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习作:游________
习作话题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处自己游览过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在横线上填写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习作要素
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并且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我们可以回顾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然后画出游览路线图,再按照游览顺序写,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最后依托例文,组织修改。
写法指导
一、整合例文、课文,确定习作内容,理清游览顺序。
先阅读单元习作,明确习作要求。再分享游览见闻,唤起回忆,确定习作内容,既可以分享外出游览过的风景、名胜,也可以
分享身边的、普通的地方。随后,快速浏览《颐和园》,找出游览地点并画出路线图;回顾《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游览路线图,理清自己的游览路线,写下自己所介绍地方的名称、主要景物,并画出游览路线图。
写法指导
二、借助例文,写好印象深刻的景物。
写法指导
利用《七月的天山》第2自然段指导学习“按顺序写一处景物”的写法,借助旁批发现“由高到低的描写顺序”。回顾写一处景物常用的顺序,如先整体后部分、从远到
写法指导
近、从上到下等。关注《七月的天山》中描写野花的一段,学习作者对于这一处印象深刻的景物,是怎样写出它的特点的。
写法指导
三、交流评价,修改习作。
如果写一处景物缺少条理,可仿照《七月的天山》第2自然段,修改描写的顺序。如果重点景物描写不清楚,可以学习《颐和园》第4自然段描写昆明湖的片段和《七月的天山》 第4自然段描写野花的片段,把特点写清楚。
写法指导
四、思维导图
写什么
旅游胜地
神奇的九寨沟、美丽的杭州西湖、雄伟的长城、黄山奇景……
身边美景
美丽的公园
瓜果飘香的果园
竹林
植物园
……
怎么写
开头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
中间
写游览的经过及所见所感。
结尾
抒发喜爱、留恋或赞美之情。
写法指导
佳作引路
游九里山
江苏省徐州市民主实验学校四(4)班 徐子谦
“九里山下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星期天下午,我骑着自己的“战车”,爸爸骑着共享单车,我们一起来到了九里山下。①
①开篇引用诗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
佳作引路
远远的山崖上,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九里山古战场”几个字格外醒目。爸爸指着那几个字,给我讲起了两千年前,刘邦在这里设下“十面埋伏”与项羽决一死战的故事……那动人心魄的故事,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眼
佳作引路
前仿佛出现了楚汉两军激烈厮杀的场面,耳畔仿佛听到了响彻山间的怒吼声。②
②第2自然段讲述了爸爸指着张爱萍将军的题字给“我”讲故事,以及“我”听完故事后的感想。
佳作引路
“九里山真有九里长吗?”我望着逶迤向东的九里山好奇地问爸爸。“我们一路骑过去,感受一下吧。”爸爸说着就跨上了单车,我赶紧骑着“战车”跟了上去。我们骑行在整洁的柏油马路上,时而费力上坡,时而呼啸下坡。
佳作引路
山坡上绿树婆娑、槐花送香,风从耳边吹过,真是舒服。
拐过一个山脚,一列绿色的帐篷映入眼帘,就像部队的野战营房。“我们闯入军事禁地啦!”我向爸爸喊道。爸爸
③第3自然段简单描述了九里山的风光。
③
佳作引路
哈哈大笑道:“这是蜜糖部队的营房。”见我一头雾水,爸爸解释道:“这是养蜂人的驻地,他们是追逐花期、从事甜蜜事业的人。”这时一位养蜂人迎了上来,邀请我们品尝新采的槐花蜜。我用小勺尝了一口,真甜!
佳作引路
一股浓浓的槐花香!从爸爸与养蜂人的攀谈中,我得知:每年五月,九里山漫山槐花开遍,花期长,环境好,蜜的品质高,他们每年都来放蜂采蜜。④
④第4自然段写了偶遇养蜂人,品尝槐花蜜。“拐过一个山脚”表示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
佳作引路
告别了养蜂人,我和爸爸继续往前骑行。 不一会儿,只见一位老爷爷在路边席地而坐,面前有一堆白色的东西。跟着爸爸走过去一看,原来那堆白色的东西是槐花。只见槐花一朵挨着一朵,嫩绿的叶子衬托着雪白的花朵。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扑面而来,
佳作引路
我禁不住深深地吸气,想要把这香味都吸到肚子里。老爷爷笑呵呵地说:“这槐花就是我们九里山的五月雪,还是很好的时令菜呢,摊饼、烧汤都是美味。”老爸买了一包,并提议赶紧回家,趁着新鲜吃槐花大餐。
⑤接着见到卖槐花的老爷爷,“我”和爸爸买了槐花准备回家。
⑤
佳作引路
回家路上,我笑眯眯地问:“爸爸,今天游九里山有什么感想?”“青山绿水宜居地,年年五月槐花香。”爸爸脱口而出。我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⑥
⑥最后一段写了游九里山的感想。
总评:小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了自己和爸爸骑车游览九里山的经过。古战场让人心生感慨,绿树香风让人心旷神怡,槐花蜜、槐花大餐让人向往,九里山真是个好地方!
例文1
例文2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最高5★) 自评 互评 师评 综合
是否按游览顺序写
是否写清楚景物特点
描写是否生动、具体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hōnɡ)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名师点评:作者将黄果树瀑布与庐山瀑布进行比较,生动地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宽、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
返回
游兴化郑板桥纪念馆
放假了,我们一家人去兴化游玩了很多地方:乌巾荡湿地公园,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千垛景区……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兴化郑板桥纪念馆。
来到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郑板桥先生的塑像。他与一排又高又细又绿的竹子以及坚硬的石头站在一起,四周还有许许多多的花草树木。那一根根苍翠挺拔的竹子,一节一节的,十分美丽,惹人喜爱。在蓝天的映衬下,竹子更加美丽了,而郑板桥先生显得特别清瘦,也像一棵挺立着的竹子。
导游告诉我们,把板桥先生的塑像放在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爱画竹,还因为竹子和石头更能突出他清廉、正直、意志坚定和不为利益所诱的品格。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郑板桥先生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许多板桥先生的字画。他的字画,猛一看会觉得十分的杂乱,很刺眼,可细看之后,却别有一番风味。我把这个疑惑讲给导游听,导游笑了笑说:“小朋友,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他的字被称为‘乱石铺街’,很有气派,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板桥体’。”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后来,我们又看到了板桥先生开仓济民,爱百姓如子女一般的场景展示,令人敬怀。
名师点评:小作者写游览兴化郑板桥纪念馆,不仅写出了自己见到的,而且写出了自己听到的,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与联想,这样情感便如一股清泉悄无声息地流入到语言文字中,令人回味无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