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期中测试提升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做()运动,公转的方向是(),公转周期约为()。
2. 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
3. 太阳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4.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健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5.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有昼夜交替现象。()
2. 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没有影响。()
3. 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4. 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多越好。()
5. 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对听力没有影响。()
6.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形。()
7.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会不断减少。()
8. 只要坚持体育锻炼,就可以不注意合理饮食。()
9.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通常是在中午 12 点。()
10. 心理压力大会影响身体健康。()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当北京是白天时,( )可能是黑夜。
A. 东京(东九区) B. 伦敦(零时区) C. 悉尼(东十区)
2. 下列现象中,能证明地球自转的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 四季的变化
3. 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手摇发电机发电 B. 给手机电池充电 C. 用电饭煲煮饭
4. 下列关于合理膳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天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B. 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C. 饮食要清淡少盐
5. 下列活动中,能同时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的是( )。
A. 散步 B. 骑自行车 C. 仰卧起坐
6. 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内多采用“暖气”取暖,“暖气”中的水在循环过程中( )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
A. 吸收 B. 放出 C. 既不吸收也不放出
7. 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是( )。
A. 23.5° B. 66.5° C. 90°
8. 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水能 B. 天然气 C. 风能
9. 为了保护眼睛,我们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 )左右。
A. 10 厘米 B. 33 厘米 C. 50 厘米
10. 下列关于睡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睡眠时大脑也在进行活动 B. 睡眠的时间越长越好 C. 睡眠不足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11. 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冬至日
12. 下列能量转化中,与其他两个不同的是( )。
A. 用燃气灶烧水 B. 钻木取火 C. 双手摩擦生热
13.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是( )。
A. 遇到困难时,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B. 经常和朋友交流沟通 C. 总是担心自己会生病
14. 下列关于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球共分为 12 个时区 B. 东边的时区时间比西边晚 C. 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15. 下列活动中,消耗能量最少的是( )。
A. 跑步 B. 写作业 C. 睡觉
四、问题城堡(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为什么说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共同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2. 请举例说明能量转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至少举两个不同方面的例子。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分析昼夜长短变化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5.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五、科学探究(8 分)
探究影响太阳能热水器水温的因素实验。
实验材料:三个相同的黑色塑料瓶、温度计、水、支架、锡纸。
实验步骤:
1. 在三个黑色塑料瓶中装入等量的水,分别标记为 A、B、C。
2. A 瓶直接放在阳光下;B 瓶用锡纸包裹一半;C 瓶用锡纸全部包裹。
3. 将三个瓶子放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测量水温并记录。
时间(分钟) A 瓶水温(℃) B 瓶水温(℃) C 瓶水温(℃)
10 25 23 21
20 30 27 24
30 35 31 27
(1)该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什么?(2 分)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 分)
(3)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黑色塑料瓶?(3 分)
六、拓展长廊(2 个,共 12 分)
1. 请分析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6 分)
2. 假设你要设计一个利用太阳能为动力的玩具车,简要说明你的设计思路,包括所需材料和能量转化过程。(6 分)
参考答案
一、知识广场
1. 公转 自西向东 365 天
解析:地球公转是地球的重要运动形式,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一年即 365 天。这是研究地球运动及四季形成等知识的基础。
2. 24 1 小时。
解析:为了统一时间标准,根据地球经线划分时区,全球共 24 个时区,因地球自转,相邻时区时间差 1 小时。
3. 热能 电能)
解析:生活中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是太阳能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4. 身体 心理
解析:现代健康观念强调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方位良好状态,而非仅局限于无疾病。
斜面
解析: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是斜面的实例。
二、判断大厅
1. (×)
解析:在南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并非每天都有昼夜交替。极昼时全天白昼,极夜时全天黑夜。
2. (×)
解析:四季变化影响动植物生长和生活习性。如植物春季发芽、秋季落叶;动物有的冬季冬眠、鸟类迁徙等。
3. (×)
解析:有些能量转化过程可逆,例如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
4. (×)
解析:人体摄入能量应与消耗能量平衡。摄入过多能量,会导致能量过剩,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
5. (×)
解析: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尤其是高音量,会损伤内耳毛细胞,影响听力,增加听力下降风险。
6. (×)
解析: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7. (×)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8. (×)
解析:体育锻炼和合理饮食都是健康生活的重要方面。只锻炼不合理饮食,无法保证身体获得全面营养,影响身体健康。
9. (×)
解析: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这是因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再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定时间。
10. (√)
解析:长期心理压力大,会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可能引发身体疾病,如高血压、胃溃疡等。
