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都来学化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Zn:65
试卷好题分析 劳动实践T1,化学与安全T10、T11、T12,优秀传统文化T2、T19、T21
中考押题点分析 劳动实践T1,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T6、T2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学校开设的劳动课中的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修剪盆栽 B.制作木雕 C.食醋除水垢 D.整理桌椅
2.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火药爆炸 B.手工剪纸
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
3.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金刚石,下列研究方向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
A.金刚石的产地在哪里 B.金刚石的组成成分
C.金刚石有哪些性质 D.金刚石的微观结构如何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石墨用作电极 D.铁用于制炊具
5.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且不留残渣,适用于扑灭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的失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6.注重卫生与健康,要坚持预防为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
A.出门佩戴口罩 B.垃圾分类投放
C.推广分餐公筷 D.污水随意排放
7.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
A.量筒 B.烧杯 C.试管 D.锥形瓶
8.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取用砝码 B.量取5.5 mL液体
C.过滤 D.吸取液体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10.05 g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0.学校采购了一批酒精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 )
A. B. C. D.
11.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对应的是 ( )
A.造成火灾 B.试管破裂 C.危害健康 D.污染空气
12.实验时发生的意外需及时、妥当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过滤液体时滤纸被戳破: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B.蒸发时食盐水四处飞溅:撤去酒精灯并不断搅拌
C.触碰热试管的手被烫伤:冷水冲洗后涂抹烫伤膏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涂1%的硼酸溶液
13.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多次用到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放置滴管
C.取用稀盐酸 D.搅拌溶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如果发生化学变化,那么就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产生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 ;自然界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16.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含硫煤燃烧会产生一种引起酸雨的气体,该气体是 。
(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燃料,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
(3)液氨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氧化物,且释放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铁生锈 ②水变成水蒸气 ③车胎爆炸 ④火药爆炸 ⑤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⑥氧气变液氧
⑦石油分馏 ⑧煤的干馏 ⑨石灰石遇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⑩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加热后产生沉淀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
(1)研学实践。小明同学暑假回到爷爷家,走进农田给庄稼施肥,写出一种复合肥的名称: 。
(2)安全常识。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某同学在烧菜时通过品尝少量汤汁判断菜的淡咸,其原理是溶液具有 性。
19.《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当氧气不足时,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生成水10.8 g、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 g,则反应生成的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2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 mL。
(2)若该同学要量取44 mL的该液体,在(1)的基础上,应该用 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 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液体的实际体积 (选填“大于”或“小于”)44 mL。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我国的成语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
(2)“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22.(3分)进行化学实验离不开仪器,识别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以及实验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等都是学习化学、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
(1)仪器B的名称是 。
(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①少量试剂反应时,需要用 作反应容器。
②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要用 。
23.(2分)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该玻璃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 。
24.(3分)动植物的呼吸都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产生兴趣,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探究:
(1)进行甲实验的目的是 ,进行此实验时除了要控制收集的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外,还需要控制澄清石灰水的 相同。
(2)乙实验中,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此现象证明 。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实验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m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向n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
C.p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OH
D.该图所对应的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
②B、C装置能颠倒吗 为什么
③还可以用A、D装置制取其他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3)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和CaCl2、MgCl2、Na2SO4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将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探究。
①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②写出过滤所得的固体的成分的化学式。
③写出上述流程中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现有20 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其与100 g稀盐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9.8 g。求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C 6.D 7.A 8.C 9.C 10.D 11.D 12.A 13.A 14.B
15.N2 C
16.(1)不可再生 SO2(或二氧化硫)
(2)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或燃烧的热值高)
(3)4NH3+3O22N2+6H2O
17.②③⑤⑥⑦⑩ ①④⑧⑨
18.(1)硝酸钾
(2)CO
(3)均一
19.CH4+2O2CO2+2H2O 14∶11
20.(1)42
(2)胶头滴管
(3)大于
21.(2分)(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清除可燃物
22.(3分)(1)试管
(2)①B ②E
23.(2分)玻璃棒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4.(3分)(1)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25.(1)C(1分)
(2)①CaCO3+2HClCaCl2+CO2↑+H2O(1分)
②不能;B装置会挥发出水蒸气,除水不彻底(1分)
③2H2O22H2O+O2↑(1分)
(3)①漏斗(1分)
②BaSO4、Mg(OH)2、CaCO3、BaCO3(1分)
③NaOH+HClNaCl+H2O(1分)
(4)解:设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2HClH2↑+ZnCl2(1分)
65 2
x 100 g+20 g-119.8 g
=(1分)
x=6.5 g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0 g-6.5 g=13.5 g(1分)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13.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