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语文)写作指导:漫画作文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作文(语文)写作指导:漫画作文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4 21: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请从上面的漫画中选择一幅或者两幅,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
图一
①困难是攀登高峰的垫脚石,困难越多,成就越大。
②想攀登另一座高峰,需放下已得的成就。
③选择更困难的道路,抵达更高的成就。
④与其望峰兴叹,不如重新攀登。
⑤如果目标太大,不妨换一个方向。
⑥选最难的路,登最高的山。
⑦选择了目标,还要选择好通向目标的路。
⑧珍惜现有的风景,不要总盯着远方。
图二
①正确看待困难与目标的关系。
②境界格局决定了成功与否。
③困难不因目标改变,实现再小的目标也要跨越困难。
④跨越困难,才能达成目标。
图一和图二
①心中要有目标,脚下要有路。
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高考漫画题:
语用:(一)描述漫画内容
(二)揭示漫画寓意
作文:图画型材料作文
考情分析 内容标题 漫画图
1983年 《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1996年 《<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
2007年 《出事了吧》
2010年 《猫吃鱼》
2016年一卷 奖惩
2019年三卷 我再看看你们
2021年新2卷 “人”字描红
1.依据《现代汉语词典》,“漫画”是指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漫画往往从当前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
2.特征
①有针对性,取材生活
②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③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④具有幽默、讽刺或批评的效果
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
——丰子恺
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
(据夏明作品改动)
2016年一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唯分赏罚,教育之殇
2. 拒绝以成绩论英雄的“实用主义”
3. 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题目:唯分赏罚,教育之殇
开头:看了这幅漫画,思绪颇多。一个孩子考试得了100分,脸上被赏了一个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被罚了一个巴掌。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吻”变成了“掌”;第二个孩子考了61分之后,“掌”变成了“吻”。这一简单粗暴的赏罚举动的背后,反映的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唯分数论英雄”的教育方式。可悲,可叹,唯分赏罚,这是教育之殇!
题目:拒绝以成绩论英雄的“实用主义”
开头:有这样一幅漫画:两个孩子同时领回了考试成绩单,一个得了满分受到夸赞,另一个因没有及格而受到批评;可在第二次考试中,原本得满分的学生退步受到责罚,不及格的学生因进步得到表扬。
当我们解读这幅漫画时,会发现不论是作者还是我们自己,都将成绩与奖惩联系了起来,可这样的“以成绩论英雄”的评判标准真的是恰当、正确的吗?我认为这并不可取。
总结:开头先描述漫画内容(漫画中……),写出观点。
问:漫画作文开头怎么写?
审题:
1、赞美、讴歌:感念师恩,赞美师生情,毕业感言;
2、深刻思考:为国造材的艰辛、披星戴月为学的顽强、改变命运的个人承担、大国崛起中基础教育负重前行。
3、结果角度:倡导全社会要尊师重教。
2019年全国三卷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根据漫画内容,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立意角度(示例)
(1)积极面对压力。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在压力中奋起,感谢压力。
(2)学会释放压力。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要学会释放压力,不能被压力打垮。
(3)辩证看待压力。一定的压力能转换成动力,但过重的压力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时会把人击垮。
漫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漫画作文也属于材料作文。漫画作文提供的材料,不是以文字为主,而是以画面为主。读懂漫画内容,从漫画得出观点。
漫画的构成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包括画面和画中字。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释。
漫画作文审题思路
第一步: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内容。
