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化学微粒相关概念及意义
1.(2024八下·杭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原子结构 B.二氧化碳分子 C.新冠病毒 D.接种疫苗标志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可以是复杂的事物,也可以是复杂的过程或者过程的示意等,例如计算公式、电路图等都属于模型。【解答】A、图为原子结构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为二氧化碳分子的微观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为新冠病毒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为接种疫苗标志,不是模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4八下·吴兴期中)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而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如: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
【解答】 A.图示为杭州亚运会会徽,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电路图,可以直观描述电路连接关系,属于模型,故B符合题意;
C.图示为禁止鸣笛标志,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男女性别标志,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八下·余杭期中)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_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慨括抽象的。
【解答】A:原子核电子轨道为模型;
B:电路图为模型;
C:节水符号为符号;
D:磁体周围磁感线 为模型;
故选C。
4.(2024八下·义乌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电流表 B.地球仪 C.磁感线 D.甲烷分子结构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符号代表事物的标志。
【解答】A.电流表,属于符号,不属于模型,故A符合题意
B.地球仪,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感线,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分子结构,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024八下·乐清期中)如图为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图中的“?”代表的是( )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
【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6.(2024八下·余杭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
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20 B.O2 C.O D.O2-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以及氧气的化学式分析;
【解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氧分子的符号是 O2 ,故选:B
7.(2024八下·余杭期中)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夏天自行车轮胎爆炸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 一滴水中约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解答】A、 夏天自行车轮胎爆炸 是由于温度过高是气体分子间隔变大,气体体积变大导致,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一滴水中约1021个水分子 说明水分子很小,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是由于压缩后使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分子本身没变,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3·浙江期中)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A、根据离子的含义分析。
B、根据原子的含义分析。
C、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析。
D、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
【解答】A. 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错误;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最小的微粒,故错误;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不是分子,故错误;
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正确;
故答案为:D。
9.(2024八下·绍兴期中)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结构图判断原子的构成;
【解答】A、如图所示,甲和丙的质子数相同,其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甲、丙的核电荷数相同,选项错误;
B、如图所示,甲、丙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选项错误;
C、由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乙、丁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故它们属于同种元素,选项正确;
D、如图所示,甲、乙的质子数不相同,不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因此不互为同位素,选项错误。
故选:C。
10.(2024八下·绍兴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子一定比原子质量大
B.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
【解答】A、分子比其构成原子质量大,但不是所有分子质量都比原子质量大,选项错误;
B、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其构成分子保持,选项正确;
C、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选项正确;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而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选项正确;
故选:A。
11.(2024八下·温州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轨道式原子模型。
【解答】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轨道式原子模型(即分层结构模型)。
所以,先后顺序为③→②→①。
故答案为:B。
1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金属元素
B.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质子数为6
C.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离子符号为Na
D.钟面上时针、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那么为金属元素;
B.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
C.最外层电子大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最外层电子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D.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推算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H,为非金属元素,不含有金字旁,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可知,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C,它的质子数为6,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图片可知,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Na,它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写作Na+,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钟面上时针对准O,通常显-2价,分针对准Mg,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单质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符号“Al”表示的含义只有两种,铝元素和1个铝原子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根据自然界中金属的存在状态判断;
B.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C.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
D.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解答。
【解答】A.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不是金属铝,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为26.98,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单位为“1”,不是“g”,故B错误;
C.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故C正确;
D.符号“Al”表示的含义有:铝元素和1个铝原子、铝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14.(2024八下·杭州期中)世界是由元素组成的.图中能正确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来回答本题,再结合所给图示中前几种元素的含量来回答本题。
【解答】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前五种元素是:O、Si、Al、Fe以及其他,只有B图中符合。
