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5
范围:第1-3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计划举办“畅想科技,筑梦未来”中华文明展,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3分)科技的发展贯串古今,下面是小优整理的“技”字的资料卡
片,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含义演变
①根据《说文解字》对"技"字的解释可知,“技”的造字法为形声,本义为技巧、技能,如成语"黔驴技穷",借指仅有的一点儿本领也用完了(多含贬义)。 ②引申指歌舞,也指以歌舞为业的人,如《新唐书·元载传》:“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 ③又引申指工匠,如《荀子·富国》:“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
小篆 《说文解字》: “技,巧也。从手,支声。”
2.(4分)科技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小优写出了“创”字的左边部分“仓”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的方框内。
A.沧海桑田B.苍颜白发C.悄怆幽邃D.枪林弹雨
3.(2分)在“向科学家致敬”环节中,小优找来了下面三副对联。请你说说哪一副最合适,并阐明理由。
第一副 胸怀赤子之心肩挑大国重任
第二副 科研攻关兴海内技术创新耀九州
第三副 丹心谱就成才曲朱墨绘出育人图
第二副。理由:该对联对仗工整、仄起平收、音韵和谐、关联主题,突出了对科学家的赞美之情(第一副不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要求;第三副是赞颂老师的,与主题不符)。
4.(2分)科技爱好小组正在整理有关新时代我国科技成就的材料,他们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了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个更好 请选择并阐述理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随后,天舟七号迅速启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程序,仅用时3小时便精准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侧向端口,再次刷新了中国航天快速交会对接的纪录。此次任务中,天舟七号不仅携带了丰富的科学实验物资和航天员生活必需品,还搭载了多项新技术验证设备,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和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1)天舟七号再创佳绩,中国航天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再攀高峰
(2)精准对接!天舟七号为空间站注入新活力,开启2024年航天新篇章
示例一:选(1)。理由:此标题直接突出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对接以及中国在快速交会对接技术上的新突破,展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实力。
示例二:选(2)。理由:此标题通过“精准对接”强调了对接的准确性和技术难度;同时“为空间站注入新活力”寓意着天舟七号带来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将推动空间站的进一步发展;“开启2024年航天新篇章”则表达了对未来航天事业的期待和展望。
5.(7分)科技也可以与中华优秀古诗文实现互动。请你依据学过
的古诗文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科技的进步打开了网络的大门,我们足不出户可以畅游世界——欣赏朱熹《春日》中“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品味《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②杨柳依依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愁绪;我们可以轻松地与远方的朋友联系,这正是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写的“④海内存知己,⑤天涯若比邻。”当然,面对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如果我们不能更新认知与学习方式,不与时俱进,可能也会处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写到的“⑥乃不知有汉,⑦无论魏晋”的状态。
6.(2分)活动最后,校团委准备出一期“科技进步颂”的专刊,小优以校团委的名义为专刊写了一则征文启事,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征文启事 为让同学们赞美广大科研人员献身科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深切体会我国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校团委准备出一期“科技进步颂”的专刊。现面向全体学生征稿。 要求:以“科技”为主题,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校团委办公室,截止日期为4月20日。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2025年4月5日 校团委
(1)征文启事中有一处格式错误,修改意见为:将日期与署名互换位置
(2)征文启事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意见为:将“赞美广大科研人员献身科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与“深切体会我国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互换位置
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7~8题。
归自谣
[南唐]冯延巳
寒山碧【注】
江上何人吹玉笛 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注】碧:在古诗词中常作为一种伤心色。
7.(2分)词中“寒山碧”“霜月白”等词语,营造出了送别时凄凉、凄清的意境。
8.(2分)本词与《兼葭》都写到芦苇、白霜,寄寓的情感是否相同 请简要说明观点并陈述理由。
