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 20 分,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通过呼吸系统进行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呼吸道 B.喉 C.肺 D.气管
2.呼吸道是外界气体进入人体内的通道。其功能不包括( )
A.使气流畅通无阻 B.进行气体交换
C.清洁吸入体内的气体 D.温暖、湿润吸入体内的气体
3.【生活情景】小张溺水后,抢救人员为其做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应保持每分钟的次数为( )
A.应快速进行,次数越多越好 B.每分钟16~18次
C.每分钟10次左右 D.每分钟30次以上
4.【识图分析】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必经之处
B.④气管中有软骨作为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C.⑤支气管在肺叶中会有许多细小的分支
D.⑥肺是发生气体交换的器官
5.【时政热点】姚明是国家级篮球运动员,其肺活量比普通人要高一些。这说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 )
A.加快呼吸频率 B.减小肺容量
C.减少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目 D.增强呼吸肌
6.【生活情景】北方的俄罗斯人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印度尼西亚人相比,鼻子普遍较大。这样有利于( )
A.温暖吸入的气体 B.湿润吸入的气体 C.清洁吸入的气体 D.吸入更多的气体
7.【文化情境】“讲文明,树新风,不随地吐痰”。痰形成于( )
A.咽 B.喉 C.气管 D.口腔
8.【传统文化】古语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随意说笑,易使食物进入气管。这是因为( )
A.气管软骨支撑气管 B.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
C.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器官 D.软腭会影响食物进入消化道
9.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的变化是( )
A.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血液中氧气减少
C.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10.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 )
A.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1.【实践探究】琳琳用肺活量计测了几次肺活量,结果如下。她的肺活量应是( )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毫升 3300 2900 2800
A.3300毫升 B.900毫升 C.3000毫升 D.2800毫升
12.下列人员中,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 )
A.交通警察 B.园林工人 C.工业区居民 D.被动吸烟者
13.冬季用火炉取暖,应注意预防煤气中毒。发生煤气中毒时,患者呼吸过程发生障碍的是(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4.雾霾已成为我国城市标志性难题,许多城市的PM2.5含量都严重超标,危害人类健康。PM2.5颗粒由肺泡进入血液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 B.两层 C.三层 D.四层
15.“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下列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6.【实际生活】司机小王在交警要求下正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小王吹气时( )
A.肺处于扩张状态 B.肋间肌、膈肌舒张 C.胸廓的容积增大 D.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17.防溺水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溺水时主要影响到呼吸过程的(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18.呼吸模型能够模拟呼吸时的变化。呼吸模型如下图所示时,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19.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①肺泡数量多;②肺泡由一个细胞构成;③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④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20.中考体测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某学生在体测过程中平静和剧烈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Ⅰ为平静状态 B.曲线Ⅰ状态时,呼吸频率36次/分钟
C.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曲线Ⅱ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21.【生活情景】(5分)人体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氧气和食物进入的共同通道是【 】 。⑥和⑦合称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图中标号①②③④和⑤组成的通道,叫作 。它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变得 。
(3)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 】 。
22.【实际生活】(7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问题。
(1)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 的气体交换、肺内的 、气体在血液里的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等四个环节。
(2)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中的 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 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人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 ,释放 。
23.【识图分析】(8分)请你结合下图将问题补充完整。
下图表示人体吸气呼气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膈肌 ,胸骨、肋骨向外向上运动,膈顶 ,胸廓 ,肺也随之 ,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肌、膈肌 ,胸骨、肋骨向里向下运动,膈顶 ,胸廓 ,肺也随之 ,迫使肺内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24.【阅读分析】(5分)请根据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我叫氧气,一天,我随同二氧化碳、氮气等,利用主人吸气的机会,来到主人的鼻腔丛林,开始了不平凡的旅行。我闯过几道“关卡”后,终于乘上旅游快艇,顺着一条红色河流来到一个叫“细胞”的王国,在这个王国的某一间大房子里,为了主人的需要,我发挥了最大作用,但我也就此消失了。
(1)氧气进入的“丛林”指鼻腔中的 。
(2)文中的红色河流是指血液,氧气乘坐的“旅游快艇”指的是 。
(3)氧气通过 作用由血液进入“细胞”的王国。在“细胞”王国中氧气发挥作用的“大房子”是指 。氧气消失后产生了 气体。
25.(5分)下图是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呼吸系统中,【 】 的粘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吸入的气体。
(2)【7】 是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主要特点是:数量极 ,壁很 ,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D 6.A 7.C 8.B 9.A 10.B 11.A 12.B 13.C 14.B 15.B 16.B 17.A 18.A 19.C 20.A
21.(1)②咽 肺 (2)呼吸道 清洁、温暖、湿润 (3)④气管
22.(1)外界 气体交换 运输 (2)氧气 二氧化碳 (3)有机物 能量
23.收缩 下降 扩大 扩大 舒张 上升 缩小 回缩
24.(1)鼻毛 (2)红细胞 (3)扩散 (4)组织细胞 (5)二氧化碳
25.(1)1鼻腔 (2)肺泡 多 薄 毛细血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
生物 (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
正确填涂
错误填
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黑
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 (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答题卡 (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
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
[ A ] [ B ] [ C ] [ D ]
2
.
[ A ] [ B ] [ C ] [ D ]
3
.
[ A ] [ B ] [ C ] [ D ]
4
.
[ A ] [ B ] [ C ] [ D ]
5
.
[ A ] [ B ] [ C ] [ D ]
6
.
[ A ] [ B ] [ C ] [ D ]
7
.
[ A ] [ B ] [ C ] [ D ]
8
.
[ A ] [ B ] [ C ] [ D ]
9
.
[ A ] [ B ] [ C ] [ D ]
10
.
[ A ] [ B ] [ C ] [ D ]
11
.
[ A ] [ B ] [ C ] [ D ]
12
.
[ A ] [ B ] [ C ] [ D ]
13
.
[ A ] [ B ] [ C ] [ D ]
14
.
[ A ] [ B ] [ C ] [ D ]
15
.
[ A ] [ B ] [ C ] [ D ]
16
.
[ A ] [ B ] [ C ] [ D ]
17
.
[ A ] [ B ] [ C ] [ D ]
18
.
[ A ] [ B ] [ C ] [ D ]
19
.
[ A ] [ B ] [ C ] [ D ]
20
.
[ A ] [ B ] [ C ] [ D ]
)
(
非选择
题:本题
共5
小题,每空1分,共
30
分。
2
1
.(
5
分)
(1)
【
】
(
2
)
(
3
)
【
】
22.
(
7
分)
(1)
(
2
)
(
3
)
23.
(
8
分)
24.
(
5
分)
(1)
(
2
)
(
3
)
25.
(
5
分)
(1)
【
】
(
2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