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2、看画面。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枚图章,都不要放过。
3、看画中字。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
4、看夸张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第二步:分析关系,理解漫画寓意。
从整体着眼,理清人、物的类型,再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确定漫画寓意。可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义、象征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标题把握漫画寓意。
[2021年·新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内容
看文字: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描红(“人”字的写法技巧)
看形象:
漫画材料包括图和文字两个部分,图分为四张小图片,可细分为两类,前三张图片为一类,讲解书写要领;后一张图单独一类,介绍描红。
看细节、对比、夸张之处:
第一图:藏;第二图,直;第三图:迂;第四图:描。
漫画的主要内容:如何写“人”字。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二、分析关系,理解漫画寓意
由写字引申到做人,将写字之法与做人之道相结合
四幅漫画是纵向排列,不可颠倒,暗示人成长的四个阶段。画分为两部分,即前三张图片组合起来才有第四张中的人字,缺了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写成完整的人字。
第四幅漫画是材料中最特别的部分。漫画中的文字是“描红”,而在注释中又特别注解了“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其中的“红模子”是指描红的框架,运笔需在框架中行走,而所写内容是个大大的“人”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写人与做人”。
把四幅漫画连起来整体把握,思考描红与人生、成长的关系,如人生如同描红写“人”,需要写好每一笔,走好每一步;描红如同做“人”,需要按照规则来进行;人的成长犹如写书法,也需要“描红”,需要向好的榜样学习。
还可以发散联想,把四幅漫画比喻成人生的不同年龄段,抒发感悟。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三、联想类比,联系社会实际
图一“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起笔须用逆锋,轻回笔尖,要隐去锋芒,蓄势而作。
寓意逆境中起步,谦卑内敛而低调,韬光养晦,不扬己露才。为人要如“人”字起笔一样,要有“逆”的精神,迎难而上,但也不能锋芒毕露,而应该低调内敛,沉潜蓄力。
图二“中锋用笔,不偏不倚”→笔锋向中,方正有力,不偏不倚,笔尖劲道
寓意为人做事要“正”——守中,中正平和,和顺适中,不过分也无不及。为人要躯干挺直,持重守正。新时代青年做人应三观端正,遵守规矩,要走正道,人生路上要稳扎稳打,谨慎前行,坚守正道。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图三“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收笔前的稍作停顿,应缓缓送出,力量方能到达笔尖
寓意为人在困难中坚持,在沉潜中奋进,不急不躁,步履稳健,沉稳成熟,多停下来思考,遇事三思后行,终将有所建树。历徘徊踌躇,走曲折弯路,戒急用忍,稳扎稳打,不骄不躁,后来居上。
图四“描红”→是对前面内容的整体把握,说明要想写好一个“人”字,除用笔之法,“描红”之工更是不可或缺。
“描红”寓意敬畏规则,遵守规矩,不肆意妄为。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第四步:比较筛选,确立最佳立意
如何评价、鉴别与取舍?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
取舍:要或不要;选择
元素之间并非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反而是必不可少,故此处“取舍”不是多元中取舍,而是鉴别每一“元”的真假好坏,“取”每一“元”的真、好,“舍”每一“元”的假、坏。
[2021年·新Ⅱ卷]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藏锋守正,缓缓成人
(2)写方正“人”字,做有为青年
(3)学会书写精彩的人生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藏锋守正,缓缓成人
唐光雨先生的漫画内容是“人”字的描红,从起笔到收笔,通过图画和文字把运笔技巧讲得明明白白,看似是在讲书法要领,但仔细品味,我明白了其中蕴藏的做人的道理:藏锋守正,缓缓成人。
观“逆锋起笔”,做“藏而不露”之人。
识“中锋用笔”,做“不偏不倚”之人。
察“停滞迂回”,做“缓缓出头”之人。
一撇是藏锋,一捺是守正,收笔徐徐停,描红见人生。新时代青年可以从书法中领悟做人,但更要在实践中成长成人。
国之青年,从书法中领悟做人领悟人生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递者,简易的笔画勾勒出博大精深。一撇一捺,这是“人”字的笔画。简简单单的两笔,绰绰有余,柔韧有度。逆锋起笔藏而不露的撇,不偏不倚中锋用笔的捺,停滞迂回缓缓出头的勾,一个坚韧的字被完美地描摹出来(描述漫画+分析材料)。老一辈人时刻教导我们,写字要端正心态,做人要如字一般,一笔一笔地临摹做人的本质(点题,亮明观点)。
