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保密★启用前
浙江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 M、N、R、S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由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可能是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C.该反应可表示为: N2+2S2M=2M+2S2N
D.R在该反应中一定未参加反应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也可能是参与反应的催化剂。【解答】A、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而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故A错误;
B、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是双原子分子构成单质,氧化铜不是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故B错误;
C、在N2+2S2M=2M+2S2N中,N2是双原子分子构成单质,S2M是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M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S2N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R可能是催化剂,与图示意义相符,故C正确;
D、R在该反应中,可能未参与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概念之间的关系,若大圆代表纯净物,下列物质应放到D区域的是( )
①澄清的石灰水;②冰水混合物;⑧水银;④五氧化二磷;⑤液氧;⑥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的催化剂;⑦高锰酸钾;⑧烧碱
A.④ B.⑧ C.②④ D.②④⑥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根据定义可知,A属于单质, B属于化合物,C是含氧化合物,D是氧化物;据此分析。
【解答】①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
②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 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化物;
③水银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④五氧化二磷中含有磷元素和氧元素,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化物;
⑤液氧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⑥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的催化剂可以是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等物质,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但硫酸铜溶液是混合物;
⑦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⑧烧碱氢氧化钠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故应放到D区域的是:②④。
故选C。
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答案】D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解答】A.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A不符合题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C不符合题意。
D.分子和原子的都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受空间的影响,不一定都大,原子间的间隔受电荷的影响,也不一定都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在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能表用来显示所消耗的电能
B.用电器三脚插头中接地的脚弄掉后不能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
C.电路中接入用电器过多可导致断路器“跳闸”
D.36伏的电压对人体一定是安全的
【答案】D
【知识点】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安全用电原则;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解析】【分析】家用电能表安装在总开关之前,用来显示电路中所有用电器消耗的总电能;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短路,二是电路中的用电器过多,即总功率过大,当电路中有过大电流通过时,保险丝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路的安全。三孔插座接法: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经过保险丝接火线。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插入三孔插座时,能使金属外壳接地,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A、家用电能表安装在总开关之前,用来显示电路中所有用电器消耗的总电能;故A正确;
B、若将三角插头的接地脚弄掉后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当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时,容易引发触电事故;故B正确;
C、若电路中接入的用电器过多,会导致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为避免火灾的发生,断路器会“跳闸”;故C正确;
D、36V以下的电压对人体一定是安全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5.如图为某款玻璃清洁器,由两块各含磁铁的清洁片构成。使用时,两块清洁片总是隔着玻璃合在一起移动,这是因为( )
A.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磁体中有两个磁极,两个磁体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 两块清洁片总是隔着玻璃合在一起移动 ,故为相互吸引的异名磁极。
故答案为:B
6.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
A.B.C.D.
【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7.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载人航天器中如何处理航天员呼出的并生成非常关键,目前有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结合着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来推算化学式中某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Li2CO3中显-2价,设Li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1,
故答案为:B。
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确定元素的种类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判断即可。
【解答】A.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如果名字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两种元素是否能够组合成新的物质,取决于很多因素,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9.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月球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有氧、硅和铁等,
氧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量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 氧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故选:A。
10.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B.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C.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D.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答案】B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滑片向右移,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吸引力减弱,据此分析水面高度变化。【解答】电流由A流向B,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B端为N极,则A端为S极;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则螺线管中的磁性减弱,故小铁球所受磁力减小;小铁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向下的磁力与重力之和应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减小,故浮力也将减小,所以烧杯中水面下降。
故答案为:B。
11.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氖管也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12.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磁化过程,图中容器内装的是一些铁屑,架上所夹的是根铁棒。以下关于此实验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到图乙的过程叫磁化
B.图乙中铁棒的上端是S极
C.若把图乙中磁体移走,铁棒的磁性将消失
D.若将图乙中铁棒换成钢棒,被吸引的铁屑会减少
【答案】D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铁棒是软磁体,磁性不能保持;钢棒被磁化后磁性可以保持。
【解答】A、由题图所示情景可知:当磁体靠近铁棒时,铁棒因为被磁化而获得磁性,吸引铁屑,故A正确;
B、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铁棒上端是S极,故B正确;
C、铁棒被磁化后很容易退磁,磁体移走后,铁棒的磁性将消失,故C正确;
D、钢棒被磁化后不容易退磁,但是磁化后磁性的强弱无法比较,所以不能确定吸引的铁屑是否会减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3.燃气安全检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在某住户家中用测电笔测试金属燃气管道,发现:闭合厨房开关S、灯L亮,测电笔氖管发光;断开厨房开关S、灯L熄灭,测电笔氖管不发光。该住户家中,厨房照明电路的导线绝缘皮破损处与管道接触的实际情况是( )
A.B.C.D.
