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03 15:43:59

文档简介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1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绿茶中的单宁酸属于有机物,有抑制血压上升、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
A.C B.Ca   C.Mg D.Fe
2.“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
A.米饭 B.黄瓜   C.牛肉   D.苹果
3.革命先烈方志敏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给党组织传递情报,下列溶液能使字迹显示的是 (   )
A.碘酒  B.醋酸  C.盐水  D.糖水
4.“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B.适量补充微量元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可通过食用水果和蔬菜来获取
D.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补充大量营养品
5.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我们摄入的食物要注意合理搭配、均衡膳食
C.化学的发展只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肥的合理施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C15H22O5)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1)青蒿素从物质类别上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青蒿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 。
(3)《中国药典》记载“青蒿”能“清热解暑,截疟…”。据此记载,可知“青蒿”主要治疗的病症是 。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沙棘被誉为“世界植物之奇”,具有极强的抗旱抗风能力,果实和叶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良好的生态、经济兼用树种。
沙棘中的维生素C(C6H8O6)含量是猕猴桃的4倍,素有“中国维生素C之王”的美誉。研究人员采集同一株沙棘上部枝条顶端的叶、茎、果实对所含维生素C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沙棘是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1)C6H8O6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2)由图1可知,沙棘不同器官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
第2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化石燃料
B.它们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C.它们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它们都是混合物
2.2024年3月29日,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长六改首飞成功。下列可作为火箭高能燃料的是 (   )
A.氢气 B.酒精 C.液氧 D.液态空气
3.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时,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目前我国正开发和利用的新型能源之一是 (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石油 D.煤炭
4.下列关于能源与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5.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禁止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治水体污染
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目前我国能源结构正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变。
(1)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
(2)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优点是燃烧的产物是 ,不会污染环境。
(3)制氢产业包含氢气的生产、储存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①制备“氢气”: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的 ;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气是一种理想途径,此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②储存“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具备高储氢和低成本优势。塑料碳纤维内胆属于复合材料。
③应用“氢气”:利用氢气和SiCl4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高纯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2024·福建中考) 请参加社会性议题“汽车能源的变迁”的项目式学习。
(1)传统汽车能源主要来自石油。
①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石油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有 (写一个即可)。
(2)天然气和乙醇可替代传统汽车能源。
①甲烷(CH4)和乙醇(C2H6O)均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电池可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 能转化为电能。
第3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仪器中使用合成材料制造加工的是 (   )
A.铜制酒精喷灯 B.铁架台  C.陶瓷蒸发皿 D.塑料水槽
2.由棉、麻制成的衣服舒适透气,深受人们喜爱。棉、麻属于(   )
A.合成纤维 B.天然纤维 C.复合材料 D.无机材料
3.新疆长绒棉属于世界顶级棉,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关于其有效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2
C.灼烧长绒棉有烧焦羽毛的味道
D.长绒棉属于合成材料
4.沈阳城市标志性建筑辽宁广播电视塔的塔高305.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材料属于 (   )
A.天然纤维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金属材料
5.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
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B.减少使用塑料袋
C.推广使用一次性碗筷
D.大力研制容易降解的新型塑料
6.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超级材料”,由三维石墨烯(C)和二氧化钛(TiO2)制成,在阳光照射下两周内可让黑臭水体变清澈,臭味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技术可助力污染防治
B.石墨烯是含碳的化合物
C.该“超级材料”属于有机材料
D.二氧化钛是非金属氧化物
二、非选择题(共8分)
7.二胡是深受民众喜爱的传统乐器,弓毛多为马尾毛,有些也用尼龙丝线。二胡的琴弦一般是金属弦,又分钢丝弦与镀银弦两种。
(1)区分弓毛是马尾毛还是尼龙丝线的简易方法是 。尼龙丝线属于 材料。
(2)钢丝弦为铁的 (填“单质”或“合金”),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属于 材料。
8.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从化学的角度回答问题:
(1)利用石油为原料可以加工成塑料、合成纤维、 等有机合成材料。
(2)采用3D打印技术,把2层天然白鹅绒和7层高密度特制材料压缩在一起,再加上里外两层摇粒绒,做成夹克衫所用的材料属于 (填“无机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3)下图为纯电动汽车实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标示的物件中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物体名称)。
第4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024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违背的是 (   )
A.使用可降解塑料  B.随地焚烧塑料
C.垃圾分类回收   D.自提布袋购物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加强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
B.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C.空气中稀有气体极少,没有任何用途
D.CO2能产生温室效应,是空气污染物
3.学好化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B.大量排放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C.固体废弃物倒入海洋会污染水体,危及海洋生物生存
D.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盐对土壤会造成污染,但对水源无影响
4.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摆在突出位置。为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大量施用化肥   B.改良酸性土壤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伐林垦荒围湖造田
5.下列垃圾不可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的是 (   )
A.废铜线  B.矿泉水瓶  C.纸皮箱  D.吃剩的饭菜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高分五号01A卫星主要面向污染减排、环境质量监管、大气成分监测等重大需求,为国家环保、气象等领域提供数据服务和支撑。
(1)下列被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氮氧化物
(2)举出一条能减少PM2.5污染的措施: 。
(3)如图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图1
(6)二氧化硫转化成酸雨中硫酸的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①写出SO2遇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煤燃烧产生的SO2所形成的酸雨中,SO2最终转化成的酸是 (填化学式)。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1节 化学与人类健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绿茶中的单宁酸属于有机物,有抑制血压上升、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 )
A.C B.Ca   C.Mg D.Fe
2.“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C )