撇——逆境奋勇,淡泊名利(标题式·分论点①)。写字要提笔而落,干净利落,逆流而上。做人就要藏功与名,淡泊名利,正如诸葛亮所说“不求闻达与诸侯”(阐释句又形成过渡句)。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坎坷困难时刻昭示功成的艰辛。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中有30名为国献躯的消防员们,其中还有“00后”“90后”,他们身处逆境逆流而上,在充满恐惧和挑战中,毅然为了集体而牺牲自我,成就社会(例证+分析:一例一析)。他们用坚强的身躯临摹出逆风起笔,藏而不露(总结句,紧扣关键词)。
漫画作文范文一:
捺——中通外直,刚正不阿(标题式·分论点②)。写字要端正身子,坐要有坐相,挺胸昂首。做人要正直,不同流合污,赤心做事,正如刘禹锡所描绘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阐释句又形成过渡句)。周恩来总理一生廉洁从政,清贫节俭。他时刻教育着党的工作者要时刻警醒自己要公正廉洁,刚正做人,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巡查河南时,绝不收百姓的钱财,为人处事不包庇奸贼,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戴(例证+分析:一例一析)。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他们用不屈的赤心临摹出中锋用笔,不偏不倚(总结句,紧扣关键词)。
勾——勇争先锋,青出于蓝(标题式·分论点③)。写字要静心专注,笔画要坚韧挺拔,有起有落。做人要勇于亮剑,不被世俗所打扰,斩荆棘,厚积薄发(阐释句又形成过渡句)。新时代青年需要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相比于缓缓出头,我们更需要的就是敢于拼搏的精神。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颜宁,作为结构生物学家,在生物学装备研究领域成功攻克多项世界顶尖技术,在2016年被英国《自然》杂志列为中国科学之星。她打破世俗的规矩,敢于尝试,长江后浪推前浪,为新时代青年赋予榜样的作用。
审题训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三观不合,不必强融。
2.不要为合群而合群。
3.勇敢地去做自己。
4.英雄永远是孤独的。
5.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6.愿你永葆赤子之心。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第一步: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内容:
看文字:无题目;无画中文字;
看形象:两个人、分数、唇印&掌印、开心&伤心的表情
分数标示着进退,分数变化便奖罚,掌印是惩罚,吻痕是奖励。
看细节、对比、夸张之处: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个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罚了一个掌印。前一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变“掌”;后一个考上61分,由“掌”变“吻”。
第二步:分析关系,理解漫画寓意:
纵向比对:进步便奖,退步便罚,片面追求分数,无理性。巴掌和吻痕突出了奖罚的简单粗暴化,批判讽刺。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第三步:联想类比,联系社会实际
分数—教育:对人的奖惩以分数作为唯一的理由,那么,这幅漫画的批判对象就可以扩大到当下的“分数至上”式的教育或唯重数字式的奖惩之下社会现实。
第四步:比较筛选,确立最佳立意
教育要摆脱单一评价机制,尊重个性差异,多元化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改变当下教育中唯分数论的现象,以科学的成才观引领教育。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漫画作文尤其是批判式漫画作文的观点不能只一味的批判,而是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建议!
[2016·Ⅰ卷]漫画作文框架示范:
吻痕掌印,莫唯分数论
给我一个吻,只因考百分;给我一掌印,只因差几分。考得好,家长、学生喜笑颜开,“吻痕”如花,在脸上绽开芳华;考得不好,学生、家长愁眉苦脸,“掌印”如火,在心头煎熬焦灼(概括画面)。对当下教育评价唯分数论给予极大的讽刺(点评漫画)。 我们需要科学的奖惩制度,但更需要的是多元性评价,尤其是教育不能唯分数论,对人的评价更应多元而科学(揭示寓意/亮观点+怎么做)。
分论点一:唯“分”是从,自然忽视了、淡化了学生品行的矫正与培养,后果是智长德短。[揭示漫画的问题+为什么/会怎样]
分论点二:“严师出高徒”,惩罚与奖励一样,在教育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需要的是多元而科学的奖惩制度。[肯定漫画做法+怎么做]
分论点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多元评价方式,还一个包容博大的天地给学生,真正达到“立人”。[揭示漫画寓意+怎么做+会怎样]
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
第一步: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内容。
看文字(标题):重视,蕴含重视什么,往往折射精神价值追求
看形象:猫、盘子里的鱼、偷粮食的老鼠,