【答案】B
【详解】A,闭合厨房开关S,灯L亮,电流经过灯泡后,直接到零线,而不选择经过试电笔中的电阳流入大地,所以测电笔氖管不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闭合厨房开关S,电路有两条支路,一条经过灯L,所以灯L亮,另一条路经过测电笔中的电阳流入大地,所以测电笔氖管发光,故B符合题意;
C.断开厨房开关S,测电笔仍可以通过灯泡连上火线,所以测电笔氖管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断开厨房开关S,测电笔仍可以直接连上火线,所以测电笔氖管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分子数相同的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2:3 C.3:2 D.5:6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计算;
【解答】根据题意,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个数相等,因此假设都是1个,则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故选:B
15.折叠屏手机已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化学物质吡唑啉(C3H8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克
D.吡唑啉属于混合物
【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元素是宏观概念,分子和原子是微观概念,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和原子都能够成物质。【解答】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吡唑啉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4×2)=18:3:14,则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B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D、根据吡唑啉化学式可知,该物质具有固定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21题计算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
16.(3分)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会运用这些概念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面请用“分子” “原子” “离子” “元素”填空:
(1)水是由氢和氧 组成的。
(2)酒精是由 构成的。
(3)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答案】(1)元素 (2)分子 (3)离子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 (1)在宏观上看,物质由元素组成;
(2)微观上看,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解答】(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元素;
(2)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
(3)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离子。
17.(4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铁原子
(2) 3个钠离子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4) 水银
【答案】(1)Fe (2)3Na+ (3)H2O (4)Hg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数字在离子符号前表示离子个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以及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
【解答】(1)根据分析,铁原子表示为 Fe ;
(2)根据分析,3个钠离子表示为 3Na+
(3)根据分析,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水分子表示为 H2O
(4)根据分析,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水银的化学式即其元素符号,表示为 Hg 。
18.(3分)小金为了验证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将该铁棒的A端靠近一根悬挂的条形磁铁的N极,结果磁铁靠近铁棒(如图甲),小金认为铁棒不一定带有磁性,你认为他的理由可能是______;然后改将铁棒的B端靠近悬挂的条形磁铁的N极(如图乙),当磁铁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铁棒,则可判断铁棒一定带有磁性,且B端为______极(选填“N”或“S”)。
【答案】磁体具有吸铁性 远离 N
【详解】[1]由于磁体具有吸铁性,所以铁棒没有磁性时,条形磁铁能吸引铁棒,故磁铁靠近铁棒,铁棒不一定带有磁性。[2][3]将铁棒的8端靠近悬挂的条形磁铁的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排斥可知,铁棒的8端与条形磁铁的N极,两个磁极相同,所以铁棒的B端为N极,此时铁棒一定带有磁性,磁铁会远离铁棒。
19.(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地球仪,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体,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金属线圈通电后有磁性,与球体中的磁体相互排斥使地球仪悬浮,则条形磁体的b端为 极,若要让地球仪悬浮的更高,开关S2连到接线柱 上(选题“1”或“2”)。
【答案】S;2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0.(2分)1774年10月,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重做普利斯特利实验,确认加热分解氧化汞可获得“氧气”,由此,提出了燃烧学说。小嘉用模型法表示该化学反应的过程(如图),请你补充完整 。该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答案】;分解反应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1.(5分)某物质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为NaNO ;已知该化合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请计算:
(1)NaNO 由 种元素组成,
(2)x=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该物质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3;2;+3;该物质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物质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3%。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22.(2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电磁限流器,如图所示为示意图,其中的C、D为动触点。要求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它能切断电路,断开后需手动闭合。其中甲、乙两个电磁限流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是__________。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