A.米饭 B.黄瓜   C.牛肉   D.苹果
3.革命先烈方志敏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给党组织传递情报,下列溶液能使字迹显示的是 ( A )
A.碘酒  B.醋酸  C.盐水  D.糖水
4.“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D )
A.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B.适量补充微量元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可通过食用水果和蔬菜来获取
D.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补充大量营养品
5.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C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我们摄入的食物要注意合理搭配、均衡膳食
C.化学的发展只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肥的合理施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C15H22O5)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1)青蒿素从物质类别上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青蒿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  碳元素  。
(3)《中国药典》记载“青蒿”能“清热解暑,截疟…”。据此记载,可知“青蒿”主要治疗的病症是 疟疾、中暑(暑热)等 。
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沙棘被誉为“世界植物之奇”,具有极强的抗旱抗风能力,果实和叶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良好的生态、经济兼用树种。
沙棘中的维生素C(C6H8O6)含量是猕猴桃的4倍,素有“中国维生素C之王”的美誉。研究人员采集同一株沙棘上部枝条顶端的叶、茎、果实对所含维生素C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沙棘是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1)C6H8O6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3∶4 。
(2)由图1可知,沙棘不同器官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幼叶 。
第2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它们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化石燃料
B.它们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C.它们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它们都是混合物
2.2024年3月29日,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长六改首飞成功。下列可作为火箭高能燃料的是 ( A )
A.氢气 B.酒精 C.液氧 D.液态空气
3.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时,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目前我国正开发和利用的新型能源之一是 ( B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石油 D.煤炭
4.下列关于能源与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
A.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5.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禁止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治水体污染
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目前我国能源结构正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变。
(1)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化石燃料 。
(2)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优点是燃烧的产物是 水 ,不会污染环境。
(3)制氢产业包含氢气的生产、储存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①制备“氢气”: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的 电能 ;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气是一种理想途径,此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化学 能。
②储存“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具备高储氢和低成本优势。塑料碳纤维内胆属于复合材料。
③应用“氢气”:利用氢气和SiCl4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高纯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iCl4Si+4HCl 。
7.(2024·福建中考) 请参加社会性议题“汽车能源的变迁”的项目式学习。
(1)传统汽车能源主要来自石油。
①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石油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汽油作汽车燃料的缺点有 来自不可再生能源石油 (写一个即可)。
(2)天然气和乙醇可替代传统汽车能源。
①甲烷(CH4)和乙醇(C2H6O)均属于 有机 (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3)电池可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池放电时,其能量转化方式为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
第3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仪器中使用合成材料制造加工的是 ( D )
A.铜制酒精喷灯 B.铁架台  C.陶瓷蒸发皿 D.塑料水槽
2.由棉、麻制成的衣服舒适透气,深受人们喜爱。棉、麻属于( B )
A.合成纤维 B.天然纤维 C.复合材料 D.无机材料
3.新疆长绒棉属于世界顶级棉,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关于其有效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2
C.灼烧长绒棉有烧焦羽毛的味道
D.长绒棉属于合成材料
4.沈阳城市标志性建筑辽宁广播电视塔的塔高305.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材料属于 ( B )
A.天然纤维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金属材料
5.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C )
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
B.减少使用塑料袋
C.推广使用一次性碗筷
D.大力研制容易降解的新型塑料
6.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超级材料”,由三维石墨烯(C)和二氧化钛(TiO2)制成,在阳光照射下两周内可让黑臭水体变清澈,臭味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该技术可助力污染防治
B.石墨烯是含碳的化合物
C.该“超级材料”属于有机材料
D.二氧化钛是非金属氧化物
二、非选择题(共8分)
7.二胡是深受民众喜爱的传统乐器,弓毛多为马尾毛,有些也用尼龙丝线。二胡的琴弦一般是金属弦,又分钢丝弦与镀银弦两种。
(1)区分弓毛是马尾毛还是尼龙丝线的简易方法是 取样灼烧闻气味 。尼龙丝线属于 合成 材料。
(2)钢丝弦为铁的 合金 (填“单质”或“合金”),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属于 金属 材料。
8.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从化学的角度回答问题:
(1)利用石油为原料可以加工成塑料、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等有机合成材料。
(2)采用3D打印技术,把2层天然白鹅绒和7层高密度特制材料压缩在一起,再加上里外两层摇粒绒,做成夹克衫所用的材料属于 复合材料 (填“无机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3)下图为纯电动汽车实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标示的物件中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塑料灯壳 (填物体名称)。
第4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024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违背的是 ( B )
A.使用可降解塑料  B.随地焚烧塑料
C.垃圾分类回收   D.自提布袋购物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A.加强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
B.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C.空气中稀有气体极少,没有任何用途
D.CO2能产生温室效应,是空气污染物
3.学好化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B.大量排放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C.固体废弃物倒入海洋会污染水体,危及海洋生物生存
D.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盐对土壤会造成污染,但对水源无影响
4.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摆在突出位置。为提高粮食产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B )
A.大量施用化肥   B.改良酸性土壤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伐林垦荒围湖造田
5.下列垃圾不可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的是 ( D )
A.废铜线  B.矿泉水瓶  C.纸皮箱  D.吃剩的饭菜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高分五号01A卫星主要面向污染减排、环境质量监管、大气成分监测等重大需求,为国家环保、气象等领域提供数据服务和支撑。
(1)下列被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是 AD (填字母,下同)。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氮氧化物
(2)举出一条能减少PM2.5污染的措施: 乘坐公交车出行(合理即可) 。
(3)如图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图1
(6)二氧化硫转化成酸雨中硫酸的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①写出SO2遇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H2OH2SO3 。
②煤燃烧产生的SO2所形成的酸雨中,SO2最终转化成的酸是 H2SO4 (填化学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