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09: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雨说》教学设计
袁源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深切的关爱之情。
2、欣赏恬淡柔美的诗作风格。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圈画关键词理清诗歌脉络。
通过分析修辞作用欣赏诗作特色。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作引导,介绍诗人。
1.展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思想内涵。
(1)导语:今天所要学习的诗歌《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诗人原名叫郑文韬,这个名字是诗人的笔名,知道这个笔名的出处吗?
(2)出示辛弃疾词,学生齐念:(利用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听取每次课前演讲中已了解相关诗作的条件,引发回忆思考。希望既有巩固所学、积累文化的作用,又有激发探讨兴趣、进行深入思考的作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3)提问:此诗表现了辛弃疾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爱国主义感情。
2.体会诗人郑愁予的基本思想倾向。
(1)一般人为自己取笔名,都爱用与自己有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切联系的某个概念或某种事物;如果同学们为自己取笔名,多半会选择吉利的或喜庆的词汇,而诗人却用相隔久远的古诗句里的、听起来多少有悲凉感的“郑愁予”作名,你能体会出他的别有深意吗?你能推估出诗人有怎样的情怀吗?(让平常的“作者介绍”摆脱僵化的幻灯片出示,教师自念或学生齐读的程序,让其启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内存。)
(2)过渡:那么,《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一诗会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二、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1. 配乐范读,引导学生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听读中完成:
(1)这首诗中的雨,如果加一个定语,组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词,如:喜雨、苦雨等,你认为应该组什么词?为什么?(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组词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不但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感觉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炼字的习惯,尤其重要的是刺激学生认真仔细地听、看,从课文中找出感知的理由。因为,找到恰当的词作定语,不仅要有独特的、个性化的思考,更要实实在在地阅读、体会文本。)
(2)老师读这首诗的情感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合适吗?你有何意见或建议?(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等良好个性质量的养成,也有益于培养学生从文本理解出发,提出个性化、建设性意见的习惯。)
参考意见:诗的感情基调是欢欣喜悦的,以四月大地上的春雨为叙述者,表达了对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爱。
2.配乐齐读,体会诗中亲密柔和的情意。
三、抓住关键,梳理诗脉。
1. 找出关键词,深入理会诗人的情思。
(1)在齐读过程中,请学生画出“雨”自述自己的行为的词语。(对于朦
胧、含蓄的现代诗,理清作者的思路,是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借助诗中有暗示作用的关键语句的。让学生掌握这样的方法,便于学生举一反三,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联系整首诗和上下句,分析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
理解:探访:因为“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万物枯落,需要滋润。
亲近:因为“雨”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放下疑惧,重燃热情。
教“笑”:因为“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笑对困境,充满希望。
祝福:因为“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送达幸福,拥有美好。
(上述分析由学生在画出关键动词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础上,分组探讨。诗无达诂,学生的结论但凡言之成理,贴合诗意,均应认可。这样才能鼓励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乐于并善于发挥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让小组合作有实在的内容和功效。)
2. 整理诗歌思路,进一步体会作品的内容。
(1)根据上述分析列提纲,注意诗作中对比照应的部分。
大地—等待 田圃(禁锢一冬)、牧场(枯黄)、鱼儿(留滞)、小溪(喑哑)
雨 探访—亲近—带领
大地—变化 田圃(润如有高)、牧场(抽苗)、鱼儿(跳跃)、小溪(练唱)
来由—幸福对比(爱玩的童年、白云的襁褓——童年不幸)
教会“勇敢”(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春天有声音 大地有希望)
真诚祝福(自由地笑、甜蜜地生活)
(列提纲是梳理作者创作思路和读者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理解顺序的好办法,学生在列提纲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将抽象的作品脉络图解明示,一方面能发现需要探究的新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思考。)
(2)总结:请填写下面句中的空处,用一句话表述全诗的内容。
《雨说》一诗通过塑造“雨” 活泼亲切、温馨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真诚、深情 的形象,表达了“雨”对大地上的孩子们的 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积极鼓励 的感情。
(填空概括课文内容,确定课文的字面的意思。便于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入了解课文,并养成逐段明确、及时回顾的好习惯。)
四、探究背景,深悟诗意。
1.理解副标题的含义。
(1)讨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有什么困难?为什么要为他们而歌?
参考意见:他们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革”,耽误了求知的大好年华,甚至断送了青春。为他们而歌,是为了给他们送去慰藉,帮助他们摆脱心灵的困境。
(2)思考:为什么“文革”会给中国的“儿童”带来那么深重的苦难?“雨”说的话有什么意义?
参考意见:因为“文革”让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人失去理智般的狂热,而其结果造成的信仰危机、信念危机、信任危机、都是很深重的。“雨”说的话在唤醒苦难中的人们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激励他们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利用课文中一切因素,引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贴近教材,更有实效。)
2.进一步探究诗歌时代背景的意义。
留下思考题供愿意研究的同学课余与家人或同学讨论,课堂上不作研究:
设题:(1)“文革”为什么会在六十年代的中国大地上发生?
(2)在中国举国上下闹“文革”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在做什么?
(3)“文革”给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留有哪些警示?
(4)为什么我们在《沁园春·雪》里见到的指点江山、豪气干云的毛泽东同志晚年会亲自发动并领导那场“文革”?
(对于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审“时”度“势”非常重要。然而,对于某些文化背景,部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之呼应,而大多数学生是不明就里甚至不感兴趣的。将这些思考题留与学生课后探讨,且与经历过“文革”并有一定的体会的父母对话,不但不至于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或者以哲学探究之“宾”,夺语文教学之“主”,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倾向和个体差异,让其自主求知。)
五、拓展延伸,品赏诗味。
1.联系第一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学习”中的要求,在“听听我的足音、说说我的功过、读读我的韵味”中任选一项,用多媒体伴音的方式,唤醒回忆,启动思维,品味“雨”韵。(将综合性实践活动直接与课文教学相结合,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丰富了学生感受,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更使由课文内容衍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为课文理解助力。)
2.分析课文借雨传情的妙处。
(1)再配乐齐读课文。(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审美的体验。)
(2)联系古往今来的部分咏“雨”之作,,谈谈课文写雨的独特之处。
参考意见:拟人化的方法使诗人对创痛的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切体察和深情问候显得自然亲切、含蓄蕴藉。应照的写法使诗歌回环往复、变化有致。(在积累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的创作风格,品味诗韵,应更为便捷。 )
3.结语:
不同的人听雨,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听雨,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感情赋予这多情的景物,她说的话,就会让我们久久不忘。
六、随堂练习,回馈矫正
随堂习题(多媒体出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喑( )哑 襁( )褓 田pǔ( )
喧rǎng( ) 润如油gāo( )
2. 仿写片断:
选择风、云、河流等自然景物中的一种为叙述者,仿写下面的片断: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