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专题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专题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03 21:31: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 ①识别生物与非生物,动植物分类的依据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说明细胞分裂分化的特点及其意义③知道组织、器官、系统的组成
考点2 细胞 ☆☆
考点3 生物结构层次及分类 ☆☆
SHAPE \* MERGEFORMAT
■考点一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放玻片→调焦距→观察。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不能再用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当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多;高倍镜下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考点二 细胞
1.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其中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内有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就是生物体的繁殖、细胞的分裂、新陈代谢、遗传和进化等。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表皮上撕取一层很薄的表皮,放在水滴中。
(3)用镊子展平,盖上盖玻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镊子夹着另一端,成45°角轻轻放下玻片,以避免产生气泡。
(4)为能观察清楚,用稀释的碘液或红墨水进行染色。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连续过程 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的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刮下来的细胞涂在生理盐水中。
(5)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0.01%的亚甲基蓝溶液。
(7)在相对应的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考点三 生物的结构层次及分类
1.组织:具有相同形态和结构的一群细胞。
2.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植物的五种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器官、系统的组成
1.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活动,即为器官。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前三者为营养器官,后三者为生殖器官)。
人体器官:如心脏、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肺、胃、小肠等。
2.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植物不具备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动物体则由各个系统构成生物体。
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多细胞生物有明显的结构层次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知识拓展】
1.松、杉、柏、银杏、铁树多为裸子植物,但卷柏是蕨类植物。
2.没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物一定是藻类植物。六种全有的是被子植物,只有茎、叶的是苔藓植物,只有根、茎、叶的是蕨类植物,只有根、茎、叶和种子的是裸子植物。
■考点一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典例1:(2025九下·萧山模拟)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答案】C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调节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使显微镜视野光线增强一点应使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a凹面镜,故A错误;
B.在显微镜的物镜中,相对长的为高倍物镜,相对短的为低倍物镜,故B错误;
C.丙中的b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为毛细血管,故C正确;
D.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物的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视野偏右上方,若要把所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故D错误。故选C。
◆变式训练1:(2024·浙江模拟)学习小组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玻片时,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图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以防错过清晰的像
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
C.丙图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
D.丁图中黑色圆圈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不均
【答案】B
【解析】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解答】解:A、甲图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坏玻片标本、损伤镜头,错误;
B、“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正确;
C、显微镜成像原理: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丙图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逆时针流动的,错误;
D、丁图中黑色圆圈是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的,错误。
故选:B。
◆变式训练2:(2025九下·浙江模拟)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绿叶海天牛”摄取藻类后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细胞内有了[5]   。
(2)同样是制作观察所用的临时装片,为什么涂抹人口腔上皮细胞前需要滴加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    。
【答案】(1)叶绿体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液浓度和 0.9% 的生理盐水浓度相近。如果滴加清水,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滴加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便于观察 。
【解析】(1)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以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它能够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葡萄糖 ),并释放出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结构。
(2)维持细胞形态:0.9% 的生理盐水浓度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相近。当滴加生理盐水时,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细胞能保持正常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如果滴加清水,由于清水的浓度远低于细胞液浓度,根据渗透原理,水分子会大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吸水膨胀,甚至涨破,这样就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完整、正常的细胞结构,不利于实验观察。
【解答】(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海天牛” 摄取藻类后细胞内有了叶绿体,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 。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液浓度和 0.9% 的生理盐水浓度相近。如果滴加清水,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滴加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便于观察 。
◆变式训练3: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观察工具。
(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看到如图甲视野。为使像更清晰,接下来需调节图乙中的   。 (填序号)
(2)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破裂,这是因为植物细胞最外面有   的缘故。 (填细胞结构名称)
【答案】(1)② (2)细胞壁
【解析】(1)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转换器、④反光镜。
(2)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
【解答】(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为使像更清晰,接下来需调节图乙中的②细准焦螺旋。
(2)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破裂,这是因为植物细胞最外面有细胞壁的缘故。
■考点二 细胞
◇典例1:(2023·浙江模拟)为治理春季杨柳飞絮造成的空气污染,园艺师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柳注射一种抑制剂,通过抑制花芽分化来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注入到树干的(  )
A.营养组织 B.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
【答案】B
【解析】植物的五大组织:营养组织、输大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和机械组织;
【解答】给杨柳注射一种抑制剂,通过抑制花芽分化来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注入到树干的输导组织,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故答案为:B.
