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单元达标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单元达标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3 17:0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单元达标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听闻国都沦陷,屈原独自行至汩(mì)罗江边。①méng lóng的夜色中,随风起伏的芦苇犹如楚国曾经的百万雄兵在将军的②zhǐ huī下操练……屈原越想越悲,纵身跃入江中,一代伟大的③làng màn主义诗人的一生就此终结。如今的汨罗江畔,④máo róng róng的芦花映着⑤zhāo xiá,充满着诗意。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我知道屈原是 时期的诗人,代表作有《 》等。
二、选择题
3.下列文人名字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qū) 陶渊明(yuān) B.杜甫(pǔ) 孟浩然(mèng)
C.韩愈(yù) 刘禹锡(yǔ) D.范仲淹(zhòng) 龚自珍(gōng)
4.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盼忘 疑惑 眼睁睁
B.顽强 溃败 清晰
C.摇头晃脑 灌概 颤斗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B.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
C.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
B.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和学习汉字,应该提高对汉字的了解。
C.《西游记》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
D.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三、填空题
7.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永不( )灭 姗姗来( ) 古木( )天 ( )( )皑皑
苍翠( )滴 朗朗上( ) 雨过天( ) ( )( )叠叠
1.山头 ,山下松柏苍苍,多么壮丽的北国风光。
2.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读起来 。
3. ,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桥。
四、诗词曲鉴赏
请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冷风
普希金
冷风还在吹,
吹来晨露。
只是在春雪才化了的地方,
冒出了初春的小花朵,
就像从奇异的蜡质王国,
从芬芳的蜂房
飞出了第一只蜜蜂,
沿着早开的小花飞行,
在探视美丽的春天:
贵客就快来了吧?
草原快绿了吗?
茂密的白桦树林
就快长出黏性的树叶了吧?
喷香的稠李树就快鲜花盛开了吗?
8.(内容理解)诗人连用四个问句,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 (诗歌特点),读起来更加富有韵律;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 。(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9.(画面描写)阅读诗歌,结合下面的词语,想象诗歌展现出来的画面。
10.(朗读节奏)如果让你朗读这首诗歌,你认为下面哪种节奏更合适?( )
A.缓慢 B.沉重 C.急切 D.柔和
11.(仿写)请仿照诗歌中画线句的形式,补写下面的小诗。
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清脆的叫声, 原来是知了在呼唤夏天的到来。 你吃到香甜可口的西瓜了吧? ? ? ?
五、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小猴栽树
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栽了排梨树。他告诉小伙伴们:“我栽的梨树要结梨子啦!”
小山羊正在栽杏树,他对小猴子说:“兄弟,你高兴得太早了。梨树要五年才结果呢!”小猴子一听,心里凉了,忙问山羊:“你栽的杏树几年结果呀?”山羊回答说:“只要四年。”
小猴子连忙把梨树拔了,改栽杏树,又告诉伙伴们:“我的杏树四年就能结杏子。”
小黄牛正在给果树施肥,他抬起头来对小猴子说:“吹什么,我种的桃树三年就能结大桃子!”
小猴子很后悔自己栽了杏树,又连夜拔掉杏树,栽上了桃树。然后,他又开始吹嘘了。
小白马正在给橘子树浇水,他告诉小猴:“我种的橘子树只要两年就能结果了。”小猴子一听,又动心了,_______。
几年后,漫山遍野的果树丰收了!种梨的得梨,种杏的得杏,种桃的得桃,只有小猴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12.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2自然段有 句话。
13.小猴子又会怎么做呢?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进行补充。
14.想一想,写一写。
小猴子栽过 、 、 和 ,结果 。
1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短文中的小猴子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非常聪明。( )
(2)小猴子听小白马说种橘子树两年就能 结果 ,于是拔掉桃树改种橘子树,这是因为它想快点儿吃到果子。( )
(3)杏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桃树要等三年才能结果。( )
16.小猴子最后的结果是谁造成的?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课外阅读。
馒头的故事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56师团已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附近同中国军队接火。
③在距惠通桥不到50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五辆军用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位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军官。两小时前,他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那里,中国的军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四天没进食物,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再坚守24小时。
④卡车在公路上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两眼血红,他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⑤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也停了下来。就在这时候,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饥民们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⑥大胡子少校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似乎在滴血,一咬牙,将手里的机枪端起来,只听一片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⑦忽然,大胡子少校盯住了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吓人地撑着皮肉,一双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双眼惊骇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⑧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和鬼子拼命的中国军队的将士,一边是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⑨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
⑩小女孩睁着惊恐的大眼睛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和嘴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的手里:“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他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说她叫小翠。
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馒头默默地送上车去,然后用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抱起一块块填炮弹坑的石头。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来到陷车的地方,找一个叫小翠的女孩。一位老大娘将他引到一座小坟包前,说,三天前她饿死了,是她家七口人最后一个死去的。
大胡子少校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人会为你报仇!”
