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24年,中国GDP突破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比约18%左右。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的GDP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最早在什么时期就取得了这一成就吗
据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 穿越千年的经济密码解锁行动
学习目标:
1.能简单归纳出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2.通过阅读和分析地图,总结出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3.能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变革和发展中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密码1
密码2
密码3
农业革命,衣食之本
百工竞巧,技术之光
商通四海,财富之流
小麦
水稻
棉花
蚕桑
茶叶
任务一 请观察教材P69宋代经济分布图,说一说宋代在农业生产中都种植了哪些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小麦
茶叶
棉花
蚕桑
任务二 结合图片阅读教材p64第2段,归纳宋元时期在粮食作物上的发展表现。
表现: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苏湖(常)熟,天下足”
——两宋谚语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粮仓。
③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金代铁质农具
西夏鎏金铜牛
任务三 观察图片,阅读教材p64,你发现了哪些田间“黑科技”,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呢?
王祯《农书》中描绘的
农民坐在秧马上劳作的情形
收割
插秧
宋代《耕获图》
“大中祥符四年(1101 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登:丰收),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稻比中国者……不择地而生。”
——《食货志》
新粮种:占城稻
新农具:秧马
新技术:复种技术
耐旱、适应性强
省时省力
一年两熟
任务四 宋元时期,南方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区,而元朝的都城在北方,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南粮北运?
运河运输、海路运输
◆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截弯取直 ,航程缩短。
大运河的贯通解决了粮运问题,也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任务五 结合右图及教材p65页第1段,说说宋元时期经济作物茶树和棉花种植区域有什么特点?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任务一 为了解锁辽宋夏金元时期手工业发展密码,你需要对该时期手工业进行行业调研,请结合课本p66-67,完成“手工业调研笔记”。
手工业调研笔记 发展表现 主要分布地区
纺织业
制瓷业
矿冶业
造船业
棉纺织业
①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②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③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并改进棉纺织工具。
④元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
海南棉纺织业
松江棉纺织业
中心
黄道婆塑像
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
主要分布在四川、浙江一带
1.纺织业
2.制瓷业
◆阅读教材,归纳宋元时期制瓷业的发展。
使用瓷器茶具
①宋代:五大名窑
②南宋: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中心。
③辽:瓷器鸡冠壶
④金:耀州瓷
⑤元:青花瓷
南方制瓷业得到较大发展
民族交融
元青花瓷
青花釉里红盖罐
北宋时,煤得到大量开采;
金的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
煤还广泛用于冶铁炼钢。
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
3.矿冶业
发展表现 宋朝时,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 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 。
领先科技 南宋时,海船上配备有 。
金还造出了 。
领先
船坞
船坞,是指停泊船只,修理或造船的地方。
指南针
撞冰船
造船技术哪里强?
广州、泉州、明州
4.造船业
任务一 为了解锁辽宋夏金元时期商业发展密码,你决定化身小商人亲身体验,请你在开店前完成市场调研,结合课本p67-80,了解商业发展情况。
1.宋朝商业发展如何?
2.宋朝店铺可以开设在哪些地方?
3.宋朝店铺的经营时间是否有限制?
4.宋朝店铺经营时可以用何种货币交易? 5.宋朝店铺有哪些宣传、揽客的手段?
宋朝市场调研
人口聚集或流动性大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店铺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交子、铜钱
印刷广告、悬挂灯箱
商业发展的表现:
1.商业城市兴起,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大都。
2.打破市坊界限(空间),出现草市;
3.出现早市和夜市(打破时间限制)
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尤为发达,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元朝至元宝钞
《货郎图》(局部)
元朝至元宝钞
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说书
算卦
宋·佚名
《杂剧打花鼓图》(局部)
杂剧
宋代蹴鞠纹青铜镜
蹴鞠
随着城市的繁荣,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瓦子(瓦舍):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勾栏: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
宋代经济分布图
经济重心南移
①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
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81:19
两宋税赋南北所占比例表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范祖禹传》
②政府的财政收入依靠江南地区。
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开始南移
南移完成
奠定南移基础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北方
魏晋南北朝
唐朝中期
南宋
任务四 【小组合作探究】阅读以下材料,概括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自安史之乱,中原士民南渡者众,携其技艺,广植桑麻,教民织纴,江南丝织之业,由是兴盛。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生长。
材料三:宋真宗重视农业生产,遣使求占城稻种。宋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置了市舶司进行管理。
(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2)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政策因素:宋代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密码:
人民的智慧
技术发展
政策支持
环境安定
农业:宋朝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宋朝出现了拔秧工具——秧马,耕种技术——复种技术
手工业:南宋后期,黄道婆将海南黎族地区的棉纺织技术向北推广到松江。
商业:北宋时经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草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堂清知识点
(3分钟速记)
1.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的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A.农业用具的创新 B.交通工具的演变
C.社会习俗的变化 D.纺织技术的进步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汉代的耧车
唐朝的曲辕
宋朝的秧马
A
爱检测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反映了北宋都城( )
A.农业的发展 B.商业的繁荣
C.手工业的兴旺 D.贫富差距加大
3.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
B
4.某兴趣小组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以下史料,摘录如表。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为( )
A.经济重心南移
B.城市商业繁荣
C.民族关系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