故答案为:B。
15.(2023八下·义乌期中)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质量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以及原子的结构分析
【解答】A. 金元素是金属元素,A错误
B. 197是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金原子的质量,B错误
C.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包括质子和中子,其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从图中可以看出金是79号元素,说明它的质子数为79,所以核外电子数也为79,C错误
D.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因此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D正确
故答案为D
16.(2024八下·余杭期中) 工业上用SO3 与水反应制硫酸 (H2SO4), 对于SO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
B.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
C.SO3 与 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三氧化硫中有4个原子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解答】A、 SO3 是三氧化硫的化学式,故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选项正确;
B、根据化学式可知,三氧化硫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选项正确;
C、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因此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也是+6价,选项正确;
D、三氧化硫是由三氧化硫分子构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共4个原子,选项错误;
故选:D。
17.(2024八下·余杭期中)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瓶标签如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
【解答】A、锌的化学式是Zn,选项正确;
B、氧化铁的化学式是,选项错误;
C、氯化镁的化学式是,选项正确;
D、硫酸钾的化学式是,选项正确;
故选:B。
18.(2024八下·余杭期中)右图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1)字母 a 、b 分别代表的是 , 。
(2)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答案】(1)原子;电子
(2)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原子的构成与物质的关系分析;
(2)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分析;
【解答】(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故如图, 字母 a 、b 分别代表的是 原子、电子;
(2)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分子或物质,故填: 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19.(2024八下·杭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 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
现象1: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 α 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1)根据α 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 α 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
(2)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则粒子经过金箔后传播方向不变,即偏转角度为零的粒子数量很大。
(2)原子种类取决于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可知黑球是质子,据此判断。【解答】(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几乎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2)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
20.(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铭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3)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A.质子数相同 B.中子数相同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③;质子;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先确定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什么元素,结合中文名称进行判断。
(2)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质子数排列的,所以原子序数就等于质子数。
(3)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同一族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解答】(1)由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②是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③是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117号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
(3)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位于同一族,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D。
21.(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元素,请回答(均填化学式):
元素名称 钠 铁 铝 氢 氯 氧 硫
(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2)上表中的氢、氧元素可以组成两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氧化物是 。
【答案】(1)Al2O3
(2)H2O2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中相关元素的含量。
【解答】(1)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故为 Al2O3 ;
(2)H一般显+1价,若氧显-1价,则该化学式为 H2O2 。
故答案为:(1) Al2O3 ;(2) H2O2
22.(2024八下·余杭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的元素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35号元素,则此元素的质子数为 。
(3)地壳中含量前两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
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____ ( 填 字 母 ) 。
A.C和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
【答案】(1)非金属
(2)135
(3)SiO2
(4)B;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认识以及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 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的元素是氟元素,偏旁部首是气字头,因此属于非金属元素;
(2)根据原子序号等于元素的质子数,故135号元素的质子数也是135;
(3) 地壳中含量前两位的非金属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硅元素,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硅元素化合价为+4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 C和Ne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
B、Be和Mg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
C、Al和Si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
D、F和Cl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
故选:BD。
23.(2024八下·绍兴期中)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铁离子 ②O2中4的意义, ③SO3中“3”的意义 ;
④写出构成食盐(氯化钠)的微粒符号
【答案】2Fe3+;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三个氧原子;Na+ Cl-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用语分析;
【解答】 ①每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个铁离子 表示为; ② 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标在化学式该元素正上方,正负在左,数字在右,O2中4的意义 表示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③化学式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SO3中“3”的意义 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三个氧原子 ; ④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构成氯化钠的微粒符号是。
24.(2024八下·余杭期中)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
【答案】(1)Al;
(2)SO2;Na+、Cl-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化合价的标识分析;