不同。本词寄寓的是离别的感伤之情;《兼葭》寄寓的是思慕之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落寞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正德庚辰,予尝游焉。嘉靖辛丑,郡守杨公邛崃②招予复至溪上。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③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B)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右崖有“禹穴”二字,杨公所刻。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④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至溪上,縠纹⑤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今废(C)。此溪四时不竭,灌溉千亩,人称为“德溪”云。
(李元阳《游青碧溪记》,有删改)
【注】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杨公邛崃(qiónglái):杨仲琼,大理知府,四川邛崃人。③沸:泉水涌出。④靡:冲荡。⑤縠(hú)纹:绉纹。比喻水的波纹。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伐竹取道 字形推断 (1)砍伐
深穷其源 课内迁移(欲穷其林) (2)尽
缘溪而出 课内迁移(缘溪行) (3)沿着,顺着
皆可亭以赏其趣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4)建亭,筑亭
10.(2分)请将“矣”“之”"而”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之)B.(而)C.(矣)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
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潭三面的石崖,干净得像是被擦拭过一样,留不住一丝灰尘。
13.(4分)甲文写柳宗元游小石潭认为其“不可久居”,乙文写李元阳多次游青碧溪“屡月不能忘”,原因分别是什么呢
示例:柳宗元被贬至永州,心情抑郁、凄苦,小石潭凄凉的环境,更让他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所以柳宗元觉得小石潭“不可久居”。青碧溪的美景能荡涤杂尘,使内心宁静,所以李元阳对青碧溪的美景非常喜爱、留恋,以致“屡月不能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回南天是怎样一种“魔法攻击”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开启“回南天模式”。网络上也出现不少“住水帘洞”等热梗,到底何为回南天 哪些因素导致它每年“到访”
一场春的“无可奈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回南天是指南方地区春季室内出现凝水的天气现象。回南天出现的气象成因,是在冬春季节转换时,前期受冷空气控制时间较长的区域,遇到快速转暖的天气,此时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会涌入尚处于较低温度的室内。若此时该空气达成饱和条件的温度(即露点温度)高于室内物体的温度,便会出现回南天现象。也就是说,回南天的形成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明显降温,使室内充分冷透;二是冷空气过后受暖湿气流影响,迅速回暖,从而使水汽在室内墙面凝结成水珠。每年2月至4月,回南天常“访问”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
如何应对回南天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应关闭门窗,防止室外大量的暖湿气流进入;将空调调至除湿模式。另外可在厨房、卫生间等地面铺上废旧纸箱、报纸或防滑垫,防止摔倒。也可选择一些具备防滑性能的鞋,增加摩擦力,减少摔倒风险,可为老人和小孩准备防滑用品。
其次,及时烘干衣物,防止细菌滋生。回南天的温湿度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因此更要注意衣物防潮卫生,尽量少洗衣服,避免衣服晾不干或发霉。一旦发现食物外观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木耳等干货一定要密封保存,防止受潮;米、面等粮食制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处;蛋糕、牛奶、肉、蛋等易腐败变质的食物,要及时冷藏,通过低温抑制霉菌繁殖。
此外,做好家电防潮除湿,避免短路。应及时检查家中电器、线路是否受潮破损,家用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对于容易泡水的电线,应采取迁移、架空等防护措施,在潮湿、高温、腐蚀场所内,还要用套管布线,严禁明线外漏。
“湿气猛如虎”,公众需提高警惕、提前预防,有效抵挡回南天的“魔法攻击”。
水雾消散时段靠啥研判
墙上湿漉漉,地板冒水珠。被回南天“支配”的南方朋友除了需要防潮防滑外,最关心的还是回南天怎样才能尽快结束,何时才能盼回明媚阳光
据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分析,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回南天或可缓解或结束。一是冷性缓解,即新的冷空气再度袭来,“赶跑”暖湿空气,室外气温降低,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室内地面等物体温度,使得回南天缓解或结束。前段时间,广东省北部及东部地区
回南天“撤退”,就属于冷性缓解。二是暖性缓解,即受暖空气持续影响,地板、墙壁等室内物体温度逐渐上升,与外部空气的露点气温持平甚至超过露点气温,回南天会缓解或结束。由于地板、墙壁等物品温度回升速度较慢,此过程会相对较长。
(选自“中国气象报社”2024年3月15日,有删改)
14.(2分)小优阅读了这篇科普文章后,要将里面的知识要点整理出来写在展板上。下面是他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说法与文章不符的一项是(C)
A.回南天是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大导致的凝水现象,每年2月至4月,回南天常“访问”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
B.应对回南天,公众应关闭门窗,防止室外暖湿气流进入,并尽量使用烘干设备来烘干衣物,避免细菌滋生。
C.在回南天期间,公众无须担心食物受潮问题,因为食物在低温下不会受到霉菌的影响。