◆变式训练1:(2023九上·浙江模拟)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因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如图所示是小明拍摄的龙井茶树照片。下列对茶树和龙井茶叶的观察和实验合理的是(  )
A.茶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
B.可用放大镜观察茶树根部根毛的着生部位
C.茶树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可用显微镜观察龙井茶水中分子的热运动
【答案】B
【解析】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蓝藻。植物的五大组织分别是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和营养组织;
【解答】A.茶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A错误;
B. 可用放大镜观察茶树根部根毛的着生部位 ,B正确;
C. 茶树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C错误;
D. 无法可用显微镜观察到龙井茶水中分子的热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B。
◆变式训练2:2023年10月,在云南省发现距今约2.44亿年前的一种新的古鱼类化石,命名为“圆尾滇东鱼”。下列对“圆尾滇东鱼”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胎生 B.体外受精 C.用肺呼吸 D.体温恒定
【答案】B
【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解答】A.鱼类是卵生动物,它们通过产卵并孵化幼鱼来繁衍后代,而不是胎生,故A错误;
B.鱼类通常在水环境中进行繁殖,雄性鱼会释放精子到水中,雌性鱼则释放卵细胞到同一区域,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或水中受精),故B正确;
C.鱼类是水生动物,用鳃呼吸,鳃只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故C错误;
D.鱼类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训练3:(2025九下·东阳模拟)葱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等芳香物质,既可作为调味品,也具有良好的药用效果。
(1)硫化丙烯中的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
(2)葱段外表皮细胞有一层防止水分渗入的角质层,将葱段沿葱壁剪开至距离底部约五分之一处,分别放入食盐水和清水中,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甲、乙碗中葱花分别闭合和张开,已知葱叶细胞吸水膨胀,则甲中装的是   (填“清水”或“食盐水”)。
(3)以下为葱与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表,可知葱与   的共同特征更多(选填表中植物)。
种 属 科 目 纲 门
葱 葱属 百合科 百合目 单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萝卜 萝卜属 十字花科 白花菜目 双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百合 百合属 百合科 百合目 单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辣椒 辣椒属 茄科 玄参目 双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答案】(1)6: 1
(2)食盐水
(3)百合
【解析】(1)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2)外界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所以施肥时肥料的浓度不能过高。
(3)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点越多。
【解答】(1)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2)乙中葱花吸水膨胀,所以张开,甲中葱花脱水,所以闭合,当外界环境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可知甲中放置的是浓度较高的食盐水。
(3)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同一个种的共同点最多,然后是属,再是科,由表中信息可知,葱和百合都属于百合科,可知葱与百合的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点最多。
1.(2021·衢州)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  )
A.黑松 B.蕨 C.大豆 D.海带
【答案】D
【解析】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解答】A、黑松属于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有根、茎、叶的分化,错误
B、蕨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疏导组织
C、大豆是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2.(2021·杭州)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答案】D
【解析】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肥性、向化性和向触性和向水性等.向性运动大多是生长性运动,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对于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概念的了解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A、菊花在秋天开花,是受光照的制约,与植物的向性无关,A不符合题意;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与植物的向性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是感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D符合题意.
3.(2023·台州)大熊猫最爱吃竹子。从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比竹子多了(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D
【解析】 生物体结构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解答】在 生物体结构中只有动物具有系统,而植物却没有。
4.(2023·衢州)小科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操作时,调节的反光镜是图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B
【解析】①是物镜转换器;②是载物台,③是反光镜,④是粗准焦螺旋,⑤是细准焦螺旋;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平面镜在光照亮时使用;凹面镜在光照暗时使用;
【解答】小科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操作时,调节的反光镜是图中的③;故答案为:B.
5.(2023·衢州)近日,植物学家确认了一种新物种——天目韭(如图),它的叶子外形扁平像韭菜,9~10月开花。天目韭属于(  )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答案】A
【解析】 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无花无果实;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孢子繁殖,无花无果实无种子;苔藓类植物无根,有茎和叶,孢子繁殖,无花无果实无种子;苔藓类植物没有任何器官;
【解答】 植物学家确认了一种新物种——天目韭(如图),它的叶子外形扁平像韭菜,9~10月开花 ,该植物有花,属于被子植物;
6.(2023·丽水)2023年5月在丽水景宁发现全球新物种——细齿菌芋(如图)。细齿茵芋株型矮小,叶缘有齿,花瓣有4瓣,果实红艳。细齿茵芋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答案】A
【解析】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可分为蕨类,苔藓类,藻类植物。
【解答】自然界中的植物只有被子植物会开花结果。
7.(2022·衢州)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素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包粽子所用的粽叶是箬竹的叶子(如图),粽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答案】B
【解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
【解答】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8.(2022·衢州)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彩鹦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
【解答】彩鹦属于鸟类,体温恒定,体表有羽毛。
9.(2022·台州)樟树的茎能够直立,与植物细胞中起支持作用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璧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植物细胞内部结构可分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功能:
细胞壁:对细胞形态起固定、支持、保护内部结构等作用;
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
细胞质:为细胞提供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繁殖等.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一般无细胞壁,其他各部分结构和作用和植物细胞类似。
【解答】细胞壁对细胞形态起固定、支持、保护内部结构等作用;故该结构是细胞璧。故选D。
10.(2022·绍兴)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生理盐水
B.粗准焦螺旋②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答案】D
【解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应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视野中细胞的数目最多。一般情况下: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正好相反。