【答案】甲 见解析
【详解】[1][2]对甲进行分析: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的磁场增强,将衔铁B向左吸引,此时卡扣被拉开,在弹簧1的拉力作用下,C、D两个触点断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排除故障后,电磁铁的磁场减小,此时卡扣也不会自动闭合,需手动完成;对乙进行分析:当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磁场增强,将衔铁吸下来,断开电路,此时弹簧伸长;当电路断开后,电磁铁没有了磁性,在弹簧2拉力的作用下,开关又自动闭合;由分析可知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是甲图。
23.(2分)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115号(Mc 镆)。
(1)其中,“115号(Mc)”中115表示原子的 。
(2)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8,其中子数为 。
【答案】原子序数;173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
24.(3分)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用字母表示)。
(3)(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小;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25.(2分)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的正右方,请根据磁感线方向,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答案】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26.(3分)在跨学科实践课上,某小组开展了“设计小型电动感应系统——制作小型电动机”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该小组同学交流的实践过程遇到的一些困难,请你帮助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实施】
①经过课堂学习,图甲是直流电动机模型,图乙是小组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模型电路。闭合开关,小杭用手轻轻转了一下线圈,电动机模型开始转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②小组同学发现转动半圈后无法持续转动,为了让电动机持续转动,该组同学想到将线圈转轴一端的漆包线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需 (选填“刮去上半周”、“刮去下半周”或“全部刮去”)处理才能达到目的;
③如图乙所示,小杭换用三节电池供电,发现线圈转速变快了。不改变电源电压,他想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元件 ,可以方便的调节线圈转动的速度。
【答案】当电动机的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时,受平衡力的作用;刮去下半周;滑动变阻器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当线圈处在平衡位置时,线圈受平衡力作用;
(2)线圈之所以能转动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来工作的,但是该线圈在转过平衡位置时,此时所受到的磁场力因方向改变会阻碍线圈的转动;
(3)转速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结合欧姆定律分析。
【解答】(1)当电动机的线圈处于平衡位置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拨动一下后,电动机便转动起来,连续转动。
(2)该线圈之所以能转动,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来工作的,但是该线圈在转过平衡位置时,此时所受到的磁场力会阻碍线圈的转动,故为了使线圈持续转动,将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这样在一个半周内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另一个半周利用惯性转动。
(3)改变电流大小,能调节线圈转动的速度,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27.(3分)菠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小明同学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g新鲜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块(一种液体溶剂),研磨成浆状物。进行过滤后、将汁液放在小烧杯中,把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如图甲所示),并分成明显的色带(如图乙所示)。从下到上依次为绿色、黄色和桔黄色等。
(1)菠菜汁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 。(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3)请从分子的角度说明,滤纸上依次出现不同颜色色带的原因是 。
【答案】混合物;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滤纸上运动的速率不同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2)根据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3)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
【解答】(1)菠菜汁含有不同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物质由元素组成,菠菜中丰富的铁质是指存在于菠菜中的铁元素,故选C;
(3)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色素的分子在滤纸上运动的速率不同,所以依次出现不同颜色的色带。
三、实验探究题(28题5分,29题6分,30题6分,31题5分,共22分)
28.(5分)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材料三: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2。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3中的甲图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____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________(选填“甲”或“乙”)放置;
(3)材料二图1中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你预测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________;
(5)经过改进后发现现象不明显,他可以如何改进________。
【答案】B 乙 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详解】(1)[1]实验时,为了使得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必须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器材安装遵循由下到上的顺序,故奥斯特实验的合理顺序是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①闭合开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与导线垂直,磁针朝向与磁场方向不一致,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大,小磁针明显偏转,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乙放置。
