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让论点和论据水乳交融
议论文主体段分析句
写作指导
议论文是围绕“论点”展开点,论证论点的关键就是主体段落,它是指议论文的核心,能对中心论点进行充分论证的主体段落是文章拿高分的关键。要增强议论文的论述性,关键是要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落。
一篇好的议论文的主体段落,一般包括5种句子,它们依次是1观点句、2阐释句、3材料句、4分析句和5结论句。它们的功能是各不相同的。。
(1)观点句:简洁陈述句,一般在段首提出。(要有)
(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或阐释内涵、或分析原因、或揭示意义,或引用名言,力求简洁易懂。(可以无)
(3)材料句:选典型事例,只写人物、事件、结果;减少细节描写,删除无关情节,紧扣观点句。也可以是引用的材料(要有)
(4)分析句:用观点句分析事例。(要有)
(5)总结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可以无)
议论文主体段五个部件主要功能及意义
主体段也被戏称为“汉堡包”结构
在写作实践中,虽然五种句子均有其重要性,但分析句的地位尤为突出。它不仅连接了事例与论点,还通过深入分析,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深度。因此,在写作时,应确保观点句、材料句和分析句这三种关键句子不可或缺,而阐释句和结论句则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可以无,最好有。在某些情况下,分析句与结论句可以融合表达,但分析句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始终是构建高质量主体段落的核心要素。
这次专题,我们学习的就是如何写议论文主体段的分析句。
大家先来看看“分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分”像刀将物品剖为两半。卜辞中含义不明。在六书中属于会意。“析”是从木表树木,从斤表斧头,像以斧剖木之形。卜辞中用作东方之专名。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可见,分析就是由劈柴加以抽象得出来的意思。即透视事物的本质属性,把握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而分析句就是结合材料,就事论理,对事实进行剖析。此句可以说是主体段落中的灵魂,它不仅结合事例进行深入剖析,还运用逻辑推理,揭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作者的思维深度和论证能力。分析句的巧妙运用,能够使论证更加有力,让读者信服。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几道练习题来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画横线处的问题。
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观点)。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学会生活是一种智慧,虽失去了想得到的,但得到了该得到的。(阐释句)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他从熊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籍。(材料句)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财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分析句)
参考答案:①观点(论点); ②实现材料和议论的连接,使论据和论点紧密结合
2.阅读下面的考场作文语段谈谈你的看法(2024年全国甲卷“坦诚交流”)
与人相处,冲突难免,但它不是“洪水猛兽”,反而是一道风景,我们能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璨若星河的火花。“直拍技术虽然有力量,但是不够灵活,已经落后了”,每次面对横拍选手的质疑,马琳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坦然交流,承认“直拍技术”的不足,于思想的碰撞中,创造和完善了“横拍直打”技术;贝多芬在与经常质疑他的乐手们的思想碰撞中,不断尝试新的和声组合,最终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云计算等多个领域意见相左,这种冲突促使双方不断投入研发,创新了技术。同学们,让我们坦诚交流,携手共进,一起去擦出思想的火花吧。
参考答案: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古今中外),语言比较有文采
缺点:观点+论据。
由于没有分析句(要有)和阐述句(也可以无),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修改后:
与人相处,冲突难免,但它不是“洪水猛兽”,反而是一道风景,能让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璨若星河的火花。(观点句)冲突并非阻碍,只要我们能坦诚交流,它反而是激发我们潜能的催化剂,是进步的契机。(阐述句)“直拍技术虽然有力量,但是不够灵活,已经落后了”,每次面对横拍选手的质疑,马琳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坦然与之交流,承认“直拍技术”的不足,于思想的碰撞中,创造和完善了“横拍直打”技术;贝多芬在与经常质疑他的乐手们的思想碰撞中,不断尝试新的和声组合,最终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云计算等多个领域意见相左,这种冲突促使双方不断投入研发,创新了技术。(材料句)他们的成功,正是源于坦诚交流,源于真诚的力量。我们若能坦诚交流,就不惧难免发生的冲突,那正是我们的智慧茁壮成长的机会。(分析句)同学们,让我们坦诚交流,携手共进,一起去擦出思想的火花吧。(结论句)
议论文的分析句一般是在举例后,先有举例,再有分析。分析句不能太长,一两句话,70字左右为宜。在形式上主要有三种呈现方式:
1.先叙后议
2.边叙边议
3.叙议融合
一、先叙后议
先叙后议,指的是先叙述事例,然后就事例展开论述,议论文的分析句,一般都是以这种方式呈现。
例如:乐于奉献,知行合一,勇于担当方是时代的楷模。(观点句)叶嘉莹先生教书育人,身体力行,她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以柔弱的身躯担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她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她选择的更是一种骨子里的修养,在生命的末路上仍在寻找明灯,寻找星光。(材料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嘉莹是我辈楷模,她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与现代学者情怀糅合于一身,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分析句)作为新时代青年,须心中铭记责任,知行合一,方可有所作为。(结论句)
二、边叙边议
边叙边议,指的是材料句是多个事例,每叙述完一个事例就接着就此分析,而不是叙述完所有事例后,再分析。