【解答】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清水,A错误。
B:粗准焦螺旋②不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B错误。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大光圈,C错误。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D正确。
11.(2022·绍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城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下列生物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黄鲻鱼 B.家兔 C.海龟 D.青蛙
【答案】B
【解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解答】熊猫为哺乳类动物。
A:黄鲻鱼,为鱼类;
B:家兔,为哺乳类;
C:海龟,为爬行类;
D:青蛙,为两栖类。故家兔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
12.(2022·金华)植物豆腐柴(如图),其叶子是制作金华特色小吃“观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长在山坡、溪沟两侧的灌丛中,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结果。豆腐柴所属的植物种类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解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解答】根据题干描述,豆腐柴有花、果实和种子,故其属于被子植物。
13.(2023·舟山)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指:1.细胞都是由细胞产生的;
2.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答】ABC符合细胞学说的概念,而C选项中有些细胞的结构中是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
14.(2023·绍兴)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熊猫 B.泌尿系统 C.胃 D.精子
【答案】C
【解析】高等动物体的层次结构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解答】A. 熊猫属于个体,A错误;
B.泌尿系统属于系统,B错误;
C.胃属于器官,C错误;
D.精子属于细胞,D错误;
15.(2023·金华)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图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调焦成功,可随意移动显微镜位置继续观察
B.粗准焦螺旋①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发现视野变暗
D.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马上转动物镜转换器
【答案】C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A.显微镜调焦成功后,一旦移动位置后对焦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不可随意移动显微镜位置继续观察,故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粗准焦螺旋①不能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故B错误;
C.将物镜③低倍物镜转换成②高倍物镜观察细胞,进入镜筒的光线会减少,所以发现视野变暗,故C正确;
D.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应该先向下移动玻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故D错误。 故选C。
16.(2023·宁波)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针对现象甲,换成高倍物镜,可使视野变明亮
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
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
【答案】C
【解析】显微镜的调光结构有两个: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亮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显微镜呈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我们用粗准焦螺旋在显微镜下找像;用细准焦螺旋找清晰的像;
【解答】A. 针对现象甲,调节反光镜到凹面镜或者换用大光圈可以使视野变明亮,A错误;
B.显微镜呈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所以针对现象乙,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B错误;
C. 细准焦螺旋可以使图像变清晰,所以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C错误;
D. 针对现象丁,可以重新盖片或者重新制作装片时黑眼圈消失,D错误;
17.(2023·湖州)在太平洋某小岛上发现了新的植物物种,被命名为於茂登草。该植物开紫色小花,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从真菌处夺取营养,这种独特机制引人注目。根据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於茂登草的独特机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活在该岛上所有的於茂登草构成一个种群
C.从营养方式看,於茂登草属于自养型生物
D.於茂登草会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
【答案】C
【解析】自养型生物是能将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或碳酸盐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被子植物是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且果实和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
【解答】A. 於茂登草的独特机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因此生活在该岛上所有的於茂登草构成一个种群,B正确
C. 於茂登草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合成有机物,因此它不是自养型生物,C错误
D. 於茂登草会开花结果,说明有花和果实两个器官,故是被子植物,D正确
18.(2023·台州)某同学根据四种淡水鱼外部特征编制右下方的检索表。表中“丙”对应的是(  )
A.鲫鱼 B.鲤鱼 C.白鲢鱼 D.鳙鱼
【答案】D
【解析】 检索表分类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动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
【解答】丙的特点为鳞片细小,体表深色,有斑纹。
19.(2023·温州)厚朴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药(如图),其树皮、花和种子皆可入药。厚朴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答案】A
【解析】被子植物主要是指能够开花,结果的种子植物,其余裸子植物的区别为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
【解答】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都无花,只有被子植物才会开花结果。故答案为:A
20.(2023·杭州)罂粟开花结果后,其果汁可制成鸦片等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鸦片、吗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见的毒品
B.鸦片等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
C.罂粟能开花结果,可判断它属于被子植物
D.罂粟开花结果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其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成
【答案】D
【解析】 毒品是指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解答】A. 鸦片、吗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见的毒品 ;
B.毒品上瘾后很难戒除;
C.能开花结果的都属于被子植物;
D.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故其错误;
21.(2023·金华)我国科研人员在鹿角中发现、鉴定并分离了一群具有强大骨再生潜能的干细胞。将此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段时间后 在小鼠头盖上形成类似鹿角样的”骨骼”。该研究可能在人体骨骼修复方面具有应用价值,甚至未来肢体再生也不是梦。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会在小鼠头盖上逐渐形成形态和功能相近的细胞群,这一细胞群属于   (填结构层次);
(2)干细胞最终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类似鹿角样的”骨骼”,此过程细胞经历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还有   。
【答案】(1)组织(2)细胞生长
【解析】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解答】(1) 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干细胞会在小鼠头盖上逐渐形成形态和功能相近的细胞群,这一细胞群属于组织;
(2)干细胞最终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类似鹿角样的”骨骼”,此过程细胞经历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还有细胞生长;
22.(2022·衢州)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科做了“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制作装片的步骤如图甲,小科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   。
(2)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他应该调节图乙中的   (填序号)。
【答案】(1)清水(2)②或③或②③
