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同步练(含解析)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同步练(含解析)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3 15:1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它宣告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它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它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它”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2.“谁能想得到那样的一场战争,打破了欧洲大陆的贸易壁垒,废除了阻碍技术发明和劳动力自由流通的行会。”“这场战争”是指(  )。
A.英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拿破仑战争
3.有人评价拿破仑战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该言论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  )。
A.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B.确立法国欧洲霸主地位
C.使欧洲文化呈现多样化
D.推动欧洲民族国家产生
4.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西学无统一称呼,多以“夷学”称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对西方文化比较广泛的称呼是“西学”。庚子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乐于使用“新学”之名。这种变化反映出(  )。
A.中西文化融合发展
B.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遭到摒弃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D.社会普遍存在崇洋心理
5.19世纪末,一些美国人担心自己的国家不久将会落后。马萨诸塞州某参议员警告说:“美国一定不能在竞争中落后。”为此,他们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运用于国际事务中。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美国(  )。
A.秉持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理念
B.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世界的活动
C.具有落后就会挨打的忧患意识
D.同欧洲列强对比出现力量失衡
6.(改编)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神圣罗马帝国成为陈迹,德意志从300多个邦减少到只剩下30多个邦,普鲁士也因此开启了民主改革进程。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
A.客观上推动了德意志统一进程
B.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兴起
C.推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是德意志民主改革的根源
7.下表所示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这些现象说明(  )。
年份 国家新变化
1825 俄国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废除农奴制
1830 波兰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1848 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A.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B.拿破仑战争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各国斗争的内容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D.东欧各国在对法国战争失败之后开始自我觉醒
8.(原创)拿破仑征服波兰后,引入法国宪法与《拿破仑法典》,使波兰彻底废除了农奴制,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允许世俗离婚,公民也可参加选举、议会,基础教育得到更广泛的推广。由此可见,拿破仑(  )。
A.厉行立法,以实行专制统治
B.有效地改善了波兰农民的处境
C.传播了独立与法制的思想
D.重塑了波兰的政治经济文化
9.下面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  )。
时间 主题 代表文献或译作
鸦片战争后 了解世界 《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求强求富 《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论略》等
甲午中日战争后 救亡图存 《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
20世纪初 民主革命 《万法精理》《独立宣言》等译作
科学启蒙 《天文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
A.儒学正统地位已经动摇
B.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入
C.对民主的追求贯穿始终
D.摆脱了“天朝上国”理念
10.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近代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由此可见,墨西哥文化(  )。
A.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
B.继承和创新了宗主国文化
C.杂糅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
D.彻底失去了本土文化痕迹
11.1897年,天津中西大学堂举行了全校运动会,进行了一场奥运会的“模仿秀”。除少数球类、马术等项目没有设立外,运动会设立了跑带跳百码(注:100米跨栏)、赛掷重物(注:铅球)、跑带跳二百二十码(注:200米跨栏)等12个比赛项目。据此可知(  )。
A.体育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B.全民健身理念被社会普遍认同
C.学校体育活动受西方文明影响
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已被贯彻
12.美国学者本特利认为,19、20世纪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现象,许多帝国日益重视“教化工程”。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帝国声称,帝国最终会把一部分“异域”臣民转化得像帝国中心区那样思考、生活和接受管理的人。据此可知,“教化工程”(  )。
A.服务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实际需要
B.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
C.缘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旨在维护殖民地人民的利益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格尔说过:“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古希腊很多知名学者都曾深入过东方地区,如在地中海及黑海沿岸长期游历的希罗多德就大量地介绍过东方波斯和埃及等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科学文化,这对古希腊人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柏拉图漫游了埃及、北非等地区,广泛了解各种政治制度和学派思想。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希腊人不断地将定居范围扩大,这也增加了希腊人与东方世界的接触。在此过程中,两河流域的天文仪器也为希腊人所引进,希腊人借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包含辅音和元音的字母表。
——据孙鹏辉《东方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探析》整理
材料二 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化,几乎都是由本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并最终形成了具有该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然而,15世纪末以来,“大门敞开”的拉丁美洲,其文化不再只是印第安文化,而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殖民者的欧洲基督教文化以及被奴役的另一部分人的文化——非洲黑人文化。随着自身的发展,拉美开始主动接纳外来文化。如同亚洲国家的贸易和其他联系,使得拉美的城市建筑以及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某些东方文化的格调。但在拉美很难找到一个知识阶层作为拉美文化的代表。因而,在拉丁美洲的文化历史上,似乎从未出现过文化领域内的发展新浪潮。
——据赵虹《拉丁美洲混合文化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黑格尔认识的理解。(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拉美文化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B 根据题干信息“宣告了一个国家的诞生”“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可以判断“它”是美国1776年通过的《独立宣言》,故选B项。A、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排除。
2.D 拿破仑战争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理念和法治准则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对于欧洲大陆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主要局限在英国国内,故A项错误;北美独立战争对欧洲大陆的贸易壁垒的突破作用极其微小,故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着力于破除旧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欧洲大陆的贸易壁垒的突破作用极其微小,故C项错误。
