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4 15:5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众美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检测卷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是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留下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经由古代希伯来人和希器人的传承,
一直影响至今,材料说明
A.自然环境塑造文化特色 B.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初其雏形
C.地域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D.世界农耕文明区域不断地扩大
2.图2所示历史事件()
图2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D.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3.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这一时期的庄园堪称一个独立运行的社会,庄园内有耕地、有牧场,还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主要负责为庄园领主和自己生产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庄园里甚至还有教堂和法庭,以下不能体现西欧封建庄园特点的是
A.经济自给自足B.社会等级森严 C.分工比较细密 D.基本社会组织
4.528年,查士丁尼下令组成一个包含多位法学家的专门委员会,着手将古罗马历代皇帝的法令和救令等汇编成集。他们校对文献,确立正统原则,删除重复和矛盾之处,加入合乎时代发展的内容,使之更加系统化,这些举措
A.推动了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改变了君主专制制度
C.传承了罗马法律文化 D.顺应了西欧社会发展的需要
5.下图所示是印加人的“飞毛腿”信使。他们在贯穿全国的两条大道上,借助沿途驿站接力传送,以接力的方式用最快速度把口信传递至目的地。这种驿传系统
A.促进了浮动园地经济发展 B.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区域
C.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D.细化了国家政区的划分
6.有学者指出:“在长期不断的战斗中,古代日本武士是从最勇敢、最富有冒险精神者中征募。而朝鲜两班更多是以读儒家之书和谨守礼仪为特征的文化身份,为科举出仕,不惜终其一生。”这一观点意在强调武士与两班
A.都是中央集权制的产物 B.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不一
C.两大阶层立身之本迥异 D.都确立了自身的专有文化
7.新航路开辟后,来自欧洲的传染性疾病“击倒了(印第安众帝国)领导人物,也破坏了原有的权力替换的正常过程”,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许多士兵死于疾病,甚至连“受众神庇护保佑的帝国皇帝以及王位继承人”也纷纷死去,由此可知,疾病传播加速了美洲
A.土著人的灭绝B.宗教信仰的改变C.殖民化的进程 D.政治制度的变迁
8.17世纪初,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指出,海洋是所有人共有的一项财富,无边无际的作为万物之母的海洋,是人类之家,不能成为任何国家的财务,主张海上航行、海上贸易自由,任何国家都不应为了私人利益加以限制。据此可知,格劳秀斯旨在
A.打破西葡两国的海上霸权 B.倡导自由主义贸易
B.打击西欧天主教教皇权威 D.缓和西欧间的矛盾
9.15世纪,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16世纪,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宜传人的灵魂想要获救只需靠自己的信仰。由此可知,他们都
A.宜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B.否定了教会人员的权威
C.欲使民众皆皈依基督 D.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10.20世纪以前,美国的立法权基本掌握在国会手中,总统主要以使用否决权的方式参与立法,牵制立法部门。20世纪后,美国总统经常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来干预国会,使其通过的由他建议的社会立法。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
A.三权分立体制造到破坏 B.民主共和制度出现危机
C.国会丧失权力中心地位 D.总统权力呈扩大的趋势
11.19世纪中期,英国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47.1%,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打破了两性分工的绝对界限,缓解了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差异,妇女们多了工友、同事、上司等社会角色,构建起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极大改变了女性的生活 B.拓展了妇女的生活空间
C.动摇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12.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工人阶级进行了从持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的斗争。但直到1843年,马克思在提到工人运动时说,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未来应该怎样没有确切的看法。这反映出当时的工人阶级
A.已经登上政治舞台 B.希望建立工人政党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斗争方式多种多样
13.据史料记载:中国同盟会《民报》发表大量文章声援印度和伊朗等国斗争。此外,孙中山一再帮助菲律宾革命者购买武器,而后者也捐赠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经费。这一记述体现了亚洲的觉醒
A.资产阶级成为主导力量 B.进入到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C.提升亚洲民族优惠意识 D.表现出自觉互助与支持的特征
14.到1885年,欧洲各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实际控制的土地占非洲大陆的30%不到。到1914年,除埃塞俄比亚以外,几乎整个非洲彻底沦为殖民地。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大部分是在19世纪最后十几年和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完成。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交通通讯工具取得了巨大突破 B.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欧美国家军事力量的增强
15.下图反映了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反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趋势,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第①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经济手段
B.第②段: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第③段:西班牙、葡萄牙是殖民扩张的主角
D.第④段:欧洲殖民者进行全面殖民侵略
16.英国思想家洛克认为,政府只有在取得个人的同意并有能力保障个人生命、自由、财产的自然权利的时候,才有正当性。当政府背叛了人民的时候,革命不但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由此可见,洛克()
A.强调了政府权力的重要性 B.关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C.肯定了人民革命的正当性 D.率先提出权力分立的构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关索不达来亚(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之同》古埃及(公元前3200~公元前500年之闰)古印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公元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肆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领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部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肺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变人夺取。”
