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选择题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选择题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2 16: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选择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历史史实不是孤立发展的。下列历史史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秦的暴政—光武中兴 B.汉初休养生息—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D.澶渊之盟—北宋灭亡
2.初中历史课程强调“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社会变化
3.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对后人充满了吸引力。假如我们穿越到唐朝,可以有机会参加的文化活动是( )
A.听魏征敢于直言进谏的故事 B.目睹王羲之苦练书法
C.品鉴《女史箴图》 D.阅读《出师表》
4.韩愈生活的时代,面临两个重大问题:一是藩镇割据,人心涣散消沉;二是宗教大盛,道教被立为国教,佛教也被大力提倡。为此他( )
A.强调“有教无类” B.提出复兴儒家思想
C.大力助推唐诗繁荣 D.提出掌握客观规律
5.下列关于描述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作品,描写唐太宗的是(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酒声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6.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还派酿酒、造纸墨的工匠到吐蕃传授技艺;吐蕃的马和形制优美奇异的金银器等物品不断传到内地,甚至吐蕃妇女面部化妆的传统也被汉族妇女所模仿。这些史实( )
A.为文成公主入藏创造了条件 B.推动了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
C.强化了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 D.说明唐蕃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7.唐太宗即位后,果断采取了“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明智政策。可见唐太宗( )
A.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 B.虚心听取大臣进谏
C.坚持以民为本的政策 D.不断完善法制建设
8.唐朝女性可以读书识字,更可以登堂入室,女性政治家数量达到整个封建社会的巅峰。在体育领域,唐朝女性拥有广泛的兴趣,并具有参赛资格,如马球、蹴鞠、骑射等。这体现了唐朝( )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发达的选官制度
C.开明的民族政策 D.繁荣的社会经济
9.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下列不属于他的思想的有( )
A.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
B.向天呼号,希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
C.只要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
D.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
10.他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5300多个药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他还非常重视药物的采集、配制和使用。他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他撰写的医学著作是( )
A.《千金方》 B.《唐本草》 C.《大衍历》 D.《本草纲目》
11.680年,唐高宗颁布诏令,确认进士科考词科,将诗歌创作引入科举考试。从此,诗赋成为衡量才华的重要标准,更多的流行体裁,尤其是七言律诗,在宫廷受人瞩目。由此可见( )
A.制度创新推动文化繁荣 B.经济繁荣促进风气开放
C.尊崇儒术促进文教发展 D.诗歌创作丰富百姓生活
12.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唐玄宗在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这反映出他们治国的共同经验是( )
A.吸取前朝经验 B.重用贤能之才 C.开创科举考试 D.强化君主专制
13.一位英国学者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下列与此描述相符的中国朝代是( )
A.汉朝 B.明朝 C.隋朝 D.唐朝
14.贞观21年,西北各少数民族修筑了一条通往长安的“参天可汗道”,沿途设置68个驿站,以供往来使者食宿和马匹,“是时,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材料能直接反映( )
A.唐朝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B.唐朝时周边少数民族没有矛盾
C.和亲政策增进我国各民族交往
D.唐朝时周边少数民族悉数归附
15.唐朝诗人温庭筠在《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一诗中写道:“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下列史事与此诗内容密切相关的是( )
A.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B.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多用绢帛换取回鹘的马匹
C.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
D.南诏首领皮逻阁派孙子赴长安朝见唐玄宗
16.唐太宗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唐太宗为实现这一治国理念,采取的措施是( )
A.轻徭薄赋 B.力倡节俭 C.精简机构 D.重视科举
1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 )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18.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意为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下列对武则天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
A.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以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不恤民力,大肆兴役,激化了国内矛盾,激发了农民起义
C.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19.有史学家写道:“科举不重门第,对于有志于仕途者,均给予应试机会,这为出身贫寒者跨人上层社会,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这说明该制度( )