(2)根据分子的定义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分析;
【解答】(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标在化学式该元素正上方,正负在左,数字在右,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填:;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故填:;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填:。
25.(2024八下·长兴期中)“①2NH3②SO2③Mg2+④H2O ⑤-”中“2”的含义:
(1)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
(3)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答案】③⑤;②④;①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1.(2025八下·义乌月考)下列有关原子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B.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C.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D.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A、根据现代科学家认为的原子的构成分析;
B、根据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分析;
C、根据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分析;
D、根据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分析。
【解答】A、 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是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不符合题意;
B、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不符合题意;
C、 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是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转动 ,不符合题意;
D、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 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5八下·义乌月考)一副用元素符号写的春联,上联Ag、Zn、Na、F、Ga、Hf、Mg(迎新纳福家和美),下联:Re、Sg、Tc、Au、As;Sc、Ti(来喜得金身康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Zn、Na、Au均为金属元素
B.F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
C.Zn、Mg元素在同一周期
D.C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根据所给各元素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名称带“气”的为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侧分析;
C、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即为元素周期数分析;
D、根据地壳中最多金属元素为铝元素分析。
【解答】A、Ag、Zn、Na、Au分别是银、锌、钠、金,均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F属于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侧,不符合题意;
C、Zn、Mg元素不在同一周期,镁位于第三周期,锌位于第四周期,不符合题意;
D、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4八下·吴兴期中)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知识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C、根据地壳中元素由多到少顺序为氧、硅、铝、铁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A、 Fe3O4中铁和氧元素质量比为56:21.3,Fe2O3中铁和氧元素质量比为56:24,FeS中铁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为56:32,由此可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2O3>Fe3O4>FeS ,不符合题意;
B、 CaCO3、CaCl2、Ca(OH)2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0、111、74,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 ,符合题意;
C、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 ,不符合题意;
D、KMnO4中锰元素化合价为+7价,K2MnO4中锰元素化合价为+6价,MnO2 中锰元素化合价为+4价,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3八下·杭州期中)某工业盐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杂质)而显黄色,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
A.9:97 B.1:3 C.3:1 D.3:97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溶液不显电性,在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相等。
【解答】 H+与Cl-的个数比为88:97,则负电荷总数为97,氢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为88,要保证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值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值相等,则铁离子需要提供9个正电荷,一个铁离子带三个正电荷,故铁离子个数为3,所以Fe3+与Cl-的个数比为3:97,观察选项,
故答案为:D。
5.(2024八下·苍南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乙)。
【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于是,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丙)。结合图丙,请列举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
(3)基于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你认为丁图中最符合实际的原子结构为 (填字母)。
【拓展与应用】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为强化同学们对分子结构模型的理解,老师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践性活动,并为此次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制作”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同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调
指标二 形态规整、能很好体现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形态规整、但不能体现分子的立体结构 形态扭曲与实际不符
(4)小科、小红两位同学均用超轻粘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图戊所示)。参照评价量表,组长把小红作品的“指标一”评定为“优秀”,而“指标二”评定为“合格”。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原子核;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C;调整碳、氢的空间位置,体现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原子的构成
6.(2024八下·金东期末)为了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小科同学用各色橡皮泥进行分子模型的制作。观察四种分子结构模型,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模 型 各种颜色的球及个数 分子名称 化学式
1 1 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水分子 H2O
2 1个黑色球、4个白色球 甲烷分子 ①
3 2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② H2O2
4 2个黑色球、1个灰色球、6个白色球 乙醇分子 C2H5OH
(1) 模型2的化学式①是 ; 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 。
(2)由模型3表示的物质可以反应得到模型1表示的物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 。
【答案】(1)CH4;过氧化氢分子
(2)过氧化氢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水分子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由图可得 灰色球 表示氧原子, 白色球 表示氢原子, 黑色球 表示碳原子。
【解答】(1)甲烷化学式为CH4,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过氧化氢分子;
(2)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分子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即过氧化氢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水分子。
7.(2024八下·温州期末)硝酸羟胺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绿色推进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其做观示意如图所示.
(1)一个硝酸羟胺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
(2)据图分析,“”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 .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硝酸羟胺分解会释放大量能量,可用作飞船的绿色推进剂.请在上述生成物中任选一种举例说明性质决定用途: .