34年后,这位大胡子将军临死前拿着一个有缺口、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个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17.画“ ”的部分对小姑娘的 、 、 进行了描写,展现了小姑娘既 又 的心理。
18.第⑨自然段“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是因为 。
19.文中有一处是对小姑娘的语言描写,请你找出来写在横线上。 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小姑娘具有 的品质。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B.“弹跳”“怒吼”“冲”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车速之快,侧面表现了军情紧急。
C.文章主要以大胡子少校的表现颂扬了在民族灾难面前,中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高度团结的民族精神。
D.文章最后再次提到有缺口、发黄的干馒头,是要深化这馒头的象征意义。
六、书面表达
21.习作。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习作展示。习作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①湖畔、林间、广场、校园……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请把你的乐园写一写。
要求:题目自拟;把乐园的样子、在乐园中经常做的事情、自己在乐园中的感受写具体;字数在400字以上。
②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把它写一写吧!
注意:给自己的想象作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哦;字数在4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 朦胧 指挥 浪漫 毛茸茸 朝霞 2. 战国 离骚
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朦、胧、漫、茸、霞”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生活在战国时期。他是楚国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3.B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B.杜甫(pǔ)——fǔ。
故选B。
4.B
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A.盼忘 ——盼望;
C.灌概 ——灌溉,颤斗——颤抖。
故选B。
5.C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
A.结合句子可知,句子把“美丽的春色”比作了“打翻的绿色墨水瓶”,形象又生动,仿佛满眼都是生机,所有事物蓬勃发展。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结合“古木参天”“苍翠欲滴”“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可知,句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古木的翠绿之貌。
C.结合句子可知,作者直接写出绿的特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6.D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义重复,“情不自禁”和“不由自主”去掉一个。
B.语序颠倒,“使用”和“学习”顺序互换。
C.语序颠倒,“非常有意思的”放在“一部”的后面。
故选D。
7. 漫 迟 参 白 雪 欲 口 晴 重 重 白雪皑皑 朗朗上口 雨过天晴
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选词填空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即可。
永不漫灭,意思是永远不会磨灭,永远不会消灭。
姗姗来迟指走的缓慢从容而迟到;形容慢腾腾地来的很晚。
古木参天,意思是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白雪皑皑,意思指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苍翠欲滴,意思是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饱含水分仿佛要流出来一样。
朗朗上口,意思是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大而顺口。
雨过天晴,意思是天气上指雨后转晴,比喻政治由黑暗到光明。
重重叠叠,形容一层又一层地摞在一起的样子。
1.山头是白雪覆盖,山下松柏苍翠。
2.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3.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桥。
8. 节奏感 期待 9.春天悄悄地走近了,春风吹化了积雪。一只勤劳的蜜蜂,沿着初春的花朵飞行,呼喊沉睡的白桦林,问候发芽的稠李树。 10.C 11. 你感受到太阳公公的热情了吗 你看见满池的荷花在咧着嘴笑了吧 你听见草丛里的阵阵蛙鸣了吗
8.本题考查了朗诵。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具有情感丰富、语言凝练、节奏感强、意象生动、含蓄蕴藉、形式独特、富有音乐美等特点。
从“贵客就快来了吧?草原快绿了吗?茂密的白桦树林就快长出黏性的树叶了吧?喷香的稠李树就快鲜花盛开了吗?”这几个问句,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和喜悦。这些问句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感受。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读起来更加富有韵律;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急切期盼。
9.本题考查想象画面。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初春的景象,通过冷风的吹拂和自然万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首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描绘了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结合诗句的内容和“融化的积雪”“勤劳的蜜蜂””“初春的花朵”“发芽的稠李树”想象诗歌展现出来的画面。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示例:在清晨的微光中,冷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了一丝丝寒意和晨露的清新。此时,春雪刚刚开始融化,露出了地表。在一片裸露的土地上,一些初春的小花朵破土而出,它们犹如从奇异的蜡质王国飞出的精灵,娇小可爱。与此同时,从芬芳的蜂房中飞出了一只勤劳的蜜蜂。它飞舞在花丛之间,沿着早开的花朵飞行,似乎在探寻春天的美丽。它在花蕊间忙碌地采蜜,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10.本题考查朗诵节奏。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初春的景象,通过冷风的吹拂和自然万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首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描绘了初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贵客就快来了吧?草原快绿了吗?茂密的白桦树林就快长出黏性的树叶了吧?喷香的稠李树就快鲜花盛开了吗?”这几个问句,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和喜悦。这些问句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感受,写出了诗歌的节奏感,可以用急切的节奏来读。
故选C。
11.本题考查仿写。
根据例子“贵客就快来了吧?草原快绿了吗?茂密的白桦树林就快长出黏性的树叶了吧?喷香的稠李树就快鲜花盛开了吗?”这几个问句,来进行仿写,注意要写出知了在呼唤夏天的到来的急切。
示例:
看到果园里那累累的果实了吗?