例如(2023湛江调研):立志贵在行动,实干得以成功。(观点句)“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成功永远属于马上行动的人”,只有实干,才能得以成功(阐述句)。溯往昔,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空有“以夷制夷”的口号,缺乏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终使得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事例句1)没有行动,理想终究只会是镜中花,水中月,只会是空中楼阁(分析1);揆诸当下,我们身边很多人有理想,有志向,也才华横溢,却总是在抱怨上天的不公平、老板的不公正,他们宁可将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别人,就是不愿意行动起来,作出改变。(事例句2)他们的碌碌无为正是源于他们的不行动,只抱怨,只空想(分析2)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摒弃空想,立志而后行,务实勿务虚,扬帆起航,挥斥方遒,写就青春之精彩。(结论)
三、叙议融合
叙议融合是指材料与分析高度融合,难分彼此。有一些事例家喻户晓,用不着专门的叙述,用这样的材料作论据,就可以省去对材料的叙述,而以分析代替叙述,将材料与分析融为一体,以增强议论的重量。
其结构模型: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分析融合句+结论句。
例如:学习和成长都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观点句)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阐述句)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呢?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材料和分析融合句)所以我们要摈弃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梳理勤学苦练、积少成多的人生态度。(结论句)
这一议论段实际用了三则论据材料,一是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二是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三是陈景润攻克数学难题的故事,因为这几个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考生省去对它们的介绍,直接进入分析,也恰到好处。
考场上写议论文,重在说理,主体段是说理的关键。主体段又叫分析论证段,讲“理”的分析论证能形成强大的论证力量,分析句是形成这种论证力量的重要环节,使观点句和事例句之间联系起来。讲“理”的分析句能为文章增加亮点,获得高分。那么常见的写分析句的技巧有哪些呢?
常见的议论文分析句主要有以下四种:
1.归纳分析: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2.对比分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这种方法能够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正确性,使读者在对比中分清是非曲直,从而接受作者的观点。
3.因果分析: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4.假设分析:基于假设的关系,举出虚拟或假设的事例,或者针对真实事例制造虚拟条件,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写好“分析句”要注意:
(1)一个原则:紧扣论点。
(2)四种方法:
①列举事实材料——找共性—→归纳分析法;
②列举正反材料——做比较——对比分析法;
③展示材料结果——追原因—→因果分析法。
②已有结论材料——问假如—→假设分析法;
一、归纳分析
归纳分析法是指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常见的标志性词语有:由此可见、可见、综上所述、因此、故而、据此可知和不难看出等
这些归纳性词语在议论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帮助作者清晰地表达思路,还能够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逻辑结构。
例如1.责任重于泰山,担当铸就辉煌。(观点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钟南山院士不顾高龄,毅然冲在抗疫最前线,展现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而张桂梅校长,则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大山深处女孩们的梦想,创办免费女子高中,改变了一代又一代贫困女生的命运。(材料句)他们都是伟大的,都是中国的脊梁,用“履行使命,敢于担当”的精神丰盈了人生。(归纳分析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义不避责,敢于担当。(结论句)
例如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文化自信,传承与发展并重显得尤为重要。(观点句)故宫博物院,这座古老的皇家宫殿,通过数字化技术焕发新生,让古老的文物“活”了起来,不仅让国内外游客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技巧,创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作品,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精神;而李子柒通过镜头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田园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视频不仅在国内受到热捧,更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新使者。(事例句)他们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才能让文化之树常青,让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归纳分析句)
例如3.认真,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最稀缺的资源。(观点句)李子柒为了拍摄出高质量的短视频,她曾不远千里前往兰州学习拉面手艺,耗时一个月,只为呈现最完美的兰州牛肉面;陈晓卿,在拍摄纪录片时,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与被拍摄对象共同生活,只为捕捉最真实的情感和画面;齐白石初学篆刻时,便以无比坚韧的毅力,日复一日地刻石磨刀,直到整个屋子都堆满了石屑。(事例句)由此可见,世上所有的牛逼,闻起来都是死磕的味道。无论是李子柒对美食短视频的极致追求,陈晓卿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坚守,还是齐白石对国画艺术的执着,都向我们展示了坚持和死磕的力量。(归纳分析句)当你能够像他们一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一定会得到命运的馈赠,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和荣耀。(小结句)
二、对比分析
这种方法,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叙述事例后,将所举的两个事例或一个例子中的正反两种要素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材料的意义。
基本模式为:
材料+对比分析(……然而……;……但是……;……与此相反……)+回扣论点。