(4)硝酸羟胺目前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有人建议在民用方面将其推广,如汽车燃料、厨房然气等,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下列观点属于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有____.(可多选)
A.硝酸羟胺有剧毒,挥发后对皮肤和眼睛等损伤较大
B.等质量的硝酸羟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C.硝酸羟胺熔点低、易泄露,对储存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D.硝酸羟胺完全分解后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
E.在研发硝酸羟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过高
【答案】(1)
(2)
(3)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其他合理答案)
(4)A;C;E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2)根据粒子的构成确定化学式分析;
(3)根据氧气、水、氮气的用途分析;
(4)根据硝酸羟胺的缺点为反应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分析。
【解答】(1) 一个硝酸羟胺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4:2:4=2:1:2。
(2)由图示可知,“”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N2。
(3)上述反应生成物有氮气、氧气和水,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水可作溶剂等。
(4) 硝酸羟胺有剧毒,挥发后对皮肤和眼睛等损伤较大,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A正确; 等质量的硝酸羟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是支持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B错误; 硝酸羟胺熔点低、易泄露,对储存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C正确; 硝酸羟胺完全分解后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为支持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D错误; 在研发硝酸羟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过高为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观点,E正确。
故答案为:(1)2:1:2;(2)N2;(3)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其他合理答案) ;(4)ACE。
8.(2025八下·南湖月考)某市有大面积含丰富硒的土壤资源,在这种土壤中种植的白莲、甘薯、大米等,由于含甲富的硒被称为富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富硒产品中的“硒”诣的是 (填“1元夜”、“分子”或“原子”)。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载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一个硬原子的原子核由34个质子和45个 构成。
【答案】元素;中子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富硒产品中的“硒”指的是元素,它存在于物质的化合物中;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根据“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知一个硒原子的质子数;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则一个硒原子的中子数。
【解答】由题意可知,富硒产品中的“硒”指的是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根据“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知一个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则知一个硒原子的中子数为79-34=45。
9.(2024八下·黄岩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AⅣ ⅤA ⅥA 0Ⅶ 0
第二周期 3Li 7 4Be 9 5B 11 ① 7N 14 8O 16 9F 19 10Ne 20
第三周期 11Na 23 ② 13AI 27 14Si 28 ③ 16S 32 17Cl 35.5 18Ar 40
(1)图甲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 (填“①”“②”或“③”),它属于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2)图乙是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表中与氯元素在同一纵行的氟元素,其原子结构与氯原子相似。试推测。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
(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①;非金属;3;得到;F-;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周期数等于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是决定元素种类的关键因素,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解答】(1)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图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逐渐递增,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①;该元素是碳元素,其元素名称中含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2)根据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根据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的符号是 F ;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A。
10.(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①
N
② Ne
③
Si
Ar
(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3)利用表中已有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答案】化学;②;氮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同一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2)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氵”字旁。
(3)根据微粒模型“ ”,属于单质的分子,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同一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3、9、12,分别是锂、氟、镁元素,其中氟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
(3)微粒模型“”,属于单质的分子,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表中已有元素中氮元素可以组成N2,物质的名称是氮气(合理即可)。
11.(2024八下·杭州期中)某科学实验室能以低浓蚀溶液生产具有泛应用的钼(Mo),Na2MoO4是钼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Na,MoO4中钼元素(Mo)的化合价是 。
(2)组成Na2MoO4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内,位于其所在周期能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 。
(3)钼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请写出+2钼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 。
【答案】(1)+6
(2)氧
(3)Mo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钼元素的氧化物中钼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Na2MoO4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2)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的元素,从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终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则组成Na2MoO4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内,位于其所在周期靠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氧。
(3)钼元素的氧化物中钼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oO。
12.(2024八下·西湖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钪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答案】(1)21
(2)A;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解答】(1)因为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钪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1;
(2)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A说法正确;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X、Y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横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故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C。
(1)因为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钪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1;
(2)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A说法正确;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X、Y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横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故C说法正确;
故选AC。
13.(2024八下·吴兴期中)模型可以反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如图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则图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填“A”“B”“C”或“D”)。
(2)某矿石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化合物,经测定,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图2中甲图。由此可推测,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
