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3 12:58:09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答案202503
一、积累运用(28分)
(1)(2分)彰 瞩 (2)(2分)分号 巧夺天工
(3)(2分)正是由于对劳动的崇尚与尊重,我们才拥有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句式杂糅,“由于”和“因此”杂糅,应删掉“因此”。)
(3分)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该成语褒贬不当。)
(3分)C(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蹈。C项错误。)
(9分)(1)-(5)略 (6)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7)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5(1)(3分)B
5(2)(4分)我觉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是否真正重视。
我觉得读书本来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地积累,提升我们的综合素养。
6(1)(2分)C
(2)(4分)朱自清 经典常谈 经史子集 说文解字
(3)(2分)有了文字,人们就会争着做商人,辛苦种地的人就少了。天怕人的粮食不够吃,所以就降下粟来,让人们存着救急。
(4)(4分)①友谊的特质是平等的、双向的。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
7.(3分)诗人描绘了月夜落梅映水的清雅冷寂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为后文抒发愁情做了铺垫。
8.(3分)全诗抒写了作者月夜落花时彻夜难眠的山河破碎之愁,在凄厉的军号声里开始农耕之事的战乱动荡之愁,对南宋君臣只知沉湎享乐的痛心之愁,诗人只能沉醉于酒的无奈之愁。
9.(4分) 命名 背 都 像
10. (2分)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11.(4分)(1)略
(2)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
12.(4分)柳宗元在文中以“愚”自称,并以“愚”来命名丘、泉、沟等景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秀美的景色一样无人赏识而“无以利世”。因此他是以“愚”自嘲,借“愚溪”比喻自己,透露出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愤激。
【点睛】参考译文:愚溪诗序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将家安在这里。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得不改名了,就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向东北走六十步,发现有一处泉水,买下来以为已有,将它称作愚泉。愚泉一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汇合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背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奇异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无法进去;幽深浅显狭窄,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13.(3分)D
14.(2分)拖延症是拖延行为成为牢固的习惯,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的一种心理疾病。
15.(2分)示例一:我也觉得拖延的危害很大。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是一种恶习,是时间杀手,会让你一事无成。
示例二:我也觉得拖延是有好处的,拖延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它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做事效率。
示例三: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问题。拖延的确有危害,但有时拖延也有其合理性。一方面,拖延是一种不良行为,是一种恶习,是对人生的不负责任,会给人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能清醒得认识自我,准确把握时间节点。能控制做事节奏,合理的拖延就会成为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反而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
16.(5分)(1)盲目自信 (2)不能自控 (3)帮助他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制定自控力训练方案;制定奖励机制。
17.(3分) 守株待“球”被砸伤 母亲让我带着梨离家上大学 大哥电话告知刨掉梨树 18.(6分)(1)(3分)拟人,“半红着脸”“揺头晃脑”,赋予了脆梨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脆梨成熟时愉悦、可爱、活泼的模样,像小伙伴一样召唤着“我”,极具诱惑力,表现了我对梨的喜爱与渴望。
(2)(3分)运用心理描写,(从嗅觉角度写梨花的香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陶醉于梨花香气的样子,侧面衬托出梨花开放时香气浓郁芬芳,表达我赏景的愉悦、陶醉。
19.(2分)示例:重音在“我”,突出没有了梨花院的与以往不同的“我”。
重音在“竟”,表示出乎意料,突出了抑制不住的难过、伤感,其实又在情理之中。
重音在“唱出”“流”,强调动词,可以让人联想到作者此时内心的复杂思绪随着歌词流出。
重音在“哭声”“泪”,从听觉、视觉突出了“我”难过的程度,具体而形象,具有感染力。
