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提升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提升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2 21:3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1950-1952年,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完全确立
B.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C.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这一制度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相互监督奠定了政治基础,也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地位、作用、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5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政治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 D.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4.2025年3月4日,一年一届的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代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意义是标志着(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5.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后,处处为群众做好事,很快出现了拥军的热情,他们称解放军为“甲萨巴”(新汉人)。1950年6——8月,各藏区共有三百多名青年加入解放军。这有利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B.消除地域差异 C.和平解放西藏 D.完成土地改革
6.“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制、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真正扬眉吐气。中国从这场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与这段话陈述的史实相符的是( )
A.开国大典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抗美援朝 D.一五计划
7.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是: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将五星红旗确定为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8.下列各项是小李同学制作的“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学习卡片中的1952年部分的内容,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B.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9.“只要不倒下,就继续战斗”是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同志作为军人意志的生动写照,同时他也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友谊勋章”。与他获得朝鲜两枚一级勋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对越自卫反击战 D.抗美援朝战争
10.2024年9月30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中强调“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下列不属于 “共和国华诞”“伟大”意义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D.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11.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
A.平衡地区差异 B.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做准备
C.应对朝鲜战争 D.调整工业结构
12.2025年3月5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1952年底,广东省某地区一农民王四用牛在耕田时高兴地叨咕着:“老黄牛呀肥又大,土改以后到我家,干起活来呱呱叫,一家大小都爱它,哥哥给它割青草,嫂嫂给它拌豆渣,弟弟牵它去饮水,哎,我就给它带上一朵大红花。”这块田的“主人”应该是( )
A.国家 B.集体 C.地主 D.王四
14.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解放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15.历史学习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土地私有制
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16.1950年,刘少奇指出:“乡村中90%的土地是中农、贫农及一部分雇农耕种的,但他们只对一部分土地有所有权,对大部分土地则没有所有权。……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在此,他意在强调( )
A.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是当务之急 B.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经济
C.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必要性
17.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收回外国兵营的地产权,征用兵营及其他建筑;建立了人民海关,使海关权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据此可知,新中国( )
A.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C.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8.“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材料中的“它”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综合题
19.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
【探究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探究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
(3)部队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举两例)。他们身上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材料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碑文
(1)“三年以来”其属于什么时期?
(2)“三十年以来”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1949年10月)
材料二:朝鲜内战爆发不久,美国就纠集所谓“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很快玩直逼中国东北边境。同时,美国宣布派遣第七舰队径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迫不得已但又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派遣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
——摘编自李晓辉(抗美援朝:捍卫和平的正义之战》
材料三:为了祖国不受侵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战,是世界现代史上穷国弱国打败富国强国的典范之战。
——摘编自齐德学(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场伟大战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指出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22.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这一东方睡狮逐渐觉醒,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何谓民族意识?有学者解释说:“民族意识,乃人民能巍然雄立于宇宙之要素,亦日民族自觉。简言之,即民族自知其为民族之谓。”五四运动时期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升华时期。
——摘编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材料三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十分英勇的,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摆脱失败的厄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前后国人民族意识的变化。结合所学,概述“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尝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时期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3)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什么?为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建国后进行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什么?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的意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获取的“战略利益”。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史实进行佐证。
材料三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0年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制发生的变化,并说明这一运动的完成的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拟写一个学习主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页,共7页
第7页,共7页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提升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C C A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D C B C C A
19.(1)领袖:毛泽东;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忠诚、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20.(1)解放战争时期
(2)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1.(1)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原因:美国军队侵犯我国边境;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司令员:彭德怀
(3)意义:抗美援朝战争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内涵: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22.(1)变化:由麻木不仁到普遍觉醒。
尝试:维新派掀起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
(2)表现:五四运动是一场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挥领导作用;青年学生充当了五四运动的先锋;工人阶级罢工,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学生的感召下,广大市民及其他阶层也广泛参与进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由此得到升华。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改革:土地改革。
(4)意义:激发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增强了中华民族团结进取的民族自信心;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23.(1)国内意义: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国际影响: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战略利益: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为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史实:一五计划。
(3)变化: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意义: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学习主题: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