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3 11: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观察人民币构成元素,找一找共同之处
观察人民币构成元素,找一找共同之处
蒙古文
汉语拼音
维吾尔文
壮文
藏文
1999年开始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语言
第12课





——小钱币、大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民族区域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自觉形成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的意识。

同呼吸,共命运
-同心之源

半两
北魏
太和五铢

开元通宝
少数民族货币与汉族货币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元朝
至正通宝
清朝
咸丰重宝

天禄通宝
金朝
泰和通宝
西夏
元德通宝

崇祯通宝

元符通宝

五铢
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
--图片摘自中国钱币博物馆
图一:汉 西域都护李崇私印 国家博物馆
古代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有何作用?
图二:唐 阎立本《步辇图》 故宫博物院
图三:清 金奔巴瓶 西藏大昭寺
设置管理机构
和亲
册封
中央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与管理
1.历史特点
统一多民族国家
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同呼吸
同行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
材料一:应尊重边疆人民的自主,促成蒙古、西藏、回疆三自治邦,再联合成为中华联邦共和国,才是真正民主主义的统一。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抗战时期
材料二:允许蒙、回、藏、苗、瑶、夷、番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的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
—1938年10月毛泽东《论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夕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1949年9月《共同纲领》
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分析材料的方法:一审、二读、三划、四写
联邦自治
统一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剩余120秒
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货币
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
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货币
统一自治
团结抗战
2.中国共产党的探索
联邦自治
苏联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根据近代货币图案思考:为什么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民族政策?
列宁头像
工农兵
少数民族景观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
立足国情
共命运
制度创新
同创

心连心、共奋斗
--同心之制
1955年开始发行的中国第二套人民币--伍圆
请用一句话描述人民币中的画面(人物、地点、口号),为什么喊出这样的口号?
国家重视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1.内涵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立的部分。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1949
1954
1984
找一找:哪些词语体现国家重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前提
区域
实施
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
2.确立过程
确定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
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
《共同纲领》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
《民族区域自治法》
版别 发行时间 民族文字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 汉文、蒙古文、维吾尔文

3.实施情况
根据教材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回答我国先后建立了哪些民族自治区?
1947.5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55.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58.3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1965.9西藏自治区成立
1958.10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情况
九寨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制度保障
共同奋斗
心连心
同心
彝族和维吾尔族
1987年开始发行的中国第四套人民币--人像

圆梦想、共复兴
--同心之果
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
可以任意买卖的彝族女子
2023年彝族全国人大代表
吉克石乌
行走在山间的黑彝贵族
四川彝族:带镣铐的奴隶
凉山州德昌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凉山彝族村民行使选举权
政治措施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1.实践措施
彝族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及转变的原因
1962年开始发行的中国第三套人民币--拾圆
各民族全国人大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
意义①: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等权利
思考:民族区域自治之下的政治措施有何作用?
1987年开始发行的中国第四套人民币--面额
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增加了50和100圆两种大面额?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快速发展
观看视频回答:悬崖村彝族人民的交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1.实践措施
“藤梯-钢梯-楼梯””
党和政府的支持
观看视频回答:悬崖村彝族人民的交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经济措施
给予政策、人员、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完成表格。
方面 措施
政治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
文化
国家战略
给予政策、人员、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战
1.实践措施
思考:民族区域自治之下的这些发展措施有何作用?
意义②: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2.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②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①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等权利
民族平等
共同繁荣
圆梦想
同心

族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5个自治区
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1.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脱贫攻坚
课堂小结
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
1990年,党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时与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联欢
新理念—
1997年党的十五大
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
新定位—
2012年党的十八大
坚持“两个共同”、增进“五个认同”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
新主题—
2017年党的十九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
新意识—
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
新思想—
2022年党的二十大
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发展
环顾世界文明史
唯有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起伏跌宕存续至今。
究其缘由,交往交流交融是固有的旋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不变的灵魂。
但在近代史上,内外交困的苦难,
使中华民族内部四分五裂,这更令国家积弱不振。
新中国建立,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推出民族区域自治,
消除民族歧视,给各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发展权利,
各少数民族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这种制度更臻完善,
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不断推出各项扶贫攻坚政策,
使各少数民族群众又有了不断增强的幸福感。
呼吸·共命运

连心·共奋斗
梦想·共复兴


“民族同心 复兴可期”
课后作业设计:如果你是第六套人民币的设计师,你想用哪些元素体现民族大团结呢?并绘制一版人民币设计图。
观察人民币,找一找共同之处
课后作业设计:如果你是第六套人民币的设计师,你想用哪些元素体现民族大团结呢?并绘制一版人民币设计图。
观察人民币,找一找共同之处
2022级5班李玥琳
2022级2班杨力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