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1、把握外国诗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2、结合历史背景研读相关作品,把握作品内涵,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3、把握诗歌意象特点,理解现代诗的诗歌意蕴。
教学目标:
意象的使用与魅力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诗歌鉴赏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的使用与魅力
迷娘
(之一)
迷娘(之一)
致大海
《迷娘之歌》是歌德长篇散文小说《威廉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第三卷的插曲。书中的迷娘是意大利人,早年被拐卖到法国杂技团,受尽折磨,后被威廉赎出并跟随他,她视威廉为 “亲爱的人和恩人”“父亲”。歌德曾在魏玛参政十年,抱负难以实现,陷入苦闷,1786 年他前往意大利,游历多地,对意大利的古典艺术、风光和生活产生了深厚感情,《迷娘之歌》中对意大利的描绘,正体现了歌德对意大利的憧憬。
自己之歌
树和天空
作家简介
作者 生活时代 诗歌风格
歌德 (1749-1832) 德国 充满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
普希金 (1799-1837) 俄国 反映高涨的俄国民族意识以及贵族革命运动。
惠特曼 (1819-1892) 美国 热情奔放,不受传统格律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民主思想,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表示强烈抗议。
特朗斯特罗姆 (1931-2015) 瑞典 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1.结合本单元四首诗歌的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2.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会选择一些意象,并将它们精心组合,展现情感的起伏,形成诗歌特有的内在节奏。朗读《迷娘(之一)》《树和天空》两首诗,梳理诗歌中的意象,探讨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的组合来造成情感的起伏流动的。
3. 《迷娘(之一)》“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中,如何理解“爱人”“恩人”“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
4.《致大海》作为普希金脍炙人口的名篇,流传甚广。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收到了什么效果 请举例说明。
5.郭沫若盛赞惠特曼是一位犹如太平洋一样广阔的诗人。《自己之歌(节选)》意境开阔,气象宏大,结合内容,分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旨。
6.《树和天空》一诗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历来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探究赏析
1.结合本单元四首诗歌的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作品 主要意象 意象特征
《迷娘(之一)》
《致大海》
《自己的歌》
《树和天空》
合作学习
为维纳斯的神树,
象征着爱情
阿波罗的神树
象征光明
桃金娘
月桂树
《迷娘(之一)》
第一节中,选取了柠檬花、橙子、蓝天、宜人的和风、静立的桃金娘、梢头高昂的月桂,这些意象具有意大利景物的典型特征,融入了迷娘对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意境宁静优美。不管是意大利优美的自然景物、曾经生活过的房子,还是沿途凶险的风光,这一切令人魂悸魄动的景物,都引发了迷娘深深的思乡之情,因此迷娘一唱三叹,催促恩父要一同前去。在迷娘看来,意大利是她的理想王国,那里没有痛苦,没有贫穷,没有欺凌,有的是光明和幸福,自由与欢乐。这实际上反映了诗人歌德对意大利发自内心的憧憬。正是他对当时的现实和环境不满,追求光明未来的心绪的一种艺术体现,当然,诗人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一种理想。
合作学习
2.《迷娘(之一)》 《树和天空》两首诗,梳理诗歌中的意象,探讨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的组合来造成情感的起伏流动的。
《树和天空》
雨中的树,是乐观积极、勃发向上的形象;晴朗的夜晚里,变化为审视自我、积蓄力量的形象;最后,它渴望在雪花中升华,“在逆境中坚守,向往唯美世界”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中,那场给周围世界带来“灰色”的“雨”象征逆境,或是人生中的困难、困惑。“树”行走其中,去历练自己的生命,如同在不同环境中都能生存的“黑鹂”,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启示着自然界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
合作学习
2.《迷娘(之一)》《树和天空》两首诗,梳理诗歌中的意象,探讨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的组合来造成情感的起伏流动的
①“爱人”“恩人”“父亲”是同一个人,即威廉·迈斯特。迷娘在内心深深地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自己的爱情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从“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父亲”。
②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威廉·迈斯特的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
③诗歌抒发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从感情上呈递进关系。这种爱又升华为对父亲的爱,并和思乡之情缠绕在一起,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艺术效果。