20.(3分)人物形象:通过母亲送梨及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表现了二者热情好客、友爱善良的人物品质;也表现了当地淳朴的民风,表达了作者对于邻里间友爱和谐人际关系的赞美,以及对于童年生活与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八年级第一次学科素养限时练习 (语文) 2025.03
(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5.03
一、积累运用(28分)
2 [A] [B] [C] [D](3分) 3. [A] [B] [C] [D](3分)
5(1)[A] [B] [C] [D](3分) 6(3) [A] [B] [C] [D](2分)
13[A] [B] [C] [D](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zhāng显( ) 举世瞩目( )
A处应填的标点是 ,B处应选的词语是 。(2分)
(3)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名句填空。(9分)
(1) (2)
(3) (4)
(5)
(6) ,
(7) ,
5.综合性学习。(7分)
5(2)(4分)学生代表1:我觉得现在读书的时间太少,不能沉下心来深入地阅读。
小语:
学生代表2:我觉得读书对提高成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呢。
小语:
二、阅读理解(59分)
(一)名著阅读。(12分)
6(1)(4分)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    (填人名)的名著《   》,这本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放在首篇。(4分)
6(2)(2分)请结合名著内容,具体说说“天雨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4分)①

(二)诗歌鉴赏。(6分)
7.(3分)
8.(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名之以其能( ) 遂负土累石( )
咸以“愚”辱焉( ) 而适类于予( )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限断两处)
愚 泉 凡 六 穴 皆 出 山 下 平 地 盖 上 出 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2(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14(3分)
15(2分)
16.(5分)(1) (2)
(3)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7(3分)(1分) (2分)
(3)
18(1)(3分)
18(2)(3分)
19.(2分 )
(4分)
20.(3分)
21作文(60+3分)
春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街边的早餐,亲朋的问候;畅快地嬉闹,自在地行走……熟视无睹的日常中,其实蕴藏着诸多美好。只要你用心感受,你便拥有珍贵的日常。
请以“珍贵的日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感情真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珍贵的日常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8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核心素养反馈练习(语文卷)2025.3
(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伟大品格。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A)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B)(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农业景观;从热闹非凡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名片”,zhāng____显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精神追求,而劳动教育正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如何让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学生中传承弘扬,源头活水就在于文化的精神指引。这样的精神指引在新时代,让学生在劳动中切身感知和找寻到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正是由于对劳动的崇尚与尊重,因此我们才拥有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拥有了今天举世瞩 目的成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zhāng显( ) 举世瞩目( )
A处应填的标点是 ,B处应选的词语是 。(2分)
(3)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音乐声戛然而止,剧场出奇地安静,每个观众都沉浸在话剧的余韵之中。
B.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让人叹为观止。
C.罗丹在表现丑得惊心动魄的对象如《丑之美》时,所用的手段仍然是美的。
D.经过这件事,他大彻大悟,不再参与江湖的纷纷扰扰。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桃花源记》是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均出自本文。
C.《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D.《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4.古诗文默写(9分)
(1)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3) ,君子好逑。
(4) ,白露为霜。