材料三“平民政体”(民主政体)一词的确切解释应该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赛头政体”一词的确切解释应该是富有而出身较高一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欢治学》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请指出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不同文明的交往方式有哪些?(2分)
(3)材料三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试举两例予以说明(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控自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的行为为非法行为;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征收金钱或超出议会准许的时限与方式征收皆为非法·····议会议员应经过自由选举产生;议员在议会内自由进行演说、辩论,不应在议会以外的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动或说问·····向国王请愿为臣民的权利,据此对臣民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此后,议会于1701年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
-摘编自齐延平《自由大完章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三权分立主要表现为国会、总统和法院之间的相互制衡。一、就国会而言,其受到总统否决权的制约,也受到法院司法审查权的削约。二、就总统而言,国会可以运用行政监督权制约总统,还拥有弹期权;法院则可以运用司法审查权审查总统的行政法令是否违宪。三、就法院而言,国会对法院的制约有多项,包括国会对联邦法院法官有弹劾及免职权,可运用宪法修正权制约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等等。总统对联邦法院的制约有两项:对法官的提名权和赦免权。总统可以通过提名任命权,对法院的政治倾向性施加影响,通过散免权改变法院的某些判决。
-摘编自王宝磊《浅谈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权利法案》及《王位继承法》在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形成中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确立的原因。(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政治体制的认识。(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变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边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摘自马克思、思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20世纪初的亚洲出现了民族优惠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在印度,提拉克建立国大党,提出民族独立的纲领,以建立美国或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要求经济独立,以抵制英货斗争为手段,以启迪民族意识、建设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进行民族教育。在伊朗,1905-1911年发生了立宪革命,成为亚洲党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在中国,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它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地区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共同主张,并分析亚洲觉望的原因。(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番箬最先传到了菲律宾,在当地广为最种,因而为了让与其贸易的福建商人所熟知,这些商人在明末把它引入福建种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遮则长乐、福清皆种之”。后来,番幕从福建传入江浙,广泛种植,接着在其他地区也推广开来,花生,又名落花生,最早在福建引种。到了清代,花生在全国各地普遍种植。
大约16世纪末和17世纪前半期,已有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到墨西哥和秘普侨居经商或做工,由于他们是从福建月港经由马尼拉辗转而来的,因而被称为“马尼拉华人”,其中绝大多数为福建籍移民。据估计,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移居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华人有五六千人。据记载,早在16世纪,墨西哥城和阿卡普尔科就已出现了“唐人街”或“唐人城”。
-摘编自林国平《闽人与海外农作物的传入》
提取材料中的一则或多则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述准确全面。)
高一下历史月考检测卷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D B C C D C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D A C D C D C
二材料题答案
17.【答案】(1)类型:大陆文明、海洋文明或东方文明、西方文明。(2分)
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政治体制的差异等。(4分,任一点2分)
(2)暴力冲突、和平交往(2分)
(3)“平民政体”(民主政体)。(2分)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他以希波战争为背景创作《历史》;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的基础都是在雅典民主政体环境下实现的。(2分)
18.【答案】(1)主要目的:限制王权;保护议会权力和臣民权利。(2分)
作用: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4分)
(2)特点:三权独立平等;以权力制约权力;权力制约的相互性(或双向性)。(2分)原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英国殖民统治带来行政专制的恐惧;美国政治家对三权分立思想的继承发展。(2分,答出两点即可)
(3)认识:各国的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各国不同的政治体制是不同国情的产物。(4分)
19.【答案】(1)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6分)
(2)共同主张: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实现政治和经济独立。(4分)原因:民族危机的深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4分)
20.【答案】示例一历史信息:番薯、花生在福建种植。(2分)
历史现象:近代物种交流改善明清时期国人的生活。(2分)
评述: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人口迁徙,物种也出现了大交流。欧洲人把亚欧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还包括水果等引人美洲;美洲特产番薯、花生、玉米、番茄、南瓜等也流向世界各地。随着明末中外贸易的发展,美洲物种也引入中国。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丰富了国人的食物种类,改善了饮食生活,还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部分粮食可以投入市场,有更多的土地可以从事多种经营,种植经济作物,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8分)
示例二
历史信息:马尼拉华人到达美洲。(2分)
历史现象: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促进洲际人口流动。(2分)
评述: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将美洲墨西哥、亚洲菲律宾侵占为殖民地。他们在这两大殖民地之间,横跨太平洋,开展贸易。他们使用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长期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使得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福建人在商贸过程中迁徙到马尼拉,进而跨洲移民至拉丁美洲,在拉美形成了唐人街、唐人城,促使中华文化传播至拉丁美洲。(8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