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信息资料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水果店卖出各种水果的数量 B.小夏一天摄入的营养占比情况
C.水库某天水位的涨落变化情况 D.某工厂各车间完成的产品数量
2.、、、四个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个。
A.4 B.2 C.3 D.1
3.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被喻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猜想认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下面四个算式中,符合这个猜想的是( )。
A.13=2+11 B.36=17+19 C.4=1+3 D.20=5+15
4.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还剩米,第一天修的与剩下的( )。
A.一样长 B.第一天的长 C.剩下的长 D.无法确定
5.的分子加上1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加上16 B.乘2 C.乘3 D.加上45
6.古时候人们常常以物换物。5只兔子可换1只羊,6只羊可换2头猪,4头猪可换1头牛,李爷爷家的1头牛能换( )只兔子。
A.40 B.60 C.80 D.100
二、填空题
7.在下边的计数器上至少再添上( )颗算珠就能拨出3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8.在①7+x;②5x+4<28;③6a=48;④x÷3=20;⑤x-3>23;⑥5+10=15,这些式子中,等式有( )(填序号);方程有( )(填序号)。
9.把3千克糖平均装成10袋,每袋是3千克的,每袋是千克;7袋是3千克的。
10.研究发现,蟋蟀每分钟叫的次数与当地气温如下关系:h=t÷7+3(h表示当地气温,t表示蟋蟀每分钟大约叫的次数)。若测得某地气温是26℃则此时蟋蟀每分钟大约叫( )次;若某地蟋蟀每分钟大约叫217次。则该地气温是( )℃。
11.甲、乙两人3月10日一起到图书馆借书,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6天去一次。下一次他们一起到图书馆的日期是( )月( )日。
12.在弹簧秤上挂物品时,所挂物品的质量与弹簧长度的变化如图。
(1)没有挂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 )厘米。
(2)挂3千克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 )厘米。
(3)弹簧的长度增加8厘米后,所挂物品的质量是( )千克。
三、判断题
13.任意一个奇数加上1,和一定是2的倍数。( )
14.把42分解质因数。42=1×2×3×7。( )
15.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
16.妈妈给了我一个苹果,我一口气吃了个。( )
17.若x+2.6=7.6,则1.5x<7.5。(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6.3+7= 1-0.01= 15×0.01= 5÷9=
2.4+0.76= 8.2÷0.1= a+1.4a= 0.62=
19.解方程。
20.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五、解答题
21.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婷婷的5倍,妈妈今年比婷婷大28岁。今年婷婷多少岁?(列方程解答)
22.暑假期间,小林每6天游泳一次,小军每9天游泳一次。7月25日两人在游泳馆相遇,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23.在未来产业的量子信息领域城市(集群)排名中,合肥位居全球第2位、全国首位。在量子信息领域企业排名中,我国3家企业人围前20强,均为合肥企业。我国入围全球量子信息领域前20强的企业占几分之几?
24.把一张长为40厘米,宽为24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且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
25.客车和货车从同一地点沿着一条公路同时相背而行,小时后两车相距350千米。已知客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
26.下面是某超市四月份甲、乙两种生活用纸销售情况统计图。
(1)在第( )周之后,( )种生活用纸的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下降。
(2)四月份,甲种生活用纸销售( )包,乙种生活用纸销售( )包。
(3)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你会对采购员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写两句话)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C B B C B
1.C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反映并记录数据,折线统计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反映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情况。据此解题。
【详解】A.水果店卖出各种水果的数量,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B.小夏一天摄入的营养占比情况,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C.水库某天水位的涨落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D.某工厂各车间完成的产品数量,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C
2.C
【分析】一个最简分数,当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时,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当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详解】,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5,能化成有限小数。
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能化成有限小数。
,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能化成有限小数。
,的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故答案为:C
3.B
【分析】根据质数的含义: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质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由此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大于2的偶数并且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即可。