A.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B.促进了教育选拔公平
C.丰富了考试内容 D.提高了官员素质
20.据史料记载,“(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行业),四面立邸(货栈),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店肆(店铺)如东市……浮寄流寓(流动人口),不可胜计”。这可以说明唐朝( )
A.坊市设置普遍存在 B.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商业突破时空限制
21.唐太宗指出:“农时甚要,不可暂失。”唐玄宗强调:“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纺织)害则寒之原也。”他们都强调( )
A.民贵君轻 B.轻徭薄赋 C.以农为本 D.重农抑商
22.“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材料反映了当时( )
A.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B.形成崇尚奢侈的风气
C.说明当时社会较稳定 D.政局动荡不安
23.中国地势北高南低,为使运河水能由南向北流淌,方便盐船、漕船运输,同时又要控制水流缓急、考虑汛期水位,古人探索出截直使曲、筑堰挡水、复闸提升等办法。材料旨在强调运河的开通( )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联系
C.实现了南粮北运的壮举 D.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24.学者薛明扬认为,这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材料反映了科举制( )
A.降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 D.消除藩镇割据局面
25.《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千古名句。这反映了盛唐时期( )
A.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 B.昂扬进取的社会风气
C.海纳百川的对外政策 D.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
26.隋唐统一中国后,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形成了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的东亚文化圈,它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中国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汇聚,融合创新 B.统治者个人励精图治
C.民族融洽,社会稳定 D.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2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人物的作品可以参展的是( )
①孙思邈 ②颜真卿 ③柳公权 ④吴道子 ⑤阎立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8.赵翼《廿二史札记》有言:“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人复理。”材料所述乱象源于( )
A.皇帝昏庸导致权力真空 B.宦官专权扰乱朝纲
C.武将专权破坏国家秩序 D.严刑苛法激化矛盾
29.“随着北方对茶叶需求的增加,不管茶商们从运量、运费还是便利程度上考虑,都首选大运河,将广泛种植于南方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地区。”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开通( )
A.带动了沿岸城镇兴起 B.沟通了南北经济交流
C.强化了对南方的统治 D.巩固了大一统的王朝
30.我国古代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思想家。柳宗元被归类为唐朝哪一思想流派的杰出代表?( )
A.唯心主义有神论 B.儒家天命观
C.朴素唯物主义 D.佛教因果论
31.“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打响了。由于葛逻禄部反叛,同大食一起夹击唐军,导致高仙芝战败,士卒大部死亡,只有数千人逃脱。”这段话的描述与有关?( )
A.拜占庭帝国的扩张 B.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
C.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 D.查理曼帝国的扩张
32.“《新修本草》亡佚于宋元之际,今存敦煌残卷与日本传抄本,可窥其原貌。” 关于《唐本草》流传情况,正确的是( )
A.完整保存于《永乐大典》中 B.仅存文字部分,图谱全部失传
C.现存残卷与海外抄本 D.明代李时珍重修后流传至今
33.“新增药物一百一十四种,如密陀僧(氧化铅)、安息香(波斯树脂)、胡椒等,多来自天竺、波斯。”根据材料可知,《唐本草》新增药物的来源反映了唐代哪一历史现象( )
A.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频繁 B.道教炼丹术盛行
C.佛教医学占主导地位 D.南方少数民族医药发展
34.“太医署以此书为教材,生徒需习‘本草’、‘识药形’、‘知药性’,凡九年。”由此可知,《唐本草》对唐代医学教育的作用是( )
A.缩短了医学培养周期 B.成为官方医学教育标准教材
C.取代了前代所有医学典籍 D.仅用于民间医生自学
35.下列关于《唐本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B.作者是孙思邈
C.是我国第一部官方颁布的药典 D.成书于唐太祖时期
36.“显庆中,右监门长史苏敬上言:陶弘景所撰《本草》,事多舛谬。请加删补。诏令检校中书令许敬宗、太常寺丞吕才等二十二人,与敬详撰……显庆四年正月十七日撰成。”根据材料可知, 《唐本草》的编撰动因是( )
A.陶弘景主动请求修订前代药典 B.苏敬指出《本草经集注》存在错误,需修正
C.唐太宗下令整理医学文献 D.为收录西域新药而编修
37.柳宗元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什么?( )
A.由阴阳二气直接构成 B.混沌且运动的元气
C.天意的具体体现 D.佛家轮回的产物
38.下表为小丁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主题:__________ ◆开通大运河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清朝的盛世与危机
39.下图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何家村遗址中发现的各国钱币,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唐朝( )
A.丝绸之路开通 B.民族交融深化 C.货币制度混乱 D.对外交往活跃
40.《贞观政要》摘编了贞观年间君臣的政论,赞颂太宗的德政和治术,告诫后人“克遵前轨,择善而从”。由此可推,中国古代史籍注重( )
A.教化功能 B.文过饰非 C.粉饰太平 D.秉笔直书
41.下表为某同学阅读《贞观政要》时所做的读书摘要。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读书摘要(节选)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变革创新 B.重用贤能 C.以民为本 D.虚心纳谏
