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四下5.6《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人教版四下5.6《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17 16:35: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角形》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三角形》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二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会根据图形特征对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分类。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增强空间观念和量感。”在“学业要求”中指出:“会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能根据边的相等关系,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能说出图形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多边形,它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本单元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以及后续的数学学习、物理学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三角形在几何证明中的重要作用等。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各部分名称(顶点、边、角)、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对比)以及三角形三条高的认识(理解高和底的对应关系,能在不同类型三角形中准确画出高)。
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可分为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按边分类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其中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 60°)。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3.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实验探究(如剪拼法、折拼法等)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并利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等,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四边形的内角和:教材先通过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得出特殊的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再运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经验探索四边形内角和。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图形的边和角等基本要素,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图形的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经常能接触到三角形的物体,如三角尺、自行车车架、屋顶等,对三角形的形状有了初步的直观感知和生活经验。这些都为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三角形的直观图形特征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被理解。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手工操作活动充满兴趣,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
二、单元目标拟定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知道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
2.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能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3.探究并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准确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理解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以及不同类型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3.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如多边形内角和的推导等。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
1.教材从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引入,如金字塔、高架桥等,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和内角和等知识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等,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2.在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等教学内容中,教材设计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如让学生用不同长度的纸条拼三角形,观察三角形角的特点进行分类,通过剪拼、折拼三角形的角来探究内角和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本单元教材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在三角形分类中渗透分类思想,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来得出内角和是 180°,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5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图形与几何 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 1
三角形的特性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
三角形的分类(1) 1
三角形的分类(2) 1
三角形的内角和 1
四边形的内角和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5.1《认识三角形》 目标: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知道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任务一: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探索三角形的定义 → 任务二:认识三角形的高 → 1.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画出三角形的高,知道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5.2《三角形的特性》 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任务一:从唯一性的角度初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 任务二:从牢固的角度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 1.能用小棒围三角形和四边形,知道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性。 2.能通过拉动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应用。
5.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目标: 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中经历剪、围三角形的过程,探究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任务一:明确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 任务二: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 1.能找出小明上学最近的路线,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经历剪、围三角形的过程,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4《三角形的分类(1)》 目标: 通过分类、操作等活动,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识别。 任务一:按角分 → 任务二: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 1.能把三角形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用集合圈表示。
5.5《三角形的分类(2)》 目标: 通过分类、操作等活动,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识别。 任务一: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 任务二:认识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 1.认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知道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最长。 2.能把三角形按边分,认识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5.6《三角形的内角和》 目标: 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任务一:量一量 → 任务二:剪拼法、折拼法 → 1.能测量、计算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2.能用剪拼法、折拼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普遍性。
5.7《四边形的内角和》 目标: 通过测量、剪拼、观察等活动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能运用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这一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任务一:阅读与理解 → 任务二:分析与解答 → 任务三:回顾与反思 → 1.能说出学过的四边形,能初步研讨这些已学过的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否一样。 2.能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并由一般到特殊探究出其他四边形的内角和。 3.能总结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感受到所得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6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分类、角的度量、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分类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完三角形的特性、分类之后的内容。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学习内容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三角形知识领域的重要定理。它是在学生了解了直角、平角等知识,学习了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早在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给足学生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发现并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定理。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经历和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结论的过程中,体会从度量的角度认识图形,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提升实践能力,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推理意识和空间观念。
重点 经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全过程”并归纳概括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难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这个单元,咱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三角形,我们把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类?师:今天的图形王国非常热闹,三角形三兄弟为了一个问题发生了激烈地争论,大家想不想它们在争论什么?课件出示:师:它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师:三角形的内角在哪?谁来指一指?师: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表达方便,分别用∠1、∠2、∠3来表示。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指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师:你们知道这三个内角相加的和等于多少度吗?师: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需要验证一下,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生: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学生:谁的内角和最大?学生指一指。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猜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本课开门见山,抛出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内角和”两个概念的含义,并自然提出本节课的核心数学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为思维和空间能力的发展提供生长的时间与空间。
讲授新课 任务一:量一量师:你能画几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师:你有什么方法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呢?师:能不能具体的说一说怎么用量的方法来验证。师:现在请大家去量一量自己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出示——学习任务: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师巡视指导,然后提问:谁来把你们的劳动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师:经过测量与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师:为什么会出现181°、179°这种现象呢?师:测量工具不够标准或测量时不够细致,造成小的偏差叫做“误差”。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科学实验不是一次或几次就能成功的,测量时要认真细致,尽量减少误差。实际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就是180°,只是因为测量有误差。 学生:可以画锐角三角形、也可以画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画钝角三角形。学生独自画三角形。学生:可以量一量。学生:可以用量角器量一量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学生独自完成测量、计算。学生1:我画的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 180°。学生2:我画的是锐角三角形,也是180°。学生3:我画的是钝角三角形,是179°。……学生: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由猜想到验证,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既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倾听、质疑、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学生亲历测量方法,探索、 发现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任务二:剪拼法、折拼法师:我们刚才通过度量和计算来验证,并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想想我们除了用量一量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方法能验证?师:你的方法太有想象力了,请大家先把老师给你们的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用∠1、∠2、∠3来表示,然后剪下来拼在了一起。展示:师:你剪的是什么三角形?师:那还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请男同学拿出钝角三角形,女同学拿出直角三角形,迅速剪下三个角,看能否拼成一个平角。展示: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那我们就说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如果不把三个角剪下来,谁能想一个办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师:大家想到办法了吗?师:具体怎么做?展示:把上面的角沿虚线横折,顶点落在底边上,再将剩下的两个角横折过来,使三个角正好拼在一起,这三个角组成了一个平角。接着,我还找了另外几个三角形来折,都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师: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什么?师: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活动,我们都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了一个平角,从而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是180°。实际上,你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运用了我们数学中特别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转化的数学思想。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历史上是谁发现了这个结论吗? 课件出示: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先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看一看,拼成了一个什么角。学生按要求完成,然后反馈:拼成了一个平角。学生:锐角三角形。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展示反: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也能拼成一个平角。同伴交流。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演示。学生:折的时候要注意顶点重合。学生读一读。 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尝试探究学习的主要方法。学习过程中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位置,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
课堂练习 基础题:1.每组卡片中,哪三个角可以组成三角形?2.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填一填。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提高题:3.红领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底角的度数是3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多少?
拓展题 4.如图,三角形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请算出图中∠BAD的度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测量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求和的方法。我还知道通过剪、拼的方法也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想一想,算一算。2.李爷爷有一块三角形蔬菜地,它的最大角是120°,最小角的4倍。这块三角形蔬菜地其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按边分,这是一块什么三角形蔬菜地 选做题:1.已知∠1、∠2、∠3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1)若∠1 =34°, ∠2=48°,则∠3=( )。(2)若∠1 =46°, ∠3=96°,则∠2=( )。(3)若∠3 =27°, ∠2=63°,则∠1=( )。2.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40°,另两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度?
【综合实践类作业】你还能借助其他平面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