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力(提分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学优生选拔卷(人教版2024)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7章 力(提分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学优生选拔卷(人教版2024)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03 19:21: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章 力(提分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D错误。
答案:A。
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解: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小铁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向前的作用力,故A错误;
B、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铁对小铁球有作用力,故B错误;
C、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
D、尽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不能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得出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的结论,故D错误;
答案:C。
3.将一小段黄瓜悬挂,小明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发现黄瓜发生了微微的转动。他猜想强磁铁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下列实验可验证其猜想的是(  )
A.将塑料袋装满水后悬挂,用强磁铁靠近水袋,水袋静止不动
B.将一小段香蕉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香蕉微微转动
C.将另一小段黄瓜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黄瓜微微转动
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
解:ABC、塑料袋装满水、一小段香蕉和另一小段黄瓜,用强磁铁靠近它们,可以验证强磁铁对这些物体的作用,不能验证强磁铁对水的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
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可以验证强磁铁对水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4.如图所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在天宫空间站表演“太空游泳”,漂浮的刘洋不断向后划动手臂,却无法向前移动。下列成语所含物理知识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叶落归根 B.孤掌难鸣 C.震耳欲聋 D.立竿见影
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向后划动手臂,手臂是施力物体,但没有受力物体,也就没有反作用力,故身体无法向前移动。孤掌难鸣的物理意义是力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施力物体,这就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答案:B。
5.下列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A.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B.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C.小明用力推着自行车加速前进
D.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
解:A、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这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B、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这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C、小明用力推着自行车加速前进,这说明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这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综上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C项。
答案:C。
6.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解: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故C正确。
答案:C。
7.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解: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
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C错误;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D错误。
答案:B。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线和分度值、量程
D.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N
解:A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方向的力,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弹簧伸长和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即可,故A错误;
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伸长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B错误;
C、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故C正确;
D、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故D错误;
答案:C。
9.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
A.4N、0 B.0、4N C.4N、4N D.8N、8N
解:当弹簧受力平衡静止时,墙对弹簧的拉力大小等于人对弹簧的拉力大小为4N;弹簧两次伸长量相同,所受拉力不变,仍为4N,且弹簧两端所受人的拉力大小相等,即均为4N,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10.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理最合理的是(  )
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成正比
B.宽为4 mm的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8N×4=7.2 N
C.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不可能成正比
D.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
解:由题可知,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这仅仅是两次实验,所以不能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即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故D是正确的。
答案:D。
1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解:
A、任何物体都有重心,故A错误;
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环外。故B正确;
C、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圆环、空心球它们的重心在中间的空心部位上,所以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重心仍在其球心处,故C错误;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而物体受到的力并非都作用在重心上,故D错误。
答案:B。
12.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运动员的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A图中重力的方向错误,C图中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错误,B图中重力的作用点错误,只有D图正确。
答案:D。
13.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是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解: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和重垂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所以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答案:C。
14.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解:装上回形针小鸟的重心降低,稳定性增强;小鸟的形状不规则,重心不在几何中心上,鸟嘴上并没有胶水,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5.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形状 ,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解:在力的作用下弓的形状发生改变,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手后箭被射出时,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16.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他自己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力的大小、 方向 和作用点均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对墙施加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小东产生反作用力,所以他自己后退;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相互;方向。
17.如图所示,在太空飞行的人造卫星,A、B为卫星上的两个喷气发动机,根据表中指令的编码可知,当卫星收到编码为“11011,10001”的信息并执行指令后,卫星沿图中速度v的方向做  减速 (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指令 编码
发动机A 00100
发动机B 11011
点火 10001
熄火 01110
解:由表格知:“11011,10001”的指令是发动机B点火。
由图知,卫星向右运动。发动机B点火后向右侧喷出气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气流对卫星产生向左的反作用力,所以卫星做减速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减速;运动状态。
18.通过银幕,看着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中工作,的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假如你自己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请你展开想象,你将会怎样?