(3)[3]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另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不变,但磁场的方向变化了,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
改变,所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4)[4]由所给材料可知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5)[5]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导体切割磁感线的快慢和磁场强弱有关,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可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29.(6分)根据安全用电要求,住户家里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内部结构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S,正常情况下,住户家中没有电流流向地面,即图中为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如果电路中某处发生漏电(漏电是指电流从墙体、人体、接地线或其他路径流向地面),即图中的不为零,就会造成和不相等,当和的差异达到一定值,开关S就会立即断开。
(1)如果电路中发生漏电,漏电电流为,则、、大小关系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如图乙所示,该人体的电阻为,电路中安装了规格为如图丁所示的漏电保护器,该漏电保护器是否能及时断开电路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在安装三孔插座时,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如图丙所示,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电路一接通,漏电保护器就会断开,试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
(4)请在图甲中连接六个“〇”接线柱,完成漏电保护器的电路图。___________
【答案】I1=I2+I3 3 能见解析
【详解】(1)[1]由图乙知道,火线中的电流一部分通过零线,一部分流向大地,即三电流之间的关系I1=I2+I3
(2)[2]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时,此时漏电电流
由图丁知道,额定动作电流
I1≤30mA
因13>1,所以,该漏电保护器能及时断开电路。
(3)[3]零线接地,流出电流12为零,由于11和12的差异很大,开关S立即断开。
(4)[4]当11和12的差异达到一定值,开关S就会立即断开,即切断火线,如下图
30.(6分)某项目化小组制作了一款孵蛋器(图甲)做孵化小鸡实验,孵化器中有控湿电路(如图乙)用来调节孵化小鸡所需湿度。当孵蛋器内湿度变化,湿敏电阻R1阻值也发生变化(如图丙),此时装在EF两点间的电压鉴别器两端的电压随之变化,闭合开关S1,加湿器开始工作,湿度增加,当UEF高于5.4V时,加湿器停止工作;当UEF低于4.5V时,工作电路的加湿器重新开始工作,从而使箱内湿度再次升高。
(1)乙图中,当开关S1闭合后,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填“N”或“S”)。
(2)加湿器应接在 端(填“AB”或“CD”)。
(3)孵化小鸡中后期,控制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电压U为9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00欧,请通过计算求出该孵蛋器内湿度的变化范围。
(4)孵化小鸡初期,需要提高孵化器箱内湿度,可以 控制电路电源电压(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S (2)CD
(3)当UEF1=5.4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EF1/R0=5.4V/3000S=0.0018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湿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U-UEF1=9V–5.4V=3.6V,
湿敏电阻R1的电阻为:R1=U1/I'=3.6V/0.0018A=2×103Ω,
由图象知湿度为55%;
当UEF1'=4.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EFI'/R0=4.5V/3000S=0.0015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湿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1'=U-UEF1'=9V–4.5V=4.5V,
湿敏电阻R1的电阻为:R1'=U1/I"=4.5V/0.0015A=3×103Ω,
由图象知湿度为40%
即该孵蛋器内湿度的变化范围在40%~55%之间。
(4)减小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分电压,电阻大,分得的电压多; 欧姆定律内容: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电磁继电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31.(5分)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________(填“碘元素”或“碘单质”),KIO3中I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3)计算碘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4)10.7g碘酸钾(KIO3)中含有碘元素多少克________?
【答案】碘元素 +5 214 39:127:48 6.35g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1)“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故“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碘元素,KI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1)+x+(-2)x3-0,x=+5,故KIO3中l的化合价为+5价。(2)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127+16x3=214
(3)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27:(16x3)=39:127:48
(4)10.7g碘酸钾含有碘元素的质量为10.7gx(127/214)x100%-6.35g
四、解答题(32题6分,33题5分,34题5分,35题5分,共21分)
32.(6分)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线圈电阻R0=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这一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其实是一个______;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要有计算过程)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计算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多大的电阻?
