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三(范围:第十六章~第十八章)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2023八下·台山期中)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解答】解:,当a≥0、b≥0时成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B错误;
,当,时不成立,故C错误;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a,b的符号说理;
(2)根据说明;
(3)根据成立的条件说明;
(4)根据成立的条件说明.
2.(2024八下·丹东期中)如图,在△ABC中,以点A为圆心,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与BC交于点E,分别以点E,C为圆心,大于E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D.若∠B=45°,AC=,CD=1,则AB的长度为( )
A.2 B.2 C.2 D.3
【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3.(2024八下·北京市期中)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面垂直的墙上,设木棍中点为P,若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不发生变化,
理由是:连接OP,设
∵∠AOB=90°,P为AB中点,AB=2a,
∴OP=AB=a,
即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不发生变化,永远是a.
故答案为:B.
【分析】 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在此滑动过程中, △AOB始终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AB的长度保持不变,进而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OP=AB=a,即可得出答案.
4.(2024八下·潮阳期中)若,则代数式的值为( )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答案】C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解答】解:∵,
∴,
∴,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等号两边各自平方,化简即可求出答案.
5.(2024八下·绥阳期中)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为四边形,若测得点,之间的距离为,点,之间的距离为,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交于点O,过点D作于点F,过点B作于点G,
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得到,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
∴;
故选:A.
【分析】
首先由对边分别平行可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由于高相等可利用等面积法可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再由菱形的性质即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的值.
6.(2024八下·乌鲁木齐月考)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4、1、3,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 )
A.25 B.35 C.40 D.11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7.(2024八下·天津市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P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CBD=30°,∠ADB=100°,则∠PFE的度数是( )
A.15° B.25° C.30° D.35°
【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8.(2024八下·开封期中)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且 B.
C. D.且
【答案】D
【知识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9.(2023八下·德州经济技术开发期末)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4,点是的中点,点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A.2 B. C.4 D.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与中,
,
,
,
,
当,,在同一直线上时,的最小值等于线段的长,
点是边的中点,正方形的面积是4,
,
∴,
∴,
的最小值为,
故选:.
【分析】连接PD,利用SAS证明△ADP≌△AB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PD=PB,进而得到当D,P,E在同一直线上时,BP+EP的最小值等于线段DE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DE即.
10.(2024八下·端州期中)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E 是延长线一点,以为边做正方形,连接, 那么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
∵四边形和四边形是正方形,
∴,,
∴,
∴点F与点B到的距离相等,
∴的面积的面积,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BF,先证出点F与点B到的距离相等,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的面积的面积,再结合,求出即可.
二、填空题(每题3分)
11.(2023八下·高青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AE⊥BD,垂足为点E,若∠EAC=2∠CAD,则∠BAE= 度.
【答案】22.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OA=OC,OB=OD,
OA=OB═OC,
∠OAD=∠ODA,∠OAB=∠OBA,
∠AOE=∠OAD+∠ODA=2∠OAD,
∠EAC=2∠CAD,
∠EAO=∠AOE,
AE⊥BD,
∠AEO=90°,
∠AOE=45°,
∠OAB=∠OBA=67.5°,
即∠BAE=∠OAB﹣∠OAE=22.5°
【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可得AC=BD,OA=OC,OB=OD,则OA=OB═OC,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12.(2024八下·平湖期末)已知,则的值为 .
【答案】32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分母有理化;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
,
∴,
∴,
故答案为:32.
【分析】先将,b分母有理化,再将代数式配方,然后代入求解.
13.(2024八下·通州月考)如图,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D作于点H,连接,若,,则菱形的面积为 .
【答案】96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14.(2024八下·台安期中)如图,在中,,P为边上一动点,于E,于F,M为中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15.(2024八下·滨城月考)如图,以Rt的两边为边向外所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则以另一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的面积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
三、计算题(10分)
16.(2024八下·西安期中)计算:
(1).
(2).
【答案】(1)
(2)
【知识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四、证明题(17题8分、18题12分)
17.(2024八下·江阴期中)如图,中,,过A点作的平行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连接与交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BD平分∠ABC,AD∥BC,
∴∠ABD=∠DBC=∠ADB,
∴AB=AD,
∵AB=BC,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解:由(1)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
∴BO=DO,CD=BC,
∵DE⊥BC,
∴∠BED=90°,
∵,
∴,
∵DE=4,
∴,
设,则,
∴,
在中,,
∴,
解得:,
∴CE的长为3.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得∠ABD=∠DBC=∠ADB,从而由“等角对等边”得AB=AD=BC,进而证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最后根据菱形的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得证结论;
(2)根据菱形的性质得BO=DO,CD=BC,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BD=2EO的值,从而由勾股定理求得,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解.