(3)乙图是小明同学模仿甲图构建的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图中的A表示的是 元素。
【答案】(1)C
(2)碳酸钙
(3)氮(N)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 【分析】(1)根据水汽化是水分子间隔变大分析;
(2)根据碳酸钙的元素组成分析;
(3)尿素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
【解答】(1)由于水汽化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不变,A、B中水分子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中水分子的间隔和汽化前相同不符合题意,C表示相同的体积内水分子减少即水分子间隔变大,符合题意,故选:C;
(2)根据图示可知,该物质样品中不含碳元素,而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不含碳酸钙;
(3)尿素中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所以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氮元素,所以A表示氮元素。
14.(2024八下·嵊州期末)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是有一定质量的。
(1)已知钾原子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则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已知Cu和Ag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4和108,则等质量的这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 。
(3)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①乙酸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②乙酸可由乙醛制得,乙醛的化学式为C2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x= 。
【答案】(1)39
(2)Cu
(3)1∶2;4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相同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所含原子数目越少;
(3)①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图可以确定其分子组成;
②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1)已知钾原子质量约等于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则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5 x12 = 39;
(2)等质量(设为mg)的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比为,因此等质量的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Cu;
(3)①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其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4=1:2;
②乙醛的化学式为C2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x=44-2x12-16=4。
15.(2024八下·越城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53天后,“嫦娥六号”返回器将携带月球土壤样品着陆地球。
(1)火箭发射与燃料
①火箭的助推器系统采用一种液氧煤油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若发射时使用120吨航空煤油,与液氧完全反应后生成396吨二氧化碳和108吨水,则反应共消耗 吨液氧,航空煤油中含有的元素有
②火箭的子级推进系统采用一种液氧液氢燃气发生器循环发动机,液氢、液氧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无污染的常见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月壤的采集与保存
①根据月球的状况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选填字母);
A.矿物质 B.水 C.微生物 D.腐殖质
②着陆后,着陆器采用表钻结合的方式,既铲挖了月面表层土壤,又深孔钻取了月面至2米深处的“月壤柱”, 样品对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历史更有价值(选填“表面土壤”或“月壤柱’);
③采回的月壤,将由科学家真空解压后保存于氮气中。氮气能用于保存月壤,主要是因为其化学性质
(3)月壤的成分与价值
月壤中有丰富的可作核聚变燃料的He-3,如图所示为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在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填写序号),①③ (填写“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1)384;碳、氢;2H2+O22H2O
(2)A;月壤柱;稳定
(3)③;属于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
(2)根据月球状况、“月壤柱’对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历史更有价值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
【解答】(1) ①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消耗液氧质量为396t+108t-120t=384t,396t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108t水中氢元素质量为,由碳、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煤油中碳和氢元素质量和为108t+12t=120t,则煤油中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② 液氢、液氧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无污染的常见物质, 即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2H2+O2点燃2H2O 。
(2) ①月球中现在还没有生命,根据月球的状况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矿物质,故选A。 ②“月壤柱’是深孔钻取了月面至2米深处所取, 对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历史更有价值 ; ③氮气能用于保存月壤,主要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③ ; ①③ 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故答案为:(1)384;碳、氢; 2H2+O2点燃2H2O ;(2)A;“月壤柱’;稳定;(3)③;属于。
16.(2024八下·杭州期中)为了了解原子结构的奥秘,人类经历了浸长的探索过程;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11年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α粒子发生器——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靶子,厚度1μm;
③探测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偏转,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分析解释】
(1)若原子的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
(2)卢瑟福认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他推测的证据是 ;
(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 。
【答案】不会;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
【解答】(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很小的结构”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子核。
(2)α粒子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很小的结构”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子核,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属箔弹了回来,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化学微粒相关概念及意义
1.(2024八下·杭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原子结构 B.二氧化碳分子 C.新冠病毒 D.接种疫苗标志
2.(2024八下·吴兴期中)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3.(2022八下·余杭期中)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
A. B. C. D.
4.(2024八下·义乌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电流表 B.地球仪 C.磁感线 D.甲烷分子结构
5.(2024八下·乐清期中)如图为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图中的“?”代表的是( )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
6.(2024八下·余杭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
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20 B.O2 C.O D.O2-
7.(2024八下·余杭期中)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夏天自行车轮胎爆炸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 一滴水中约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8.(2023·浙江期中)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9.(2024八下·绍兴期中)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10.(2024八下·绍兴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子一定比原子质量大
B.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
11.(2024八下·温州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1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金属元素
B.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质子数为6
C.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离子符号为Na
D.钟面上时针、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1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单质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符号“Al”表示的含义只有两种,铝元素和1个铝原子
14.(2024八下·杭州期中)世界是由元素组成的.图中能正确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B. C. D.