你看到天空中那朵朵洁白的云彩了吧?
你感受到阳光那炙热的温度了吗?
12. 7/七 4/四 13.小猴子急急忙忙拔了桃树,栽上了橘子树。他心里美滋滋的。 14. 梨树 杏树 桃树 橘子树 一无所得 15. × √ × 16.小猴子最后的结果是小猴子自己造成的,因为它一次次听别人的话,一次次栽了拔,拔了又栽,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因此我想对小猴子说:“小猴子,做事情要坚持,不要三心二意。”
这篇短文通过小猴子栽树的故事,生动地揭示了一个关于耐心与坚持的寓言。小猴子不断更换树种,追求快速结果,最终却一无所获,形象地反映了急于求成、缺乏恒心的后果。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洁,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结尾的对比突出了主题,警示读者在面对选择时应坚持初心,避免盲目跟风。整体上,文章寓教于乐,适合儿童阅读,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12.本题考数自然段和句子。
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就是“换行空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
句子是表意完整的一句话,常以句号、问号、叹号等结尾。第2自然段有两个句号、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共有4句话。
13.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结合第⑥段可知,小猴子听到小白马说他的橘子树只要两年就能结果,他很可能又心动了,进行补充,语句通顺、符合题意即可。
示例:小猴子又连夜拔掉桃树,栽上了橘子树。
1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结合短文第①自然段“小猴子在山坡上刚栽上一排梨树”、短文第③自然段“猴子连夜把梨树拔了,改栽了杏树”、短文第⑤自然段“小猴子后悔自己错栽了杏树,又连夜拔掉,栽上了桃树”、短文第⑥自然段“小猴子一听,又动心了,小猴子又连夜拔掉桃树,栽上了橘子树。”和短文第⑦自然段“只有小猴子两手空空,一无所得”,可知,小猴子栽过梨树、杏树、桃树和橘子树,结果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示例:①桃树②梨树③杏树④橘子树⑤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15.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1)短文中的小猴子虽然听了别人的话,但它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断改变自己的选择,导致最后一无所获,不能说它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且聪明,该说法错误。
故打“×”。
(2)从文中第6段内容可知,小猴子听到小白马说橘子树两年就能结果,就又动心了,说明它是想快点吃到果子才拔掉桃树改种橘子树,该说法正确。
故打“√”。
(3)结合文章第2段句子“小猴子一听,心里凉了,忙问小山羊:‘你栽的杏树几年结果呀 ’小山羊回答说:‘只要四年。’”可知,杏树要等四年才能结果。选项说法错误。
故打“×”。
16.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小猴子最后的结果是小猴子自己造成的,因为它一次次听别人的话,一次次栽了拔,拔了又栽,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不必太着急,要耐心等待,才能有所收获。因此我想对小猴子说:“小猴子,做事情要坚持,都需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总是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17. 外貌 动作 神态 对馒头充满渴望 对持枪官兵充满恐惧 18.他们知道了自己抢的馒头是给前线正在饿着肚子拼命杀敌的士兵们的,对此感到非常内疚 19. 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 深明大义 20.C
17. 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运用。
从第⑦段“双眼深陷、浑身瘦骨”可以看出是外貌描写,从“撑着、抓住、咬着、望着”可以看出是动作描写,从“双眼惊骇地”可以看出是神态描写。这些句子主要对小姑娘的外貌特征、身体状况和行为动作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展现了小姑娘极度饥饿的身体状态和她在面对食物时的急迫与贪婪。同时,她的“双眼惊骇地望着大胡子少校”这一细节,也反映了她在饥饿与生存本能驱使下的恐惧和对周围环境的警觉。
18.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⑧段“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这句话是大胡子少校在面对饥饿的人民所说的话。当他说出这番话后,四周突然变得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像石雕一样不动。这是因为大胡子少校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他的话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中国军队的艰苦,也反映了饥民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这种强烈的情感冲击使得所有人陷入了沉思,他们的情绪被极大地震撼了,以至于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只能静静地站着,仿佛变成了无生命的石雕。这个场景描绘了人们在面对极端困境和道德选择时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冲突。