【解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7个字:擦、滴、撕、展、盖、染、吸。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撕取洋葱表皮时要尽量做到薄厚均匀,否则会导致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盖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下,以防止气泡产生;染色时将红墨水或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能改变视野亮度。若想使视野变亮可以选用大光圈或反光镜的凹面,让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有①清水、③稀碘液。科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2)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清晰,视野明亮。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采取的措施是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故他应该调节图乙中的②或③或②③。
23.(2023·湖州)湖州人爱饮茶,长兴紫笋茶、安吉白茶和德清莫干黄芽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是生物体,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茶农一般采用扦插方法获得茶树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3)三种茶树的叶片形状不同,这种性状差异由   决定。
【答案】(1)细胞(2)营养繁殖或无性生殖(3)基因
【解析】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生殖,其中扦插、嫁接、分根、压条都是属于无性生殖,或是营养繁殖
【解答】(1)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扦插是属于无性繁殖或者营养繁殖
(3)三种茶树的叶片形状不同,这种性状差异由基因决定的
故答案为(1)细胞 (2)营养繁殖或无性生殖 (3)基因
24.(2023·绍兴)右图是小敏制作的简易显微镜,凸透镜B相当于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用该装置观察时,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的过程是在    (选填”对光”或”调焦”)。 请对该装置提出一条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物镜;调焦;加装反光镜等(合理即可)
【解析】A目镜,B物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显微镜的调光装置是遮光器和反光镜;用粗准焦螺旋找图像,用细准焦螺旋将图像调清晰;
【解答】 右图是小敏制作的简易显微镜,凸透镜B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用该装置观察时,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的过程是调焦; 改进建议可以加装反光镜,增加调光装置;
故答案为:物镜,调焦,加装反光镜;
25.(2020·嘉兴)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答案】(1)叶绿体(2)筛管
【解析】1、 菟丝子叶退化(无叶),利用吸根从别的植物中吸取有机养料。从菟丝子茎黄色、无叶可知菟丝子的细胞结构中是不含叶绿体的;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
【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 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 ”可知, 菟丝子这种植物是不含叶绿体结构的,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在韧皮部的筛管,所以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筛管。
26.(2023·宁波)在“观察细胞质在细胞中的流动”活动中,小宁观察到细胞质中叶绿体沿着液泡外缘流动缓慢。结合所学知识,他猜想:叶细胞中细胞质流动的快慢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于是小宁开展了探究。
【实验器材】新鲜黑藻若干、8支大试管、4个水浴锅(水温可调,调至某一温度保持恒定)、4只灯泡(额定功率分别为25W、50W、75W、100W)、计时器、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①取8支装满水的大试管,编号1-8,各放入一株生长健壮、长势相近的新鲜黑藻。
②将1-4号大试管分别放入水温恒为15℃、20℃、25℃和30℃的水浴锅,给予强度相同的均匀光照,持续0.5h
③将5-8号大试管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的环境中,分别用25W、50W、75W和100W的灯光照射,持续0.5h。
④取各组植株相同部位的幼叶制作临时装片,选择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细胞进行观察,
记录叶绿体绕液泡外缘运动一周的时间,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分别记录结果于表I、表Ⅱ中。
【实验结果】
表I不同温度下叶绿体运动一周时间记录表
编号 1 2 3 4
水温/℃ 15 20 25 30
平均时间/s 182 133 116 118
表II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运动一周时间记录表
编号 5 6 7 8
灯功率/W 25 50 75 100
平均时间/s 110 108 100 97
【实验分析】
(1)表Ⅰ的实验数据表明:温度在   ℃左右时,细胞质流动最快。
(2)根据表Ⅱ的实验数据,初步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相同条件下,光照越强,   。
(3)细胞质的流动通常不易直接观察,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来实现。下列实验中运用的方法与本实验观察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1)25
(2)细胞质流动越快
(3)A
【解析】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1)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温度在25℃时,叶绿体运动一周时间最多,细胞质在细胞中流动的最快,所以 温度在25℃左右时,细胞质流动最快。
(2) 根据表II的实验数据,初步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相同条件下,光照越强,细胞质流动越快 ;
(3) 细胞质的流动通常不易直接观察,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来实现。 属于转换法, 下列实验中运用的方法与本实验观察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B属于观察法,C属于模拟法;
1.(2024·温州模拟)2024年5月,温州南麂岛出现罕见“蓝眼泪”现象。蓝眼泪是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而发出蓝色荧光所形成的。上述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会进行繁殖 B.会进行生长发育
C.会进行新陈代谢 D.会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答案】D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蓝眼泪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而发出蓝色苂光所形成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2.(2024·浙江模拟)珙桐落叶乔木,当年生枝紫绿色,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叶柄圆柱形、两性花与雄花同株,由多数的雄花与1个雌花或两性花成近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着生于幼枝的顶端。珙桐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类植物
【答案】A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是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
【解答】由题意可得珙桐是绿色开花植物,所以属于被子植物,故答案为:A。
3.(2020·柯桥模拟)下列图中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的是(  )
A.蚕豆叶表皮 B.家犬 C.血液 D.西瓜
【答案】D
【解析】(1)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2)】对生物体构成的分析,可以发现生物体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植物是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动物是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动物体。
【解答】A、 蚕豆叶表皮属于组织,不符合题意。
B、家犬属于生物体,不符合题意。
C、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不符合题意。
D、西瓜是果实,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符合题意。
4.(2024·宁波模拟)如图是第一批珍稀濒危候鸟黑脸琵鹭,某同学观察它的形态,推测其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嘴扁平且长,善于捕食鱼类 B.趾间无蹼腿细长,善于游泳
C.水陆都可生活,属两栖动物 D.体表覆羽保温,属变温动物
【答案】A
【解析】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两大类。
【解答】A、由图可知,该鹭的嘴偏平且长,生活在水边,善于捕食鱼类,故A正确;
B、趾间无蹼腿细长,应不擅长游泳,故B错误;
C、鹭属于鸟类,故C错误;
D、鹭属于鸟类,体表覆羽保温,属恒温动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2025九下·东阳模拟)挖耳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该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结构,花期6-12月。据此可判断该植物为(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解析】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
【解答】该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结构,花期6-12月。该植物有花的结构,所以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故答案为:D.
