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第1课时光的折射课时作业 附详解版(1)--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第1课时光的折射课时作业 附详解版(1)--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03 15:46:5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课时作业设计单
基本信息
单元名称 光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时题目 光的折射
作业目标
通过作业检测进一步巩固对光的折射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检测折射率的求解以及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掌握情况。
作业设计
精选题目 设计意图
基础巩固(必做题建议二十分钟完成) 一、单选题 1.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则下列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折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率跟折射角的正弦值成反比 C.折射角增大为原来的2倍,入射角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小 3.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某种液体时,入射角为45°,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05°,则光在该液体中的折射率为(  ) A. B.2 C. D. 4.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真空射向某种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直 B.根据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不同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D.不同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5.某单色光由玻璃中射入空气时,正确的是( ) A.频率不变,波长变短,波速不变 B.频率不变,波长变长,波速变大 C.频率变大,波长变短,波速变大 D.频率变小,波长不变,波速变小 6.如图所示,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某半球形玻璃砖的A点以入射角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和,速度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折射光线AB是红光 B. C.光发生折射时波长不变 D. 7.光在某种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要使光由真空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8.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通过“插针法”作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  ) A.插大头针时,只须挡住即可 B.相邻两个大头针插得较近可提高测量精度 C.若将玻璃砖的下边画到图中位置,测得折射率偏大 D.也可使用两侧面不平行的玻璃砖 9.两束光M、N以相同入射角由空气入射到水中,折射角分别为和,已知,则在水中( ) A.M光的折射率大于N光 B.M光的频率大于N光 C.M光的传播速度大于N光 D.M光的波长小于N光 10.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介质M通过介质N进入介质Q。则光在介质M、N、Q中的传播速度(  ) A. B. C. D. 通过完成本组的习题让学生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更好的区分,掌握折射率求解方法。
综合运用(必做题,建议十分钟时间完成)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中沿半圆形玻璃砖半径方向射入,从玻璃砖射出后分成a、b两束单色光,则(  )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为 B.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为1.5 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小 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大 12.一束红紫混合光以()角射入玻璃砖,a、b光从上方到下方用时分别为、,则(  ) a为红光 B. C.a为紫光 D. 13.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中,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和r,已知,这个常数(  ) A.与介质有关 B.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 C.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D.与入射角正弦成正比,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通过本组的训练更好地检测学生对折射率求解的掌握程度。
拓展提升(选做题,建议十五分钟时间完成) 三、实验题 14.(1)“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和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和,在插和时,应使 。(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插上大头针,使仅挡住的像 B.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和的像 C.插上大头针,使挡住和、的像 D.插上大头针,使仅挡住 (2)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如果光在界面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 C.不论光以什么角度从射入,经一次折射后到达界面都能射出 (3)另一位同学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为了防止笔尖碰到玻璃砖面而损伤玻璃砖,该同学画出的玻璃砖界面、如图乙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15.如图所示,某透明材料的横截面是半径为的半圆,为直径,O为圆心。P为圆周上的一点,P到的距离为;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底面用吸光材料涂黑。入射光平行于射向圆面上的P点,经两次折射后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 求:(1)出射光线与开始的入射光线间的夹角; 光通过透明材料的时间。 16.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折射率是,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光,平行AB方向射向圆柱体。若有一条入射光线经折射后恰好经过B点。 (1)请用直尺画出该入射光线经折射到B点的光路图; (2)求这条入射光线到AB的距离。 检测对知识的迁移应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及误差分析。
作业展示与评估
1.展示要求:以图片形式展示学生所完成的典型作业,图片内容清晰,布局均衡、排版合理。 2.教师评估:鼓励单元作业设计者展示对学生作业的多元化评价,例如通过师生对评、生生互评等丰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维度和角度,实现教师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性探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课时作业设计单
基本信息
单元名称 光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时题目 光的折射
作业目标
通过作业检测进一步巩固对光的折射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检测折射率的求解以及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掌握情况。
作业设计
精选题目 设计意图
基础巩固(必做题建议五分钟完成) 一、单选题 1.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则下列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同时在水面发生反射。 故选C。 2.折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率跟折射角的正弦值成反比 C.折射角增大为原来的2倍,入射角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小 【答案】D 【详解】A.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与介质的疏密有关系,故A错误; BC.根据折射定律,有 故B错误;C错误; D.根据关系式,有 可知,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小。故D正确。 故选D。 3.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某种液体时,入射角为45°,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05°,则光在该液体中的折射率为(  ) A. B.2 C. D. 【答案】C 【详解】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为45°,由几何关系可知,折射角为30°,故光在该液体中的折射率为 C正确。 故选C。 4.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真空射向某种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直 B.根据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不同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D.不同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C 【详解】AB.介质的折射率是由介质的材料决定的,与折射角和入射角无关,选项AB错误; CD.不同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根据可知,不同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5.某单色光由玻璃中射入空气时,正确的是( ) A.频率不变,波长变短,波速不变 B.频率不变,波长变长,波速变大 C.频率变大,波长变短,波速变大 D.频率变小,波长不变,波速变小 【答案】B 【详解】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波速由介质决定.