【详解】A.13不是偶数,不符合猜想。
B.36是偶数,17和19是质数,符合猜想。
C.1不是质数,不符合猜想。
D.15是不是质数,不符合猜想。
故答案为:B
4.B
【分析】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剩下全长的(),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剩下全长的。
因为,所以第一天修的比较长。
因此第一天修的与剩下的相比,第一天修的长。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剩余长度占总长度的分率。
5.C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用8+16的和除以8,求出分子扩大到多少倍,进而求出分母也扩大到多少倍,进而解答。
【详解】(8+16)÷8
=24÷8
=3
的分子加上1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乘3。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B
【分析】由题意可知,5只兔子可换1只羊,则6只羊可以换6×5=30只兔子;又因为6只羊可换2头猪,即2头猪可以换30只兔子;则4头猪可换2×30=60只兔子,因为4头猪可换1头牛,所以1头牛可以换60只兔子。
【详解】6×5×2
=30×2
=60(只)
古时候人们常常以物换物。5只兔子可换1只羊,6只羊可换2头猪,4头猪可换1头牛,李爷爷家的1头牛能换60只兔子。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等量代换,明确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 2 321 123
【分析】目前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121。各位数字之和是1+2+1=4,不是3的倍数。一个数是3的倍数,其各位数字之和必须是3的倍数。离4最近且大于4的3的倍数是6,所以需要增加算珠使得各位数字之和为6。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大,应优先考虑在百位增加算珠;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小,应优先考虑在个位增加算珠。
【详解】至少再添上2颗算珠就能拨出3的倍数。
要使这个三位数最大,应优先在百位添珠,可得到321。
要使这个三位数最小,应优先在个位添珠,可得到123。
至少再添上2颗算珠;这个三位数最大是321,最小是123。
8. ③④⑥ ③④
【分析】等式是指用等号“=”连接的式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给出的式子中:
①7+x,只是一个式子,既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
②5x+4<28,是一个不等式,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
③6a=48,含有未知数a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也是等式。
④x÷3=20,含有未知数x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也是等式。
⑤x-3>23,是一个不等式,不是等式也不是方程。
⑥5+10=15,是一个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详解】由分析可得,等式有③、④、⑥;方程有③、④。
9.;;
【分析】把糖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装成10袋,每袋是3千克的;求每袋的质量,用糖的总质量除以总袋数;求7袋是10袋的几分之几,用7÷10即可求出7袋是3千克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1÷10=
3÷10=(千克)
7÷10=
把3千克糖平均装成10袋,每袋是3千克的,每袋是千克;7袋是3千克的。
10. 161 34
【分析】根据关系式:h=t÷7+3,可得t=(h-3)×7,把h=26代入式子中,计算出它的值,即是蟋蟀每分钟大约叫的次数;
根据关系式:h=t÷7+3,把t=217代入式子中,计算出h的值,即是当地的气温。
【详解】当h=26时,
t÷7+3=26
解:t÷7+3-3=26-3
t÷7×7=23×7
t=161
217÷7+3
=31+3
=34(℃)
所以测得某地气温是26℃此时蟋蟀每分钟大约叫161次;若某地蟋蟀每分钟大约叫217次。则该地气温是34℃。
【点睛】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代入求值的计算方法。
11. 3 22
【分析】甲每4天去一次图书馆,乙每6天去一次图书馆,他们同时去图书馆的时间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找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他们经过多少天同时去图书馆,从3月10日过这些天就是他们下一次同时去图书馆的日期。
【详解】4=2×2
6=2×3
2×2×3=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从3月10日起再过12天是3月22日。
因此下一次他们一起到图书馆的日期是3月22日。
12.(1)10
(2)16
(3)4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当质量为0时,弹簧长度是10厘米,故没有挂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10厘米。
(2)观察挂物品后弹簧长度的变化,可知挂1千克物品弹簧长度增加2厘米,挂3千克物品长度即可求。
(3)长度增加8厘米,求得增加了几个2厘米,所挂物品就是几个1千克。
【详解】(1)没有挂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10厘米。
(2)2×3+10
=6+10
=16(厘米)
因此挂3千克物品时,弹簧的长度是16厘米。
(2)8÷2=4(千克)
故弹簧的长度增加8厘米后,所挂物品的质量是4千克。
13.√
【分析】根据奇数、偶数的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据此解答。
【详解】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因此,任意两个奇数的和都是2的倍数,1是奇数,所以任意一个奇数加上1,和一定是偶数,即是2的倍数,所以原题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偶数的意义,掌握奇数、偶数的性质。
14.×
【分析】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42=2×3×7,所以把42分解质因数,42=1×2×3×7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注意是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5.×
【分析】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当假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这个假分数可以改写成整数,当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这个假分数可以改写成带分数。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形式。