【答案】(1)电磁继电器 (2)25℃ (3)30Ω
【详解】(1)由图可知,该装置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 点组成,左边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右边电路为高压工作电路,其基本结构是一个电磁继电器。
(2)据图可知,控制电路是串联电路,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此时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
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R总-Ro=400Ω-10Ω=390Ω
据表格数据可知,启动温度是25℃。
(3)因为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阳为4009,由表中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Q,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串= R总-R’-Ro=400Ω-360Ω-10Ω=30Ω
33.(5分)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有无力、头晕、气短等。
(1)某些食物中富含铁,可以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如每 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 毫克的铁,这里指的“铁”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磁铁所吸出。
(2)市场上有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琥珀酸亚铁(C4H4FeO4),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药物名称】 琥珀酸亚铁片剂
【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 克及其它辅料蔗糖等。
【适应症】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
用于治疗: 成人一日2~4片, 儿童一日1~3片, 分次服用
用于预防: 成人一日1片,孕妇一日2片, 儿童一日0.5片
【用后须知】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应立即就医
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
②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一天可摄入铁多少毫克?请通过计算说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
(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作为他的同学,你的建议是:_____。
【答案】(1)不能 (2)12:1 16.3 (3)立即就医,查明原因
【详解】(1)每 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 毫克的铁,这里指的“铁”的是铁元素,不是金属铁,不能被磁铁所吸出;(2)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x4):(1x4)=12:1;②根据说明书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一天可摄入铁的质量为:0.1g/片x0.5片x(56/172)x100%≈0.163g-16.3mg;(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应立即就医,查明原因。
34.(5分)“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内含有“金银花”,“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化学式为。已知绿原酸的式量为354,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绿原酸”属于__________(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35.4克的“绿原酸”中含碳元素多少克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化合物 (2)4:3 16:18:9
(3)35.4克的“绿原酸”中含碳元素质量=
答:35.4克的“绿原酸”中含碳元素19.29。
【详解】(1)根据绿原酸的化学式化学式可知,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绿原酸的化学式为C16H18O9,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绿原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6):(16x9)=4:3;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6:18
(3)见答案。
35.(5分)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如图1)非常感兴趣,他们想知道:发电机产生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开展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
实验顺序 线圈转速 线圈转向 小灯泡亮度
1
2
3
请回答:
(1)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应用了___________原理,发电过程中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实验中,同学们想探究图的手摇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是否跟___________有关;
(3)同学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小磁针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及方向
B.用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表示瓶内氧气的体积
C.用磁感线疏密表示电流磁场强弱
D.用红色水滴移动来判断动物呼吸作用是否发生
(4)实验中换用如图2电流表来显示感应电流,摇动发电机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在___________。
【答案】电磁感应 机械能 线圈转速和线圈转向 C 左右摆动
【详解】(1)[1][2]手摇发电机发电时,先用外力使发电机模型线圈转动,即消耗机械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2)[3]由表头可知,实验中想要探究的是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与线圈的转速和线圈转动的方向有关,(3)[4]A.用小磁针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及方向,将不易观察的磁场转化为观察小磁针,运用了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表示瓶内氧气的体积,运用了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C.引入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运用了模型法,故C符合题意;D.动物的呼吸无法直接得知,运用转换法用红色水滴移动来判断动物呼吸作用是否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5]电流表通过指针偏转来说明有电流通过,且偏转的方向不同,表示所产生电流的方向不同,因此摇动发电机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在左右摆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保密★启用前
浙江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3.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 M、N、R、S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由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可能是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C.该反应可表示为: N2+2S2M=2M+2S2N
D.R在该反应中一定未参加反应
2.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概念之间的关系,若大圆代表纯净物,下列物质应放到D区域的是( )
①澄清的石灰水;②冰水混合物;⑧水银;④五氧化二磷;⑤液氧;⑥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的催化剂;⑦高锰酸钾;⑧烧碱
A.④ B.⑧ C.②④ D.②④⑥
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4.在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能表用来显示所消耗的电能
B.用电器三脚插头中接地的脚弄掉后不能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
C.电路中接入用电器过多可导致断路器“跳闸”
D.36伏的电压对人体一定是安全的
5.如图为某款玻璃清洁器,由两块各含磁铁的清洁片构成。使用时,两块清洁片总是隔着玻璃合在一起移动,这是因为( )
A.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6.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与下列设备或用电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
A.B.C.D.
