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02 14:44:29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5三上·临潼期末)小明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还可以再打入10筒,这主要利用了空气具有____的特征。(  )
A.可以压缩 B.无颜色 C.会流动
2.(2025三上·临潼期末)用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3.(2025三上·临潼期末)扇扇子能产生风是因为(  )。
A.扇子加热了空气 B.扇子让空气流动了 C.扇子能吹出风
4.(2025三上·临潼期末)把土壤放到铁盘上加热,发现冒烟,并且有臭味,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石块 B.沙 C.腐殖质
5.(2025三上·临潼期末)捏泥人时,最好选用的土壤是(  )该类型土壤含黏粒多。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6.(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
A.植树造林 B.砍伐森林 C.轮作或休耕
7.(2025三上·临潼期末)将 50 毫升的荧豆和 50 毫升的盐混合,总体积会____100毫升。(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8.(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使用盘简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9.(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的是(  )。
A.小苏打 B.白糖 C.食用油
10.(2025三上·临潼期末)____、湖、海的水域大,蓄水量多。(  )
A.池塘 B.江、河 C.小溪
11.(2025三上·临潼期末)自然界的地下水总盘约占淡水总量的(  )。
A.97.2% B.70.8% C.30%
12.(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关于海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不能直接饮用
B.海洋中没有生物
C.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
13.(2025三上·临潼期末)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  )
A.大水浸灌 B.循环用水 C.农田滴灌
14.(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15.(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恰当的是(  )。
A.平常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B.公园里看到有人吸烟可以靠近他坐着
C.冬天天冷,教室里不用开窗通气
16.(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
A.肥肉 B.米饭 C.鱼
17.(2025三上·临潼期末)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   。
18.(2025三上·临潼期末)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   作用。
19.(2025三上·临潼期末)显微镜下的食盐晶体是   (填“固体”或“液体”)。
20.(2025三上·临潼期末)食盐溶解的快慢与水温有关,温度越   (填“高”或“低”),食盐溶解越快。
21.(2025三上·临潼期末)我国400多个城市以   (填“地下水”或“海水”)为饮用水源。
22.(2025三上·临潼期末)仙人球适合生长在   (填“沙质土”或“黏质土”)中。
23.(2025三上·临潼期末)人一次能呼出的   (填“最小”或“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24.(2025三上·临潼期末)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   色。
25.(2025三上·临潼期末)热气球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  )
26.(2025三上·临潼期末)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27.(2025三上·临潼期末)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 (  )
28.(2025三上·临潼期末)缺少植被的山体的表层土会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发生水土流失。 (  )
29.(2025三上·临潼期末)沙漏中的沙子能像水一样流动,所以沙子是液体。 (  )
30.(2025三上·临潼期末)在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时,应选择高处筑坝。 (  )
31.(2025三上·临潼期末)我国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不用节约用水。 (  )
32.(2025三上·临潼期末)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 (  ).
33.(2025三上·临潼期末)请将相应的混合物与分离混合物的合适方法用直线连起来。
绿豆和沙子 溶解过滤
食盐和沙子 用磁铁吸引
铁屑和木屑 用筛子筛
34.(2025三上·临潼期末)海水又苦又成不能直接使用,某兴趣小组用石块、盐水、小碗、保鲜膜和盆制作一个简易装置(如下图)来模拟海水淡化的过程。
(1)图中“盐水”模拟的是   。
(2)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阳光将水   (填“蒸发”或“沸腾”),形成的水蒸气在保鲜膜下凝结成水滴,最后都汇聚到小碗中,从而得到淡水。
(3)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为淡水时,盆里会剩下   。
35.(2025三上·临潼期末)小强参加跑步比赛,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为补充能量和营养,小强在比赛前吃了牛肉。!