18.(2024八下·莆田期中)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F,G,H分别在边A,DC上.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点E,F分别是上的动点,求证: 的周长是定值;
(3)如图3,若,和交于点O,且,求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度.
【答案】(1)
(2)是定值40
(3)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五、解答题(每题9分)
19.(2024八下·斗门期中)如图,分别以a,b,m,n为边长作正方形 .
(1)若,,求图1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2)若,,求图2中的长;
(3)已知且满足,.若图1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图2中四边形的面积为3,求的面积.
【答案】(1)解:由题意知,,
∴图1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
(2)解:由题意知,,,
∴,
由勾股定理得,,,
∴,
∴的长为4;
(3)解:由题意知,,,
∵,,
∴,,
整理得,,
解得,,
∴,
解得,,
∴的面积为1.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二次根式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将,, 代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2)由题意可推导出∠ACF=90°,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C、CF的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即可;
(3)根据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四边形的面积为3,可得,,据此将已知的两个等式分别平方,求和后可求出,据此代入即可求出的面积.
20.(2024八下·甘州期末)已知,平行四边形中,一动点在边上,以每秒的速度从点A向点运动.
(1)如图①,在运动过程中,若平分,且满足,求的度数.
(2)如图②,在第(1)问的条件下,连接并延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连接,若,求的面积.
(3)如图③,另一动点在边上,以每秒的速度从点出发,在间往返运动,两个点同时出发,当点到达点时停止运动(同时点也停止).若,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当为何值时,以,,,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1)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平分,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2)解:如下图所示,
∵平行四边形,
∴,,
∴,,
∴,
∵,
∴,
∴,
∵,,
∴C到的距离为,
∴;
(3)解:∵平行四边形,∴,,
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当时,,,
∴,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
∴,
解得秒;
当时,,,
∴,
解得秒;
当时,,,
∴,
解得秒;
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4.8秒或8秒或9.6秒时,以,,,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四边形-动点问题
【解析】【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概念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可先证明是等腰三角形,再结合已知再证等边三角形即可;
(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等于的,也等于的,又与的和也等于的,即:,最后计算的面积即可;
(3)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分四种情况讨论即可,即当时或当时或当时或当时.
(1)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平分,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2)解:如下图所示,
∵平行四边形,
∴,,
∴,,
∴,
∵,
∴,
∴,
∵,,
∴C到的距离为,
∴;
(3)解:∵平行四边形,
∴,,
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当时,,,
∴,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
∴,
解得秒;
当时,,,
∴,
解得秒;
当时,,,
∴,
解得秒;
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4.8秒或8秒或9.6秒时,以,,,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六、实践探究题(21题9分、22题8分、23题10分)
21.(2024八下·孝感月考)问题背景:如图,在正方形中,边长为.点,是边,上两点,且,连接,,与相交于点.
(1)探索发现:探索线段与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探索发现:若点,分别是与的中点,计算的长;
(3)拓展提高:延长至,连接,若,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
【答案】(1)解:解:且.理由: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和中,
,
∴,
∴,,
∵,
∴,
∴,
∴,
∴线段和的关系为:且.
(2)解:在线段AD上取点G,使DG=NC,连接GC,GM,GN,如图:
∵四边形是正方形,边长为,
∴AD//CN,AD=AB=4,∠ADC=90°,
∴四边形DGNC是长方形,CG,ND为对角线,
又∵点E为DN中点,
∴CG和DN相交于点E,即点E为CG中点,
又∵点F为MC的中点,
∴EF为△GMC的中位线,
∴GM=3EF.
∵DG=CN=MB=1,
∴AG=AM=3,
∴在中,,
∴,
∴的长为;
(3)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析】解:(3)过点作于点,如图:
∵正方形的边长为,,
∴,
∴.
∵BH⊥PN,∠BPC=45°,
∴PH=BH,∠HMB+∠HBM=90°.
又∵∠HMB+∠HCB=90°,
∴∠HBM=∠HCB,
∴△HBM∽△BCM.
