
3.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
4.受③⑤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及其景观特征为(  )
A.热带草原气候,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B.地中海气候,植被多常绿硬叶林
C.热带沙漠气候,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
[2024·广东东莞高二检测]葡萄牙位于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平均气温1月7—11 ℃,7月20—26 ℃,年平均降水量500—1 000毫米,北部太阳能资源较南部欠缺。结合葡萄牙位置图,完成5~6题。
5.与南部相比,葡萄牙北部太阳能资源欠缺是因为 (  )
A.东北季风控制
B.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西风带控制
6.葡萄牙北部冬季降水占全年比重较南部低,是因为北部(  )
A.不受信风控制
B.受西风带控制时间短
C.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
D.常年多地形雨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温度、湿度),气候的形成、分布规律、特征都与气压带、风带息息相关。下图为①②③④⑤五地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间长短情况。据此完成7~8题。
7.若五地均在北半球,则五地由低纬到高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8.③④为同一种气候类型,其年降水量(  )
A.③>④ B.③<④
C.③=④ D.无法确定
伊兹密尔是土耳其伊兹密尔省省会,年平均降水量约700毫米,远多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440毫米的年平均降水量。2020年某月,持续一夜的强降雨(约占年降水量的18%),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兹密尔市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9.此次伊兹密尔地区的强降雨天气可能出现在 (  )
A.2月 B.6月 C.8月 D.10月
10.造成伊兹密尔和尼科西亚年降水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沿岸洋流不同
C.地势起伏差别大
D.西风带控制时长不同
菲律宾东部受暖流、台风影响,降水丰富,境内南北部植物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图中①②为不同植物分布区。据此完成11~12题。
11.菲律宾南北部自然景观差异较大,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A.气压带、地形 B.海拔、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风带
12.与①植物分布区相比,②植物分布区(  )
A.植被季相变化更显著
B.植物生长更旺盛
C.树木更加高大茂密
D.植物种类更丰富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1)指出A气压带和B风带的名称,以及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2)说出甲地自然植被的类型,并简述图示季节甲地的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
(3)说明图示季节乙地盛行风向的形成过程,并简述该盛行风对乙地气候的影响。
参考答案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与自然景观
1.D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甲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乙是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丙是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丁地是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故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是乙和丁。第2题,马达加斯加岛山脉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受到山地阻挡,被迫抬升,在山脉东侧形成降水,故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东南信风,②④正确。
3.C 4.B 解析 第3题,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可知,①为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③为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④为东北信风带,一般较为干燥,降水较少;⑤为西风带,气流湿润,降水较多;⑥为副极地低压带,降水较多,C正确。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③为副热带高压带,⑤为西风带,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应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正确。
5.D 6.C 解析 第5题,由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位于大陆西岸,南部位于38°N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于北部,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于南部,西风带来丰沛的暖湿气流,北部降水较南部多,所以太阳能资源较南部欠缺。第6题,由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冬季主要受西风带控制并带来降水,西风带控制时间越短,降水越集中在冬季,冬雨率越高。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降水相对分散,冬雨率偏低。
7.C 8.B 解析 第7题,①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8个月,受信风带控制4个月,说明该地是靠近信风带的热带沙漠气候;②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说明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③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约7.5个月,受西风带控制约4.5个月,说明该地是靠近副热带高压带的地中海气候;④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4个月,受西风带控制8个月,说明该地是靠近西风带的地中海气候;⑤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说明该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五个地区从低纬到高纬的排序是①②③④⑤。第8题,③地受西风带控制约4.5个月,④地受西风带控制8个月,西风会带来充沛的水汽,受西风带控制的时间越长,降水量越多,所以年降水量③<④,B正确。
9.A 10.D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伊兹密尔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所以选项中2月最有可能。第10题,据图可知,伊兹密尔和尼科西亚都是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丰富,但由于伊兹密尔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比尼科西亚长,因此降水更为丰富;两地距海远近差异不大,且两地距离较近,沿岸洋流基本相同;地势起伏可能存在差异,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11.C 12.A 解析 第11题,①区域位于10°N以南,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热带雨林植被;②区域位于10°N以北,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降水稀少,林内地表干燥,空气中水汽含量小,部分植被落叶,形成热带季雨林植被。故造成菲律宾南北部自然景观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第12题,相对于南部的热带雨林植被(①),菲律宾北部热带季雨林植被(②)的季相变化更显著,A正确;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更旺盛、树木更加高大茂密、植物种类更丰富。
13.答案 (1)A是赤道低压带,B是东北信风带(低纬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3)北半球夏季,乙地盛行东南风。形成过程: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增温快,形成低压,北太平洋为高压,风从太平洋吹向亚欧大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东南风。影响:东南风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给乙地带来丰沛的降水,使乙地的夏季高温多雨。
解析 第(1)题,B风带位于北半球且风向为东北风,故判断其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A气压带紧邻东北信风带且位于东北信风带的南侧,分布于赤道附近,判断其为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高温多雨天气,B风带自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容易形成炎热干燥天气,故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会出现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但全年高温,即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甲地位于北半球地中海附近,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图示季节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甲地受到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第(3)题,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由于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乙地东侧的太平洋为高压中心,从而在乙地形成自东向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受到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东南风。东南风来自温暖湿润的太平洋,给乙地带来了充沛的水汽,从而形成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