(1)牛肉在口腔里遇到了“舌头、牙齿、唾液”,其中牙齿的主要作用是____(填字母)。
A.搅拌食物
B.切碎、磨碎食物
C.润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比赛时小强发现自己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显著上升,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3)请你写出下图中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①   ;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势能。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小明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还可以再打入10筒,这主要利用了空气具有可以压缩的特征。故选A。
2.【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会流动。扇扇子能产生风就是因为扇子让空气流动了。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里面有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把土壤放到铁盘上加热,发现冒烟,并且有臭味,这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捏泥人时,最好选用的土壤是黏质土,该类型土壤含黏粒多。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砍伐森林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荧豆和盐混合后,两者大小不同,可以互相填充,所以体积变小。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积时,要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A。
9.【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白糖、小苏打可以溶解在水中,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我国水域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江、河、湖、海的水域大,蓄水量多。故选B。
11.【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海洋中的水占据地球水资源的70%,海水是咸水,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海洋植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农业;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农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的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道、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B。
15.【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呼吸器官对我们很重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日常生活中要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风。故选A。
16.【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长发育。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蛋、纯牛奶、开心果等。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防和糖类。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肥肉、巧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马铃薯等。故选B。
17.【答案】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像粉笔、水一样都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18.【答案】清洁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19.【答案】固体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石头、沙子等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牛奶等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显微镜下的食盐晶体是固体。
20.【答案】高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食盐溶解的快慢与水温有关,温度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21.【答案】地下水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我国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22.【答案】沙质土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根据对土壤类型的认识,沙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仙人球等植物的生长;黏质土含黏粒多,适宜种植水稻、红薯;壤土沙粒和黏粒含量差不多,适宜种植大部分植物如白菜。
23.【答案】最大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24.【答案】蓝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米饭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和碘酒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了新的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淀粉的这种特性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体积膨胀,质量比冷空气要轻,所以热气球能飞上天空的原因是内部燃料的燃烧,加热空气导致热气球上升,题目说法正确。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类型。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题目说法正确。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河流会不停地侵蚀两岸的土壤,尤其是水流速度比较快的时候,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水土流失。水流比较缓慢时,发生的沉积 现象,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缺少植被的山体的表层土会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发生水土流失。题目说法正确。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石头、沙子等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牛奶等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沙子虽然能像水一样流动,是因为沙子颗粒较小,但沙子属于固体。题目说法错误。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缓慢的发生变化。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会从高处流向低处,所以河流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且在流动过程中会在平坦低洼处形成湖泊。在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时,应选择低处筑坝。题目说法错误。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观察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水集中分布在海洋中,在陆地表面有河流和湖泊。在地球仪表面,水域用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通过数格子的方法统计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发现地球表面大约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尽管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淡水资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题目说法错误。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内被吸收的。题目说法正确。
33.【答案】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绿豆比沙子体积大,可以用筛网分离。木屑和铁屑可用磁铁吸附分离,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不能被磁铁吸引。分离食盐和沙子,应采取先溶解,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再过滤,过滤出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沙子;最后蒸发,将食盐从水中蒸发出来的方法。
34.【答案】(1)海水
(2)蒸发
(3)盐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海水又苦又成不能直接使用,某兴趣小组用石块、盐水、小碗、保鲜膜和盆制作一个简易装置(如下图)来模拟海水淡化的过程。图中“盐水”模拟的是海水。
(2)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不能通过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要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需要用到蒸发的方法,待水分蒸发完,就得到了食盐。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阳光将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在保鲜膜下凝结成水滴,最后都汇聚到小碗中,从而得到淡水。
(3)食盐能溶解于水中也能从水中析出,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为淡水时,盆里会剩下盐。
35.【答案】(1)B
(2)氧气
(3)肺;气管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故选B。
(2)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
(3)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1 / 1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5三上·临潼期末)小明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还可以再打入10筒,这主要利用了空气具有____的特征。(  )
A.可以压缩 B.无颜色 C.会流动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势能。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小明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还可以再打入10筒,这主要利用了空气具有可以压缩的特征。故选A。
2.(2025三上·临潼期末)用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故选A。
3.(2025三上·临潼期末)扇扇子能产生风是因为(  )。
A.扇子加热了空气 B.扇子让空气流动了 C.扇子能吹出风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会流动。扇扇子能产生风就是因为扇子让空气流动了。故选B。
4.(2025三上·临潼期末)把土壤放到铁盘上加热,发现冒烟,并且有臭味,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石块 B.沙 C.腐殖质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里面有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把土壤放到铁盘上加热,发现冒烟,并且有臭味,这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故选C。
5.(2025三上·临潼期末)捏泥人时,最好选用的土壤是(  )该类型土壤含黏粒多。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捏泥人时,最好选用的土壤是黏质土,该类型土壤含黏粒多。故选A。
6.(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
A.植树造林 B.砍伐森林 C.轮作或休耕
【答案】B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砍伐森林会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故选B。
7.(2025三上·临潼期末)将 50 毫升的荧豆和 50 毫升的盐混合,总体积会____100毫升。(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荧豆和盐混合后,两者大小不同,可以互相填充,所以体积变小。故选C。
8.(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使用盘简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积时,要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A。