∴,
∴.
∵,
∴,
∴,
∴,
∴,
∴线段的长为.
【分析】(1)证明,得出,,再证即可;
(2)在线段AD上取点G,使DG=NC,连接GC,GM,GN,证明四边形DGNC是长方形,即可证得点E为CG中点,EF为△GMC的中位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GM,再根据中位线的性质求出即可;
(3)过点作于点,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求得PM的长.
22.(2024八下·冷水滩期中)综合与实践
小明同学在延时课上进行了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并绘制了如下记录表格:
课题 在放风筝时测量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模型抽象
测绘数据 ①测得水平距离的长为15米.
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的长为17米.
③牵线放风筝的手到地面的距离为1.6米.
说明 点A,B,E,D在同一平面内
请根据表格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线段的长.
(2)若想要风筝沿方向再上升12米,则在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小明同学应该再放出多少米线?
【答案】(1)9.6米;
(2)小明同学应该再放出8米线.
【知识点】勾股定理
23.(2024八下·临清期中)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一个三级台阶,它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3、2,A和B是一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
【探究实践】
老师让同学们探究:如图①,若A点处有一只蚂蚁要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那么蚂蚁沿着台阶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1)同学们经过思考得到如下解题方法:如图②,将三级台阶展开成平面图形,可得到长为20,宽为15的长方形,连接,经过计算得到长度为______,就是最短路程.
【变式探究】
(2)如图③,是一只圆柱形玻璃杯,该玻璃杯的底面周长是30 cm,高是8 cm,若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玻璃杯的侧面到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______.
【拓展应用】
(3)如图④,圆柱形玻璃杯的高9 cm,底面周长为16 cm,在杯内壁离杯底4 cm的点A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外壁上,离杯上沿1 cm,且与蜂蜜相对的点B处,则蚂蚁从外壁B处到内壁A处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杯壁厚度不计)
【答案】(1)25;(2)17 cm;(3)B处到内壁A处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0 cm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最短路径问题;轴对称的性质
1 / 1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三(范围:第十六章~第十八章)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2023八下·台山期中)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4八下·丹东期中)如图,在△ABC中,以点A为圆心,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与BC交于点E,分别以点E,C为圆心,大于E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D.若∠B=45°,AC=,CD=1,则AB的长度为( )
A.2 B.2 C.2 D.3
3.(2024八下·北京市期中)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面垂直的墙上,设木棍中点为P,若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4.(2024八下·潮阳期中)若,则代数式的值为( )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5.(2024八下·绥阳期中)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为四边形,若测得点,之间的距离为,点,之间的距离为,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6.(2024八下·乌鲁木齐月考)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4、1、3,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 )
A.25 B.35 C.40 D.11
7.(2024八下·天津市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P是对角线BD的中点,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CBD=30°,∠ADB=100°,则∠PFE的度数是( )
A.15° B.25° C.30° D.35°
8.(2024八下·开封期中)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且 B.
C. D.且
9.(2023八下·德州经济技术开发期末)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4,点是的中点,点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A.2 B. C.4 D.
10.(2024八下·端州期中)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E 是延长线一点,以为边做正方形,连接, 那么的面积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3分)
11.(2023八下·高青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AE⊥BD,垂足为点E,若∠EAC=2∠CAD,则∠BAE= 度.
12.(2024八下·平湖期末)已知,则的值为 .
13.(2024八下·通州月考)如图,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D作于点H,连接,若,,则菱形的面积为 .
14.(2024八下·台安期中)如图,在中,,P为边上一动点,于E,于F,M为中点,则的最小值为 .
15.(2024八下·滨城月考)如图,以Rt的两边为边向外所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则以另一边为直径向外作半圆的面积为 .
三、计算题(10分)
16.(2024八下·西安期中)计算:
(1).
(2).
四、证明题(17题8分、18题12分)
17.(2024八下·江阴期中)如图,中,,过A点作的平行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连接.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连接与交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若,,求的长.
18.(2024八下·莆田期中)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F,G,H分别在边A,DC上.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点E,F分别是上的动点,求证: 的周长是定值;
(3)如图3,若,和交于点O,且,求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度.
五、解答题(每题9分)
19.(2024八下·斗门期中)如图,分别以a,b,m,n为边长作正方形 .
(1)若,,求图1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2)若,,求图2中的长;
(3)已知且满足,.若图1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图2中四边形的面积为3,求的面积.
