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4 20:0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下11《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朗读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激发“我”对生活的热爱。
语言运用:能就根据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和同学交流。
思维能力:能从课文提取“当一只虫子不好"和"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的原因,并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文章语言的幽默俏皮。提高自己的独特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生朗读课文能力得到提升,学习通过朗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能说出“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请大家来翻开书51页。
板题、读题。
二、教学过程
(一)听读:磨耳朵——听读感知
1.师朗读课文,学生倾听。
要求:听到喜欢的句子波光粼粼“ ”,听到关键字词星光点点“ ”,在有疑问的地方写“ ”。
2.学生提出疑问
预设:
生1:为什么我的小伙伴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生2:为什么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生3:为什么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
师:答案就藏在书中,看看我们能不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老师的声音是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让学生边听边画,边听边思考,让学生注意力慢慢集中到文中里来,边听边画,感受文字的乐趣。】
(二)朗读:磨嘴巴——朗读理解
师:请带着你的疑问朗读课文,看能否在朗读中找到答案,朗读中刚才的疑问找到了答案就把“?”划掉,产生了新的疑问画上问号。朗读时要求做到“五不”——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疙瘩。
1.学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再次反馈问题。
(1)你解决了哪些疑问?
(2)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在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同样学生在听读中提问,在朗读中解决问题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就如同让学生在水中练习游泳一样。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朗读课文会更加专注、投入,学生在朗读中磨练嘴巴,在朗读中学习理解,学生阅读能力就会渐渐提升。】
(三)品读:磨思维——品读思考
师:从文中你知道了: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
1. 梳理文章脉络,补充板书。
伙伴们 :不好
“我” :真不错!
2.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原因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同桌分享:把你找到的句子分享给同桌,先大声读,再谈谈你的感受,同桌还能进行补充,开始吧!
4.生反馈,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5.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小结。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梳理文脉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言实践能力,学生在分享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与神奇,在分享中提升语文素养。 】
(四)抄读:磨心境——抄写内化
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话?请把它抄下来。要求:
(1)明确抄读要求“五不”(不错字、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涂改)
(2)句子要看到一个逗号或者一个分号再抄写,抄完可以和原文对比,看看有无达到“五不”要求。
2.抄完后大声朗读句子并尝试说自己的感受。
3.自己读-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抄读能磨炼学生心境,让学生静下心来通过抄读内化语言,把自己喜欢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为日后的输出做准备。】
(五)认读:激兴趣——识字有法
1.请读一读,注意加点字,说说你的发现。
2.学生认读并说发现。
3.师小结,拓展带“月”的字。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同类型的字,知道带“月”的字大多与肉有关,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的字,并让学生知道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的方法帮助自己认识更多的字。】
三、作业布置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可爱的小虫子,只要你细细观察就会有收获,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爷爷就是从小对昆虫感兴趣,认真观察、记录、研究,最后成为了昆虫学家,编著出《昆虫记》,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
1.把课文朗读给家长听,与家长分享当一只小虫子的有趣感受。
2.阅读推荐: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文中这样的可爱的小虫子,推荐大家阅读《蚯蚓日记》《法布尔昆虫记》《虫子本》,大家读完后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堂引向社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在生活中增长见识。】
四、板书设计
我是一只小虫子
伙伴们:不好 积极乐观 热爱生活
我: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