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3 21:4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府第、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了强烈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  )。
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
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
2.达·芬奇在他著名的素描作品《维特鲁威人》中运用了古希腊数学家提出的黄金比例来描绘中年男子的体形,给人优美健壮的感觉。该作品(  )。
A.照搬了古代文化传统
B.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D.侧重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反对禁欲主义,主张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宗教改革者则禁止一切娱乐和享受,主张建立廉俭的教会。然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又共同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进步。这是因为两次运动都(  )。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冲破了罗马教廷的腐朽统治
4.下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社会状况的漫画。漫画中右边是新教徒,左边是天主教徒,中间是一架天平,天平右侧托盘中的物品是圣经,左侧托盘中的人为教皇。该漫画意在(  )。
A.宣扬教皇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威
B.说明新教的势力已远超天主教
C.强调灵魂获救要靠自己阅读《圣经》
D.呼吁教会主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5.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据此可以看出该学者(  )。
A.批判中世纪神学蒙昧
B.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C.借助神学塑造人本观
D.推崇资本主义制度
6.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在《方法论》中指出:“如果想了解人体的构造,不应该相信希波克拉底或其他希腊权威所说的话,而应该把兔子加以解剖,并且亲自用眼睛观察心脏和肺在什么地方。”这主要反映了笛卡尔(  )。
A.开启近代科学革命
B.提倡科学的实用性
C.具有理性思维方式
D.主张研究客观实体
7.下图所示是“14—17世纪欧洲大事件时间轴”,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初的意大利
B.文艺复兴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C.哥白尼的“日心说”讽刺教会的腐朽
D.近代科学兴起之前思想已初步解放
8.1543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同一年,尼德兰医生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论述了人的骨骼、肌肉、血液、神经等7大系统,这是解剖史上的里程碑。二者都(  )。
A.为现代科技革命准备了条件
B.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
C.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
D.用实验方法进行了科学验证
9.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如伏尔泰等热衷于理性主义的开明专制;孟德斯鸠把政治自由理解为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权利;而卢梭重视政治自由,反对政治生活中的商议和党派。据此可知,这些启蒙思想家(  )。
A.深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B.以直接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C.否定宗教神学的信仰
D.社会改造的方式存在差异
10.19世纪晚期,英国政府逐渐成为下院立法工作的领导者,下院在立法过程中逐渐失去主动权。这反映了英国(  )。
A.君主立宪体制名存实亡
B.行政权呈扩大趋势
C.议会丧失权力中心地位
D.立法主体发生变化
1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国民议会首届宪法委员会里的多数派认为,唯有接近英国君主制政府的原则,法国的君主制政府才能真正较为完美地组建起来。这反映了他们(  )。
A.推翻封建专制的决心
B.践行民主共和的理念
C.照搬英国制度的心态
D.建立民主政体的愿望
12.1861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下令暂停部分不稳定地区的人身保护权。军方据此扣押马里兰州涉嫌搞颠覆活动的梅里曼,最高法院大法官坦尼要求将其移交普通法庭审理,遭到军方拒绝。7月,国会立法授权总统可在战时暂停人身保护权,但不得对嫌犯进行军法审判。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分权制衡体制面临挑战
B.最高法院权力受限
C.政权运行遵循宪法原则
D.南北双方矛盾激化
13.1841年,某学者指出:“(德意志)还不能编织棉纱和麻纱以适应它自己的需要,还没有能从热带地区直接输入它所需要的殖民地产品,还无法用它自己制造的工业品来偿付,还没有能用它自己的船只来经营这类贸易,还没有方法来保护它自己的国旗,还没有完善的内河、运河和铁路运输系统。”该学者意在强调(  )。
A.近代交通对国家实力的重要性
B.工业革命还未在德国展开
C.长期分裂阻碍德意志工业化
D.自由放任政策存在严重缺陷
14.(原创)1864年,沙皇政府在省、县建立地方自治机构。1870年,在城市建立杜马和自治局。但是,地方自治机构都控制在地主贵族手中,城市自治机构被城市大资产阶级操纵;而且自治机构受到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职权也很小。据此可知,沙俄政府的举措(  )。
A.根本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B.推动了农奴制的废除
C.对上层建筑有局部调整
D.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15.日本明治维新初期,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成员中江兆民在“目睹彼邦数百年来收获蓄积之文明成果,粲然夺目”之后,发出了“始惊,次醉,终狂”的感慨。此次出使对日本的影响是(  )。
A.与西方国家的外交由此开始
B.增强了向西方学习的动力
C.取得与列强平等的国际地位
D.推动政府颁布《五条誓文》
16.(原创)下图是学生在学史时用到的19世纪中期的世界地图,关于其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虽然确立了民主政治但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通过变法的形式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D.总统是行政权力的核心且无须对国会负责
二、非选择题(52分)
17.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每个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英国实行的是二元行政体制。这种议会制下的二元行政体制是君主制长期演变的结果。原来掌握在君主手中的权力逐渐转移到政府和首相手中。国家元首虽然体现了国家和政权机构的连续性,但没有权力也没有办法实施自己的政策,只能扮演一种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角色。在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同时是政府首脑、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世俗领袖。
材料二 一切征税法案应首先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有权对此进行提议或表示赞同,关于此项法案之修正案与其他法案同。凡通过于众议院及参议院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但退还时应附异议书,发交提出该项法案之议员。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该项命令或决议或表决于发生效力前,应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通过之。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王的职能。(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法律的基本要点,并分析其体现的原则。(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美国宪法的修正进程(部分)
时间 进程
1865年 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最终在美国全境终结了奴隶制
1869年 怀俄明州成为第一个允许女性投票的州
1871年 女性团体开始向国会请愿,要求修正宪法
1887年 参议院否决了加利福尼亚州艾伦·A.萨金特提出的宪法修正案
1917年 纽约承认女性选举权,威尔逊总统改变了反对态度,国会敌对气氛有所缓和
1919年 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禁止联邦政府和各州性别侵害犯罪的美国公民的选举权
1920年 田纳西州批准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标志着通过修正案所需的3/4州的数量已经达到
20世纪50年代 美国第一个女性投票团体出现
1984年 密西西比州最后一个批准了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美国宪法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6分,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C