6.(2024·嘉兴模拟)科学上用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逐级分类。在下列选项中,各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双子叶植物纲植物 B.蔷薇目植物
C.蔷薇科植物 D.蔷薇属植物
【答案】D
【解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比较近,共同特征最多。
【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在题干中属是最小的单位,共同特征最多。根据题意可知丁香属的植物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C。
7.(2024·杭州模拟)葡萄酒的制作主要利用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酒酿制过程中需及时排气,因为有氧气大量产生
B.葡萄中所有的酵母菌构成一个群落
C.适应无氧环境的酵母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葡萄具有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答案】C
【解析】(1)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2)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
【解答】A、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故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排气,A错误。
B、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所以葡萄中所有的酵母菌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
C、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适应无氧环境的酵母菌,体现了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D错误。
故答案为:C。
8.(2024九下·钱塘模拟)普通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常用实验仪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是( )
A.显微镜视野较暗时,可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B.观察人血涂片时,观察到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
C.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
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解答即可。
【解答】A.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显微镜视野较暗时,可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观察人血涂片时,观察到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成两面凹的圆饼状,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则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4·龙港模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图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应先在低倍镜下将装片适当向右下方移动
B.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应调节细准焦螺旋①使像更清晰
C.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观察细胞要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物像画在纸上
【答案】C
【解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
【解答】A.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应先在低倍镜下将装片适当向右下方移动 ,使像呈在视野的正中央,因为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实像,所以采用在哪移哪的方式进行移像,A正确;
B.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应调节细准焦螺旋①使像更清晰 ,该操作可以是图像变大,所以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是使图像变清晰,B正确;
C.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放大倍数增大,发现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C错误;
D.观察细胞要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物像画在纸上 ,D正确;
故答案为:C
10.(2024九下·上城模拟)小金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平面镜对光
B.图乙是给洋葱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可用碘液或红墨水
C.若要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图丙中的镜头组合②和③
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B
【解析】(1)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调焦、观察、收放和整理。
(2)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解答】A、凹面反光镜使光线汇聚,因此观察时,光线较弱,可选用图甲中①反光镜的凹面,A错误。
B、图乙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或红墨水,染色的主要目的是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较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③④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在视野内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分别是①和④的组合,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丁中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玻片标本要往右下方移动,物像会移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答案为:B。
11.(2024九上·杭州模拟)如图: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口腔上皮细胞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细菌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  )
A.甲:使用时应先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Q,再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P
B.乙:装片内有气泡,原因是细胞没有涂抹均匀
C.丙:将装片向左下方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为高倍镜,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D.丁:细菌实际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答案】C
【解析】1、取镜与安放
安放显微镜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桌面要清洁、平稳,使用时先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桌上,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拭擦镜身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不可随意用手指试擦镜头,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对光
扭转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打开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接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
3、观察
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弹簧夹或移光器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调焦时,旋转粗焦螺旋,为了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先慢慢降低镜筒,降低时,必须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与玻片标本相距5mm以上,切勿使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然后一面用左眼自目镜中观察,一面用右手旋转粗准焦螺旋(切勿弄错旋转方向),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
【解答】A、使用时应先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P目镜位置,再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 Q物镜 位置,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A错误。
B、乙装片内有气泡,是由于加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B错误。
C、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丙相应操作,将装片向左下方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变为高倍镜、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C正确。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箭头指向是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后还是顺时针方向。视野中细菌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实际运动方向也为逆时针,D错误。
故答案为:C。
12.(2023·镇海模拟)三月赏花季,我县多地乡村推出了桃花、樱花、油菜花、萝卜花观赏活动,助力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建设。
(1)从生态系统结构层次分析,一片油菜花地中的所有油菜花属于   。
(2)小平观察记录了4种花的特征,并绘制如图甲检索表,同行的小阳采风绘制了如图乙的画作,小阳所画的植物是   。
(3)野生的桃子口感通常较差,常采用如图丙的方法改良品种,该方法的生殖方式属于   。
【答案】(1)种群
(2)桃花
(3)营养繁殖;无性生殖
【解析】(1)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一生物的集合体;
