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材料题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分别是什么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 电影《长津湖》有这样几句经典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2)材料二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通过阅读材料三,请你说说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四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4)根据材料四,指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意义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所述事件的主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再压至鸭绿江边,则对各方都不利。
——引自1950年10月毛泽东发给周恩来的电报
材料三: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4)列举2位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材料三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对我国有何重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使材料三中农民的“梦想实现了” 该法律文件的颁布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随后,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拉开帷幕。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材料三 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目的是什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列举一位。
(3)材料三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于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鲜战争不该打,抗美援朝战争却不能不打。
——摘编自赵勇田、牛旻《板门店谈判纪实》
材料二 (朝鲜)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在经过几十年的软弱挨打之后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
——摘编自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1950年冬,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抗美援朝战争却不能不打”的理由,并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的理解。
(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归纳该事件消灭地主阶级的具体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上述材料所涉事件的共同意义。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鲜战争不该打,抗美援朝战争却不能不打。
——摘编自赵勇田、牛旻《板门店谈判纪实》
材料二 (朝鲜)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在经过几十年的软弱挨打之后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
——摘编自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1950年冬,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抗美援朝战争却不能不打”的理由,并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在它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它都换了崭新的面貌”的理解。
(3)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归纳该事件消灭地主阶级的具体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上述材料所涉事件的共同意义。
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历史事件,简单指出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什么伟大精神?
(3)材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这次改革的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8.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磨难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中国陷入内忧外惠,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
材料二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材料三 英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又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中国近代救亡图存运动的名称(至少两个)。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3)材料三论述的是哪一次会议 制定了怎样的文件 该文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 社会差别。”
(1)材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第二种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以上两个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实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务--实现社会主义也难以完成。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尚未实行土地改革、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刘少奇在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二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方针政策。
材料三 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期间,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土地改革委员会指导和处理相关事宜,乡、区、县、省农民大会及其选举的农民协会为土改的合法执行机构,为了发动群众,工作团、工作队深入农村,采用访贫问苦、诉苦会、召开农民代表会议和举办农民积极分子短训班等形式,宣传党的土改方针、政策,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包括中农在内的农民协会,以此作为土改的主要执行机关。
——《人民日报》(1950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我国能够“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3)据材料三,指出党和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改革。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土地改革运动的作用。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3)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4)抗美援朝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距今多少年?指出中国人民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2)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发生于哪一年?列举这次战役过程中的一位英雄。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3)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在中国哪一历史事件过程中签订的?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那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写出中国援朝军队的名称?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7月朝鲜停战,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从此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为时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改变了过去长期带有游击性的不正规、不统一的状况,并按照苏式标准实现了全军大部分部队的装备制式化。与革命战争时期战略区的部队自行编组、使用“万国牌”杂式武器的情况相比,人民解放军在正规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材料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军事工业又被重新提到全国工作之首,客观上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会。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并且军队还招收了一批文化水平高,具有现代化战争意识和经验的军事骨干,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并迅速成为一支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作战力量,部队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高。
(1)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出现的新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
第四条保护工商业,不得侵犯。
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
工商业家在农村中的土地和原由农民居住的房屋,应予征收、但其在农村中的其他财产和合法经营,应加保护,不得侵犯。
……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由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中对地主是怎样处理的?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革命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人实现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办,而不能由共产国际那些管中国问题的外国人来办。”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材料二 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开拓前进,“就靠自己,靠自己两只手”,开创了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扛住了超级大国的高压,书写了一个个独立自主的精彩篇章,让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站稳了,使新中国逐步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地位、有尊严、受尊重和负责任的大国。
——谢春涛《中共党史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27年——1936年间一例史实来说明“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
(3)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概括中共成功之道。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出兵材料中的“这场战争”的目的。
(2)你是否同意“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碑文
(1)“三年以来”其属于什么时期?
(2)“三十年以来”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什么?
18.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这一东方睡狮逐渐觉醒,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何谓民族意识?有学者解释说:“民族意识,乃人民能巍然雄立于宇宙之要素,亦日民族自觉。简言之,即民族自知其为民族之谓。”五四运动时期是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升华时期。
——摘编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材料三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十分英勇的,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摆脱失败的厄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前后国人民族意识的变化。结合所学,概述“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尝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四运动时期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3)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什么?为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建国后进行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什么?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页,共12页
第11页,共12页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材料题训练》参考答案
1.(1)历史事件: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司令员:彭德怀。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任写两个)
(4)时间:1951年。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2.(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保卫国家安全,防治侵略者由朝鲜入侵中国;
援助邻邦朝鲜,遏制和反对美国对东方的侵略和干涉。
(3)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4)黄继光、邱少云;
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等精神。
3.(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措施: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2)影响: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为国家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变化: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1)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抗美援朝。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黄继光或邱少云等。
(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使新中国得到巩固,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5.(1)理由: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威胁新中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到达台湾海峡,阻扰祖国统一;朝鲜党和政府求助新中国,中朝唇齿相依。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激发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和平的环境,使全世界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3)历史事件: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措施:政治上,发动对地主阶级的斗争,剥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经济上,没收地主阶级多余的土地,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4)共同意义: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6.(1)理由:美国入侵朝鲜使得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目的:保家卫国。
(2)理解: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事件:土地改革。措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共同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7.(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3)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主题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8.(1)虎门销烟(或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3)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作用:临时宪法。
9.(1)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巩固新生政权。
10.(1)措施:土地改革。
(2)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进行此次土地改革的重要前提;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为土地改革提供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定为此次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措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建立了相关的机构来领导此次土地改革;制定土改法律;宣传土改政策;建立执行机关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作用:摧毁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支持了抗美援朝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1.(1)目的: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
(2)例子:1894年(或19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或甲午中日战争)。
(3)影响: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战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阻碍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台湾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4)原因:正义的战争;中朝军民的英勇作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等。
12.(1)事件:开国大典;
距今:75年;
变化: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1950年;
英雄:邱少云、黄继光。
(3)历史事件:抗美援朝;
司令官:彭德怀;
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4)联系:新中国的成立为抗美援朝提供政治保证,抗美援朝巩固新中国政权。
13.(1)新特点:统一编制,装备制式化;建军进入高级阶段。
(2)影响:重视军事工业的建设,有利于军队现代化,增强了现代化作战力量。
14.(1)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处理:政府在没收其土地和生产资料后,仍分给他们一份土地和生产资料,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政权,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1)史实: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任选一个即可)
(2)重大贡献:①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开拓前进,开创了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②抗日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都取得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扛住了超级大国的高压,书写了一个个独立自主的精彩篇章。
(3)成功之道: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拓前进等。
16.(1)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答案一)判断:同意。理由:抗美援朝抵御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可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获取了最大的利益。
(答案二)判断:不同意。理由: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的胜利,更大程度地维护了朝鲜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安全。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可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最大的利益是朝鲜和亚洲人民。
17.(1)解放战争时期
(2)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18.(1)变化:由麻木不仁到普遍觉醒。
尝试:维新派掀起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
(2)表现:五四运动是一场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挥领导作用;青年学生充当了五四运动的先锋;工人阶级罢工,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学生的感召下,广大市民及其他阶层也广泛参与进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由此得到升华。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改革:土地改革。
(4)意义:激发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增强了中华民族团结进取的民族自信心;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答案第2页,共5页
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