 向后运动 ,其原因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解:假如你自己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人会受到巨石的反作用力,故人会向后运动,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向后运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9.王斌同学在课余继续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想,并利用一个铁架台、一个弹簧、一根直尺和若干相同的钩码来做实验,他设计的实验表格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到结论,在一定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
实验次数 l 2 3 4 5
拉力F/N 0 0.98 1.96 2.94 3.92
弹簧长度l/cm 10.0 10.5 11.0 11.5 12.0
弹簧伸长Δl/cm 0 0.5 1.0 1.5 2.0
解: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答案: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
20.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大于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G=m×15N/kg 。
解: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40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1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G=m×15N/kg。
答案:大于;G=m×15N/kg。
21.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 重力 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的原理制成的。这个石头在地球上重为300N,月球上它的质量为 30 kg。
解: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到重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石头的质量为:m===30kg。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故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的质量相等,均为30kg。
答案:重力;竖直向下;30。
22.小欣给爸爸拿图中所示的茶杯,不小心失手,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上。若忽略空气阻力,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之间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弹力,理由是 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只接触了,但没有发生挤压 。
解: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二者只接触了,但没有发生挤压(即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弹力;
答案:没有;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只接触了,但没有发生挤压。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3.如图所示,请画出所受的重力G和球对墙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解:(1)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G表示,即为重力的示意图;
(2)过球与墙面的接触点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F表示,即为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4.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解: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物体A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弹力,同时还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也属于弹力),二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25.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为:F1=F3=F4>F2。
(1)该同学是根据 钢条的形变 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丙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
(3)通过比较 甲 、 乙 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4)小明认为,因为丙丁两图中,丁图的效果明显,所有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他的说法是 错误 的,因为 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 。
解:
(1)图中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钢条发生了形变,根据钢条形变程度的不同,显示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甲、丙两图中力的方向、大小都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甲、乙两图中力的作用点、方向都相同,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丙、丁两图中力的大小相同,但力的作用点、方向都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必须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点都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所以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1)钢条的形变;(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甲;乙;(4)错误,没有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
26.同学们在学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
(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螺母总重G/N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刻度尺读数L/mm 0 5.0 11.0 20.0 30.0 45.0 60.0 75.0 90.0 110.0 133.0 158.0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  长 。
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  0.33 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  30.0 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  0~0.2N 。
(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  小 ,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解:
(1)螺母静止,受到橡皮筋的拉力和它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所受拉力越大,刻度尺读数越大,即橡皮筋的伸长越长;
在第5次到第8次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设橡皮筋所受拉力为Fx时,刻度尺的示数L为70.0mm,
则有:(L7﹣L5):(Lx﹣L5)=(F7﹣F5):(Fx﹣F5),
即:(60.0mm﹣30.0mm):(70.0mm﹣30.0mm)=(0.30N﹣0.20N):(Fx﹣0.20N),
解得:Fx=0.33N;
在其他次数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没有精确的数量关系,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时,并不能确定此时对应的物体重;
(3)在第5次到第8次实验中,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要用此橡皮筋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精确的测量范围应在其伸长量为30.0mm到90.0mm之间,测力范围为0~0.2N;
(4)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小,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答案:(1)等于;(2)长;0.33;不能;(3)30.0;0~0.2N;(4)小。
27.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 几何中心 上。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
(1)操作方法: 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
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 。
(2)判断方法: AB、CD的交点 即为薄木板的重心。
(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 ③ (填写序号)
①二力平衡的条件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解: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
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
(2)AB、CD的交点就是薄木板的重心。
(3)木板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样可保证重心一定在所画的线上,而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验没有用到的物理知识的③。
答案:几何中心;
(1)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
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
(2)AB、CD的交点;
(3)③。
五、计算题(28题8分,29题11分,共19分)
28.一辆重型吊车在建筑工地上正准备吊起体积是0.8m3的石块,这辆吊车的钢丝最多能承受2×103N的拉力。已知石块的密度为2.4×103kg/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辆起重机能否吊起这块石块?