看细节、对比、夸张之处:
鱼是放在盘子里的,可见不是抓来的,而是送来的。
细节之处是猫的眼睛,左眼看得见,右眼看不见。
猫只看见摆在自己左边的盘中的鱼,看不见右边的偷了粮食正在逃跑的老鼠。
示例:写出下面漫画的寓意
第二步:分析关系,理解漫画寓意
看布局,理关系:由画面布局看,画面主体是猫。猫的职责是抓老鼠,但因为一盘鱼摆在面前,就对偷了粮食逃跑的老鼠视而不见,只盯住了鱼。两相对比可知,猫因为别人送上来的鱼,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作者感情倾向:否定讽刺。抓老鼠喻职责,鱼比喻利益、诱惑甚至贿赂。
第三步:联想类比,联系社会实际
由画面到生活,当有人把能满足自己私欲的利益送到自己眼前时(受贿),就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责。职责和私欲重轻 作者告诉我们:不能为一己私欲放弃自己的本职。
第四步:比较筛选,确立最佳立意
作文一般从正面立意:职责大于私欲。
藏起埋怨,笑对人生
汕头二模
漫画启示我们:      (3分)  
走出埋怨深渊,做情绪管理者
转换心情,拥抱海阔天空
拒绝内耗,保持乐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0分)
上述漫画给我们以启示。请你结合启示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认真阅读上述画面及文字,写出你的立意角度及立论观点。
【答案】
①从加、减、乘、除符号给我们的思考与认识综合起来分析,可立意为“善做加减乘除法,走好人生之路”。
②从“以加法快乐”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添加美好,快乐人生”“叠加快乐,让人生更幸福”“多感受人生幸福,让人生之路顺畅”等,也可以延伸到个人学习、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等多个方向,写出有加法的加持,从而让其更美好。
③从“用减法生活”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减去过重负担,让心灵更惬意”“删繁就简,看得更透彻,活得更轻松”“减去贪欲,成就本色人生”等。
④从“以乘法感恩”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要用加倍感恩的态度对待人生”“感恩生活,幸福人生”等。
⑤从“用除法放下”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放下怨念,走好人生路”“放下烦恼,快乐生活”等。
在大数据时代,各类软件纷纷采用“用户定制”的方式,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不断优化针对你的内容推送,仿佛你身边有个“周到”的管家,无时无刻不在留意你,记录下你的兴趣、喜好,然后竭尽所能地“满足”你的品位。人们逐渐被大数据引入“信息茧房”之中,获得的信息单一闭塞。对于如何破除“信息茧房”,你有何思考或建议?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述漫画材料作文中三个人的茧房,大小不一,这是变形的夸张。无论网络多么发达,我们还是作茧自缚。
立意:
①从“信息茧房”破“茧”而生。
②以理性之光破“信息茧房”。
③广开信息源流,慎取为我所用。
作业:根据漫画,拟作文标题、写开头第一段。
【思路分析】
材料由两幅漫画和画中文字组成,画中寓理。
第一幅漫画是一个大汗淋漓、努力向前奔跑的人,配文是“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真正的跑步者”。这段文字是关键,考生需抓住文字,悟出其中的理来。“不想跑的时候跑”,就是要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面对困境,抑或是对抗自己的惰性……这是一个真正的跑步者应该具备的一个品质。那么由画及理,当你不想去做某事的时候,不是说不想做就放弃了,而是要去学会面对这些困境,抵制惰性,直面问题等等。
第二幅漫画是一个人躺在书山题海上惬意地纳凉,配文是“如果你累了,要学会休息,而不是放弃。”文字仍然是关键。“学会休息”可以理解为调整自我,沉淀自我,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累了就要学会休息而不是放弃,最终依然落脚到“不放弃”上面。当然,这里“学会休息”也可能就只是给自己的惰性找一个借口而已,表面上说“不是放弃”,实际上是逃避困难,不愿面对。
【思路分析】
所以综合这两幅漫画和文字,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否定漫画一的做法,肯定漫画二的做法。(破立结合)
不能为了磨练自我而不讲方式方法,累了就要休息,学会调适自我,才能事半功倍。不放弃是一种信念,不停下可能就是一种执拗。
(2)否定漫画二的做法,肯定漫画一的做法。(破立结合)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动不动就说累了,需要休息。有时候说累了是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或者是一种逃避困难的表现,就应该“不想跑的时候跑”,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意志,突破困境,抵制自己的惰性,跑出精彩人生。
(3)综合两幅漫画“不放弃”的相通之处。
人生道路是永远向前的,砥砺前行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学会去面对困境,抵制惰性,也要学会自我调适,不断的积蓄力量,不轻言放弃,才能跑向更远的远方,赢得更有价值的人生。
一、如何从漫画中得出寓意?
1.描述漫画内容
注意看漫画的顺序,题号,上下、左右等
需要一滴不漏地描述完吗?