D.回南天的结束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冷性缓解,即新的冷空气来袭,降低室外气温;二是暖性缓解,即受暖空气持续影响,室内物体温度逐渐上升。
15.(2分)请你运用物理知识,结合生活现象,完成展板上的写作。
回南天是指南方地区春季室内、墙壁等出现凝水的天气现象。回南天的物理成因是(1)示例:气态水遇冷变为液态水(暖湿空气接触到较冷物体后,在其表面凝结成液态水)。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多,就如(2)示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上挂满小水珠(寒冬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会起雾);又如在干燥寒冷的浴室里,猛然把热水开到最大,浴室四壁便会有水滴形成。
16.(4分)展板用下面这幅图来说明回南天的气象成因,请分别在
A、B两处填写简要的文字(各15字以内)。
A示例:长期低温让室内充分冷透B示例:暖湿空气快速涌入,墙面凝水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村戏 赵炳庭
①山里人闲暇时间不多,只有进入腊月,不论收成丰歉,都不会火急火燎了。这时的正事就是搭台、排练、唱戏。
②村里唱戏,自然没有城里那样气派。随便选个地方垫个土台夯实,上面铺几张大炕席,戏台便搭成了。后面挂块蓝布作幕底,前面横杆上挂块紫红布作幕布,横杆两头各挑一盏马灯。戏台两边,用炕席围起扎紧。远看,方方正正,俨然一座露天戏院。
③也许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缘故,我从小就深爱戏曲,每逢有村戏排练或演出,必是场场不落。冬季的夜风如刀似箭,也无法窒息眼前的热闹。冷了,跺几下脚,台词、动作不熟,排练不散。吹、拉、弹、奏、翻、打、念、唱……不知不觉,月亮悄悄地隐去了,飘下悠悠扬扬的雪花,静静地洒落在肩头。
④一出戏排成了,消息便像风一样吹遍山野。戏迷们整天扳着指头盼上演,全村振奋,人人喜气洋洋。戏,从正月初四挂灯,一直唱到十五。逢年唱戏是祖上的习俗延续,一为欢欢乐乐,喜庆太平;二为后生姑娘借看戏沟通心语,以结良缘。
⑤乡下看戏的场面,用人山人海形容最为贴切。方圆十几里,仨一群俩一伙,踏着黄昏赶来。戏还没开演,台下已挤满了人,热热闹闹。亲朋好友照个面,打个招呼,问“收成怎样”,道声“过年好”。于是,满肚的恩恩怨怨,陈谷子烂糜子,便化为乌有,谁还记得一年的艰辛和苦衷
⑥忽而,催场的锣鼓声响起,帷幕徐徐拉开,喧闹的人海霎时平静。无法靠近戏台,又不甘心凑合看的,便有的攀上树杈,有的蹲在墙头。老字辈的戏迷没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就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西侧的墙根,吸着草烟听得如痴如醉。场下也时有发生骚乱的情况,这时候,就有几个村干部维持秩序,一会儿工夫便恢复安静,戏照唱不误。
⑦唱戏要有红角儿,不然便索然无味,没了精彩。月旦是社火班里的“台柱子”,她扮相好,身段妙,腔韵圆亮,戏路也多。但见她甩袖旋如风,飘如云,抖如波,抛如飞。月旦细腰身,高胸脯,脸盘儿也亮,那双眼睛如秋水,一顾一盼,连那坐在远远墙角里的人,都觉得月旦看见自己了。她小时学演旦角,是祖上“真传”,乡亲们说:“月旦扮青衣,是‘老汉吃麻子——绝(嚼)了'。”每次演出,只要她一亮相,台下看戏的便百倍精神,喝彩不断。一次演《游西湖》,她扮演李慧娘,不仅扮相俏,唱腔美,而且一口气就能喷出三十多口的火,那精湛的演技,揪心裂肠,清柔凄婉的唱腔,生把台下唱出一片啜泣和唏嘘。
⑧有一次,县文化馆来了位导演,给我堂弟排练《卷席筒》中的丑角仓娃,一会儿逗人欢笑,一会儿催人泪下,哭中有笑,笑中有哭,不仅有丑角的幽默,更散发着善良、正义的力量,把一个有情有义、机智乖巧的“小仓娃”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
⑨家乡的戏,说雅也雅,说俗也俗。有时演出缺少角色,情急中台下自信能喊几句秦腔的观众,站出来丢一折,亮亮嗓子,使台下的戏迷听得如痴如醉。一次演《铡美案》,听得钹一响,扮演包拯的牛娃挑帘亮相,整双鬓,掸衣襟,抖水袖,捋胡须,实不想胡须忘了挂,台下看戏的一阵疑惑:这包相爷何时剃了胡须 牛娃发现不对路儿,急中生智,大喊一声:“王朝、马汉,给相爷挂胡子!”顿时台下一片哗然。
⑩这几年,乡亲们集资建起戏台,县秦腔剧团专门指导戏剧排练。春节前重新购置了全蟒全靠,凤冠霞帔,刀枪剑戟,文武场面。后来又添置了舞台幻灯,据说这灯能显青山,可见秀水,还能闪电打雷,飘雪下雨。
如果说都市大剧院的舞台体现现代文化的美,那么,家乡的村戏便是一种自然的美、野性的美。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4年第5期,有删改)
17.(4分)下面是小文读完文章前六段后梳理的村戏流程,请你仿照已有内容,帮他将流程图补充完整。
①乡野搭台,炕席围戏院②排戏③乡邻共聚,戏前话家常④看戏
18.(2分)文章的重点是写“村戏”,写搭台、排练的情景是否为多余之笔 为什么
不多余。因为搭台、排练都是唱戏的准备工作,也是村戏的一部分。村民踊跃搭戏台,深夜看排练,都体现出大家对村戏的喜爱和期盼,既衬托出村戏的魅力无穷,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19.(3分)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本文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里人唱村戏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B.文中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表现“我”冬夜受冻看村戏排练时的专注忘我,侧面烘托“我”对戏曲的深爱。
C.本文将气派的都市大剧院与简陋的村戏舞台进行对比,旨在批判现代文化的浮躁与缺乏灵魂,进而突出村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纯粹与美好。
D.本文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内容
丰富,情感饱满。
20.(2分)本文和课文《社戏》都写到了看戏,其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村戏》中充满了作者对传统村戏的喜爱和怀念之情。《社戏》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名著导读:我们曾学过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这首诗表现了人在处境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带着这首诗阅读下面名著选段,你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苏秦起初也是连横派。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