15.(2023八下·义乌期中)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质量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
16.(2024八下·余杭期中) 工业上用SO3 与水反应制硫酸 (H2SO4), 对于SO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
B.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
C.SO3 与 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三氧化硫中有4个原子
17.(2024八下·余杭期中)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瓶标签如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8.(2024八下·余杭期中)右图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1)字母 a 、b 分别代表的是 , 。
(2)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19.(2024八下·杭州期中)为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 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
现象1: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 α 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1)根据α 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 α 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
(2)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A. B. C. D.
20.(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2)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铭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
(3)②号元素和④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A.质子数相同 B.中子数相同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1.(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元素,请回答(均填化学式):
元素名称 钠 铁 铝 氢 氯 氧 硫
(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2)上表中的氢、氧元素可以组成两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氧化物是 。
22.(2024八下·余杭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的元素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35号元素,则此元素的质子数为 。
(3)地壳中含量前两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
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____ ( 填 字 母 ) 。
A.C和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
23.(2024八下·绍兴期中)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铁离子 ②O2中4的意义, ③SO3中“3”的意义 ;
④写出构成食盐(氯化钠)的微粒符号
24.(2024八下·余杭期中)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
25.(2024八下·长兴期中)“①2NH3②SO2③Mg2+④H2O ⑤-”中“2”的含义:
(1)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
(3)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1.(2025八下·义乌月考)下列有关原子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B.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C.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D.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2.(2025八下·义乌月考)一副用元素符号写的春联,上联Ag、Zn、Na、F、Ga、Hf、Mg(迎新纳福家和美),下联:Re、Sg、Tc、Au、As;Sc、Ti(来喜得金身康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Zn、Na、Au均为金属元素
B.F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
C.Zn、Mg元素在同一周期
D.C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2024八下·吴兴期中)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知识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
4.(2023八下·杭州期中)某工业盐酸中因含有少量FeCl3(不含其它杂质)而显黄色,测知该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88:97,则其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
A.9:97 B.1:3 C.3:1 D.3:97
5.(2024八下·苍南期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乙)。
【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偏转。于是,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丙)。结合图丙,请列举得出“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这一结论的主要证据是 。
(3)基于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你认为丁图中最符合实际的原子结构为 (填字母)。
【拓展与应用】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为强化同学们对分子结构模型的理解,老师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践性活动,并为此次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制作”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同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调
指标二 形态规整、能很好体现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形态规整、但不能体现分子的立体结构 形态扭曲与实际不符
(4)小科、小红两位同学均用超轻粘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图戊所示)。参照评价量表,组长把小红作品的“指标一”评定为“优秀”,而“指标二”评定为“合格”。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6.(2024八下·金东期末)为了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小科同学用各色橡皮泥进行分子模型的制作。观察四种分子结构模型,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模 型 各种颜色的球及个数 分子名称 化学式
1 1 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水分子 H2O
2 1个黑色球、4个白色球 甲烷分子 ①
3 2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② H2O2
4 2个黑色球、1个灰色球、6个白色球 乙醇分子 C2H5OH
(1) 模型2的化学式①是 ; 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 。
(2)由模型3表示的物质可以反应得到模型1表示的物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 。
7.(2024八下·温州期末)硝酸羟胺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绿色推进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氮气、氧气和水.其做观示意如图所示.
(1)一个硝酸羟胺分子中H、N、O原子个数比为 .
(2)据图分析,“”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 .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硝酸羟胺分解会释放大量能量,可用作飞船的绿色推进剂.请在上述生成物中任选一种举例说明性质决定用途: .