3.A 根据材料“拿破仑战争‘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法国欧洲霸主地位的确立,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民主思想在欧洲的传播,并非欧洲文化呈现多样化,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民主思想的传播,并非民族主义的传播,排除D项。
4.C 由“夷学”到“西学”再到“新学”,晚清对西方文化称谓的变化,反映出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日益深入,时人对西方文化从抗拒到接纳,再到向往的心路历程,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无法体现中西文化融合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排除B项;对西方文化称谓的变化,不能说明社会普遍存在崇洋心理,排除D项。
5.B 19世纪末,美国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加紧对外扩张,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世界的活动,材料中马萨诸塞州某参议员认为“美国一定不能在竞争中落后”,同时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延伸至社会领域,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B项正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等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排除 A项;材料中美国的忧患意识不是“落后就会挨打”,而是担心在瓜分世界的竞争中无法获取足够的利益,排除C项;题干没有美国与欧洲列强之间力量对比的信息,无法得出力量失衡的结论,排除D项。
6.A “德意志从300多个邦减少到只剩下30多个邦”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局部统一的趋势,而普鲁士开启民主改革有利于普鲁士的崛起,这都加速了德意志的统一,故选A项;宗教改革前德意志民族意识就已兴起,排除B项;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推翻,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推翻,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民主改革的根源是德国自身经济发展,排除D项。
7.B 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战争后,俄国青年军官宣布要推翻沙皇政府,波兰青年军官和学生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和制定宪法。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传播了启蒙思想,使得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拿破仑战争对俄国农奴制的影响,且在1825年俄国农奴制并未被推翻,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各国不同的斗争内容都受到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排除C项;这些变化都发生在拿破仑战争之后,且拿破仑战争的最后法国战败,排除D项。
8.D 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在波兰引入法国宪法与《拿破仑法典》,废除了农奴制,重塑并校正了波兰的法律和宏观政治制度,允许世俗离婚和推广基础教育等措施,重塑了波兰的政治和文化,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法治、民主、平等思想,并未涉及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拿破仑统治波兰的时间太短,不能使农民处境得到实质性改善,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独立思想的传播,故C项错误。
9.B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主题经历了从了解世界到学习技术进而学习制度,最后学习思想的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说明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入,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才开始追求民主,故贯穿始终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表格展现的主题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逐渐深入,而“天朝上国”观念表现为宗藩体制与华夷秩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0.A 据材料“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近代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可知,墨西哥文化深受传统印第安文明、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并存的特点,故选A项;阿兹特克文化属于墨西哥本土的印第安文化,与宗主国文化无关,排除B项;墨西哥与亚洲相距遥远,材料只能体现墨西哥本土文化与欧洲文化的杂糅关系,排除C项;阿兹特克文化依然属于墨西哥本土文化,说明墨西哥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本土文化,排除D项。
11.C 材料反映了天津中西大学堂的校运会设置了100米跨栏、铅球、200米跨栏等西方传统项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因此学校体育运动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C项正确;题干主旨与中华民族精神无关,排除A项;B项中的“普遍认同”不符合史实,排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排除D项。
12.B “把一部分‘异域’臣民转化得像帝国中心区那样思考、生活和接受管理的人”体现了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但这也在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故选B项;资本原始积累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前,排除A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列强间战争的根源,不是许多帝国日益重视“教化工程”的原因,排除C项;使“异域”臣民接受西方式的价值观是典型的文化侵略,是为殖民者服务的,排除D项。
13.【答案】(1)观点:在希腊文化的发展进程当中,东方古代文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或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1分)
理解:古希腊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各种接连不断的海外殖民,再加上古希腊人热爱冒险和旅游的天性以及频繁发生的战争,最终使得古希腊广泛地与东方文化接触。(2分)
东方文化从政治理念、科学技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以及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2分,答出两点即可),通过旅游(或游历冒险)、贸易、战争和殖民等途径(2分,答出两点即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文化。
(2)特点:混合性(或多元化);以欧洲文化为主体(或居于主导地位);非原住民创造;由被动开放到主动吸收;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落后性;等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与亚洲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原住民印第安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殖民地时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等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得出在希腊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东方古代文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或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结合所学可得出古希腊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希腊人不断地将定居范围扩大,这也增加了希腊人与东方世界的接触”“在地中海及黑海沿岸长期游历的希罗多德”“柏拉图漫游了埃及、北非等地区”并结合所学得出各种接连不断的海外殖民,再加上古希腊人热爱冒险和旅游的天性以及频繁发生的战争,最终使得古希腊广泛地与东方文化接触;根据材料一“介绍过东方波斯……科学文化”“柏拉图漫游……政治制度和学派思想”“天文仪器……字母表”并结合所学得出东方文化从政治理念、科学技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以及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通过旅游(或游历冒险)、贸易、战争和殖民等途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文化。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不再只是印第安文化,而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殖民者的欧洲基督教文化……非洲黑人文化”并结合所学得出混合性(或多元化)、以欧洲文化为主体(或居于主导地位)、非原住民创造;据材料二“拉美开始主动接纳外来文化”并结合所学得出由被动开放到主动吸收;据材料二“在拉美很难找到一个知识阶层……新浪潮”并结合所学得出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落后性;等等。第②小问,据材料二“15世纪末以来,‘大门敞开’的拉丁美洲”并结合所学得出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据材料二“同亚洲国家的贸易……东方文化的格调”并结合所学得出与亚洲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据材料二“但在拉美很难找到一个知识阶层作为拉美文化的代表”并结合所学得出原住民印第安文化强大的生命力;结合所学得出殖民地时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