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张仪和楚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手下人说张仪穷而无行,一定是他偷的,绑起来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认,只好放了他。回家,他妻子说:“唉,要不是读书游说,那会受这场气!”他不理,只说:“看我舌头还在罢 ”妻子笑道:“舌头是在的。”他说:“那就成!”后来果然作了秦国的相;苏秦死后,他也大大得意了一番。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那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
(节选自《经典常谈》)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儿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界上的一切了。
(节选自《骆驼祥子》)
21.(2分)正如诗中写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段中祥子落泪是因为()
A.父母去世 B.洋车被抢 C.积蓄被骗 D.妻儿去世
【点拨】选段中祥子落泪是因为在战乱中,他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了。
22.(2分)选段中苏秦与祥子的心是否“向往着未来” 请分别简要说明。
是的。苏秦即便游说失败,穷困潦倒,始终以金玉锦绣、卿相之尊为目标而奋斗(1分);祥子父母双亡,孤身入城做车夫,被抢后仍梦想着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想成为高等车夫(1分)。
23.(2分)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忧郁的日子里”,苏秦和祥子谁才是“镇静”的斗士。
示例一:苏秦是“镇静”的斗士。他游说秦惠王屡遭挫折,却始终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用心读书,“使锥子扎腿”,最终成功游说六国合纵,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苏秦坚韧不拔、勇于追求的精神与“镇静”的斗士相契合。示例二:祥子是“镇静”的斗士。由“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可知,祥子即便非常辛苦,依旧想依靠勤劳、坚韧实现目标。(表明选择1分,能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2分)从整本书来看,祥子为何未能如苏秦般迎来“快乐的日子"
社会原因:苏秦身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充满出人头地的机会。而祥子身处黑暗的旧社会,民不聊生,底层劳动人民靠奋斗难以改变命运。自身原因:苏秦懂得变通;而祥子性格木讷,缺乏智慧和应对策略。(每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表达与交流(共55分)
25.(5分)青春,是诗,也是歌,它激情飞扬,活力四射,光芒无限。请以“青春”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教室、课堂、操场、图书馆……都是挥洒青春的场所,请选择一个场景描绘。(100字左右)
任务二:阅读下面的小诗《我们正青春》,续写一个小节。(不少于四行;如果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我们正青春
青春如同树苗
在经历风吹雨打之后终于扎根地底
向上伸展生长
任务一
示例:青春在操场上,青春的身影在阳光下跃动。篮球场上,同学们挥洒汗水,每一次投篮都满载着激情与梦想;跑道上,运动员们奋力冲刺,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出了青春的活力与不屈。欢呼声、加油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青春的乐章。
任务二
示例:青春如同鸣蝉/深埋地下十七年/在经历漫长酝酿之后终于破土而出/展翅纵情高歌
26.(50分)班级开展以“路”为主题的语文写作活动,请你阅读下面关于“路”的材料,从下列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爱国的路上,忠诚升华为信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征战的路上,山川都迸发出激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前进的路上,旗帜永远高扬。
——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主持词
任务一:请以“我终于踏上了那条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请将“在的路上”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三:关于“路”,你有怎样的理解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指定位置;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6张PPT)
统编八下语文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统编版八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5
范围:第1-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计划举办“畅想科技,筑梦未来”中华文明展,请你参加并
完成下面的任务。
1.(3分)科技的发展贯串古今,下面是小优整理的“技”字的资料卡
片,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5
范围:第1-3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计划举办“畅想科技,筑梦未来”中华文明展,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3分)科技的发展贯串古今,下面是小优整理的“技”字的资料卡
片,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含义演变
①根据《说文解字》对"技"字的解释可知,“技”的造字法为形声,本义为技巧、技能,如成语"黔驴技穷",借指仅有的一点儿本领也用完了(多含贬义)。 ②引申指歌舞,也指以歌舞为业的人,如《新唐书·元载传》:“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 ③又引申指工匠,如《荀子·富国》:“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