6.C 据材料“解剖”“亲自用眼睛观察”“不应该相信……希腊权威所说的话”可知,笛卡尔主张通过直接的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不盲目遵从古代权威的态度,这反映了笛卡尔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故选C项;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启了近代科学革命,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笛卡尔主张通过实验、观察来了解事物,并不是其提倡科学的实用性,排除B项;D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排除。
7.D 据材料“14—17世纪欧洲大事件时间轴”并结合所学可知,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是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在这之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已经出现,这说明近代科学兴起之前思想已经初步解放,故选D项;宗教改革发生在德意志而不是意大利,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但并未讽刺教会的腐朽,排除C项。
8.B 据所学可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和维萨里的《人体构造论》都是建立在对宇宙、人体的科学分析之上的论断,体现出他们“理性(人的思考和判断)”的思维方式,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现代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主要影响的是思想文化层面,而题干所述影响的是科学层面,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哥白尼采用了实验方法,但是维萨里采用的是解剖方法,排除D项。
9.D 据材料可知,伏尔泰热衷于理性主义的开明专制,孟德斯鸠认为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一切事情就是政治自由,而卢梭的政治自由则是反对政治生活中的商议和党派,这说明各位思想家都对当时的君主专制不满,都想改变社会现实,而他们主张的改造社会的方式又存在差异,故选D项;文艺复兴崇尚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但并未过多关注对社会的改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三位思想家中只有卢梭主张直接民主,B项以偏概全,排除;材料与否定宗教神学的信仰无关,排除C项。
10.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形成后,英国政府受到议会中下院的影响较大,但是到19世纪晚期,英国政府却成为下院立法工作的领导者,而政府主要掌握国家行政权,故材料表明英国政府的行政权扩大,兼容下院的立法权,故选B项;“君主立宪体制名存实亡”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议会始终是英国权力的中心,因为英国实行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英国的立法主体始终是议会,材料只是强调政府行政权有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否定议会的立法权,排除D项。
11.D 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国民议会希望通过效仿英国,建立民主政体,故选D项;推翻专制也是为了建立民主政体,排除A项;根据“法国的君主制政府”可知,当时法国希望建立英国式君主立宪制,而非践行民主共和理念,排除B项;“照搬”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强调的是“接近英国君主制政府的原则”,排除C项。
12.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和军事统帅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在梅里曼诉讼案中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均行使了宪法赋予各自的权力,这表明当时美国政权运行遵循了宪法规定的原则,故选C项;材料中美国政权运行遵循了宪法规定的原则,分权制衡体制未面临挑战,排除A项;大法官要求将疑犯移交普通法庭审理遭到拒绝,不能表明最高法院权力受限,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南北双方矛盾激化,排除D项。
13.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1871年之前,德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邦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致出现了题干所述诸多现象,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长期分裂阻碍德意志工业化,故选C项;近代交通对德国实力的重要性仅是题干的一部分,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德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B项;题干没有述及自由放任政策,排除D项。
14.C 材料中沙皇政府在省、县建立地方自治机构,但是城市自治机构被城市大资产阶级操纵,这说明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上层建筑发生了局部调整,故选C项。尽管沙皇政府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和城市杜马,但这些举措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沙皇的绝对权力和专制制度的基础,排除A项。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已经废除了农奴制度,阶级矛盾得到一定缓解,排除B、D两项。
15.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岩仓使节团回国后,增强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动力,日本政府参照各国经验,制定了政治经济改革计划,维新改革开始加速,故B项正确;日本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早在明治维新前就已开始,故A项错误;此行日本没有取得与列强平等的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五条誓文》在岩仓使节团出访之前就已颁布,故D项错误。
16.D A处是德国,此时其确立的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排除A项。B处是俄国,虽然1861年农奴制改革不够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但并不能说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排除B项。C处是中国,中国人通过变法的形式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是在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D处是美国,美国在19世纪中期已经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总统是行政权力的核心,并且由于总统是由民众选出的,所以其无须对国会负责,故选D项。
17.【答案】(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4分)
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6分)
(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4分)
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思想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6分)
18.【答案】(1)职能:有职无权的虚君(或扮演一种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角色);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维持平衡(或英国政党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缓冲器)。(8分)
(2)基本要点:参议院或者众议院制定法律必须经另外一院同意通过,由总统签署生效;总统否决的法案,两院再次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无须总统签署即成为法律。
原则: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8分)
19.【答案】示例
认识:美国宪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2分)
阐述: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依据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中央政府权力机关。但宪法也存在历史局限性,如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黑人、印第安人、妇女等未获得充分的政治权利。南北战争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伴随着工业革命和民主潮流的发展,美国妇女界积极争取投票权,迫使部分州和中央政府调整政策。1919年,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逐步获得各州的批准,妇女选举权获得了法律保障。(12分)
综上,美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迫于民众斗争要求,以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进行了逐步完善。(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