(2)通过花瓣的个数和是否单生可以辨别其属于哪一种花;
(3)无性繁殖具有保留母本优良性转的特性;
【解答】(1) 一片油菜花地中的所有油菜花属于 种群;
(2)花瓣数为5,单生花故为桃花;
(3)图丙为嫁接的形式,可以保留优良性状,生殖方式为无性繁殖。
13.(2025九下·萧山模拟)某学校以“植物中的水”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某小组利用头脑风暴绘制了如图1所示“植物中的水”思维导图,然后分若干子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1)小洲同学针对图甲内容画出叶片上物质流动图(图乙),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   (填序号)
(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
(3)如图丙是某项目小组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气孔生理活动模型。请结合下表的评价指标给出作品的等级,并提出改进办法   。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形态相似,且能模拟气孔连续地进行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只能分别模拟气孔的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仅表示了气孔的关闭或张开
【答案】(1)①③
(2)>
(3)待改进, 用气球代替橡皮泥制作气孔
【解析】(1)根据植物中水分的运输路径解答;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3)根据气孔的结构和功能与现有模型进行对照,根据表格的标准分析判断。
【解答】(1)水分由根吸收,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由叶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所中,因此,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③①。
(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
(3)气孔生理活动模型,形态相似,仅表示了气孔的关闭或张开,无法模拟气孔连续地进行关闭与张开,因此评定为待改进,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装水代替保卫细胞。
14.(2024·绍兴模拟)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1)如图1为某“茶园养鸡”生态农业模式图。
图1 la有种子…21b无种子……32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甲2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乙3a有根茎叶的分化……丙3b有茎叶,无根……葫芦藓
①茶园内所有的生物属于   (选填“种群”或“群落”)。
②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③如表为葫芦藓、蕨、茶、杉的检索表。茶在检索表中对强度应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
④如图2是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当叶面积指数为   时,茶树积累有机物的效率最高。
图2
(2)泡茶品茶是一种茶艺,更是一种文化。
①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②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   现象。
(3)茶对身体健康有益。
①取少量茶叶放在洁净的烧杯中,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盐酸10毫升,摇动使茶叶充分浸泡,制得浅黄色茶叶浸泡液。取该茶叶浸泡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立刻由浅黄色变为血红色,说明茶叶中含有   元素。
②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儿茶素(化学式是C15H14O6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儿茶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C:O=   
【答案】(1)群落;杂草→害虫→鸡或杂草→鸡;甲;5
(2)运动状态;扩散
(3)铁;15:8
【解析】个体构成一个种群;种群构成一个物种;多个物种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群落;当你考虑到非生物因素时,多种物种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扩散现象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速率与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扩散现象是一个基于分子热运动的输运现象,是分子通过热运动从高浓度区域(或高化势)向低浓度区域(或低化势)的运输的过程。
【解答】(1)①茶园内所有的生物属于群落;
②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所以一条食物链是: 杂草→害虫→鸡或杂草→鸡 ;
③茶属于被子植物,所以有种子,并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因此是甲;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所以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有机物有积累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叶面积指数为5时,茶树积累有机物的效率最高。
(2)① 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 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物体从高浓度的地方扩散到低浓度的地方的过程;
(3)①三价铁离子遇到氰化钾溶液会变成血红色,所以取该茶叶浸泡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立刻由浅黄色变为血红色,说明茶叶中含有铁元素。
②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儿茶素(化学式是C15H14O6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儿茶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C:O=12×15:16×6=15:8
故答案为:(1)群落、杂草→害虫→鸡或杂草→鸡、甲、5(2)运动状态、扩散(3)铁、15:8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 ①识别生物与非生物,动植物分类的依据②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说明细胞分裂分化的特点及其意义③知道组织、器官、系统的组成
考点2 细胞 ☆☆
考点3 生物结构层次及分类 ☆☆
SHAPE \* MERGEFORMAT
■考点一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放玻片→调焦距→观察。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不能再用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当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多;高倍镜下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考点二 细胞
1.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其中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内有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就是生物体的繁殖、细胞的分裂、新陈代谢、遗传和进化等。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表皮上撕取一层很薄的表皮,放在水滴中。
(3)用镊子展平,盖上盖玻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镊子夹着另一端,成45°角轻轻放下玻片,以避免产生气泡。
(4)为能观察清楚,用稀释的碘液或红墨水进行染色。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连续过程 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的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刮下来的细胞涂在生理盐水中。
(5)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0.01%的亚甲基蓝溶液。
(7)在相对应的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考点三 生物的结构层次及分类
1.组织:具有相同形态和结构的一群细胞。
2.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植物的五种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器官、系统的组成
1.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活动,即为器官。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前三者为营养器官,后三者为生殖器官)。
人体器官:如心脏、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肺、胃、小肠等。
2.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植物不具备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动物体则由各个系统构成生物体。
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多细胞生物有明显的结构层次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知识拓展】
1.松、杉、柏、银杏、铁树多为裸子植物,但卷柏是蕨类植物。
2.没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物一定是藻类植物。六种全有的是被子植物,只有茎、叶的是苔藓植物,只有根、茎、叶的是蕨类植物,只有根、茎、叶和种子的是裸子植物。
■考点一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典例1:(2025九下·萧山模拟)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变式训练1:(2024·浙江模拟)学习小组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玻片时,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图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以防错过清晰的像
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
C.丙图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
D.丁图中黑色圆圈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不均
