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3 21: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1.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第一个重要的济贫法,规定救济办法因人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当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这从侧面反映了(  )。
A.政府开始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B.工业革命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C.圈地运动导致社会问题突出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弊端凸显
2.(改编)17世纪后期,法国人帕平从他发明的高压锅中获得灵感,设计了第一台蒸汽机,然而这一伟大的发明在当时却无人问津。约100年后,一个叫瓦特的苏格兰人在资本家的倾囊赞助下改良蒸汽机并取得成功。蒸汽机在英国广泛运用于生产领域,人类从此进入了“蒸汽时代”。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了蒸汽机发明
B.在当时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C.经济需求推动工业革命发生
D.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3.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发明成为一种大众活动,由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以非常小的规模不断地进行着”。19世纪英国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为其自身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更在于其早已形成了一种氛围,能够从不计其数的小发明中催生出优秀的技术来”,并加以广泛应用。这反映出该时期的英国(  )。
A.创新投入成本低廉 B.各项技术领先世界
C.社会创新氛围浓厚 D.科技成果转化及时
4.自19世纪80年代电气业大规模发展以来,短短30年时间,德国便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电气化国家。同时,德国国内各大化工业均配备专门实验室,化工业发展迅猛,逐渐成为德国的支柱产业。这一时期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  )。
A.新型工业的崛起 B.科技创新领域增多
C.工业化程度较高 D.企业兴起科研风潮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发展迅猛。化学工业中,酸碱等基本化学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染料、医药等化学品驰名世界;1913年德国制造的电器产品占世界电器产量的35%,发电机、造船、汽车制造尤为突出。德国经济的发展突出表明(  )。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后起国家可以借助新科技实现弯道超车
C.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
D.统一的世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
6.1837年,维克多·雨果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他的旅途:“路边的花儿已经不是花儿了,成了斑点,甚或条纹;所有的点都没有了,全部变成了条纹;小镇、尖塔以及树林,在天际线上疯狂地跳着乱糟糟的舞蹈;不时地,一个影子、一个形状、一个妖怪,会在窗户后面以闪电般的速度出现又消失。”雨果的描述折射出(  )。
A.欧洲旅行观念改变
B.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C.工业加重化工污染
D.交通运输方式革新
7.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分别提出以下口号:“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没有给面包,就要革命”和“宁愿做自由人死在绞架上,而不愿过着奴隶生活”。这些口号反映出欧洲工人运动(  )。
A.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B.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C.受到启蒙思想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D.从各国自发斗争走向了联合斗争
8.《共产党宣言》提出,社会中的各成员都要参与到劳动中来,改变资产阶级获者不劳、无产阶级劳者不获的社会局面;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等等。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
A.首倡社会平等理念 B.蕴含社会治理思想
C.坚持工农联盟原则 D.主张消灭私有制
9.1871年,巴黎公社摧毁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庞大的官僚机构,设立了精干的组织,简化了国家管理的事务,它“只限于几项符合普遍性、全国性目的的职能”。巴黎公社的这一做法(  )。
A.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
B.消弭了各阶层间的矛盾
C.提高了行政运行效率
D.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10.(改编)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一万多个单位的约35万工人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
C.工人阶级政治觉悟有待提高
D.工人运动受凯恩斯主义影响
二、非选择题(20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通过反复试验,瓦特在1768年研制出蒸汽机样机,次年取得专利。此后,瓦特不断改进蒸汽机,在20年中相继发明了能够实现圆周运动的齿轮传动装置、前后都由蒸汽推动做功的双冲程气缸、调节蒸汽机转速并能稳定输出动力的离心调速器以及能够指示气缸压力的气压计,不断取得专利,完成了改良蒸汽机的全过程。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既安全又稳定,不仅运行成本低廉,还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制造业领域的“万能机”,除了在煤矿中抽水、运煤,还迅速被应用到冶金、面粉等行业,在英国全面建立起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近代工业,使英国实现了工业革命。
——摘编自《公元18世纪的“黑科技”:蒸汽机诞生记》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被发明出来。此后不久,效率更高的柴油机和涡轮机先后问世。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和改进,汽车和飞机被制造出来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整个20世纪,人类严重依赖石油,使石油成为决定国际事务、影响世界历史变迁的主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滕海键《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瓦特能够成功改良蒸汽机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蒸汽机的改良与内燃机的发明对人类的相似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B
6.D 据材料信息可知,雨果描述其在旅途中感受到“闪电般的速度出现又消失”,说明交通运输方式革新,运输速度加快,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交通工具的革新引发生活方式的变化,与旅行观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后旅行速度加快,与城乡差距缩小无关,排除B项;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材料背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
7.C 由材料“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宁愿做自由人死在绞架上”可知,工人运动在工作中追求自由,这受到了启蒙思想和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C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诞生于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工人运动从各国自发斗争走向了联合斗争,排除D项。
8.B 由材料中的“社会中的各成员都要参与到劳动中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等变革社会关系的措施可知,《共产党宣言》蕴含着社会治理思想,故选B项;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工农联盟、消灭私有制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C、D两项。
9.C 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摧毁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庞大的官僚机构,设立了精干的组织,简化了国家管理的事务”,这有利于提高行政运行效率,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无法体现这点,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排除;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10.C 据材料可知,1886年的美国工人数量多,工人工作时间较长,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的斗争还没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对资产阶级还认识不清,说明其政治觉悟有待提高,C项正确;罢工直接反映了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仅由美国举行的工人罢工无法推断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美国就已经存在工人运动和工人罢工,排除B项;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重视科技的社会环境;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推动;反复试验与不断发明;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10分)
(2)相似影响:推动工业革命进程;推动交通事业发展;推动能源革新;推动城市化进程;改变人类生活。(1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