(4)硝酸羟胺目前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有人建议在民用方面将其推广,如汽车燃料、厨房然气等,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下列观点属于反对将硝酸羟胺在民用领域进行推广的有____.(可多选)
A.硝酸羟胺有剧毒,挥发后对皮肤和眼睛等损伤较大
B.等质量的硝酸羟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比普通汽油大得多
C.硝酸羟胺熔点低、易泄露,对储存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D.硝酸羟胺完全分解后产物无污染,绿色环保
E.在研发硝酸羟胺的使用及其安全性等方面投入成本过高
8.(2025八下·南湖月考)某市有大面积含丰富硒的土壤资源,在这种土壤中种植的白莲、甘薯、大米等,由于含甲富的硒被称为富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富硒产品中的“硒”诣的是 (填“1元夜”、“分子”或“原子”)。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载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一个硬原子的原子核由34个质子和45个 构成。
9.(2024八下·黄岩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AⅣ ⅤA ⅥA 0Ⅶ 0
第二周期 3Li 7 4Be 9 5B 11 ① 7N 14 8O 16 9F 19 10Ne 20
第三周期 11Na 23 ② 13AI 27 14Si 28 ③ 16S 32 17Cl 35.5 18Ar 40
(1)图甲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 (填“①”“②”或“③”),它属于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2)图乙是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表中与氯元素在同一纵行的氟元素,其原子结构与氯原子相似。试推测。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
(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0.(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He
①
N
② Ne
③
Si
Ar
(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
(3)利用表中已有元素,写出一种分子的构成与微粒模型“”相似的物质的名称: 。
11.(2024八下·杭州期中)某科学实验室能以低浓蚀溶液生产具有泛应用的钼(Mo),Na2MoO4是钼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Na,MoO4中钼元素(Mo)的化合价是 。
(2)组成Na2MoO4的元素中,在元素周期表内,位于其所在周期能近尾部位置的元素是 。
(3)钼元素在化合物中有多种化合价,请写出+2钼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 。
12.(2024八下·西湖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钪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13.(2024八下·吴兴期中)模型可以反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如图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则图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填“A”“B”“C”或“D”)。
(2)某矿石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化合物,经测定,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图2中甲图。由此可推测,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
(3)乙图是小明同学模仿甲图构建的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图中的A表示的是 元素。
14.(2024八下·嵊州期末)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是有一定质量的。
(1)已知钾原子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2)质量的3.25倍,则钾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已知Cu和Ag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4和108,则等质量的这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 。
(3)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①乙酸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②乙酸可由乙醛制得,乙醛的化学式为C2Hx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x= 。
15.(2024八下·越城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53天后,“嫦娥六号”返回器将携带月球土壤样品着陆地球。
(1)火箭发射与燃料
①火箭的助推器系统采用一种液氧煤油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若发射时使用120吨航空煤油,与液氧完全反应后生成396吨二氧化碳和108吨水,则反应共消耗 吨液氧,航空煤油中含有的元素有
②火箭的子级推进系统采用一种液氧液氢燃气发生器循环发动机,液氢、液氧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无污染的常见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月壤的采集与保存
①根据月球的状况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选填字母);
A.矿物质 B.水 C.微生物 D.腐殖质
②着陆后,着陆器采用表钻结合的方式,既铲挖了月面表层土壤,又深孔钻取了月面至2米深处的“月壤柱”, 样品对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历史更有价值(选填“表面土壤”或“月壤柱’);
③采回的月壤,将由科学家真空解压后保存于氮气中。氮气能用于保存月壤,主要是因为其化学性质
(3)月壤的成分与价值
月壤中有丰富的可作核聚变燃料的He-3,如图所示为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在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填写序号),①③ (填写“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
16.(2024八下·杭州期中)为了了解原子结构的奥秘,人类经历了浸长的探索过程;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11年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α粒子发生器——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靶子,厚度1μm;
③探测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偏转,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分析解释】
(1)若原子的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
(2)卢瑟福认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他推测的证据是 ;
(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