三、选择乐园
1. 答案:B
解析:北京在东八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间早于西边。伦敦在零时区,与北京相差 8 个时区,时间比北京晚 8 小时,当北京白天时,伦敦可能是黑夜。东京和悉尼在北京东边,时间比北京早,此时也是白天。
2. 答案:B
解析: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映。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 答案:A
解析:手摇发电机通过手摇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手机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饭煲煮饭是电能转化为热能。
4. 答案:B
解析: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合理膳食应保证食物多样,包括足够蛋白质,饮食清淡少盐等。
5. 答案:B
解析:骑自行车时,心脏需为肌肉提供更多氧气,加快跳动,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腿部等肌肉持续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散步对心肺和肌肉锻炼强度相对较小;仰卧起坐主要增强腹部肌肉力量,对心肺功能锻炼有限。
6. 答案:B
解析:“暖气”中的水温度较高,在循环过程中与室内空气发生热传递,放出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
答案:B
解析: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 66.5°,这一角度与四季形成、昼夜长短变化等密切相关。
8. 答案:B
解析: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形成过程漫长,用后短期内无法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可循环利用,是可再生能源。
9. 答案:B
解析:看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保持 33 厘米左右(一尺),能有效预防近视,保持良好用眼距离。
10. 答案:A
解析:睡眠时大脑并非完全休息,仍进行一些生理活动。睡眠时长需适宜,并非越长越好;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如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
11. 答案:B
解析: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
12. 答案:A
解析:用燃气灶烧水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钻木取火和双手摩擦生热都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13. 答案:B
解析:经常和朋友交流沟通,能释放压力,分享快乐与烦恼,有利于心理健康。遇到困难独自承受易增加心理负担;总是担心生病会导致焦虑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14. 答案:C
解析: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区时间比西边早。
15. 答案:C
解析:睡觉时机体处于休息状态,新陈代谢减缓,肌肉活动少,消耗能量最少。跑步属于剧烈运动,写作业也需一定体力和脑力,消耗能量比睡觉多。
四、问题城堡
1. 答案: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且方向始终不变,指向北极星附近。这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是夏季;此时南半球获得热量少,是冬季。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使不同季节地面获得热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若地轴不倾斜,地球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将均匀,不会有明显四季变化;若只有地轴倾斜,没有公转,也无法形成四季更替。
解析: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地面获热关系阐述四季形成原因,强调两者共同作用。
2. 答案:例如,汽车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行驶,方便人们出行,实现人员和货物的运输;火力发电站将煤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家庭、工厂等提供电力,保障日常生活用电和工业生产用电,让各种电器设备能正常工作。能量转化满足了人们生活和生产各方面需求,推动社会发展。(
解析:从交通出行和能源供应方面举例,说明能量转化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 答案: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积极面对生活,遇到困难挫折时,保持乐观心态,将其视为成长机会,努力克服。二是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与家人、朋友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获得情感支持。三是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等,丰富生活,放松身心。四是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利于维持良好心理状态。
解析:从心态、沟通、兴趣爱好和作息方面阐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方法。
4. 答案:对植物而言,昼夜长短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如长日照植物在日照时间长的季节开花,短日照植物则相反。昼夜长短变化还影响植物的落叶、休眠等生理过程。对动物来说,影响其繁殖、迁徙、冬眠等行为。例如,一些鸟类在白昼变长的春季繁殖,因为此时食物资源丰富;部分动物在冬季昼短夜长时进入冬眠,以减少能量消耗。
解析:分别从植物和动物角度,结合其常见生理和行为特点,阐述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5.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指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例如,电灯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消耗的电能总量等于产生的光能与热能之和;汽车行驶时,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等,燃料所含化学能总量等于转化后的各种能量总和。
解析:先阐述定律内容,再通过生活实例说明能量转化和转移中总量守恒。
五、科学探究(8 分)
答案:
(1)改变的因素是瓶子表面锡纸包裹情况,即瓶子吸收太阳能的表面积。
解析:实验中 A、B、C 瓶唯一不同是锡纸包裹程度,这影响瓶子吸收太阳能的面积。
(2)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表面积越大,水温升高越快。因为 A 瓶吸收太阳能表面积最大,水温升高最快;C 瓶吸收太阳能表面积最小,水温升高最慢。
解析:对比 A、B、C 瓶水温变化数据得出结论。
(3)黑色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强,使用黑色塑料瓶能更好吸收太阳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和比较不同条件下太阳能热水器水温变化。
解析:从黑色物体吸光特性说明使用黑色塑料瓶原因。
六、拓展长廊
1. 答案: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有:一是缺乏运动,因工作方式改变,长期久坐,导致身体素质下降,易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等。解决建议是增加日常运动量,如步行上下楼梯、骑自行车出行,每周进行一定次数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二是心理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使人焦虑、抑郁。建议学会心理调节,如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定期与家人朋友聚会缓解压力。三是不良饮食习惯,如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控制油脂、糖分摄入。
解析:从运动、心理、饮食方面分析健康问题并提解决建议。
2. 答案:设计思路:制作玩具车车身,安装车轮保证其可移动。在车身合适位置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连接电池板与电动机,将电能传输给电动机。电动机驱动车轮转动,使玩具车前进。
所需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机、电池盒、导线、车轮、玩具车车身材料(如塑料板)、螺丝等。
能量转化过程: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导线传输到电动机,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车轮转动,使玩具车获得动力前进。
解析:从设计整体架构、所需材料及能量转化阐述设计太阳能动力玩具车思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