(5) ,白露未晞。
(6)《桃花源记》描绘的小农社会,体现老老少少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语句是:“ , 。”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5.综合性学习(7分)
(1)(3分)口语交际有技巧,与人交流需随机应变,巧妙应对。下文张生回话所采取的技巧是( )
隋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即召与他闲谈。有一年寒冬腊月,杨素对他笑问:“听说你足智多谋,无惑不解。今日家中有人蛇咬足,你如何医治?”张生回答:“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即治。”素问:“五月何处得有雪?”答云:“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咬?”素笑而道之。
A.虚应故事且答非所问 B.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C.巧言令色以投其所好 D.委婉含蓄并旁敲侧击
(2)(4分)图书馆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关于读书的交流。小语参与了这次论坛,部分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为小语做出合理的应对。
学生代表1:我觉得现在读书的时间太少,不能沉下心来深入地阅读。
小语:
学生代表2:我觉得读书对提高成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题呢。
小语:
二、阅读理解(59分)
(一)名著阅读(12分)
6.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著名学者    (填人名)的名著《   》,这本书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放在首篇。(4分)
(2)请结合名著内容,具体说说“天雨粟”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秋时诗的主要作用在乐歌;孔子时代,孔子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B.秦始皇时,小篆成为国书,不久便有了隶书;汉末,字体由椭圆变为扁方,形成了标准的隶书;魏晋之际,变为“今草”;魏代又将隶书去了挑笔,变为“正书”。
C.“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庄子》;“五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
D.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担负外交的策士和游说之士开始受到重用。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
(4)请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4分)
原句 释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锉平、雕琢、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你送我木桃,我就用美玉回报你。 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的石头坚硬,可用来琢磨玉器。 ②
(二)诗歌鉴赏(6分)
落梅
尤袤①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红。
五夜②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③声中。
歌残玉树④人何在?舞破山香⑤曲未终。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注释:①尤袤,籍贯无锡,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当时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②五夜:即五更。③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④玉树:即南朝陈后主所创的《玉树后庭花》。⑤山香:羯鼓曲名,唐玄宗好羯鼓。
7.说说首联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颔联中说到“五夜客愁花片里”,说说诗人的“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①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②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③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④,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名之以其能( ) 遂负土累石( )
咸以“愚”辱焉( ) 而适类于予( )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限断两处)
愚 泉 凡 六 穴 皆 出 山 下 平 地 盖 上 出 也。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12.作者说自己“愚”, 并以“愚”来命名丘、泉等景物,想表达什么,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次催促,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1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
C.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14.请根据材料二给“拖延症”下定义。(3分)
15.小慈和小溪对拖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如果你在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2分)
小慈:拖延的危害很大,咱们应该远离它!