小篆 《说文解字》: “技,巧也。从手,支声。”
2.(4分)科技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小优写出了“创”字的左边部分“仓”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的方框内。
A.沧海桑田B.苍颜白发C.悄怆幽邃D.枪林弹雨
3.(2分)在“向科学家致敬”环节中,小优找来了下面三副对联。请你说说哪一副最合适,并阐明理由。
第一副 胸怀赤子之心肩挑大国重任
第二副 科研攻关兴海内技术创新耀九州
第三副 丹心谱就成才曲朱墨绘出育人图
第二副。理由:该对联对仗工整、仄起平收、音韵和谐、关联主题,突出了对科学家的赞美之情(第一副不符合对联仄起平收的要求;第三副是赞颂老师的,与主题不符)。
4.(2分)科技爱好小组正在整理有关新时代我国科技成就的材料,他们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了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个更好 请选择并阐述理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随后,天舟七号迅速启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程序,仅用时3小时便精准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侧向端口,再次刷新了中国航天快速交会对接的纪录。此次任务中,天舟七号不仅携带了丰富的科学实验物资和航天员生活必需品,还搭载了多项新技术验证设备,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和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1)天舟七号再创佳绩,中国航天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再攀高峰
(2)精准对接!天舟七号为空间站注入新活力,开启2024年航天新篇章
示例一:选(1)。理由:此标题直接突出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对接以及中国在快速交会对接技术上的新突破,展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实力。
示例二:选(2)。理由:此标题通过“精准对接”强调了对接的准确性和技术难度;同时“为空间站注入新活力”寓意着天舟七号带来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将推动空间站的进一步发展;“开启2024年航天新篇章”则表达了对未来航天事业的期待和展望。
5.(7分)科技也可以与中华优秀古诗文实现互动。请你依据学过
的古诗文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科技的进步打开了网络的大门,我们足不出户可以畅游世界——欣赏朱熹《春日》中“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景;品味《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②杨柳依依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愁绪;我们可以轻松地与远方的朋友联系,这正是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写的“④海内存知己,⑤天涯若比邻。”当然,面对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如果我们不能更新认知与学习方式,不与时俱进,可能也会处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写到的“⑥乃不知有汉,⑦无论魏晋”的状态。
6.(2分)活动最后,校团委准备出一期“科技进步颂”的专刊,小优以校团委的名义为专刊写了一则征文启事,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征文启事 为让同学们赞美广大科研人员献身科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深切体会我国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校团委准备出一期“科技进步颂”的专刊。现面向全体学生征稿。 要求:以“科技”为主题,字数不超过800字,稿件交到校团委办公室,截止日期为4月20日。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2025年4月5日 校团委
(1)征文启事中有一处格式错误,修改意见为:将日期与署名互换位置
(2)征文启事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意见为:将“赞美广大科研人员献身科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与“深切体会我国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互换位置
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7~8题。
归自谣
[南唐]冯延巳
寒山碧【注】
江上何人吹玉笛 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注】碧:在古诗词中常作为一种伤心色。
7.(2分)词中“寒山碧”“霜月白”等词语,营造出了送别时凄凉、凄清的意境。
8.(2分)本词与《兼葭》都写到芦苇、白霜,寄寓的情感是否相同 请简要说明观点并陈述理由。
不同。本词寄寓的是离别的感伤之情;《兼葭》寄寓的是思慕之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落寞之情。
【参考译文】碧山浸染着寒意,遥闻江上,是什么人在吹奏玉笛呢 伴着一叶扁舟送行客远赴潇湘。两岸芦花,在月光下犹如遍洒的白霜,感伤离别,要知道今夜告别,明朝便是关山阻绝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正德庚辰,予尝游焉。嘉靖辛丑,郡守杨公邛崃②招予复至溪上。丙辰,又同郡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③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中,避雨(B)坐,俯瞰潭水,更互传杯,不觉尽醉。右崖有“禹穴”二字,杨公所刻。出潭东行,见石上流泉渐靡④成渠最滑不可着足,有轻蹑者,辄失脚落。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至溪上,縠纹⑤璧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今废(C)。此溪四时不竭,灌溉千亩,人称为“德溪”云。