9.(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的是(  )。
A.小苏打 B.白糖 C.食用油
【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白糖、小苏打可以溶解在水中,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故选C。
10.(2025三上·临潼期末)____、湖、海的水域大,蓄水量多。(  )
A.池塘 B.江、河 C.小溪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我国水域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江、河、湖、海的水域大,蓄水量多。故选B。
11.(2025三上·临潼期末)自然界的地下水总盘约占淡水总量的(  )。
A.97.2% B.70.8% C.30%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故选C。
12.(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关于海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不能直接饮用
B.海洋中没有生物
C.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
【答案】B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海洋中的水占据地球水资源的70%,海水是咸水,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海洋植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故选B。
13.(2025三上·临潼期末)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  )
A.大水浸灌 B.循环用水 C.农田滴灌
【答案】C
【知识点】农业;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农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的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故选C。
14.(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物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道、透明的气体,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B。
15.(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恰当的是(  )。
A.平常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B.公园里看到有人吸烟可以靠近他坐着
C.冬天天冷,教室里不用开窗通气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呼吸器官对我们很重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呼吸器官的机能,日常生活中要远离二手烟、经常开窗通风。故选A。
16.(2025三上·临潼期末)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
A.肥肉 B.米饭 C.鱼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长发育。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蛋、纯牛奶、开心果等。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防和糖类。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肥肉、巧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马铃薯等。故选B。
17.(2025三上·临潼期末)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   。
【答案】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像粉笔、水一样都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18.(2025三上·临潼期末)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   作用。
【答案】清洁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
19.(2025三上·临潼期末)显微镜下的食盐晶体是   (填“固体”或“液体”)。
【答案】固体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石头、沙子等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牛奶等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显微镜下的食盐晶体是固体。
20.(2025三上·临潼期末)食盐溶解的快慢与水温有关,温度越   (填“高”或“低”),食盐溶解越快。
【答案】高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食盐溶解的快慢与水温有关,温度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21.(2025三上·临潼期末)我国400多个城市以   (填“地下水”或“海水”)为饮用水源。
【答案】地下水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我国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22.(2025三上·临潼期末)仙人球适合生长在   (填“沙质土”或“黏质土”)中。
【答案】沙质土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根据对土壤类型的认识,沙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仙人球等植物的生长;黏质土含黏粒多,适宜种植水稻、红薯;壤土沙粒和黏粒含量差不多,适宜种植大部分植物如白菜。
23.(2025三上·临潼期末)人一次能呼出的   (填“最小”或“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答案】最大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
24.(2025三上·临潼期末)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   色。
【答案】蓝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米饭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和碘酒发生化学变化而生成了新的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淀粉的这种特性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5.(2025三上·临潼期末)热气球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会体积膨胀,质量比冷空气要轻,所以热气球能飞上天空的原因是内部燃料的燃烧,加热空气导致热气球上升,题目说法正确。
26.(2025三上·临潼期末)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7.(2025三上·临潼期末)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类型。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类型的植物。题目说法正确。
28.(2025三上·临潼期末)缺少植被的山体的表层土会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发生水土流失。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河流会不停地侵蚀两岸的土壤,尤其是水流速度比较快的时候,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水土流失。水流比较缓慢时,发生的沉积 现象,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缺少植被的山体的表层土会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发生水土流失。题目说法正确。
29.(2025三上·临潼期末)沙漏中的沙子能像水一样流动,所以沙子是液体。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石头、沙子等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牛奶等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流动。沙子虽然能像水一样流动,是因为沙子颗粒较小,但沙子属于固体。题目说法错误。
30.(2025三上·临潼期末)在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时,应选择高处筑坝。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缓慢的发生变化。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会从高处流向低处,所以河流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且在流动过程中会在平坦低洼处形成湖泊。在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时,应选择低处筑坝。题目说法错误。
31.(2025三上·临潼期末)我国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不用节约用水。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观察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水集中分布在海洋中,在陆地表面有河流和湖泊。在地球仪表面,水域用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通过数格子的方法统计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发现地球表面大约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尽管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淡水资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题目说法错误。
32.(2025三上·临潼期末)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初步的消化过程,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搅拌,变成糊状,食物的营养主要是在小肠内被吸收的。题目说法正确。
33.(2025三上·临潼期末)请将相应的混合物与分离混合物的合适方法用直线连起来。
绿豆和沙子 溶解过滤
食盐和沙子 用磁铁吸引
铁屑和木屑 用筛子筛
【答案】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绿豆比沙子体积大,可以用筛网分离。木屑和铁屑可用磁铁吸附分离,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不能被磁铁吸引。分离食盐和沙子,应采取先溶解,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再过滤,过滤出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沙子;最后蒸发,将食盐从水中蒸发出来的方法。
34.(2025三上·临潼期末)海水又苦又成不能直接使用,某兴趣小组用石块、盐水、小碗、保鲜膜和盆制作一个简易装置(如下图)来模拟海水淡化的过程。
(1)图中“盐水”模拟的是   。
(2)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阳光将水   (填“蒸发”或“沸腾”),形成的水蒸气在保鲜膜下凝结成水滴,最后都汇聚到小碗中,从而得到淡水。
(3)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为淡水时,盆里会剩下   。
【答案】(1)海水
(2)蒸发
(3)盐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海水又苦又成不能直接使用,某兴趣小组用石块、盐水、小碗、保鲜膜和盆制作一个简易装置(如下图)来模拟海水淡化的过程。图中“盐水”模拟的是海水。
(2)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不能通过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要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需要用到蒸发的方法,待水分蒸发完,就得到了食盐。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阳光将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在保鲜膜下凝结成水滴,最后都汇聚到小碗中,从而得到淡水。
(3)食盐能溶解于水中也能从水中析出,当盆中的盐水全部转化为淡水时,盆里会剩下盐。
35.(2025三上·临潼期末)小强参加跑步比赛,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为补充能量和营养,小强在比赛前吃了牛肉。!
(1)牛肉在口腔里遇到了“舌头、牙齿、唾液”,其中牙齿的主要作用是____(填字母)。
A.搅拌食物
B.切碎、磨碎食物
C.润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比赛时小强发现自己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显著上升,这是因为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3)请你写出下图中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①   ;②   。
【答案】(1)B
(2)氧气
(3)肺;气管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故选B。
(2)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
(3)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