小溪:我觉得拖延也有好处,拖一下也没什么。
你:
16.下面是一位学生拖延症患者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监督师,请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他拖延症的类型并给出对策。(5分)
观察记录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着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自律监督师的分析和对策
拖延症的类型 对策
(1) (2) (3)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我的“梨树院”
杨建平
①我家的老宅里就有一棵梨树,梨花盛放时,满树白云飘飘,满院花影重重。到了秋天挂满枝头的脆梨半红着脸,朝我摇头晃脑。至今想起,仍是垂涎三尺。
②陕塬人祖祖辈辈都住在一种叫“地坑院”的民居里。全村没有一间瓦房,全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四方形的深坑,再从深坑的截面横向掘进成圆拱形的土窑洞,以土坯或砖在窑洞的入口砌窗户和门,再在窑洞里用土坯砌火炕,这样就可以居住了。
③我家的老宅,是一个拥有十孔窑洞的地坑院。院里的那棵梨树枝繁叶茂,长出院落地平线好多,像一把高高撑起的巨伞,覆盖着院落的顶部。农村没有街道门牌,我家就被称为“梨树院”。我就在这出生、长大,又在这里结婚、生子,院里的每个犄角旮旯,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夜里进出门洞、上茅房、喂猪、挑水、劈柴,啥都不耽误。至于村里每个院落的形状和位置,我也是烂熟于心,即使在夜里疯跑,也不会失足掉下去。
④梨树院附近有全村唯一一块篮球场,全村就一个篮球,跟宝贝似的,我想摸一下都难。一天,我正在梨树下吃饭,忽然篮球“砰”的一声掉进我家的院子,我扔下筷子跑过去,抱起篮球一边拍一边笑。有一次,我正在院子里守株待“球”,篮球掉下来的时候碰到梨树的枝丫,几个来回之后竟然砸在我的头上。我不顾眼冒金星,抢着捡球玩,等球被人家取走,才龇着牙喊疼。奶奶一看,我头上起了大包,急忙拿筷子从香油瓶里蘸点香油涂在包上,那香气弥散开来,搞得我连连拱鼻子。
⑤要说比香油还香的,当属每年春天那扑鼻的梨花香。从院里看,花伞如盖,花影斑驳,尤其是月光如水的夜晚,坐在院子里赏花,香气氤氲,使我醉眼蒙胧,遐思纷纷。从院外看,只见那锦簇花团似一大朵祥云飘在地平线上,如果是傍晚时分,院子里升起袅袅炊烟,蒸腾在朵朵梨花之间,加之有夕阳斜照,如梦如幻,海市蜃楼也不过如此。
⑥每逢梨花开满院的时节,一放学,同学们就会争着和我到梨树院写作业,梨树下的大石头上时常趴满写作业的同学。风吹落梨花,我们赶紧把花抓到手里,反复闻香,也会夹到书里。鲜花的汁液都把书渗湿、弄皱了。到秋天梨满枝头,同学们更是争先恐后地往梨树院跑,奶奶和妈妈知道大家的那点心思,就把捶布的棒槌扔上树梢,打落一地梨,让我们解馋。梨树院的梨就是这样被人陆陆续续吃了去。
⑦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那年冬天,我和哥哥都参加了高考,哥哥被录取了,我差一分未被录取。第二年夏天我又参加高考,终于被录取。时隔半年,梨树院里接连出了两个大学生,也是村里的“唯二”,村里人都说“梨树院的风脉好、出人才,有邻居跑上门祝贺,妈妈就摘树上的梨让人家吃,如果有孩子跟着,临走时还给孩子揣上几个。就这样,到我离家上大学那会儿,满树的梨早已被摘光。不过在我收拾行李的时候,妈妈从陶罐里掏出几个梨,塞进我的行囊,这是她特意藏起来的。带着梨离开家乡,不会留恋不舍,能志在四方。
⑧在大学里,我学的是中文专业,每每读到“梨花一枝春带雨”“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满地不开门”等诗句,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梨树院那棵花开满枝的梨树。后来当我读到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突然物我两忘,深深掉进这诗情画意,久久不能自拔——这写的分明就是梨树院。
⑨后来我调到北京工作,女儿也出国留学,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某日,大哥忽然打来电话,说新村改造,老宅即将被推平,计划盖瓦房了。我忙问:“那棵梨树呢?”大哥答:“刨掉了。梨树木质细腻,正准备做几个案板,有你一个。”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空落落的。也不知道大哥后来又说了什么,只“哦哦”几声便挂断了电话。
⑩等到再回老家,目之所及是新盖的瓦房,还有两层小楼。我几乎不认识路了,回自己家时也是东拐西绕才找到。梨树院已湮没在一座座新房之下,杳无踪迹;用梨树做的案板,倒是在新厨房里派上了用场……
听到网红歌曲“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时,我不由自主地改了歌词——“我心中最美的花,白白的梨花香”。原本轻松、欢快的歌曲,改词也是为搞笑,不知怎的,我竟唱出了“哭声”、流了泪……
(节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7.整体浏览文章,请根据提示补充内容。(3分)
熟悉梨树院的犄角旮旯→ ① →和同学到梨树院写作业→奶奶和妈妈打梨子给同学吃→ ② →大学时掉进梨花的诗情画意→ ③ →再回老家,梨树院杳无踪迹
18.请赏析下面句子。(6分)
(1)到了秋天,挂满枝头的脆梨半红着脸,朝我摇头晃脑,至今想起,仍是垂涎三尺。(请从修辞角度)(3分)
(2)尤其是月光如水的夜晚,坐在院子里赏花,香气氤氲,使我醉眼蒙胧,遐思纷纷。(请从描写角度)(3分)
19.请从重音的角度设计下面句子的朗读,并简述理由。(2分)
我竟唱出了“哭声”、流了泪……
20.本文第⑦段画波浪线部分与《社戏》选段的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3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三、作文(60+3分)
21.春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街边的早餐,亲朋的问候;畅快地嬉闹,自在地行走……熟视无睹的日常中,其实蕴藏着诸多美好。只要你用心感受,你便拥有珍贵的日常。
请以“珍贵的日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感情真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