(李元阳《游青碧溪记》,有删改)
【注】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杨公邛崃(qiónglái):杨仲琼,大理知府,四川邛崃人。③沸:泉水涌出。④靡:冲荡。⑤縠(hú)纹:绉纹。比喻水的波纹。
【乙参考译文】青碧溪在云南大理点苍山马龙峰南面。正德十五年,我曾经到那里游玩过。嘉靖二十年,知府杨仲琼邀请我再次去那里游玩。嘉靖三十五年,我与马、任两公(一起去游玩),探尽这青碧溪的源头。
(青碧溪的)源头出自山下石涧处,泉水涌出形成了一个水潭,水潭深一丈左右,明亮光洁到连一根针都无处遁形。潭底遍布小石头,像鹅卵石又像珍珠,颜色青绿白黑,比宝石更明丽,交错生辉,像多彩的云霞一样灿烂。潭面刚有落叶坠下,就有鸟儿随之衔去。潭三面的石崖,干净得像是被擦拭过一样,留不住一丝灰尘。观赏游
玩了很久后,我们就从侧面上到左边山崖的石头缝中,坐着避雨,俯视着潭水,推杯换盏,不知不觉中都醉了。右边山崖上有“禹穴”两个大字,是杨公刻写的。出了(潭水)向东走,清泉流过石头,渐渐冲荡成了水渠,极滑,不好立足,(即便)有人小心经过,也总会失足落水。中潭深两丈左右,因为水清见底,所以人们大多轻率地亲近它,却不知道其危险难测。下潭的水是深青色的,中潭的水是鸦碧色的,上潭的水是鹦绿色的。水石相依,水光越盛,石色越美。我每每到溪上,便觉得这溪水的波纹如绉纹,石影像玉璧的影子,(这种景色)能让人的心灵和精神得到净化,离开青碧溪后,虽然经历了俗世的事务,但(青碧溪)的清幽风光还在眼前,数月也不能忘怀。
沿着溪水(向)外走,水流经过的地方,根据地势流淌成了不同的形状。圆形之处像镜子,弯曲之处像初月,姿态各异,都可以筑亭来细赏其中的趣味。马、任二公曾建造“濯缨亭”,现在已经荒废了。青碧溪四季不干涸,可灌溉千亩农田,(所以)人们称它为“德溪”。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伐竹取道 字形推断 (1)砍伐
深穷其源 课内迁移(欲穷其林) (2)尽
缘溪而出 课内迁移(缘溪行) (3)沿着,顺着
皆可亭以赏其趣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4)建亭,筑亭
10.(2分)请将“矣”“之”"而”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之)B.(而)C.(矣)
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
见石上流泉/渐靡成渠/最滑不可着足
12.(2分)请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潭三面的石崖,干净得像是被擦拭过一样,留不住一丝灰尘。
13.(4分)甲文写柳宗元游小石潭认为其“不可久居”,乙文写李元阳多次游青碧溪“屡月不能忘”,原因分别是什么呢
示例:柳宗元被贬至永州,心情抑郁、凄苦,小石潭凄凉的环境,更让他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所以柳宗元觉得小石潭“不可久居”。青碧溪的美景能荡涤杂尘,使内心宁静,所以李元阳对青碧溪的美景非常喜爱、留恋,以致“屡月不能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回南天是怎样一种“魔法攻击”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开启“回南天模式”。网络上也出现不少“住水帘洞”等热梗,到底何为回南天 哪些因素导致它每年“到访”
一场春的“无可奈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回南天是指南方地区春季室内出现凝水的天气现象。回南天出现的气象成因,是在冬春季节转换时,前期受冷空气控制时间较长的区域,遇到快速转暖的天气,此时来自海上的暖湿空气,会涌入尚处于较低温度的室内。若此时该空气达成饱和条件的温度(即露点温度)高于室内物体的温度,便会出现回南天现象。也就是说,回南天的形成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出现明显降温,使室内充分冷透;二是冷空气过后受暖湿气流影响,迅速回暖,从而使水汽在室内墙面凝结成水珠。每年2月至4月,回南天常“访问”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
如何应对回南天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应关闭门窗,防止室外大量的暖湿气流进入;将空调调至除湿模式。另外可在厨房、卫生间等地面铺上废旧纸箱、报纸或防滑垫,防止摔倒。也可选择一些具备防滑性能的鞋,增加摩擦力,减少摔倒风险,可为老人和小孩准备防滑用品。
其次,及时烘干衣物,防止细菌滋生。回南天的温湿度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因此更要注意衣物防潮卫生,尽量少洗衣服,避免衣服晾不干或发霉。一旦发现食物外观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木耳等干货一定要密封保存,防止受潮;米、面等粮食制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处;蛋糕、牛奶、肉、蛋等易腐败变质的食物,要及时冷藏,通过低温抑制霉菌繁殖。
此外,做好家电防潮除湿,避免短路。应及时检查家中电器、线路是否受潮破损,家用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对于容易泡水的电线,应采取迁移、架空等防护措施,在潮湿、高温、腐蚀场所内,还要用套管布线,严禁明线外漏。
“湿气猛如虎”,公众需提高警惕、提前预防,有效抵挡回南天的“魔法攻击”。
水雾消散时段靠啥研判
墙上湿漉漉,地板冒水珠。被回南天“支配”的南方朋友除了需要防潮防滑外,最关心的还是回南天怎样才能尽快结束,何时才能盼回明媚阳光
据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分析,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回南天或可缓解或结束。一是冷性缓解,即新的冷空气再度袭来,“赶跑”暖湿空气,室外气温降低,空气的露点温度低于室内地面等物体温度,使得回南天缓解或结束。前段时间,广东省北部及东部地区
回南天“撤退”,就属于冷性缓解。二是暖性缓解,即受暖空气持续影响,地板、墙壁等室内物体温度逐渐上升,与外部空气的露点气温持平甚至超过露点气温,回南天会缓解或结束。由于地板、墙壁等物品温度回升速度较慢,此过程会相对较长。
(选自“中国气象报社”2024年3月15日,有删改)
14.(2分)小优阅读了这篇科普文章后,要将里面的知识要点整理出来写在展板上。下面是他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说法与文章不符的一项是(C)
A.回南天是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大导致的凝水现象,每年2月至4月,回南天常“访问”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