42.唐肃宗(756-762年在位)时,唐政府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此举是为了( )
A.保护商旅往来 B.平定安史叛军 C.主动放弃西域 D.宣示对外友好
43.唐朝时把中国的“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重阳节”等风俗习惯传到日本的是( )
A.阿倍仲麻吕 B.鉴真 C.遣唐使 D.倭寇
44.以下唐诗共同显示出的精神风貌为( )
唐诗摘要(节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A.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B.舒适惬意、安逸享乐
C.婉约缠绵、春风拂面 D.戍国守边、家国情怀
45.唐朝时,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C.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重武轻文已成潮流
46.唐太宗时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由此可推,此时唐朝的民族政策( )
A.自由开放 B.开明友好 C.高压怀柔 D.歧视对立
47.“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的时候,很多人未必想到会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唐玄宗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即(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8.下列对女皇武则天的评价,最为贴切的是( )
A.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B.任用酷吏,统治残暴
C.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D.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49.下面资料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创立武举
死后立无字碑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A.吕太后 B.冯太后 C.武则天 D.杨玉环
50.成语典故房谋杜断,意指唐太宗根据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的特点,任用二人为左右宰相,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由此可见,唐太宗( )
A.勤于政事 B.虚心纳谏 C.从善如流 D.知人善任
51.韩昇在《盛世是这样治理的》中指出,“君静则民安。国家出乱子,往往起源于执政者的躁进(急政)。”下列皇帝的统治与该论断最相符的是( )
A.汉文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52.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的重大区别在于( )
A.注重门第 B.考试选才 C.层层限制 D.皇帝重视
53.“大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由此可见大运河的建造智慧在于( )
A.无坝引水 B.造福千秋 C.自动灌溉 D.顺应自然
54.“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材料论述的是隋朝统一全国的( )
A.背景 B.原因 C.过程 D.意义
55.“在唐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播,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称为鲜明对照。”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国( )
A.社会稳定,繁荣开放 B.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C.大一统格局初步形成 D.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56.下表是某部历史剧中呈现的场景,其中的“高僧”指的是( )
场景一 大唐天宝年间,一名扬州高僧受邀前往日本传法。某日,高僧率领一众弟子杨帆启程。 场景二 高僧六次出海,历尽艰辛,双目失明后仍不屈不挠......一次行船中途有人问高僧顶风波浪不改初衷的原因,高僧答道:“此为佛法,何惜性命?”
A.玄奘 B.阿倍仲麻吕 C.鉴真 D.马可·波罗
57.考古专家在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名农夫一手扶着工具。该工具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人土深浅,回转省力。这一工具( )
A.革新了水利灌溉方式 B.加速了农产品的流通
C.提升了土地耕作效率 D.推动了农作物的改良
58.16世纪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札记》里说:“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另一个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付给他们来掌握。”利玛窦所指的“重大事实”是( )
A.三省六部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科举选官制度 D.九品中正制度
59.唐太宗因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周边民族的衷心爱戴与敬仰。他在位期间推行的一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间的友好交流与融合。他被各民族尊称为( )
A.单于 B.天可汗 C.可汗 D.赞普
60.武则天留下遗言,要为自己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后世史学家很多人对武则天持有肯定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她( )
A.结束了李唐王朝的统治 B.在位期间佛教得到空前发展
C.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腐 D.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选择题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A D C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A C D B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D C B D C C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A B C B B B D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B C A B B D A C D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C B D D A C C C B D
答案第2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