2.直接从两幅图综合得出
对于描述对,寓意不对的,要注意:不要随意更换“关键词”,如懒惰、借口、梦想等。
二、综合漫画的寓意,不是只看自己认知的那一副“要坚持,不放弃”
写作重点:当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咬牙坚持;也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要放弃。
【标题】
1、适时驻足,跑出精彩人生
2、于劳累时学会休息,于“不想”时奋力奔跑
3、迎风奔跑莫怠惰,适度休整再扬帆
4、克服困难启征程,整顿过后再前行
5、把握好奔跑与休憩的“衡度”标准
6、停下来休息聚力迈开步奔跑向前
7、磨练中坚定前行,前行中张弛有度
8、学会休整凝心聚力,克服惰性砥砺前行
9、劳逸得效率,律己创奇迹
10、要战胜自己,也要“放过”自己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专题巩固训练
【答案】(示例)
①德为得之先。
②用有德之道取得,人生才有意义。
③心中有德行,所失亦为所得。
认真阅读上述漫画作文材料,写出图文材料的寓意。
专题巩固训练
以上是新时代漫画《乌鸦喝水》。请你认真思考漫画寓意,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
【解析】 漫画《乌鸦喝水》的内容:瓶内的水,乌鸦喝不着。于是,两只乌鸦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一只乌鸦以传统套路方式,衔石头投入其中,借以抬高水面而喝;另一只乌鸦则直接插吸管吸水而喝。画面配图文字: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寓意在于:按传统方式思考并行事固然可取,但若创新思维,则可能更便捷与有效。可见创新是我们的一个好出路。
【答案】 要与时俱进,应时创新。
总结
第一段要求:画面描述+分析寓意+亮出论点
注意:
漫画中如果出现概念类词语(多重理解的)需要阐述具体含义
紧扣关键词/寓意写作
作业
拟写标题(扣材/观点/文采,2分)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
《以己之能,振翅枝头》 《善假于物不如恃才傲物》
《以己之力,傲立枝头》 《增强实力,才能无惧险境》
《丰己羽翼,恃才无恐》 《能力为双翼,枝断又何惧?》
泰安二模
拟写作文框架(标题+分论点+论据)
《凭己之力,展翅枝头》
引:人将全部力量寄托在脆弱的树枝上,惶惶不安。反观鸟儿,因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故而轻松自在。人生亦是如此,我们唯有充盈羽毛,方能傲然挺立于枝头。
写作思路
议:凭借自己的力量,方可披荆斩棘,不惧风霜。
凭借自己的力量,方可展翅枝头,翱翔云霄。
联:如今的中国凭借力量勇立潮头,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亦要不断提升自我,凭借自己的力量,与国同行,不负韶华。
结:愿我们都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翅膀,展翅在人生的枝头。
[2019·Ⅲ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文字说明有何启示
2.人物的状态和细节
3.主体人物是谁
4.对应何种生活现象
5.教师角度立意
6.学生角度立意
7.师生角度立意
2019年卷Ⅲ
老师叮嘱,学生聆听
师生情深
面向读者的老师
有温度的教师
坚守;期待;不舍
文化的代际传承
铭记师恩,勿负韶华
作业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画中正面刻画的是戴着眼镜、略微秃顶的老师形象,老师注视着学生,对学生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男女两名学生在听老师讲话。
2.抓住特征“再”
对过去而言,“再”字隐含着长期、经常、频繁等意思;而对现在而言,“再”字则包含着期待、眷念、不舍等意味。
3.找准讽刺/赞扬的对象
这句话从老师的角度看充满了深情,有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希望,还有老师对学生的眷念和不舍;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对老师过去给予的关爱的无限感激。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4.最佳立意
⑴老师的角度:社会呼唤有温度的教师;守望学生,期许学生能够实现梦想,不负青春
⑵学生的角度:在款款深情下扬鞭远行;铭记师恩,
勿负韶华;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恩老师......
⑶老师和学生的综合角度:师恩难忘,师爱情长;款款爱心,助力学生成长;师生情,一生相伴;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漫画作文框架: 尊师重教,时代大道
一眼凝望,一句叮咛,一生守护,这是师者情怀,教育根脉!漫画里一位老师在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给学生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概述漫画内容/引材),这让多少人唏嘘,多少人感慨(点评漫画)!是的,是时候了,唤醒我们尊师重教的传统,走出一条时代的大道(揭示寓意/亮观点)!