当单色光由玻璃中射入空气时,频率不变;由于,故v变大;由可知,变长.综上分析,B正确. 6.如图所示,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某半球形玻璃砖的A点以入射角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和,速度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折射光线AB是红光 B. C.光发生折射时波长不变 D. 【答案】D 【详解】A.由于红光波长长,蓝光波长短,红光折射率小,蓝光折射率大,根据折射定律 入射角相同,蓝光的折射角小,所以折射光线AB是蓝光,故A错误; B.根据 红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即 故B错误; C.光发生折射时波速变化,频率不变,所以波长改变,故C错误; D.光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为 由此可知,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相等,即 故D正确。 故选D。 7.光在某种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要使光由真空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设入射角为,根据 所以玻璃的折射率为。由折射定律和三角函数知识有有 解得 故选B。 8.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通过“插针法”作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  ) A.插大头针时,只须挡住即可 B.相邻两个大头针插得较近可提高测量精度 C.若将玻璃砖的下边画到图中位置,测得折射率偏大 D.也可使用两侧面不平行的玻璃砖 【答案】D 【详解】A.确定大头针的位置的方法是大头针能挡住和、的像,故A错误; B.相邻两个大头针插得较近时,确定光线时误差较大,即会降低测量精度,故B错误; C.如果误将玻璃砖的边PQ画到,则折射角i2,将偏大,折射率的测量值将偏小,故C错误; D.实验中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定需要平行,只要确定光线和折射面,即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即可,故D正确。 故选D。 9.两束光M、N以相同入射角由空气入射到水中,折射角分别为和,已知,则在水中( ) A.M光的折射率大于N光 B.M光的频率大于N光 C.M光的传播速度大于N光 D.M光的波长小于N光 【答案】C 【详解】A.根据折射定律 可知,折射角越大,折射率越小,由于,所以M光的折射率小于N光,故A错误; B.折射率越大则光的频率越大,由于M光的折射率小于N光,所以M光的频率小于N光,故B错误; C.根据 可知,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由于M光的折射率小于N光,所以M光的速度大于N光,故C正确; D.根据 可知,频率越大,波长越小,由于M光的频率小于N光,所以M光的波长大于N光,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介质M通过介质N进入介质Q。则光在介质M、N、Q中的传播速度(  ) B. C. D. 【答案】B 【详解】根据 结合图像得 根据 可知 故选B。 通过完成本组的习题让学生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更好的区分,掌握折射率求解方法。
综合运用(必做题,建议五分钟时间完成)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中沿半圆形玻璃砖半径方向射入,从玻璃砖射出后分成a、b两束单色光,则(  )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为 B.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为1.5 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小 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a光的大 【答案】AC 【详解】AB.根据折射定律,可得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 n== 故A正确,B错误; CD.由图可知,b光的偏折程度比a光的大,可知b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大,根据 可知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2.一束红紫混合光以()角射入玻璃砖,a、b光从上方到下方用时分别为、,则(  ) A.a为红光 B. C.a为紫光 D. 【答案】BC 【详解】设折射角为,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由图可知,a光的折射角小于b光的折射角,则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玻璃砖对b光的折射率,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为紫光,b为红光;设玻璃砖的厚度为,则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距离为 又 则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为 由于,则有,由于a光的折射角小于b光的折射角,则有 故选BC。 13.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中,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和r,已知,这个常数(  ) A.与介质有关 B.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 C.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D.与入射角正弦成正比,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答案】ABC 【详解】在折射定律中,,这个常数是折射率,由介质决定,所以不能说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与折射角的正弦值成反比;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有关,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 故选ABC。 通过本组的训练更好地检测学生对折射率求解的掌握程度。
拓展提升(选做题,建议十五分钟时间完成) 三、实验题 14.(1)“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和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和,在插和时,应使 。(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插上大头针,使仅挡住的像 B.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和的像 C.插上大头针,使挡住和、的像 D.插上大头针,使仅挡住 (2)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如果光在界面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 C.不论光以什么角度从射入,经一次折射后到达界面都能射出 (3)另一位同学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为了防止笔尖碰到玻璃砖面而损伤玻璃砖,该同学画出的玻璃砖界面、如图乙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BC/CB AC/CA 偏小 【详解】(1)[1]大头针、、、理论上都应在同一光路上,所以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和的像,接着插上大头针,使挡住和、的像。 故选BC; (2)[2]A.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故A正确; B.全反射必须是光由光密介质射向与光疏介质的交界面时才能发生,所以即使光在界面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也不会发生全反射,而一定会折射进入玻璃砖,故B错误; C.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在的入射角为,根据折射定律有 不论光以什么角度从射入,经一次折射后到达界面时的入射角都会小于全反射临界角,所以都能射出,故C正确。 故选AC; (3)[3]如图所示 实线为实际的光路图,虚线为实验中作出的折射光线,可知作出的折射光线相比实际折射光线沿逆时针转动了一个角度,所以折射角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而由于玻璃砖上表面与平行,所以入射角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因此玻璃砖折射率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四.解答题 15.如图所示,某透明材料的横截面是半径为的半圆,为直径,O为圆心。P为圆周上的一点,P到的距离为;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底面用吸光材料涂黑。入射光平行于射向圆面上的P点,经两次折射后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求: (1)出射光线与开始的入射光线间的夹角; (2)光通过透明材料的时间。 【答案】(1)30°;(2) 【详解】(1)设光在射入圆面时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α,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由折射定律 射出圆面时,入射角为β,折射角为r,有 由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由几何关系可得 (2)设光在透明材料中通过的距离为l,由几何关系可得 光在透明材料中的速度为 光通过透明材料的时间 16.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折射率是,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光,平行AB方向射向圆柱体。若有一条入射光线经折射后恰好经过B点。 (1)请用直尺画出该入射光线经折射到B点的光路图; (2)求这条入射光线到AB的距离。 【答案】(1)见解析图;(2)R 【详解】(1)光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折射定律 由几何关系 2β=α 可得 β=30°,α=60° 所以 解得 检测对知识的迁移应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及误差分析。
作业展示与评估
1.展示要求:以图片形式展示学生所完成的典型作业,图片内容清晰,布局均衡、排版合理。 2.教师评估:鼓励单元作业设计者展示对学生作业的多元化评价,例如通过师生对评、生生互评等丰富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维度和角度,实现教师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性探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