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题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题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4 21:5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题【物象+人物形象】
考情分析
01
人物形象
03
目录
物象
02
考情分析
Part 01
考情分析:
一、考频与考查形式
人物形象题在高考中属于中高频考点,尤其在全国卷、新高考卷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情感主旨、艺术手法结合考查,体现“综合化”命题特点。
考查形式:
1)单一人物分析: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如诗人自身)或特定人物(如渔夫、征人)的形象特点。
2)对比分析:比较同一诗人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李白《将进酒》与《行路难》中的自我形象差异)。
3)塑造手法探究: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考情分析:
二、典型题型与命题规律
1. 题型示例
类型一:直接概括人物形象
例(2023年新高考Ⅰ卷):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塑造了怎样的“遗民”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
塑造了饱受战乱之苦、渴望收复失地**的北方百姓形象;“泪尽”写出痛苦之深,“南望”体现对南宋朝廷的期盼与失望。
考情分析:
二、典型题型与命题规律
类型二:分析人物塑造手法(2022年全国甲卷):
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诗人形象?
答案要点:
“繁霜鬓”以白发细节写年华老去、忧思深重;“新停浊酒杯”以动作细节表现贫病交加、借酒消愁的无奈。
类型三:比较人物形象差异
例(2021年浙江卷):
比较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人形象异同。
答案要点:
- 同:均表现对官场的厌弃;
- 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体现狂放不羁,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追求田园恬淡。
考情分析:
物象
Part 02
教材回顾:
请为《虞美人》逐个找出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意象:
春花秋月——
小楼——
东风——
雕栏玉砌——
朱颜——
春水——
春秋季节的美景,寓意美好的时光
寓意思念、闲适、孤独或落寞
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寓意生机和希望
寓意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寓意美好的容颜、青春年华或者美人
寓意女子明亮的眼睛,也寓意时光流逝
知识点讲解: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来说,诗人在写作时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写情志,化物象为意象。
由此可知,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意象是物象和情感的有机统一。从物象到意象,要经过作者的筛选和提炼是作者的艺术创造。
(一)赏析物象的方法和步骤:
1.抓住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情志。
(1)抓住描写事物特征的“情状语”,如《苦笋》首联中的“明”“白”。
(2)抓住能够由外在形状体现出的具有内在精神的“情状语”,如《苦笋》颔联中的“苦节”。
(3)抓住诗歌中连接物与人的双关语,如《苦笋》一诗中的“苦节”“战风雨”。
2.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的阅历作答。
3.注意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物”与“景”的区别:托物言志常常借助某物的一些特性,但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志”与“情”的区别:“志”可以指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则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物象题例题探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秋夜作 韦 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
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①。不须更作悲秋赋②,王粲③辞家鬓
问题: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 颈联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静中有动的清幽秋夜图。绿苔苍苍,红树绕檐,艳丽的色彩,衬托出庭院的冷清。蟋蟀夜鸣,蜘蛛织网,以动衬静,突出夜的清幽。
物象题例题探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秋夜作 韦 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
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①。不须更作悲秋赋②,王粲③辞家鬓已凋。
【注】
①蟏蛸(xiāoshāo):蜘蛛的一种,脚很长,俗称“蟢子”。
②悲秋赋:语本《楚辞·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泛指抒发悲秋之情的诗文。
③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依附曹操,一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簟(diàn):竹席。砧杵(zhēn chǔ) :捣衣的垫石与棒槌。
人物形象
Part 03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两类:
1)是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如,《登科后》(孟郊),“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无比喜悦、得意洋洋的及第抒情主人公(同时也是诗人自身)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两类:
2)二是诗人自己,即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塑造的人物形象:一个是身世凄凉、色衰沦落的艺妓,一个是谪居卧病、心境悲凉的“我”。作者将琵琶女的自叙和“我”的内心倾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鲜明的表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一主题。
高考相关考题一览
2020年新课标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本题要求分析诗人由苦笋联想到的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实际是借物喻人来考查人物形象的特点。
高考相关考题一览
2019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本题要求指出全诗表达的诗人情感,其中“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涉及诗人杜甫自身飘零他乡的形象及情感。
(2017·全国卷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014·山东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2014·江苏卷)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2013·重庆卷)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2012·江苏卷)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高考常见提问方式
总结答题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内容+手法);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感情)。
常见人物形象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美人(少女):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如屈原的《离骚》)
(3)羁人、游子: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一)词中塑造的/常见的主人翁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
(4)宫女: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元稹《行宫》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5)思妇(弃妇):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高适《 燕歌行》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6)隐士(老翁):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一)词中塑造的/常见的主人翁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
(7)征人(战士):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也有写得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悲士(文人):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辛弃疾,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一)词中塑造的/常见的主人翁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二)常见的词人的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二)常见的词人的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其《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二)常见的词人的形象:
常见人物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类型:
(二)常见的词人的形象:
题型考查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姜夔 〔宋代〕
京洛①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②。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注释:①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②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该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
词中塑造了一位高洁飘逸(美颜无双、风流绝代)、命运坎坷(漂泊他乡)、孤独寂寞、忧伤凄苦的女子形象。
题型考查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李将军形象?
【答案示例】
①文雅儒渊:“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这是写李将军府邸的书房。挂满了画着竹子的墨画,插着长长的淡淡清香的芦苇,书架上放满了书。“兼”,同“蒹”。充满了文雅的书卷味道。从侧面表达了李将军的文雅儒渊之气。
②好读书、温雅又豪放:“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这是从正面描写了李将军的行为举止。和侍者、宾客谈笑言语周到,尽显礼仪;和豁达狂野之人吟哦起来又尽现豪放疏阔。说明了李将军既温雅又豪放的性情。
③充满壮志豪情又温和谦逊:“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李将军在书房中最爱读英雄人物的故事,他想要建立如书中英雄那般的功勋,但他却说不如那些英雄,表现了李将军的读书爱好,渴望成为英雄人物的壮志情怀,还有他的谦逊。
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经历、时代背景)
2、看标题、读注释
3、析内容、赏意象
4、抓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注意:
掌握了答题方法并不意味着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想在考场中拿高分必须得规范作答。
方法归纳: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