解:由ρ=可得,石块的质量:m=ρV=2.4×103kg/m3×0.8m3=1920kg,
石块受到的重力:G=mg=1920kg×10N/kg=1.92×104N,
因G>F=2×103N,
所以这根钢绳不能吊起这块石块。
答:这根钢绳不能吊起这块石块。
29.某品牌纯牛奶,盒内装有150mL。密度为1.1g/cm3的纯牛奶,不计外包装质量,已知物体在月球表面时的物重是地球表面时。求:
(1)纯牛奶的质量;
(2)牛奶的重力;
(3)该牛奶在月球表面时的物重。
解:
(1)纯牛奶的体积V=150mL=150cm3,
由ρ=可得,该纯牛奶的质量:
m=ρV=1.1g/cm3×150cm3=165g=0.165kg;
(2)纯牛奶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
G地=mg=0.165kg×10N/kg=1.65N;
(3)由题可知,该牛奶在月球表面时的重力:
G月=G地=×1.65N=0.275N。
答:(1)纯牛奶的质量为0.165kg;
(2)牛奶的重力为1.65N;
(3)该牛奶在月球表面时的物重为0.275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章 力(提分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3.将一小段黄瓜悬挂,小明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发现黄瓜发生了微微的转动。他猜想强磁铁对水产生了力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下列实验可验证其猜想的是(  )
A.将塑料袋装满水后悬挂,用强磁铁靠近水袋,水袋静止不动
B.将一小段香蕉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香蕉微微转动
C.将另一小段黄瓜悬挂,用强磁铁靠近其一端,黄瓜微微转动
D.将水放置在盆中,用强磁铁靠近水面,水面向下微微凹陷
4.如图所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在天宫空间站表演“太空游泳”,漂浮的刘洋不断向后划动手臂,却无法向前移动。下列成语所含物理知识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叶落归根 B.孤掌难鸣 C.震耳欲聋 D.立竿见影
5.下列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A.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B.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C.小明用力推着自行车加速前进
D.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
6.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7.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线和分度值、量程
D.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N
9.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
A.4N、0 B.0、4N C.4N、4N D.8N、8N
10.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理最合理的是(  )
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成正比
B.宽为4 mm的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8N×4=7.2 N
C.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不可能成正比
D.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
1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12.如图所示,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3.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是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14.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运动员用力拉开弓,弓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松手后,拉弯的弓能将箭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   。
16.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他自己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力的大小、   和作用点均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7.如图所示,在太空飞行的人造卫星,A、B为卫星上的两个喷气发动机,根据表中指令的编码可知,当卫星收到编码为“11011,10001”的信息并执行指令后,卫星沿图中速度v的方向做    (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指令 编码
发动机A 00100
发动机B 11011
点火 10001
熄火 01110
18.通过银幕,看着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中工作,的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假如你自己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请你展开想象,你将会怎样?
    ,其原因是    。
19.王斌同学在课余继续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他进行了猜想,并利用一个铁架台、一个弹簧、一根直尺和若干相同的钩码来做实验,他设计的实验表格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到结论,在一定范围内   。
实验次数 l 2 3 4 5
拉力F/N 0 0.98 1.96 2.94 3.92
弹簧长度l/cm 10.0 10.5 11.0 11.5 12.0
弹簧伸长Δl/cm 0 0.5 1.0 1.5 2.0
20.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21.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   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原理制成的。这个石头在地球上重为300N,月球上它的质量为   kg。
22.小欣给爸爸拿图中所示的茶杯,不小心失手,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上。若忽略空气阻力,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之间   (选填“有”或“没有”)弹力,理由是    。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3.如图所示,请画出所受的重力G和球对墙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24.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25.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为:F1=F3=F4>F2。
(1)该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丙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通过比较   、   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4)小明认为,因为丙丁两图中,丁图的效果明显,所有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他的说法是   的,因为   。
26.同学们在学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
(1)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螺母个数n/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螺母总重G/N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刻度尺读数L/mm 0 5.0 11.0 20.0 30.0 45.0 60.0 75.0 90.0 110.0 133.0 158.0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    。
②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    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
(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    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    。
(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    ,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
27.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
(1)操作方法:   。
(2)判断方法:   即为薄木板的重心。
(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   (填写序号)
①二力平衡的条件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五、计算题(28题8分,29题11分,共19分)
28.一辆重型吊车在建筑工地上正准备吊起体积是0.8m3的石块,这辆吊车的钢丝最多能承受2×103N的拉力。已知石块的密度为2.4×103kg/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辆起重机能否吊起这块石块?
29.某品牌纯牛奶,盒内装有150mL。密度为1.1g/cm3的纯牛奶,不计外包装质量,已知物体在月球表面时的物重是地球表面时。求:
(1)纯牛奶的质量;
(2)牛奶的重力;
(3)该牛奶在月球表面时的物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