20.(2024八下·甘州期末)已知,平行四边形中,一动点在边上,以每秒的速度从点A向点运动.
(1)如图①,在运动过程中,若平分,且满足,求的度数.
(2)如图②,在第(1)问的条件下,连接并延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连接,若,求的面积.
(3)如图③,另一动点在边上,以每秒的速度从点出发,在间往返运动,两个点同时出发,当点到达点时停止运动(同时点也停止).若,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当为何值时,以,,,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六、实践探究题(21题9分、22题8分、23题10分)
21.(2024八下·孝感月考)问题背景:如图,在正方形中,边长为.点,是边,上两点,且,连接,,与相交于点.
(1)探索发现:探索线段与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探索发现:若点,分别是与的中点,计算的长;
(3)拓展提高:延长至,连接,若,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
22.(2024八下·冷水滩期中)综合与实践
小明同学在延时课上进行了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并绘制了如下记录表格:
课题 在放风筝时测量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模型抽象
测绘数据 ①测得水平距离的长为15米.
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的长为17米.
③牵线放风筝的手到地面的距离为1.6米.
说明 点A,B,E,D在同一平面内
请根据表格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线段的长.
(2)若想要风筝沿方向再上升12米,则在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小明同学应该再放出多少米线?
23.(2024八下·临清期中)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一个三级台阶,它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3、2,A和B是一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
【探究实践】
老师让同学们探究:如图①,若A点处有一只蚂蚁要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那么蚂蚁沿着台阶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1)同学们经过思考得到如下解题方法:如图②,将三级台阶展开成平面图形,可得到长为20,宽为15的长方形,连接,经过计算得到长度为______,就是最短路程.
【变式探究】
(2)如图③,是一只圆柱形玻璃杯,该玻璃杯的底面周长是30 cm,高是8 cm,若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玻璃杯的侧面到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______.
【拓展应用】
(3)如图④,圆柱形玻璃杯的高9 cm,底面周长为16 cm,在杯内壁离杯底4 cm的点A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外壁上,离杯上沿1 cm,且与蜂蜜相对的点B处,则蚂蚁从外壁B处到内壁A处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杯壁厚度不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解答】解:,当a≥0、b≥0时成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B错误;
,当,时不成立,故C错误;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a,b的符号说理;
(2)根据说明;
(3)根据成立的条件说明;
(4)根据成立的条件说明.
2.【答案】B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
3.【答案】B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不发生变化,
理由是:连接OP,设
∵∠AOB=90°,P为AB中点,AB=2a,
∴OP=AB=a,
即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不发生变化,永远是a.
故答案为:B.
【分析】 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在此滑动过程中, △AOB始终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AB的长度保持不变,进而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OP=AB=a,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解答】解:∵,
∴,
∴,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等号两边各自平方,化简即可求出答案.
5.【答案】A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交于点O,过点D作于点F,过点B作于点G,
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得到,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
∴;
故选:A.
【分析】
首先由对边分别平行可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由于高相等可利用等面积法可判定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再由菱形的性质即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的值.
6.【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7.【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8.【答案】D
【知识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9.【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与中,
,
,
,
,
当,,在同一直线上时,的最小值等于线段的长,
点是边的中点,正方形的面积是4,
,
∴,
∴,
的最小值为,
故选:.
【分析】连接PD,利用SAS证明△ADP≌△AB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PD=PB,进而得到当D,P,E在同一直线上时,BP+EP的最小值等于线段DE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DE即.
10.【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连接,
∵四边形和四边形是正方形,
∴,,
∴,
∴点F与点B到的距离相等,
∴的面积的面积,
∵,
∴,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BF,先证出点F与点B到的距离相等,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的面积的面积,再结合,求出即可.
11.【答案】22.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OA=OC,OB=OD,
OA=OB═OC,
∠OAD=∠ODA,∠OAB=∠OBA,
∠AOE=∠OAD+∠ODA=2∠OAD,
∠EAC=2∠CAD,
∠EAO=∠AOE,
AE⊥BD,
∠AEO=90°,
∠AOE=45°,
∠OAB=∠OBA=67.5°,
即∠BAE=∠OAB﹣∠OAE=22.5°
【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可得AC=BD,OA=OC,OB=OD,则OA=OB═OC,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12.【答案】32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分母有理化;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
,
∴,
∴,
故答案为:32.
