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3 21: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英国是第一个把国家真正放回到“民族”手中的国家。它解决了专制时代的固有矛盾:专制时代的国王以民族代言人自居而统治国家;现在民族自己掌握国家,宣称议会是它的代表。这种变化开始的标志是(  )。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1832年议会改革
2.林肯在总统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将一位宣布解放黑奴的将军撤职。1862年他又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策略变化表明他在美国内战期间的最高宗旨是(  )。
A.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B.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
C.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妥协
D.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3.1861年3月,意大利国会在都灵开幕,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取消了撒丁王国国王的称号,改称意大利国王。这一改称(  )。
A.推动了意大利国家统一进程
B.说明意大利结束了分裂状态
C.表明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
D.有利于从普鲁士手中收复失地
4.(改编)下表所示言论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国家 言论
①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②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③ “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人的表决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能依靠铁和血”
④ “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A.德意志 俄国 美国 日本
B.美国 日本 德意志 俄国
C.美国 俄国 日本 德意志
D.美国 俄国 德意志 日本
5.1695年,英国议会指责政府打击法国海盗不力,迫使国王威廉三世成立贸易局。1697—1699年,在议会的压力下,威廉被迫收回赏赐给外国宠臣的爱尔兰土地,将6万陆军削减到7 000人。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国王受制于议会
B.议会掌握行政权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军权附属于国王
6.巴黎的工厂、制造业、高炉在大革命前夕大量增加,使政府充满若干臆想的恐惧,1782年法国御前会议作出判决:“禁止今后在城市方圆15里之内建造这类工厂。”这说明(  )。
A.法国政府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B.巴黎已成为法国工业发展的中心
C.革命力量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D.法国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7.《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但删除了“谴责英国国王侵犯非洲人的‘神圣的生存权利和自由权利’,贩卖黑奴;否决殖民地禁止和限制奴隶贸易的立法;煽动奴隶拿起武器反抗”等内容。由这一做法可以看出(  )。
A.美国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
B.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特点
C.奴隶制存废成为矛盾焦点
D.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博弈
8.1694年,托利党人在英国下院竞选中获得多数席位,但国王威廉三世拒绝托利党人进入内阁,反而以清一色的辉格党人组成内阁。这说明(  )。
A.威廉三世的行为严重违宪
B.议会的地位低于国王
C.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D.国王执掌国家行政权
9.从1876年起,法国共和派开始在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他们调动了小学教师、医生、小企业家等人的热情,争取到越来越多的农村选民的选票。这反映出近代法国(  )。
A.权力制约机制得到强化
B.政治派系复杂且多变
C.民主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D.专制独裁开始被打破
10.(原创)美国内战前,在关税问题上,北方为了保护民族工业,要提高关税,而南方需要出口大量农产品,希望降低关税。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联邦制并未真正得到推行
B.关税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C.美国没取得民族真正独立
D.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11.阅读下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选编,可以看出(  )。
出处内容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
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
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以实现民主政治
D.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以促进南北统一
1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吸纳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国家。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封建制度;在近代,日本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三大政策”,制定宪法。这两次学习都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转型和发展。这两次日本向外学习的改革运动分别是(  )。
A.大化改新,维新变法
B.维新变法,明治维新
C.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D.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二、非选择题(1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在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的赎金。
——摘编自吕新雨《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驳秦晖先生对“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道路”的阐述》
材料二 1870年,日本民部省提出:士、农、工、商同受国家保护,士、工、商不纳税,只让农民承担重税是不公平的,“必须减重增轻,使天下民产得以平均”。1872年,明治政府向土地所有者发放了地契,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条例》,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地价3%的税率征收现款作为地税,这些措施在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减轻了农民的税负。
——摘编自王德祥《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及其启示》
(1)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据材料一,论证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农业政策的中心。这种政策对当时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6分)
参考答案
1.A 2.D 3.A 4.D 5.A
6.D 据所学可知,大革命前的法国是封建专制国家。巴黎工业化的发展使政府充满恐惧,政府眼见巴黎一天天扩大,害怕难以治理一个如此巨大的城市。因此,1782年法国御前会议作出判决,禁止在城市方圆15里之内建造工厂,这不利于法国工业化发展,说明法国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项。法国政府是出于恐惧才禁止在城市附近建造工厂的,而非出于环保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巴黎工业发展情况,没有将巴黎与其他城市的工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不能得出“巴黎已成为法国工业发展的中心”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革命力量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排除C项。
7.A 据材料可知,《独立宣言》删除的内容均涉及非洲人的权利与自由以及奴隶贸易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保留了黑人奴隶制,美国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并未惠及各个阶层,这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A项正确;独立战争的性质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奴隶制存废问题是19世纪后半叶南北战争面临的问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独立宣言》删除的内容体现了美国为自己保留奴隶制留下余地,并非美国与英国的博弈,排除D项。
8.D 据材料“国王威廉三世拒绝……内阁”可知,此时国王执掌国家行政权,可以任命内阁,故选D项;“违宪”说法错误,国王的行为符合当时的职责分工,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权力地位高于国王,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C项。
9.C 由材料“1876年”“共和派”“调动了小学教师、医生、小企业家等人的热情,争取到越来越多的农村选民的选票”可知,法国共和政体得到社会多个阶层人士的支持,反映了近代法国民主共和政体得到巩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权力制约机制,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共和派,并未提及其他政治派系,不能得出近代法国政治派系复杂且多变的结论,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就已经开始打破专制独裁,排除D项。
10.D 据材料可知,美国南北方在关税问题上主张不统一,这反映出当时美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故选D项;1787年美国确立并实行联邦制,排除A项;关税问题只是南北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当时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排除B项;当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已经取得民族独立,排除C项。
11.B 由材料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得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美国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北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所以说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故选B项;由材料“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可知,俄国农奴只是无条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并没有获得经济自由,所以不能说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排除A项;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排除C项;由材料“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可知,当时美国并不是全境禁止奴隶制,而只限于叛乱州,排除D项。
12.D “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是指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走上了封建社会的道路;“在近代,日本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宪法”是指明治维新,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故选D项。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的改革运动,排除A、B两项;“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之一,排除C项。
13.【答案】(1)合理性:1861年改革在解放农奴的同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来进行发展。(2分)
消极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4分)
(2)中心: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减轻农民税负。(2分)
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地税征收现款,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工业化提供保障。(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