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03 08:5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2 小题,1~8 题每题2 分,9~12 题每题3 分,共28 分)
1. 中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图是“承庆堂膏药" 部分制作工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
A.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D.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
4. 成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表达的本意与燃烧无关的是 (  )
A. 星火燎原 B. 火上浇油 C. 破釜沉舟 D. 死灰复燃
5.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通过气味区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 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6. 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4KO2+4CO2+2H2O====4KHCO3+3O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 KO2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B. 4 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 KHCO3 的名称:碳酸钾 D. 6 个氧原子:3O2
7. 月球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氦-3 和橄榄石(主要成分为Mg2SiO4)等。如图是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组成橄榄石的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氦原子的质子数是2
B. ②所示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①②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2
D. Mg2SiO4 中Si 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8. 我国研制的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的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液氧甲烷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由1 个碳原子和4 个氢原子构成
B. 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三种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反应后生成和的质量比为22 ∶ 9
9. [2024·安徽] 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灯使用的青铜含有铜等金属元素
B. 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C. 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
D. 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10.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O、C2H5OH 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2 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则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11.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
A. 图①: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图②:验证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 图③: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D. 图④:探究反应物间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2. [2024·扬州期末] 工业上可利用Fe3O4和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已知:①反应Ⅰ:2Fe3O46FeO+O2↑;②反应Ⅱ:3FeO+H2O Fe3O4+H2↑。
A. 上述流程中,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 理论上,每产生32 g O2,消耗水的质量为36 g
C. 与电解水制氢相比较,该方法具有节约能源、产品易分离的优点
D. 2. 9 g 可能由Fe、FeO、Fe2O3、Fe3O4 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 1 g,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Fe3O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
13. (10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含氧家族的“关系树”如图1所示。
(1)图1中“果子”标注的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2是氧气的性质实验的一部分装置。
①A、B、C三个集气瓶的底部均盛有少量水,能将水换成细沙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②图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C中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8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1)小英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装置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除去色素和异味。
(3)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2是进行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图,图中A端为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由该实验可得出水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矿泉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钾、锌等,这里的“钙”“钾”“锌”是指_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15. (18分)多角度认识物质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1是部分物质在自然界的转化过程。
(1)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CO2和H2O在常温下反应会生成碳酸,但是在叶绿体和光照的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葡萄糖,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柴燃烧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体现了自然界中重要物质H2O的循环,图1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__________种。
Ⅱ.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CO2与H2O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
(4)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社会价值看,二氧化碳甲烷化有利于实现__________(填字母)。
A.碳的循环利用
B.减少碳排放
C.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引起的污染)
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7分)
16. (12分)[2024·黄冈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时,关闭弹簧夹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至其中的液面高于①中的液面,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装置C不漏气。
(2)关闭弹簧夹N,打开弹簧夹M,向仪器①中加入石灰石,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M,打开弹簧夹N,用C、D制取并收集CO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D中已收集满CO2。
(4)也可用装置F代替装置C制取CO2,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导管口安装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新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引燃瓶中的白磷,白磷被引燃后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的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__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8. (9分)某兴趣小组取12 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了4. 4 g二氧化碳。(石灰石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1)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若将12 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将两份样品分别放入锥形瓶中,同时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请在图像上分别画出块状样品和粉末状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的曲线示意图。
答案
一、1. C 【点拨】烈火煎煮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2. B
3. D 【点拨】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放一团棉花,A 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应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以防瓶底炸裂,B 错误;CO2 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 错误。
4. C 5. B 6. B 7. C
8. C 【点拨】1 个甲烷分子由1 个碳原子和4 个氢原子构成,故A 错误;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故B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故C 正确;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由方程式可知, 反应后生成和的质量比为44 ∶(18×2)=11 ∶ 9,故D 错误。故选C。
9. D 【点拨】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D错误,故选D。
10. A
11. A 【点拨】A 项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温度均不同,不能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A 符合题意。
12. D 【点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FeO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Fe3O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2、+3,题中涉及的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流程中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A 正确;由流程图可知,水与氧气的对应关系为2H2O ~ O2,理论上,每产生32 g O2,消耗水的质量为36 g,B 正确;该方法制氢不需要通电,利用的是太阳能,节约能源,Fe3O4 为固体,H2 为气体,产品易分离,C 正确;2. 9 g 混合物中,Fe 元素的质量为2. 1 g,则Fe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 72. 4%,而FeO、Fe2O3、Fe3O4中,只有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72. 4%,题目已知该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Fe2O3,D 错误。
二、13. (1)SO2 (2)① C ②化合反应
③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3Fe+2O2Fe3O4
14. (1)玻璃棒;引流 (2)吸附 (3)加热煮沸
(4)负;氢元素和氧元素;2H2O2H2↑+ O2 ↑
(5)元素
15. (1)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2)化学 (3)三
(4)原子;CO2+2H2OCH4+2O2
(5)A、B
三、16. (1)一段时间内液面高度差不发生改变
(2)CaCO3+2HCl====CaCl2+H2O+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蕊溶液变红
(3)E 中蜡烛熄灭
(4)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7. (1)防止锥形瓶底炸裂;起缓冲作用,防止橡胶塞冲出
(2)产生大量白烟
(3)剩余的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继续燃烧;不平衡
四、18. 解:(1)设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 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
100 44
x 4. 4 g
= x=10 g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 的质量为10 g。
(2)
【点拨】平均分成两份后,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均为2. 2 g,且粉末状石灰石与盐酸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更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