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3章 物质的特性
走进大自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有日月星辰、高山流水,还有飞禽走兽、苍松翠柏,以及拂面而来的习习清风……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界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包括我们自身,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物质。
各种各样的物质,具有怎样
的特性?物质存在的状态会发生
怎样的变化?
第2 节 物态变化
冬天的湖面结冰,许
多游客在冰面上滑行。夏
天的湖面上又是另一番景
象,人们划着船在湖中游
玩。自然界中物质可呈固
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在什么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变化时有什么特点?
第8课时升华和凝华
第2 节 物态变化
五、升华和凝华
在寒冷的冬天,气温在0 ℃以下时,结了冰的衣服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可以慢慢晾干。这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了吗?
用金属勺盛一些干冰(固态CO2),仔细观察干冰的变化,以及金属勺周围形成的白色物质。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有大量飘逸的白雾;一段时间后还看到了勺子上出现了白色固体颗粒。
没有观察到液态二氧化碳。固态的干冰吸热直接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干冰对勺子吸热使得勺子温度很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体变成了固体冰粒。
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
物体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用分子运动
的观点看,升华
是固态物质表面
的分子克服其他
分子对它的引力进入空气中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分子碰到固态物质的表面,并被固态物质分子的引力所束缚的过程。
下列情境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还是凝华?请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事例。
升华
凝华
凝华
升华、凝华的应用
人们常利用升华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物体的温度。
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干冰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要到-78. 5 ℃以下。
使用干冰来给冰激凌等食物降温
干冰粉末升华会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致使空气的温度降低,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呈雾状。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还可以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缭绕的景象。
航天器的盔甲—烧蚀材料
返回地球的航天器以极
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时,会
与大气发生摩擦而使其表面
的温度升高到3000 ℃以上。
为保护航天器内航天员和设
备的安全,就得降温。在航
天器外部加一层烧蚀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热吸收掉,使航天器保持合适的温度。
云、雨、雾、露、霜
云、雨、雾、
露、霜是十分常
见的自然现象,
它们都是地球上
的水发生物态变
化形成的。
如果云内的温度很低,小水珠也会凝固成小冰晶,冰晶增大后就可能会形成固态降水。
夜间的气温比白天低,所以在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植物和其他物体的表面液化而形成露。
在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如植物时,会凝华而形成白色的霜。
在没有风时,暖湿气流(水汽)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雾。
水蒸气
夜间降温在低空或地面液化成小水珠
夜间降温在地面上凝华成小冰晶
在高空上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在高空上降温凝华成小冰晶
附着在草木上
悬浮在高空中
附着在草木上
悬浮在低空
悬浮在高空中
降下来
降到地面前熔化
雾
露
霜
云
云
雨
雨
雪
降下来
1.“胜哥”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后用温度计测得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
D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
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
D.冬天,-5℃气温下背阴处的雪变少了
D
3.雾凇是一种美丽的自然奇观,它是由水蒸气在枝叶上遇冷形成的。下图中的现象与雾凇成因相同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晶莹
C. 霜挂枝头
D. 千里冰封
C
4.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吸、放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C
答:人在寒冷地区的室外时,口罩、帽子、眉毛的温度低于0 ℃ ,当有气体从口中呼出时,其中的水蒸气会在温度低于0 ℃的物体表面发生凝华,变为小冰晶,这就是冰霜。
5. 如图所示,在北方十分寒冷的地区,人在室外时,口罩、帽子、眉毛上都会长出冰霜。说说这些冰霜是怎样形成的。
“胜哥课程”版权声明
“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七下第 3 章第 2 节物态变化 8
1.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消失 B.夏天的早晨,草上有露水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寒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2. 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
种自然景象 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3. 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 )
A.熔化、凝华和凝固 B.汽化、熔化和升华 C.液化、升华和汽化 D.凝华、液化和熔化
4.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5.如果我们能闻到某种固态物质的气味,说明这种固态物质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 )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蒸发
6.寒冬,小科跑完步后,眉毛上出现白霜。从室外走进教室,眉毛上的白霜一会儿变成了小
水珠。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凝华后熔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7.用单层棉布包紧一粒卫生球(易升华,升华形成的气体易燃),用火柴对着棉布球点火,
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是---( )
A.棉布球着火,棉布会被烧破。因为棉布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
B.棉布球未烧着,棉布烧不破。因为棉布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
C.棉布球着火,但棉布并未烧破。因为卫生球受热升华,放出的气体可燃
D.棉布球着火,棉布被烧破,其中包着的卫生球也同时燃烧。因为棉布和卫生球的着火
点都低于火柴火焰的温度
8.在黑龙江漠河的小红同学,用雪堆成一个“恐龙”。小红发现即使气温在 0 ℃以下,时
间长了“恐龙”也会逐渐变小,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整个“恐龙”同时逐渐熔化
B.整个“恐龙”同时逐渐升华
C. “恐龙”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D. “恐龙”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1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10.“胜哥”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
气”是---(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1. 白 炽 灯 丝 是 由 钨 丝 制 成 的 , 长 期 使 用 灯 泡 会 变 黑 , 这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12.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_____形成霜,
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
13.说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
(1)水结成冰___________ (2)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___________
(3)早晨,草木上的水水滴________ (4)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______________
(5)高温加热碘,碘变小___________ (6)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____________
(7)夏天,水缸外层“出汗”________ (8)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__________
(9)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___________(10)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____________
14.今年冬天,寒潮来袭多地发生雪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尽快
清除路面的积雪,当地军队出动了特种除雪车清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该特种除雪车安装
了一台飞机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利用高温高压燃气吹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这是一种非
常快速、有效的除雪方式。
(1)雪在高达 600 ℃热风的冲击下,________了热量,迅速________成水,并被高达 10 m/s
的风吹到路边。
(2)积雪熔化成水后,一部分水在高温热风的冲击下,_____了热量,________成了水蒸气。
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条件都加快了水的蒸发。
(3)还有少部分积雪在高温作用下,________了热量,直接由固态的雪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
这个过程叫________。
15.小科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
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科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
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 113.60 ℃,碘的沸点为 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
400 ℃。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科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
的变化过程,小科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
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
要说明。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2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答案
1.D 2.C 3.B 4.D 5.A 6.B 7.C 8.B 9.C 10.D
7.C 卫生球受热易升华,产生的气态物质从棉布中逸出,被点燃。由于升华吸热,致使棉布
温度无法达到其着火点,所以在卫生球未升华完之前,棉布不会燃烧。
11. 钨先升华再碰到玻璃内壁凝华
12. 凝华 吸
13.(1)凝固 (2)液化 (3)液化 (4)凝华 (5)升华 (6)升华
(7)液化 (8)升华 (9)汽化 (10)凝固
14. (1)吸收 熔化 (2)吸收 汽化 高温 热风 (3)吸收 升华
15. 答:用水浴法加热碘升华管,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 100 ℃,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
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
华。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