【详解】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形式。所以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假分数与带分数在意义上的关系。
16.×
【分析】妈妈给我一个苹果,如果全部吃掉,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个苹果当作单位“1”,整个即为1。由于>1,如果吃掉个,则多于1个,所以是错误的。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1
所以妈妈给了我一个苹果,我一口气最多吃了1个,不能吃个。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先解方程x+2.6=7.6,然后计算出1.5x的值,看结果是否小于7.5即可。
【详解】x+2.6=7.6
x+2.6-2.6=7.6-2.6
x=5
当x=5时,1.5x=1.5×5=7.5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法及利用代入法求值,需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18.13.3;0.99;0.15;
3.16;82;2.4a;0.36
【详解】略
19.x=22.8;x=300;x=2.5;x=8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9.2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25即可;
(3)方程左边计算为4.8x,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4.8即可;
(4)方程左边计算为3x-12,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12,然后再同时除以3即可;
【详解】
解:9.2+x-9.2=32-9.2
x=32-9.2
x=22.8
解:x÷25×25=12×25
x=12×25
x=300
解:4.8x=12
4.8x÷4.8=12÷4.8
x=2.5
解:3x-12=12
3x-12+12=12+12
3x=24
3x÷3=24÷3
x=8
20.8.6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数量关系是:文具盒的价格×3=25.8元,据此列方程并解方程即可。
【详解】x×3=25.8
解:x×3÷3=25.8÷3
x=8.6
所以,文具盒的价格是8.6元。
21.7岁
【分析】设今年婷婷x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婷婷的5倍,则今年妈妈的年龄是5x岁。根据题意,今年妈妈的年龄-今年婷婷的年龄=28岁,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今年婷婷x岁。
5x-x=28
4x=28
4x÷4=28÷4
x=7
答:今年婷婷7岁。
22.8月12日
【分析】小林每6天游泳一次,小军每9游泳一次,6和9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相遇两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从7月25日向后推算这个天数即可。
【详解】6=2×3,9=3×3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2×3×3
=6×3
=18
所以他们每相隔18天见一次面
7月还有:31-25=6(天)
8月还要:18-6=12(天)
7月25日再过18天是8月12日
答:8月12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点睛】本题关键是找出他们每两次相遇之间相隔的天数,进而根据开始的天数推算求解。
23.
【分析】求我国入围全球量子信息领域前20强的企业占几分之几,用3÷20解答。
【详解】3÷20=
答:我国入围全球量子信息领域前20强的企业占。
【点睛】熟练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关键是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24.15个
【分析】把一张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是长、宽的最大公因数;
先把40、24分解质因数,再把公有的相同质因数乘起来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正方形最大的边长;然后分别求出长、宽里面各有几个最大的边长,最后相乘就是至少可以裁成的个数。
【详解】40=2×2×2×5
24=2×2×2×3
40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
即正方形最大的边长是8厘米。
40÷8=5(个)
24÷8=3(个)
一共:5×3=15(个)
答:至少可以裁成15个。
25.见详解;60千米
【分析】设货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根据等量关系:客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的时间+货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的时间=350千米,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等量关系:客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的时间+货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的时间=350千米;
解:设货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
答: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找等量关系。
26.(1)二,乙;
(2)414,331;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在第二周之后,乙种生活用纸的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下降。甲种生活用纸从第二周开始,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上升。
(2)根据折线统计图,分别把甲种生活用纸销售量和乙种生活用纸销售量相加即可。
(3)建议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在第二周之后,乙种生活用纸的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下降,甲种生活用纸从第二周开始,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上升。
(2)95+92+101+126
=187+101+126
=288+126
=414(包)
89+100+82+60
=189+82+60
=271+60
=331(包)
四月份,甲种生活用纸销售414包,乙种生活用纸销售331包。
(3)如果我是超市经理,建议采购员多采购甲种生活用纸,因为甲种生活用纸从第二周开始,销售情况开始持续上升。(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