B.应对回南天,公众应关闭门窗,防止室外暖湿气流进入,并尽量使用烘干设备来烘干衣物,避免细菌滋生。
C.在回南天期间,公众无须担心食物受潮问题,因为食物在低温下不会受到霉菌的影响。
D.回南天的结束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冷性缓解,即新的冷空气来袭,降低室外气温;二是暖性缓解,即受暖空气持续影响,室内物体温度逐渐上升。
【点拨】文章中明确提到“回南天的温湿度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并且建议对于易腐败变质的食物要及时冷藏,通过低温抑制霉菌繁殖。这说明即使食物在低温下存储,也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受潮和抑制霉菌繁殖,因此C选项的表述是不准确的。
15.(2分)请你运用物理知识,结合生活现象,完成展板上的写作。
回南天是指南方地区春季室内、墙壁等出现凝水的天气现象。回南天的物理成因是(1)示例:气态水遇冷变为液态水(暖湿空气接触到较冷物体后,在其表面凝结成液态水)。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多,就如(2)示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上挂满小水珠(寒冬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会起雾);又如在干燥寒冷的浴室里,猛然把热水开到最大,浴室四壁便会有水滴形成。
16.(4分)展板用下面这幅图来说明回南天的气象成因,请分别在
A、B两处填写简要的文字(各15字以内)。
A示例:长期低温让室内充分冷透B示例:暖湿空气快速涌入,墙面凝水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村戏 赵炳庭
①山里人闲暇时间不多,只有进入腊月,不论收成丰歉,都不会火急火燎了。这时的正事就是搭台、排练、唱戏。
②村里唱戏,自然没有城里那样气派。随便选个地方垫个土台夯实,上面铺几张大炕席,戏台便搭成了。后面挂块蓝布作幕底,前面横杆上挂块紫红布作幕布,横杆两头各挑一盏马灯。戏台两边,用炕席围起扎紧。远看,方方正正,俨然一座露天戏院。
③也许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缘故,我从小就深爱戏曲,每逢有村戏排练或演出,必是场场不落。冬季的夜风如刀似箭,也无法窒息眼前的热闹。冷了,跺几下脚,台词、动作不熟,排练不散。吹、拉、弹、奏、翻、打、念、唱……不知不觉,月亮悄悄地隐去了,飘下悠悠扬扬的雪花,静静地洒落在肩头。
④一出戏排成了,消息便像风一样吹遍山野。戏迷们整天扳着指头盼上演,全村振奋,人人喜气洋洋。戏,从正月初四挂灯,一直唱到十五。逢年唱戏是祖上的习俗延续,一为欢欢乐乐,喜庆太平;二为后生姑娘借看戏沟通心语,以结良缘。
⑤乡下看戏的场面,用人山人海形容最为贴切。方圆十几里,仨一群俩一伙,踏着黄昏赶来。戏还没开演,台下已挤满了人,热热闹闹。亲朋好友照个面,打个招呼,问“收成怎样”,道声“过年好”。于是,满肚的恩恩怨怨,陈谷子烂糜子,便化为乌有,谁还记得一年的艰辛和苦衷
⑥忽而,催场的锣鼓声响起,帷幕徐徐拉开,喧闹的人海霎时平静。无法靠近戏台,又不甘心凑合看的,便有的攀上树杈,有的蹲在墙头。老字辈的戏迷没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就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西侧的墙根,吸着草烟听得如痴如醉。场下也时有发生骚乱的情况,这时候,就有几个村干部维持秩序,一会儿工夫便恢复安静,戏照唱不误。
⑦唱戏要有红角儿,不然便索然无味,没了精彩。月旦是社火班里的“台柱子”,她扮相好,身段妙,腔韵圆亮,戏路也多。但见她甩袖旋如风,飘如云,抖如波,抛如飞。月旦细腰身,高胸脯,脸盘儿也亮,那双眼睛如秋水,一顾一盼,连那坐在远远墙角里的人,都觉得月旦看见自己了。她小时学演旦角,是祖上“真传”,乡亲们说:“月旦扮青衣,是‘老汉吃麻子——绝(嚼)了'。”每次演出,只要她一亮相,台下看戏的便百倍精神,喝彩不断。一次演《游西湖》,她扮演李慧娘,不仅扮相俏,唱腔美,而且一口气就能喷出三十多口的火,那精湛的演技,揪心裂肠,清柔凄婉的唱腔,生把台下唱出一片啜泣和唏嘘。
⑧有一次,县文化馆来了位导演,给我堂弟排练《卷席筒》中的丑角仓娃,一会儿逗人欢笑,一会儿催人泪下,哭中有笑,笑中有哭,不仅有丑角的幽默,更散发着善良、正义的力量,把一个有情有义、机智乖巧的“小仓娃”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
⑨家乡的戏,说雅也雅,说俗也俗。有时演出缺少角色,情急中台下自信能喊几句秦腔的观众,站出来丢一折,亮亮嗓子,使台下的戏迷听得如痴如醉。一次演《铡美案》,听得钹一响,扮演包拯的牛娃挑帘亮相,整双鬓,掸衣襟,抖水袖,捋胡须,实不想胡须忘了挂,台下看戏的一阵疑惑:这包相爷何时剃了胡须 牛娃发现不对路儿,急中生智,大喊一声:“王朝、马汉,给相爷挂胡子!”顿时台下一片哗然。
⑩这几年,乡亲们集资建起戏台,县秦腔剧团专门指导戏剧排练。春节前重新购置了全蟒全靠,凤冠霞帔,刀枪剑戟,文武场面。后来又添置了舞台幻灯,据说这灯能显青山,可见秀水,还能闪电打雷,飘雪下雨。
如果说都市大剧院的舞台体现现代文化的美,那么,家乡的村戏便是一种自然的美、野性的美。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4年第5期,有删改)
17.(4分)下面是小文读完文章前六段后梳理的村戏流程,请你仿照已有内容,帮他将流程图补充完整。
①乡野搭台,炕席围戏院②排戏③乡邻共聚,戏前话家常④看戏
18.(2分)文章的重点是写“村戏”,写搭台、排练的情景是否为多余之笔 为什么
不多余。因为搭台、排练都是唱戏的准备工作,也是村戏的一部分。村民踊跃搭戏台,深夜看排练,都体现出大家对村戏的喜爱和期盼,既衬托出村戏的魅力无穷,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19.(3分)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本文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里人唱村戏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B.文中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表现“我”冬夜受冻看村戏排练时的专注忘我,侧面烘托“我”对戏曲的深爱。
C.本文将气派的都市大剧院与简陋的村戏舞台进行对比,旨在批判现代文化的浮躁与缺乏灵魂,进而突出村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纯粹与美好。
D.本文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内容
丰富,情感饱满。