分论点一:尊师重教,是要懂得松软心土,迎接老师那份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的滋养,让脚步里才会蓄积爱,让生命的每一步行走都有温度。[扣漫画内容+怎么做]
分论点二:尊师重教,是要懂得体味老师那份无私的呵护,那份责任的坚守,让我们拥有精神的母本,也要做一个能奉献敢担当的人![扣漫画内容+怎么做]
分论点三:尊师重教,是要懂给老师减压松绑,营造绿色的教育生态,让我们民族拥有健硕根脉,真正走向创新走向强盛。[扣漫画内容+怎么做]
总结论点: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强!唯有尊师重教,我们民族才能走上强盛的时代大道。
四幅关于教育的漫画,第一幅为“教育就是把她当做你的榜样”,第二幅为“教育就是玩具也需要一点秩序”,第三幅为“教育就是关注你但不关住你”,第四幅为“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
好的家教往往能助力孩子成为更优秀的新时代青年。看了四幅漫画,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现实,以其中两三幅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读懂漫画的内容:
第一幅,做孩子的榜样,不仅表现在外在或行为,更应该表现在思想和品德上。
第二幅,让孩子学习整理,体现劳动教育、好习惯培养,从小事做起,“秩序”一词也可以不局限于玩具或家务,引申为社会秩序、规则。
第三幅,给孩子爱与空间,可进一步思考可以“关注”些什么,比如生命安全、优点缺点等,“关注”的背后是爱。思考不能“关住”些什么,比如自由、梦想、未来的可能性,以及什么“关住”了孩子,过高的期待?过重的学业负担?可以联系“双减”有所阐释,“不关住”的背后是放手。
第四幅,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并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由此可见,作文主题为“家庭教育”。
要求看懂漫画,选择其中2~3幅组合立意,同样需要寻找漫画间的关系,注重对逻辑的考查。
可以找到图片共有的特点立意,提炼关键词后按照一定逻辑组合,不鼓励不经概括地对材料语句进行平行组接。由“好的家教往往能助力孩子成为更优秀的新时代青年”一句,可以确定,题目的核心是“家教”,文章需要依据漫画理清“好的家教”是怎样的,思考“更优秀”具有怎样的内涵(可以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角度思考),好的家教如何助力新时代青年更优秀。
写作时应当站在新时代青年的角度,结合现实,进行思考和立意。不能空谈古代,要有对当下现实的思考,可以表达出你的建议。另外,本文既可以写成具有思想和启迪的议论文,也可以写成和自身经历相关的记叙文。不论如何选择,文体必须明确。
立意
1.身教胜于言教。(结合图1、图2,提取共性,行文中需强调榜样作用,提及劳动或秩序)
2.寻精神榜样,释前路羁绊。(结合图1、图3,体现新时代青年教育的期待)
3.正身以为范,因材以施教。(结合图1、图4要关注教育者和孩子双方特点)
4.关注习惯,不束发展。(结合图2、图3)
5.习惯为基,绽放个性。(结合图2、图4,鼓励孩子在尊重一般秩序的基础上,发展个性)
6.不束缚,自发光。(结合图3、图4)
秩序浸润生命,自由发扬个性
秩序浸润生命,自由发扬个性天地常新。日生不滞。面对今日纷繁芜杂之世界,孩子难辨明是非。分清黑白,因此好的家教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使其成为更优秀的新时代青年?斯以为,家长须用秩序浸润生命,使自由发扬个性。
“且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秩序彰显生命底色。
“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诚如此言,秩序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之作用,担任着不可或缺之角色。家教应着力培养其秩序精神,使孩子获得“自组织”能力,才能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品读一篇井然有序的绝美诗篇。倘若没有秩序。面对杂七杂八之繁琐之事时,安能做到“安禅制毒龙”?家长从细节处着手。耳濡目染下,孩子才能养成习惯,即使玩具满地都是,也能快速组织,这显然是人生途中不可多得之助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须水击三千里”自由赋能个性人生。
“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景物,而应是蔓延在草坪上随风起舞的韵律。”伍尔芙如是说。小孩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绿茵场上,家长不应将其双脚定格在场外,而要让其释放天性,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奔跑.且看少年毛泽东日出乡关,在橘子洲头浩叹“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何等的自由与豪迈!且看法国法布尔沉浸于昆虫世界,《昆虫记》中那些渺小生物得见天日,开世人之眼!然而今日,多少孩子被囚禁于家中,去读那些所谓的名著,不仅被其中晦涩朦胧处蒙蔽困惑,也逐渐丧失了个性,失去了绿茵场上的热血与激情。于此。自由之精神才得以为个性发展搭桥铺路。
“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家教是小孩人生发展的一束光,促其萌发,而悄然成木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冬成栋,精钢不作钩。”清心方显秩序,个性才为秀干。“让每个孩子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并不是一句空话。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他潜在的天赋,只是良好的家教往往能够提前发现和挖掘其潜质,让其在自己的康庄大道上直行无碍,披荆斩棘,发自己的璀璨光芒。
秩序浸润生命,自由发扬个性。家教以此为着力点,定能助青云直上。得一个朗朗乾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