19.本题考查人物描写。
第⑩段“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让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这个句子是小姑娘对大胡子少校说的话。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小姑娘具有纯真、善良和无私的品质。她虽然不小心吃了本应送往战场的馒头,但她没有逃避责任,而是诚实地承认错误,并将自己咬过的馒头也愿意贡献出来,希望战士们能够吃饱,更好地保卫国家。这体现了她对国家的关心和对战争的支持,以及她愿意为更大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品质。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这篇文章颂扬了在民族灾难面前中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高度团结的民族精神,但是文章主要是从小姑娘深明大义,舍己为公的表现体现出的。
故选C。
21.例文一:
我的乐园
我家楼下,有一个休闲广场。从两三岁起,我便常常在广场上玩,它称得上是我的“乐园”了。
楼梯旁有老树桩,雨后侧面总会探头探脑地钻出一堆蘑菇来。楼梯上也是这样,雨后如要采蘑菇,沿着楼梯一层层找上去,很快便可寻得小半袋。当然不能吃,我们分不清这些蘑菇中哪些是有毒之辈,只不过采来玩罢了。楼梯尽头是一块平地,上面常堆了些树叶,踩上去发出“嚓嚓”的响声,在我们看来也是有趣的。
楼梯两旁都是花坛,中间隔着一块光滑的长石板,同楼梯一个走势。我们常把这当做滑梯,从顶端直向地面滑下去,滑下去,只觉得要飞起来似的。滑“滑梯”的姿势很多,有脚朝下趴着的,头朝下趴着的……但最常用的还是规规矩矩地坐着。快要落地时,放慢些速度,便可安全着陆。也有在落地前故意加快速度的,但初学者最好不要学。
采蘑菇、滑“滑梯”这些虽有趣,终是白天人少时玩的;晚上人多起来,可就两样了。最适宜的是捉迷藏:大家各自躲起来,让一个人来找。藏身之处五花八门,多聚集在保安亭附近。有的隐在花坛或保安亭后,有的遁在树上。在树上躲着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技术含量的:首先得爬上去,越高越好;之后要紧紧抱住树干,尽可能地贴在树上。这样,借着夜色的掩护,便可伪装得天衣无缝。然而在树上躲多了,也是不行的,终会被找到;就要寻其他地方躲藏。比较巧妙的有戴上衣服上的帽子,背朝外坐在昏暗处的长椅上。也有混进跳舞的老奶奶们中间有模有样地比划,或者挤在大爷们聊天的人堆里凝视观望。这可算是最高明的办法了。
此外,还可以在花坛里寻四叶草、爬上树聊天、捉了蚂蚁放在飘于水面的树叶上……都是不错的趣事儿。
休闲广场承载着我的欢笑、我的快乐、我的童年,是我永远的“乐园”。例文二:
多功能汽车
我喜欢汽车,我想发明一辆多功能汽车。   
多功能汽车的功能不计其数。它可以潜入深海,可以钻入地底,可以飞上蓝天,还可以遨游宇宙。接下来,我向你介绍一下这辆多功能汽车的使用方法吧!   
车子左旁有四个按键。其中红色的键是用来潜入深海,只要往上轻轻一按,汽车便立刻长出螺旋桨和舵,汽车就会自动来到最平静的海上,顿时变成了潜艇,你可以驾驶它遨游于蔚蓝的大海,欣赏奇异无比、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按一下绿色按键,车子前面便会长出坚硬无比的钢铁钻子,接着就往地下钻,洞察地下世界的奥妙。按一下黄色按键,汽车的轮子就会自动收回,汽车两旁还会长出“机翼”,排油的地方猛烈地喷起火花,推动它直入云霄。你可以坐在上面周游世界,欣赏各个国家的风景名胜。最后一个是黑色按键,按一下,汽车将成为一个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我还有许许多多的发明计划,假如我真的成为科学家,我会尽我的所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方便,造福于人类,造福于地球。
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习作①
一、审题。
本题属于话题作文,要求以“我的乐园”为话题展开叙述。想想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
二、立意。
写作前,先想一下自己喜欢的地方是哪里,再详细想一下那个地方是怎么样的,平时喜欢在那里做什么事。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下自己的乐园,分享自己在这个乐园里发生过的趣事,表达自己对这个乐园的喜爱之情。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什么地方是自己的乐园。
中间:详细介绍自己的乐园的样子,自己在乐园里所做的趣事以及乐园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结尾:首尾呼应,抒发感情。
习作②
一、审题
题目要求写一篇想象作文。结合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最想发明的东西。
二、立意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想出自己想要发明的事物,如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多功能床等。写作时要注意写清楚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可简单的介绍其外形特点。要重点介绍这项发明的功能,将其具体的用途写出来,还可以说说自己为什么想要发明这个东西。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介绍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
中间:介绍自己发明的东西的外形、特征、功能等。
结尾:表达自己对这个发明发展的期望,以及对未来的畅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