【点拨】本文并未“批判现代文化”,而是展现了村戏所代表的自然美和野性美,以及山里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20.(2分)本文和课文《社戏》都写到了看戏,其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村戏》中充满了作者对传统村戏的喜爱和怀念之情。《社戏》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名著导读:我们曾学过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这首诗表现了人在处境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带着这首诗阅读下面名著选段,你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苏秦起初也是连横派。他游说秦惠王,秦惠王老不理他;穷得要死,只好回家。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恨极了,用心读书,用心揣摩;夜里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这样整
一年,他想着成了,便出来游说六国合纵。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张仪和楚相喝酒。楚相丢了一块璧。手下人说张仪穷而无行,一定是他偷的,绑起来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不认,只好放了他。回家,他妻子说:“唉,要不是读书游说,那会受这场气!”他不理,只说:“看我舌头还在罢 ”妻子笑道:“舌头是在的。”他说:“那就成!”后来果然作了秦国的相;苏秦死后,他也大大得意了一番。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那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
(节选自《经典常谈》)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儿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不幸,他必须拉洋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证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
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界上的一切了。
(节选自《骆驼祥子》)
21.(2分)正如诗中写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段中祥子落泪是因为()
A.父母去世 B.洋车被抢 C.积蓄被骗 D.妻儿去世
【点拨】选段中祥子落泪是因为在战乱中,他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了。
22.(2分)选段中苏秦与祥子的心是否“向往着未来” 请分别简要说明。
是的。苏秦即便游说失败,穷困潦倒,始终以金玉锦绣、卿相之尊为目标而奋斗(1分);祥子父母双亡,孤身入城做车夫,被抢后仍梦想着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想成为高等车夫(1分)。
23.(2分)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忧郁的日子里”,苏秦和祥子谁才是“镇静”的斗士。
示例一:苏秦是“镇静”的斗士。他游说秦惠王屡遭挫折,却始终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用心读书,“使锥子扎腿”,最终成功游说六国合纵,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苏秦坚韧不拔、勇于追求的精神与“镇静”的斗士相契合。示例二:祥子是“镇静”的斗士。由“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可知,祥子即便非常辛苦,依旧想依靠勤劳、坚韧实现目标。(表明选择1分,能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2分)从整本书来看,祥子为何未能如苏秦般迎来“快乐的日子"
社会原因:苏秦身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充满出人头地的机会。而祥子身处黑暗的旧社会,民不聊生,底层劳动人民靠奋斗难以改变命运。自身原因:苏秦懂得变通;而祥子性格木讷,缺乏智慧和应对策略。(每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表达与交流(共55分)
25.(5分)青春,是诗,也是歌,它激情飞扬,活力四射,光芒无限。请以“青春”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教室、课堂、操场、图书馆……都是挥洒青春的场所,请选择一个场景描绘。(100字左右)
任务二:阅读下面的小诗《我们正青春》,续写一个小节。(不少于四行;如果超过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
我们正青春
青春如同树苗
在经历风吹雨打之后终于扎根地底
向上伸展生长
任务一
示例:青春在操场上,青春的身影在阳光下跃动。篮球场上,同学们挥洒汗水,每一次投篮都满载着激情与梦想;跑道上,运动员们奋力冲刺,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出了青春的活力与不屈。欢呼声、加油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青春的乐章。
任务二
示例:青春如同鸣蝉/深埋地下十七年/在经历漫长酝酿之后终于破土而出/展翅纵情高歌
26.(50分)班级开展以“路”为主题的语文写作活动,请你阅读下面关于“路”的材料,从下列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爱国的路上,忠诚升华为信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征战的路上,山川都迸发出激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前进的路上,旗帜永远高扬。
——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主持词
任务一:请以“我终于踏上了那条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请将“在的路上”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三:关于“路”,你有怎样的理解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指定位置;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