7.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载人航天器中如何处理航天员呼出的并生成非常关键,目前有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2
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确定元素的种类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9.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月球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有氧、硅和铁等,
氧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量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0.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B.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C.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D.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11.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氖管也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12.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磁化过程,图中容器内装的是一些铁屑,架上所夹的是根铁棒。以下关于此实验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到图乙的过程叫磁化
B.图乙中铁棒的上端是S极
C.若把图乙中磁体移走,铁棒的磁性将消失
D.若将图乙中铁棒换成钢棒,被吸引的铁屑会减少
13.燃气安全检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在某住户家中用测电笔测试金属燃气管道,发现:闭合厨房开关S、灯L亮,测电笔氖管发光;断开厨房开关S、灯L熄灭,测电笔氖管不发光。该住户家中,厨房照明电路的导线绝缘皮破损处与管道接触的实际情况是( )
A.B.C.D.
14.分子数相同的SO2和SO3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2:3 C.3:2 D.5:6
15.折叠屏手机已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化学物质吡唑啉(C3H8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克
D.吡唑啉属于混合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21题计算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
16.(3分)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会运用这些概念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面请用“分子” “原子” “离子” “元素”填空:
(1)水是由氢和氧 组成的。
(2)酒精是由 构成的。
(3)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17.(4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铁原子
(2) 3个钠离子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4) 水银
18.(3分)小金为了验证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将该铁棒的A端靠近一根悬挂的条形磁铁的N极,结果磁铁靠近铁棒(如图甲),小金认为铁棒不一定带有磁性,你认为他的理由可能是______;然后改将铁棒的B端靠近悬挂的条形磁铁的N极(如图乙),当磁铁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铁棒,则可判断铁棒一定带有磁性,且B端为______极(选填“N”或“S”)。
19.(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地球仪,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体,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金属线圈通电后有磁性,与球体中的磁体相互排斥使地球仪悬浮,则条形磁体的b端为 极,若要让地球仪悬浮的更高,开关S2连到接线柱 上(选题“1”或“2”)。
20.(2分)1774年10月,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重做普利斯特利实验,确认加热分解氧化汞可获得“氧气”,由此,提出了燃烧学说。小嘉用模型法表示该化学反应的过程(如图),请你补充完整 。该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21.(5分)某物质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为NaNO ;已知该化合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请计算:
(1)NaNO 由 种元素组成,
(2)x=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3)该物质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22.(2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电磁限流器,如图所示为示意图,其中的C、D为动触点。要求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它能切断电路,断开后需手动闭合。其中甲、乙两个电磁限流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是__________。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
23.(2分)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115号(Mc 镆)。
(1)其中,“115号(Mc)”中115表示原子的 。
(2)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8,其中子数为 。
24.(3分)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用字母表示)。
(3)(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A. B. C. D.