例如1.沉稳从无欲而来。(观点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无欲就不会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沉稳致远,赢得最终的胜利,(阐述句)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运筹帷幄,功成名就。(例证句,从正面论述)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阐述句)霸王以一己之私,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于被围垓下,遗憾千古。(例证句,从反面论述)由此可见,沉稳是从无欲中培养出来的品质,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成功的重要基石。(分析句)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我们应学会放下私欲,保持内心的沉稳与冷静,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结论句)
例如2.我们要有定力和自信心。(观点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既是一种定力,也是一种自信力,积蓄着乘风破浪的底气。(阐述句)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如果缺乏定力,则不能正确对待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容易心绪不宁、人云亦云,甚至随波逐流;只有涵养定力和自信力,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把世界看真切,把事物看透彻,不为任何表象所迷惑;才能“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沉潜中让自己更加强大,从容办好自己的事情。(对比事例句)因此,定力与自信力如同人生的双翼,助力我们在风雨中翱翔。缺乏它们,我们就会在变革的洪流中迷失方向,甚至被无情地淘汰。(分析句)我辈青年要坚定信念,涵养定力与自信力,这样才能在风雨中稳步前行,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共同发展。(结论句)
三、因果分析
因果分析是议论文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基于客观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必然的因果联系规律性,通过揭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普遍联系,因果联系是这种普遍联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果论证通过深入分析事物的内在原因和结果,使论点更加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缘于和源于等。
例如1.(广东六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作文“自评与他评”)“自评”在右,我们要时刻保持对自我的清晰认知。(观点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不争与不辩,是董宇辉的清醒与自知;篮球运动员张宁职业生涯初期遭到网友大量的冷嘲热讽,可他不在意那些声音,时刻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最终用一件火红的国家队球衣证明了自己;黄文秀在最花样的年纪毅然选择扎根脱贫攻坚第一战,面对人们的大量言语与讨论,她亦不为所动,尽心尽力做着份内的事,担起了应尽的职责,将青春的热血融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烈山河。(材料句)他们丰盈的人生,正是源于他们拥有追寻真正自我的勇气,源于自身心底最为强大的力量。“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真正自知的人常怀“冰心”于胸膛,不惧巨浪滔天,不畏世人只言片语。(因果分析句)纵疾风劲起,“自评”在右,何妨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小结句)
例如2.(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勇敢做自己”)从古至今,做自己从来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洒脱。(观点句)“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贤,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苏轼便是这么评价那个好诗人,那个坏父亲陶渊明的。即使如今物质发达,但成为自己的物质困境仍然存在,只不会到五柳生生那样到“扣门而乞食”的地步。(材料句)因为个性区别与共性,往往意味着“社群的不支持”,从而造成物质上的困难,进而会导致陶潜那样“隐仕”的精神困境。直到最后的洒脱,才能真正可称为“做”自己。(因果分析句)
四、假设分析
假设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假设的关系,举出虚拟或假设的事例,或者针对真实事例制造虚拟条件,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这种方法通过构建一个与实际情况相反或不同的情境,来探讨该情境下可能产生的结果,从而强化或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
标志性词语:如果......那么......;假如......怎能.....;倘若、假如等
例如1.(苏洵《六国论》):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例如2(杜牧的《阿房宫赋》):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例如3.(2024深圳二模作文“科学分析”)
真理虽深藏,但是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科学分析,更是我们追求真理的必经之路。(观点句)真理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要找到真理并不容易,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阐述句)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分析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武器。屠呦呦坚持不断地实验验证,得以发现了青蒿素;丁一汇通过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等科学分析方法,得出了人类活动对气候有深刻影响的结论。(材料句)假如他们不使用“科学分析”这一武器,就不可能到达真理的彼岸;洞察和寻得真理,更是一种天方夜谭。(假设分析句)
例如4.
积累是我们成功的基石(观点句)宋濂出身贫寒,一心向学,他亲手抄书执经叩问,积累知识之小流,以成江海,方成明代大儒;全红婵热爱跳水,百炼成钢,她不分日夜勤学苦练,积累技能之跬步,以至千里,终成奥运冠军。(材料句)若他们缺乏循序渐进的积累,而是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日修建成罗马,哪来宋濂匠心独运的诗文,又哪来全红婵技惊四座的跳水?(反面假设分析)积累是构筑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石,没有点滴汇聚,何来江河湖海;没有步步为营,怎至巅峰之境。(总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