【分析】先将,b分母有理化,再将代数式配方,然后代入求解.
13.【答案】96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14.【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15.【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
16.【答案】(1)
(2)
【知识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7.【答案】(1)证明:∵BD平分∠ABC,AD∥BC,
∴∠ABD=∠DBC=∠ADB,
∴AB=AD,
∵AB=BC,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解:由(1)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
∴BO=DO,CD=BC,
∵DE⊥BC,
∴∠BED=90°,
∵,
∴,
∵DE=4,
∴,
设,则,
∴,
在中,,
∴,
解得:,
∴CE的长为3.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得∠ABD=∠DBC=∠ADB,从而由“等角对等边”得AB=AD=BC,进而证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最后根据菱形的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得证结论;
(2)根据菱形的性质得BO=DO,CD=BC,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BD=2EO的值,从而由勾股定理求得,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解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解.
18.【答案】(1)
(2)是定值40
(3)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19.【答案】(1)解:由题意知,,
∴图1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
(2)解:由题意知,,,
∴,
由勾股定理得,,,
∴,
∴的长为4;
(3)解:由题意知,,,
∵,,
∴,,
整理得,,
解得,,
∴,
解得,,
∴的面积为1.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二次根式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将,, 代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2)由题意可推导出∠ACF=90°,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C、CF的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即可;
(3)根据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四边形的面积为3,可得,,据此将已知的两个等式分别平方,求和后可求出,据此代入即可求出的面积.
20.【答案】(1)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平分,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2)解:如下图所示,
∵平行四边形,
∴,,
∴,,
∴,
∵,
∴,
∴,
∵,,
∴C到的距离为,
∴;
(3)解:∵平行四边形,∴,,
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当时,,,
∴,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
∴,
解得秒;
当时,,,
∴,
解得秒;
当时,,,
∴,
解得秒;
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4.8秒或8秒或9.6秒时,以,,,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四边形-动点问题
【解析】【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概念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可先证明是等腰三角形,再结合已知再证等边三角形即可;
(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等于的,也等于的,又与的和也等于的,即:,最后计算的面积即可;
(3)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分四种情况讨论即可,即当时或当时或当时或当时.
(1)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平分,
∴,
∴,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2)解:如下图所示,
∵平行四边形,
∴,,
∴,,
∴,
∵,
∴,
∴,
∵,,
∴C到的距离为,
∴;
(3)解:∵平行四边形,
∴,,
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
当时,,,
∴,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时,,,
∴,
解得秒;
当时,,,
∴,
解得秒;
当时,,,
∴,
解得秒;
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4.8秒或8秒或9.6秒时,以,,,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1.【答案】(1)解:解:且.理由: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和中,
,
∴,
∴,,
∵,
∴,
∴,
∴,
∴线段和的关系为:且.
(2)解:在线段AD上取点G,使DG=NC,连接GC,GM,GN,如图:
∵四边形是正方形,边长为,
∴AD//CN,AD=AB=4,∠ADC=90°,
∴四边形DGNC是长方形,CG,ND为对角线,
又∵点E为DN中点,
∴CG和DN相交于点E,即点E为CG中点,
又∵点F为MC的中点,
∴EF为△GMC的中位线,
∴GM=3EF.
∵DG=CN=MB=1,
∴AG=AM=3,
∴在中,,
∴,
∴的长为;
(3)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析】解:(3)过点作于点,如图:
∵正方形的边长为,,
∴,
∴.
∵BH⊥PN,∠BPC=45°,
∴PH=BH,∠HMB+∠HBM=90°.
又∵∠HMB+∠HCB=90°,
∴∠HBM=∠HCB,
∴△HBM∽△BCM.
∴,
∴.
∵,
∴,
∴,
∴,
∴,
∴线段的长为.
【分析】(1)证明,得出,,再证即可;
(2)在线段AD上取点G,使DG=NC,连接GC,GM,GN,证明四边形DGNC是长方形,即可证得点E为CG中点,EF为△GMC的中位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GM,再根据中位线的性质求出即可;
(3)过点作于点,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求得PM的长.
22.【答案】(1)9.6米;
(2)小明同学应该再放出8米线.
【知识点】勾股定理
23.【答案】(1)25;(2)17 cm;(3)B处到内壁A处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0 cm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最短路径问题;轴对称的性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