合作学习
3.《迷娘(之一)》“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我愿跟隨你,父亲啊,随你前往”中,如何理解“爱人”“恩人”“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
4. 《致大海》作为普希金脍炙人口的名篇,流传甚广。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收到了什么效果 请举例说明
合作学习
①拟人。把大海人格化,通过大海这一意象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
②设问。“有什么可顾惜的 而今哪里/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 ”通过设问,点出了诗人面对束缚并没有绝望,仍在执着地追求自由与解放。
③联想。如诗人运用拿破仑的例子表达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④排比。结尾运用排比的手法,庄严地昭示自己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坚定决心。
⑤呼告。“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运用呼告,直接对话,更能表达诗人对大海般的自由精神的向往。
思考:
与“自己”形象性质相似的意象 “自己”面对逆境时所用的意象
草叶、蚂蚁、沙、鹪鹩的卵、雨蛙、黑莓、手掌上极小的关节、低头啮草的母牛、小鼠、片麻石、煤、藓苔、水果、 谷粒、可食的菜根 火成岩、爬虫、事物、海洋、大的怪物、鹰雕、
蝮蛇、麋鹿、海燕
5. 郭沫若盛赞惠特曼是一位犹如太平洋一样广阔的诗人《自己之歌(节选)》意境开阔,气象宏大,结合内容,分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旨。
特点: 1、比较独特,如鹪鹣的卵、雨蛙、黑莓、片麻石、火成岩、爬虫、大的怪物、鹰雕、蝮蛇等。这些陌生而独特的意象,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诗歌神奇的色彩。
2、范围广泛,几乎无所不包,包含天上的、地上的、海上的。这些意象构成了诗歌开阔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宏大的气魄。
5. 郭沫若盛赞惠特曼是一位犹如太平洋一样广阔的诗人《自己之歌(节选)》意境开阔,气象宏大,结合内容,分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旨。
Song of Myself
自己之歌
Walt Whitman
沃尔特·惠特曼
(翻译:赵萝蕤)
①竭力歌颂平凡的生命,赞颂平凡而独特的“自我”。 ②在诗人眼中,生命是平凡的,但生命也是伟大的;生命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生命都值得赞颂。每个平凡的生命都涌动着强大的生命力,可上天,可入地,自由独立,不受拘束。
(观点一)这首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一样,也有情感,也有生命,也会等待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合乎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观点二)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却忽视抬头看天空。其实,人们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应该偶尔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放。
(观点三)这首诗歌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的和谐共处。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能和谐共处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在果园里欢快地生活。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各种事物和谐相处,也都在静待美好的瞬间。
6.《树和天空》一诗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历来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迷娘曲》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迷娘的心声。绿色的树、红色的花、黄色的橙子、蓝色的天空……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美丽图画。诗人所选用的意象不仅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而且能很好地展现人物的情感。
【小结】
《致大海》采用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并移情于大海,将大海人格化、象征化,通过我对大海(你)的直抒胸臆,来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慨叹,开启内心深处的迷惘苦闷,赞美自然伟力的奔放不羁,揭示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
小结:
《自己之歌》歌唱了自我、生命和大自然。惠特曼对自然万物情有独钟。他认为,自然蕴含了自我追求的人类价值。自然界无所不在的自由、活力和创造力都令他身心振奋。一片草叶,一样具有那种茂盛、强壮、渴盼扩张、也能够扩张的生命精神和灵魂升腾。
【小结】
《树和天空》
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做一棵坚强挺拔的树,无畏风雨,享受风雨;也要在努力的过程中,渐渐成熟、稳重和淡定。不管结果如何,拼搏和等待,都是有意义的。就算自己再渺小,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舞台。
【小结】
总结:通过学习四首外国诗歌,我们发现,有的诗形式较工整,有的诗完全自由;但有一个共同点,即喜欢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尤其喜欢用想象、象征等手法,让意象充满隐喻色彩。
诗歌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