◆变式训练2:(2025九下·浙江模拟)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1)“绿叶海天牛”摄取藻类后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细胞内有了[5]   。
(2)同样是制作观察所用的临时装片,为什么涂抹人口腔上皮细胞前需要滴加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    。
◆变式训练3: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观察工具。
(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看到如图甲视野。为使像更清晰,接下来需调节图乙中的   。 (填序号)
(2)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破裂,这是因为植物细胞最外面有   的缘故。 (填细胞结构名称)
■考点二 细胞
◇典例1:(2023·浙江模拟)为治理春季杨柳飞絮造成的空气污染,园艺师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柳注射一种抑制剂,通过抑制花芽分化来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注入到树干的(  )
A.营养组织 B.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
◆变式训练1:(2023九上·浙江模拟)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因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如图所示是小明拍摄的龙井茶树照片。下列对茶树和龙井茶叶的观察和实验合理的是(  )
A.茶树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
B.可用放大镜观察茶树根部根毛的着生部位
C.茶树叶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可用显微镜观察龙井茶水中分子的热运动
◆变式训练2:2023年10月,在云南省发现距今约2.44亿年前的一种新的古鱼类化石,命名为“圆尾滇东鱼”。下列对“圆尾滇东鱼”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胎生 B.体外受精 C.用肺呼吸 D.体温恒定
◆变式训练3:(2025九下·东阳模拟)葱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等芳香物质,既可作为调味品,也具有良好的药用效果。
(1)硫化丙烯中的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
(2)葱段外表皮细胞有一层防止水分渗入的角质层,将葱段沿葱壁剪开至距离底部约五分之一处,分别放入食盐水和清水中,观察如图所示的现象,甲、乙碗中葱花分别闭合和张开,已知葱叶细胞吸水膨胀,则甲中装的是   (填“清水”或“食盐水”)。
(3)以下为葱与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表,可知葱与   的共同特征更多(选填表中植物)。
种 属 科 目 纲 门
葱 葱属 百合科 百合目 单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萝卜 萝卜属 十字花科 白花菜目 双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百合 百合属 百合科 百合目 单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辣椒 辣椒属 茄科 玄参目 双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1.(2021·衢州)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  )
A.黑松 B.蕨 C.大豆 D.海带
2.(2021·杭州)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3.(2023·台州)大熊猫最爱吃竹子。从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比竹子多了(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2023·衢州)小科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操作时,调节的反光镜是图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⑤
5.(2023·衢州)近日,植物学家确认了一种新物种——天目韭(如图),它的叶子外形扁平像韭菜,9~10月开花。天目韭属于(  )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6.(2023·丽水)2023年5月在丽水景宁发现全球新物种——细齿菌芋(如图)。细齿茵芋株型矮小,叶缘有齿,花瓣有4瓣,果实红艳。细齿茵芋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7.(2022·衢州)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素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包粽子所用的粽叶是箬竹的叶子(如图),粽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8.(2022·衢州)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彩鹦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2022·台州)樟树的茎能够直立,与植物细胞中起支持作用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璧
10.(2022·绍兴)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  )
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生理盐水
B.粗准焦螺旋②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11.(2022·绍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城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下列生物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黄鲻鱼 B.家兔 C.海龟 D.青蛙
12.(2022·金华)植物豆腐柴(如图),其叶子是制作金华特色小吃“观音豆腐”的主要原料,豆腐柴一般生长在山坡、溪沟两侧的灌丛中,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结果。豆腐柴所属的植物种类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3.(2023·舟山)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14.(2023·绍兴)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熊猫 B.泌尿系统 C.胃 D.精子
15.(2023·金华)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图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调焦成功,可随意移动显微镜位置继续观察
B.粗准焦螺旋①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C.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发现视野变暗
D.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马上转动物镜转换器
16.(2023·宁波)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针对现象甲,换成高倍物镜,可使视野变明亮
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
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
17.(2023·湖州)在太平洋某小岛上发现了新的植物物种,被命名为於茂登草。该植物开紫色小花,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从真菌处夺取营养,这种独特机制引人注目。根据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於茂登草的独特机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活在该岛上所有的於茂登草构成一个种群
C.从营养方式看,於茂登草属于自养型生物
D.於茂登草会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
18.(2023·台州)某同学根据四种淡水鱼外部特征编制右下方的检索表。表中“丙”对应的是(  )
A.鲫鱼 B.鲤鱼 C.白鲢鱼 D.鳙鱼
19.(2023·温州)厚朴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药(如图),其树皮、花和种子皆可入药。厚朴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20.(2023·杭州)罂粟开花结果后,其果汁可制成鸦片等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鸦片、吗啡和海洛因都是常见的毒品
B.鸦片等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
C.罂粟能开花结果,可判断它属于被子植物
D.罂粟开花结果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其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成
21.(2023·金华)我国科研人员在鹿角中发现、鉴定并分离了一群具有强大骨再生潜能的干细胞。将此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段时间后 在小鼠头盖上形成类似鹿角样的”骨骼”。该研究可能在人体骨骼修复方面具有应用价值,甚至未来肢体再生也不是梦。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会在小鼠头盖上逐渐形成形态和功能相近的细胞群,这一细胞群属于   (填结构层次);
(2)干细胞最终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类似鹿角样的”骨骼”,此过程细胞经历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还有   。
22.(2022·衢州)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科做了“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制作装片的步骤如图甲,小科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   。
(2)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他应该调节图乙中的   (填序号)。
23.(2023·湖州)湖州人爱饮茶,长兴紫笋茶、安吉白茶和德清莫干黄芽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是生物体,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茶农一般采用扦插方法获得茶树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3)三种茶树的叶片形状不同,这种性状差异由   决定。
24.(2023·绍兴)右图是小敏制作的简易显微镜,凸透镜B相当于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用该装置观察时,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的过程是在    (选填”对光”或”调焦”)。 请对该装置提出一条合理的改进建议:   。