25.(2分)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的正右方,请根据磁感线方向,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26.(3分)在跨学科实践课上,某小组开展了“设计小型电动感应系统——制作小型电动机”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该小组同学交流的实践过程遇到的一些困难,请你帮助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实施】
①经过课堂学习,图甲是直流电动机模型,图乙是小组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模型电路。闭合开关,小杭用手轻轻转了一下线圈,电动机模型开始转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②小组同学发现转动半圈后无法持续转动,为了让电动机持续转动,该组同学想到将线圈转轴一端的漆包线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需 (选填“刮去上半周”、“刮去下半周”或“全部刮去”)处理才能达到目的;
③如图乙所示,小杭换用三节电池供电,发现线圈转速变快了。不改变电源电压,他想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元件 ,可以方便的调节线圈转动的速度。
27.(3分)菠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小明同学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g新鲜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块(一种液体溶剂),研磨成浆状物。进行过滤后、将汁液放在小烧杯中,把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如图甲所示),并分成明显的色带(如图乙所示)。从下到上依次为绿色、黄色和桔黄色等。
(1)菠菜汁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 。(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3)请从分子的角度说明,滤纸上依次出现不同颜色色带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28题5分,29题6分,30题6分,31题5分,共22分)
28.(5分)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材料三: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2。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3中的甲图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____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________(选填“甲”或“乙”)放置;
(3)材料二图1中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你预测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________;
(5)经过改进后发现现象不明显,他可以如何改进________。
29.(6分)根据安全用电要求,住户家里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内部结构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S,正常情况下,住户家中没有电流流向地面,即图中为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如果电路中某处发生漏电(漏电是指电流从墙体、人体、接地线或其他路径流向地面),即图中的不为零,就会造成和不相等,当和的差异达到一定值,开关S就会立即断开。
(1)如果电路中发生漏电,漏电电流为,则、、大小关系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如图乙所示,该人体的电阻为,电路中安装了规格为如图丁所示的漏电保护器,该漏电保护器是否能及时断开电路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在安装三孔插座时,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如图丙所示,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电路一接通,漏电保护器就会断开,试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
(4)请在图甲中连接六个“〇”接线柱,完成漏电保护器的电路图。___________
30.(6分)某项目化小组制作了一款孵蛋器(图甲)做孵化小鸡实验,孵化器中有控湿电路(如图乙)用来调节孵化小鸡所需湿度。当孵蛋器内湿度变化,湿敏电阻R1阻值也发生变化(如图丙),此时装在EF两点间的电压鉴别器两端的电压随之变化,闭合开关S1,加湿器开始工作,湿度增加,当UEF高于5.4V时,加湿器停止工作;当UEF低于4.5V时,工作电路的加湿器重新开始工作,从而使箱内湿度再次升高。
(1)乙图中,当开关S1闭合后,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填“N”或“S”)。
(2)加湿器应接在 端(填“AB”或“CD”)。
(3)孵化小鸡中后期,控制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电压U为9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00欧,请通过计算求出该孵蛋器内湿度的变化范围。
(4)孵化小鸡初期,需要提高孵化器箱内湿度,可以 控制电路电源电压(填“增大”或“减小”)。
31.(5分)为防止碘缺乏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食盐“加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
(1)“加碘食盐”为人体补充的是________(填“碘元素”或“碘单质”),KIO3中I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3)计算碘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4)10.7g碘酸钾(KIO3)中含有碘元素多少克________?
四、解答题(32题6分,33题5分,34题5分,35题5分,共21分)
32.(6分)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线圈电阻R0=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这一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其实是一个______;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要有计算过程)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计算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多大的电阻?
33.(5分)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有无力、头晕、气短等。
(1)某些食物中富含铁,可以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如每 100克鸭血中约含有30.5 毫克的铁,这里指的“铁”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磁铁所吸出。
(2)市场上有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琥珀酸亚铁(C4H4FeO4),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药物名称】 琥珀酸亚铁片剂
【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 克及其它辅料蔗糖等。
【适应症】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
【用法与用量】 口服
用于治疗: 成人一日2~4片, 儿童一日1~3片, 分次服用
用于预防: 成人一日1片,孕妇一日2片, 儿童一日0.5片
【用后须知】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应立即就医
①琥珀酸亚铁中的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
②儿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来服用,一天可摄入铁多少毫克?请通过计算说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
(3)小明感到头晕、气短,认为自己得了缺铁性贫血症。作为他的同学,你的建议是:_____。
34.(5分)“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内含有“金银花”,“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化学式为。已知绿原酸的式量为354,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绿原酸”属于__________(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35.4克的“绿原酸”中含碳元素多少克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35.(5分)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如图1)非常感兴趣,他们想知道:发电机产生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开展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
实验顺序 线圈转速 线圈转向 小灯泡亮度
1
2
3
请回答:
(1)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应用了___________原理,发电过程中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实验中,同学们想探究图的手摇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是否跟___________有关;
(3)同学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小磁针显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及方向
B.用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表示瓶内氧气的体积
C.用磁感线疏密表示电流磁场强弱
D.用红色水滴移动来判断动物呼吸作用是否发生
(4)实验中换用如图2电流表来显示感应电流,摇动发电机时可以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在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