25.(2020·嘉兴)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
(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
26.(2023·宁波)在“观察细胞质在细胞中的流动”活动中,小宁观察到细胞质中叶绿体沿着液泡外缘流动缓慢。结合所学知识,他猜想:叶细胞中细胞质流动的快慢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于是小宁开展了探究。
【实验器材】新鲜黑藻若干、8支大试管、4个水浴锅(水温可调,调至某一温度保持恒定)、4只灯泡(额定功率分别为25W、50W、75W、100W)、计时器、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①取8支装满水的大试管,编号1-8,各放入一株生长健壮、长势相近的新鲜黑藻。
②将1-4号大试管分别放入水温恒为15℃、20℃、25℃和30℃的水浴锅,给予强度相同的均匀光照,持续0.5h
③将5-8号大试管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的环境中,分别用25W、50W、75W和100W的灯光照射,持续0.5h。
④取各组植株相同部位的幼叶制作临时装片,选择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细胞进行观察,
记录叶绿体绕液泡外缘运动一周的时间,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分别记录结果于表I、表Ⅱ中。
【实验结果】
表I不同温度下叶绿体运动一周时间记录表
编号 1 2 3 4
水温/℃ 15 20 25 30
平均时间/s 182 133 116 118
表II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运动一周时间记录表
编号 5 6 7 8
灯功率/W 25 50 75 100
平均时间/s 110 108 100 97
【实验分析】
(1)表Ⅰ的实验数据表明:温度在   ℃左右时,细胞质流动最快。
(2)根据表Ⅱ的实验数据,初步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相同条件下,光照越强,   。
(3)细胞质的流动通常不易直接观察,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来实现。下列实验中运用的方法与本实验观察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1.(2024·温州模拟)2024年5月,温州南麂岛出现罕见“蓝眼泪”现象。蓝眼泪是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而发出蓝色荧光所形成的。上述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会进行繁殖 B.会进行生长发育 C.会进行新陈代谢 D.会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2.(2024·浙江模拟)珙桐落叶乔木,当年生枝紫绿色,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叶柄圆柱形、两性花与雄花同株,由多数的雄花与1个雌花或两性花成近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着生于幼枝的顶端。珙桐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类植物
3.(2020·柯桥模拟)下列图中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的是(  )
A.蚕豆叶表皮 B.家犬 C.血液 D.西瓜
4.(2024·宁波模拟)如图是第一批珍稀濒危候鸟黑脸琵鹭,某同学观察它的形态,推测其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嘴扁平且长,善于捕食鱼类 B.趾间无蹼腿细长,善于游泳
C.水陆都可生活,属两栖动物 D.体表覆羽保温,属变温动物
5.(2025九下·东阳模拟)挖耳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该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结构,花期6-12月。据此可判断该植物为(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6.(2024·嘉兴模拟)科学上用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逐级分类。在下列选项中,各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双子叶植物纲植物 B.蔷薇目植物 C.蔷薇科植物 D.蔷薇属植物
7.(2024·杭州模拟)葡萄酒的制作主要利用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酒酿制过程中需及时排气,因为有氧气大量产生
B.葡萄中所有的酵母菌构成一个群落
C.适应无氧环境的酵母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葡萄具有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8.(2024九下·钱塘模拟)普通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常用实验仪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是( )
A.显微镜视野较暗时,可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B.观察人血涂片时,观察到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
C.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
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9.(2024·龙港模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图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应先在低倍镜下将装片适当向右下方移动
B.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应调节细准焦螺旋①使像更清晰
C.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观察细胞要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物像画在纸上
10.(2024九下·上城模拟)小金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平面镜对光
B.图乙是给洋葱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可用碘液或红墨水
C.若要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图丙中的镜头组合②和③
D.若要把图丁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11.(2024九上·杭州模拟)如图: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口腔上皮细胞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细菌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  )
A.甲:使用时应先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Q,再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P
B.乙:装片内有气泡,原因是细胞没有涂抹均匀
C.丙:将装片向左下方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为高倍镜,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D.丁:细菌实际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12.(2023·镇海模拟)三月赏花季,我县多地乡村推出了桃花、樱花、油菜花、萝卜花观赏活动,助力美丽乡村、活力乡村建设。
(1)从生态系统结构层次分析,一片油菜花地中的所有油菜花属于   。
(2)小平观察记录了4种花的特征,并绘制如图甲检索表,同行的小阳采风绘制了如图乙的画作,小阳所画的植物是   。
(3)野生的桃子口感通常较差,常采用如图丙的方法改良品种,该方法的生殖方式属于   。
13.(2025九下·萧山模拟)某学校以“植物中的水”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某小组利用头脑风暴绘制了如图1所示“植物中的水”思维导图,然后分若干子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1)小洲同学针对图甲内容画出叶片上物质流动图(图乙),其中代表水分路径的是   (填序号)
(2)植物的根尖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要求根毛区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
(3)如图丙是某项目小组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气孔生理活动模型。请结合下表的评价指标给出作品的等级,并提出改进办法   。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形态相似,且能模拟气孔连续地进行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只能分别模拟气孔的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仅表示了气孔的关闭或张开
14.(2024·绍兴模拟)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1)如图1为某“茶园养鸡”生态农业模式图。
图1 la有种子…21b无种子……32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甲2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乙3a有根茎叶的分化……丙3b有茎叶,无根……葫芦藓
①茶园内所有的生物属于   (选填“种群”或“群落”)。
②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③如表为葫芦藓、蕨、茶、杉的检索表。茶在检索表中对强度应的是   (选填“甲”、“乙”或“丙”)。
④如图2是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当叶面积指数为   时,茶树积累有机物的效率最高。
图2
(2)泡茶品茶是一种茶艺,更是一种文化。
①用热水冲泡茶叶时,茶叶随水而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②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   现象。
(3)茶对身体健康有益。
①取少量茶叶放在洁净的烧杯中,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盐酸10毫升,摇动使茶叶充分浸泡,制得浅黄色茶叶浸泡液。取该茶叶浸泡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立刻由浅黄色变为血红色,说明茶叶中含有   元素。
②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儿茶素(化学式是C15H14O6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儿茶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C:O=   。
备考指南
知识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在线
专项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